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结核病灶中抗痨药物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46
1
作者 朝晖 王自立 魏敏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病椎各部位抗结核药物的分布特点,为脊柱结核化疗方案与手术治疗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4例应用2SHRZ/2.5H2R2Z2(4.5个月)方案化疗结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按有无病椎骨硬化分为硬化组和非硬化组.化疗第4周手...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病椎各部位抗结核药物的分布特点,为脊柱结核化疗方案与手术治疗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4例应用2SHRZ/2.5H2R2Z2(4.5个月)方案化疗结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按有无病椎骨硬化分为硬化组和非硬化组.化疗第4周手术,依据手术取材时间分为术晨服药后120~130、180~190 min两个时相点,取硬化组的病椎硬化壁、硬化壁外'亚正常骨'、硬化壁内结核病变组织和非硬化组的病椎结核病变组织、病变组织外'亚正常骨'以及两组患者的血浆、髂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上述样本的药物浓度.结果(1)吡嗪酰胺(PZA)和异烟肼(INH)各时相血药浓度与文献报道健康人单次服药的药时数据相近,利福平(RFP)则低25%,各药血药浓度高于髂骨及病椎组织中的药物浓度.(2)两组中'亚正常骨'与髂骨内的INH和RFP均达到了各自的杀菌浓度水平,PZA超过其细胞内酸性条件下MIC的5倍.三种药物各自在'亚正常骨'与自身对照的髂骨之间浓度相近.(3)硬化组中硬化壁的药物浓度仅为各药的最小抑菌浓度水平(MICs),远低于壁外围'亚正常骨',壁内的结核病变组织中未检出上述三种药.(4)非硬化组结核坏死、干酪组织中RFP及PZA的浓度相当于各自的MICs,远低于其他组分,而INH却达到细胞内杀菌浓度.结论INH、RFP和PZA在脊柱结核患者正常骨与病椎'亚正常骨'中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在硬化壁极低,远低于治疗浓度水平;硬化壁内的病变组织无药物分布.硬化骨的存在成为抗结核化疗药物难于在椎体病灶内渗透的主要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 脊柱结核 INH 髂骨 病变组织 RFP 患者 药物浓度 杀菌浓度 取材时间
原文传递
病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施建党 刘园国 +14 位作者 王骞 金卫东 王自立 马文鑫 陈军 丁惠强 乔永东 赵浩宁 蔺治凯 朝晖 司建炜 耿广起 牛宁奎 孙国良 杨宗强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81-690,共10页
目的探讨病椎间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3年12月至2014年6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322例,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病椎间手术组(内固定在病变侵及的运动单元中完成,共191例),男91例、女100例,平均年龄41.53岁;非病... 目的探讨病椎间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3年12月至2014年6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322例,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病椎间手术组(内固定在病变侵及的运动单元中完成,共191例),男91例、女100例,平均年龄41.53岁;非病椎间手术组(采用长节段、短节段内固定,共131例),男61例、女70例,平均年龄42.72岁。两组患者术中彻底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矫形、减压均在病变运动节段内完成。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结核病灶治愈率、畸形矫正程度、神经功能及疼痛的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病椎间手术组与非病椎间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75.52个月、76.21个月。病椎间手术组与非病椎间手术组总病变节段数分别为277个、218个,平均病变节段数分别为每例1.45个、1.66个,总固定节段数分别为277个、485个,平均固定节段数分别为每例1.45个、3.70个。病椎间手术组与非病椎间手术组结核病灶治愈率术后6个月分别为85.86%、85.49%,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8.95%、9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植骨融合率术后6个月分别为89.00%、89.31%,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8.38%、9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椎间手术组与非病椎间手术组腰椎Cobb角平均矫正度分别为12.4°、13.1°,平均丢失角度分别为1.3°、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腰段Cobb角平均矫正度分别为10.9°、11.1°,平均丢失角度分别为1.7°、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椎Cobb角平均矫正度分别为10.2°、12.7°,平均丢失角度分别为3.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椎间手术组与非病椎间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10.45 min、270.31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726.12 ml、848.2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4%、12.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椎间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结核 脊柱 骨移植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利福平在脊柱结核患者不同组织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朝晖 王自立 魏敏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平化疗时体内不同组织中的药物分布规律。方法:15例应用2SHRZ/3HRZ化疗方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术前连续服药4周后手术,RFP每日顿服剂量为600mg,于术晨服药后120~130min、240~250min手术中分别取血...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平化疗时体内不同组织中的药物分布规律。方法:15例应用2SHRZ/3HRZ化疗方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术前连续服药4周后手术,RFP每日顿服剂量为600mg,于术晨服药后120~130min、240~250min手术中分别取血浆、髂骨、病椎硬化骨、病椎非硬化骨、死骨及坏死干酪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本中的药物浓度。结果:利福平的血药浓度最高,髂骨与椎体非硬化骨次之,死骨及坏死干酪组织则未检出利福平。被测组织中,硬化骨中利福平浓度仅为髂骨中的10%(P<0.05),病椎非硬化骨及自身对照髂骨的利福平浓度相近(P>0.05)。结论:利福平可在脊柱结核化疗强化期正常髂骨及病椎非硬化骨组织中达到有效杀菌浓度,而在硬化骨中仅相当于最低抑菌浓度,死骨及硬化包壳内的坏死干酪中基本无利福平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脊柱结