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水氧化方法处理含酚废水 被引量:63
1
作者 丁军委 陈丰秋 +2 位作者 吴素芳 冯成武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46,共4页
在亚临界及超临界条件下 (T=40 0℃~ 50 0℃ ,P=2 5.3~ 30 .4MPa) ,在间歇式、连续式反应器中研究了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随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停留时间的延长 ,苯酚的去除率提... 在亚临界及超临界条件下 (T=40 0℃~ 50 0℃ ,P=2 5.3~ 30 .4MPa) ,在间歇式、连续式反应器中研究了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随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停留时间的延长 ,苯酚的去除率提高 ;在很短的停留时间内 ,苯酚的去除率可达 96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苯酚 去除率 废水处理 含酚废水
下载PDF
苯胺在超临界水中氧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丁军委 陈丰秋 +1 位作者 吴素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70,共5页
对苯胺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随温度升高和停留时间延长,苯胺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增大,并且只有在温度高于898.15K条件下,苯胺氧化的COD去除率才有可能达到90%以上。在873.15K~898.15K范围内,温度对苯胺氧化的COD... 对苯胺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随温度升高和停留时间延长,苯胺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增大,并且只有在温度高于898.15K条件下,苯胺氧化的COD去除率才有可能达到90%以上。在873.15K~898.15K范围内,温度对苯胺氧化的COD去除率有较显著的影响。在673.15K~748.15K、25.0MPa、300%过氧量、2.351×10-4mol(L-1苯胺浓度条件下,苯胺反应级数为1.554,反应的活化能为2.96(104J(mol-1,频率因子为6.69×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超临界水氧化 去除率 COD 反应动力学 废水处理 染料废水
下载PDF
ε-酸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 被引量:28
3
作者 林春绵 袁细宁 +2 位作者 沈雁 王侃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80-483,共4页
实验研究了典型有机污染物ε-酸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结果表明,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能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COD去除率可达99%以上。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压力的增大、停留时间的延长和初始废水浓度的增大, COD去除率也随之... 实验研究了典型有机污染物ε-酸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结果表明,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能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COD去除率可达99%以上。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压力的增大、停留时间的延长和初始废水浓度的增大, COD去除率也随之提高。(-酸在超临界水中氧化降解的动力学方程为:-d[COD]/d( =9.75(104exp(-8.38(104/RT)[COD]1.06[O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ε-酸 降解 动力学
下载PDF
苯胺在超临界水中氧化反应路径 被引量:12
4
作者 丁军委 陈丰秋 +1 位作者 吴素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90-694,共5页
An aqueous solution of aniline was oxidized in supercritical water with a flow reactor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25 MPa, 300% excess oxygen, 2.351×10 -4 mol·L -1 aniline .GC-MS analysis of the oxidation produc... An aqueous solution of aniline was oxidized in supercritical water with a flow reactor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25 MPa, 300% excess oxygen, 2.351×10 -4 mol·L -1 aniline .GC-MS analysis of the oxidation products extracted from the aqueous reactor effluent permitted identification of compounds such as azobenzene, phenazine and acetic acid. The products could be classified as dimers,single-ring or ring-opening produces,carboxylic acids and ultimate products.The contents of dimers (such as azobenzene and phenazine) were greater than other products.A reaction network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was developed.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aniline might be oxidized to ultimate products through two parallel pathways. The formation of dimers such as azobenzene, phenazine and the further oxidation of these dimers were the main pathways. It was indicated experimentally that the rate controlling step of aniline oxidation was the further oxidation of azobenzene and phenazine, but not the further oxidation of organic acid such as acetic acid, formic acid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超临界水 氧化反应路径 染料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加压流化床中差压脉动时间序列的复杂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伟 洪良斌 +1 位作者 阳永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46-750,共5页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流化床内部的气-固运动规律是非线性的,并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去分析流化床的这些规律,得到许多有益的结论,显示这种新的动力理论对流态化工程的研究的重要性。分形与混沌概念为从更深层次研究流态化的内在规律提...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流化床内部的气-固运动规律是非线性的,并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去分析流化床的这些规律,得到许多有益的结论,显示这种新的动力理论对流态化工程的研究的重要性。分形与混沌概念为从更深层次研究流态化的内在规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差动脉动 时间序列 复杂性 加压
下载PDF
在Pt-Sn/Al_2O_3催化剂上丙烷脱氢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光文 阳永荣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研究了丙烷在Pt-Sm/Al2O3催化剂上的脱氢反应动力学。在氮烃比1.0,反应温度460~500℃范围内,验证了该反应机理,获得反应速率表达式。
关键词 丙烷 丙烯 脱氢 动力学 催化剂
下载PDF
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的模拟研究(Ⅰ) 反应器运行状态的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荆泉 陈伟 +1 位作者 阳永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77-884,共8页
建立了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反应器的两相模型 .模型涉及气泡相和乳化相中的热量和质量守衡、乳相和泡相之间的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乳相中的聚合反应以及乳相中粒子的停留时间分布等 .通过模型研究了常规操作和冷凝操作时操作变量... 建立了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反应器的两相模型 .模型涉及气泡相和乳化相中的热量和质量守衡、乳相和泡相之间的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乳相中的聚合反应以及乳相中粒子的停留时间分布等 .通过模型研究了常规操作和冷凝操作时操作变量和反应器运行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 .模型模拟结果与工业的常规操作和冷凝操作数据符合较好 .得到了冷凝操作时时空收率、低温区域、聚合物灰分等的变化规律以及催化剂特性对冷凝操作的影响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流化床 冷凝模式 模拟 气相法 反应器 运行状态
下载PDF
用分形方法研究负载型聚烯烃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及其对聚合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霍超 任晓红 +2 位作者 宗迎伟 阳永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0-576,共7页
以Mg(OEt)2和TiCl4作为钛镁体系聚乙烯催化剂的代表,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了Ti-Mg体系负载型聚乙烯催化剂,并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对其亚微观结构进行研究,证实其具有分形特征。应用分形理论及其改进的盒子维法对催化剂的亚微观结构... 以Mg(OEt)2和TiCl4作为钛镁体系聚乙烯催化剂的代表,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了Ti-Mg体系负载型聚乙烯催化剂,并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对其亚微观结构进行研究,证实其具有分形特征。应用分形理论及其改进的盒子维法对催化剂的亚微观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给出了催化剂表面结构的分维数。结果发现:催化剂分维值Df随着催化剂表面的不规则度及催化剂内部孔隙的增多而增大,而其聚合活性与催化剂表面分维值的关系较为复杂,只有在适宜的催化剂分维值范围内, 才可获得较高的聚合活性。研究证明了分维值可作为比较两个分形无规则度对象的表征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催化剂 表面形态 分形 分维值 催化活性
下载PDF
湍动流化床的流型与流型过渡 被引量:9
9
作者 阳永荣 +1 位作者 陈甘棠 陈伯川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16,共9页
分别在直径为114mm 和244mm 的流化床中,采用压力探头和光导纤维探头考察了湍动流态化的上、下限及实验判别准则。发现床内局部点处的床空隙率随气速的变化符合于修正的 Richardson-Zaki 关系,并以此可以揭示出局部区域进入湍动流态化... 分别在直径为114mm 和244mm 的流化床中,采用压力探头和光导纤维探头考察了湍动流态化的上、下限及实验判别准则。发现床内局部点处的床空隙率随气速的变化符合于修正的 Richardson-Zaki 关系,并以此可以揭示出局部区域进入湍动流态化的流型过渡(上限)。压力脉动法的测量结果(U_c)还表明:此时,床内湍动流态化区域实际上已经占有相当的份额。另一方面,分析床内压力及床密度的脉动信号随气速的变化,可以判定脱离湍动流态化时的流型转变(下限)。本文还应用 Kolmogoroff 的湍流理论定性地分析了湍动流态化的湍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动流化床 流化床 流型 过渡
下载PDF
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Ⅲ)物质的细观分布形态与变形规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希 陈甘棠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5-22,共8页
本文在总结与评价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物质微元细观分布形态的片状结构假定。同时,将湍流能谱用于运动学分析,给出了微元的变形规律,λ=λ_Kexp[-0.1(ε/v)^(1/2)t]。微观扩散过程的数学分析表明,微观混和区的宽度趋于一定常值δ=10... 本文在总结与评价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物质微元细观分布形态的片状结构假定。同时,将湍流能谱用于运动学分析,给出了微元的变形规律,λ=λ_Kexp[-0.1(ε/v)^(1/2)t]。微观扩散过程的数学分析表明,微观混和区的宽度趋于一定常值δ=10λ_B,而其体积则呈指数规律增长 v~exp[0.1(ε/v)^(1/2)t]。从而可以将微观混和看成是物料的“稀释”过程或微元的体积膨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混和 形态 变形 结构化学
下载PDF
硅胶负载型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Ⅰ载体硅胶的宏观形态及热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柏平 任晓红 +1 位作者 阳永荣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1-238,共8页
聚烯烃催化剂载体粒子的宏观形态在聚合过程中控制着聚合物产品粒子的宏观形态,并影响聚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聚合物产品性能。本文通过对催化剂载体T-1型硅胶宏观形态及其受热活化影响的研究,发现了活化过程中硅胶粒子存在着破碎... 聚烯烃催化剂载体粒子的宏观形态在聚合过程中控制着聚合物产品粒子的宏观形态,并影响聚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聚合物产品性能。本文通过对催化剂载体T-1型硅胶宏观形态及其受热活化影响的研究,发现了活化过程中硅胶粒子存在着破碎和聚结现象。破碎粒子主要是粒径80μm以上的大粒子,聚结粒子主要是10μm以下的小粒子。还阐明了硅胶活化过程中,粒子的破碎、聚结以及硅胶粒子的流动分散性能、粒径分布、平均粒径、比表面积、孔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 催化剂载体 硅胶 热活化
下载PDF
反应器内聚合物粘壁行为分析——HDPE浆液外循环冷却撤热技术改造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柏平 任晓红 +5 位作者 陈纪忠 阳永荣 蒋国战 张勇 方奇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5-9,14,共6页
通过对辽化HDPE淤浆聚合装置外循环撤热技术改造前后生产LO555P牌号产品时聚合过程的工程分析,提出了低聚物蜡含量的明显上升是引起聚合物粘壁加剧的最直接原因,并通过分析得出了可能导致蜡含量上升的主要因素,提出处理对... 通过对辽化HDPE淤浆聚合装置外循环撤热技术改造前后生产LO555P牌号产品时聚合过程的工程分析,提出了低聚物蜡含量的明显上升是引起聚合物粘壁加剧的最直接原因,并通过分析得出了可能导致蜡含量上升的主要因素,提出处理对策为:(1)外循环浆液应从底部引出顶部引入,与釜内流型匹配;(2)增大外循环流量,使管内流速达到4m/s以上;(3)对外循环管内壁进行抛光处理;(4)适当增大外循环冷却水流量,减小传热温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粘壁 聚乙烯 HDPE 反应器 撤热 技术改造
下载PDF
气相法聚乙烯流化床反应器冷凝模式操作工艺 被引量:8
13
作者 阳永荣 陈纪忠 +2 位作者 陈伟 吕德伟 《当代石油石化》 CAS 1997年第2期29-37,共9页
综述了气相法聚乙烯流化床反应器冷凝模式操作工艺方面的最新专利技术动态。阐明了流化床聚合反应器中气液导流器和喷雾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详细分析了操作工艺条件与产品质量和产率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指出茂金属催化剂与冷凝工艺的... 综述了气相法聚乙烯流化床反应器冷凝模式操作工艺方面的最新专利技术动态。阐明了流化床聚合反应器中气液导流器和喷雾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详细分析了操作工艺条件与产品质量和产率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指出茂金属催化剂与冷凝工艺的结合是一条最优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模式 茂金属催化剂 乙烯聚合 流化床反应器
下载PDF
硅胶负载型聚烯烃催化剂的研究用SEM研究Ⅵ硅胶载体的宏观和微观形态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柏平 任晓红 +1 位作者 阳永荣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8-232,共5页
利用 SEM手段对 T- 1 (进口 )、T- 3和 T- 4(国产 )三种硅胶载体的形态进行了研究。随着粒径的增大 ,载体颗粒的球形度逐渐下降 ,表面粗糙度不断增大 ,沟、坑和凹凸处不断增多 ,尺度较大 (0 .1~ 0 .3μm)的次级粒子不断增加。粒径较小... 利用 SEM手段对 T- 1 (进口 )、T- 3和 T- 4(国产 )三种硅胶载体的形态进行了研究。随着粒径的增大 ,载体颗粒的球形度逐渐下降 ,表面粗糙度不断增大 ,沟、坑和凹凸处不断增多 ,尺度较大 (0 .1~ 0 .3μm)的次级粒子不断增加。粒径较小的细粒子 (5~ 1 0 μm以下 )易粘附在大粒子的表面而破坏载体的形态。载体颗粒中的原级粒子尺度一般在 1~ 1 0 0 nm之间 ,基本为球形形态 ,但硅胶类型不同原级粒子尺度分布及相互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接点数和颈连程度等空间排列形态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 催化剂 硅胶载体 SEM 结构形态 类型
下载PDF
工业流化床乙烯气相共聚合过程的研究 Ⅰ.产品分子量的稳态模拟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宪宝 蔡厚昌 +1 位作者 阳永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1-316,共6页
通过对Unipol聚乙烯生产过程中影响聚合物分子量诸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包含乙烯分压和催化剂加料速率两个新变量的、用于表征聚合物分子量(MI)的稳态模型:lnMI=A0+A1/T+A2ln(A3+∑ijAixj)利用工... 通过对Unipol聚乙烯生产过程中影响聚合物分子量诸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包含乙烯分压和催化剂加料速率两个新变量的、用于表征聚合物分子量(MI)的稳态模型:lnMI=A0+A1/T+A2ln(A3+∑ijAixj)利用工业装置上的操作数据对模型中诸参数进行估值。将该模型用于实际产品MI值的预测,计算值与分析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67%。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工业生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熔体指数 稳态模型 聚乙烯
下载PDF
流化床冷凝模式操作与乙烯聚合过程的研究 Ⅰ露点提高组分的选择及其对聚合体系热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爱晖 阳永荣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5-372,共8页
对气固流化床反应器乙烯聚合反应体系中引入易冷凝惰性介质以提高反应器的撤热能力的冷凝模式操作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选用合适的热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种类的冷凝介质,不同组成分率对聚合体系物性的影响。还提出了流化床冷... 对气固流化床反应器乙烯聚合反应体系中引入易冷凝惰性介质以提高反应器的撤热能力的冷凝模式操作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选用合适的热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种类的冷凝介质,不同组成分率对聚合体系物性的影响。还提出了流化床冷凝模式在乙烯聚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三种反应器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聚合 乙烯聚合 流化床 冷凝模式 聚乙烯
下载PDF
固、液系机械搅拌槽中颗粒悬浮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道芳 徐雷兴 +1 位作者 陈甘棠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4-53,共10页
在一直径为700mm 的搅拌槽中研究了桨结构和模拟物料性质对颗粒的轴向浓度分布,临界搅拌转速和功率消耗的影响。认为 d=0.4 D 的6IBT(45°)折叶桨最适合用于固液悬浮。对只要求实现临界悬浮的过程,用单桨比用双桨省功;对要求实现较... 在一直径为700mm 的搅拌槽中研究了桨结构和模拟物料性质对颗粒的轴向浓度分布,临界搅拌转速和功率消耗的影响。认为 d=0.4 D 的6IBT(45°)折叶桨最适合用于固液悬浮。对只要求实现临界悬浮的过程,用单桨比用双桨省功;对要求实现较均匀悬浮的过程,采用双桨时不但省功而且操作转速低。经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处理得到临界搅拌转速和功率准数的经验关联式如下:(1)6IBT(45°)桨:(■)(2)4IBT(45。)桨:(■)(3)45°折叶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搅拌 固液悬浮 浓度分布 转速
下载PDF
加压流态化 Ⅲ压力脉动与分形研究
18
作者 陈伟 阳永荣 +1 位作者 洪良斌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20,共7页
对400mm的加压流化床中局部差压脉动随压力、流速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从理论与实验上分析了非线性动力学中几个特征量:脉动方差、脉动的柯尔莫哥洛夫熵、脉动的分形维数等在流化床中的物理意义。在加压流化床中,随着输入能... 对400mm的加压流化床中局部差压脉动随压力、流速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从理论与实验上分析了非线性动力学中几个特征量:脉动方差、脉动的柯尔莫哥洛夫熵、脉动的分形维数等在流化床中的物理意义。在加压流化床中,随着输入能量的增加,流化床局部差压的脉动方差将增大,K熵的变化将趋于平缓,分形维数减小并趋于一个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脉动 分形 加压流化床 加压流态化 流化床
下载PDF
Ti-Mg聚乙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分形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霍超 任晓红 +3 位作者 宗迎伟 刘柏平 阳永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20-823,共4页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了Ti- Mg 负载型聚乙烯催化剂的形态。采用改进的盒子维法对扫描电镜照片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催化剂及其聚合物的表面分维值。探讨了催化剂制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搅拌速率对催化剂表面形态的影响,以及催化剂...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了Ti- Mg 负载型聚乙烯催化剂的形态。采用改进的盒子维法对扫描电镜照片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催化剂及其聚合物的表面分维值。探讨了催化剂制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搅拌速率对催化剂表面形态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分维值对聚合活性及其聚合产品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及搅拌速率的提高,催化剂表面的粗糙无规则度随之增加,聚合活性有所提高。而过低或过高的催化剂初始分维值对聚合物的形态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工业应用中催化剂分维值应选取一最佳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颗粒形态 分维值 聚乙烯 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硅胶负载型聚烯烃催化剂的研究Ⅱ用显微摄影法研究载体硅胶的表观形态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柏平 任晓红 +1 位作者 阳永荣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5-400,共6页
在烯烃聚合过程中,催化剂载体粒子的表观形态控制着聚合物产品粒子的表观形态。本文用显微摄影的方法对催化剂载体硅胶的表观形态及其受热活化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硅胶粒径的增大,载体硅胶粒子的表观球形规整度逐渐下降,... 在烯烃聚合过程中,催化剂载体粒子的表观形态控制着聚合物产品粒子的表观形态。本文用显微摄影的方法对催化剂载体硅胶的表观形态及其受热活化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硅胶粒径的增大,载体硅胶粒子的表观球形规整度逐渐下降,90μm以上的大粒子和5μm以下的小粒子的增加均会使硅胶的整体表观形态变差,而且活化过程中存在硅胶大粒子的破碎、小粒子的聚结现象以及达到一定活化高温时由于破碎和聚结都急剧加速而使硅胶粒子表观形态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载体 显微摄影 聚烯烃 烯烃聚合 催化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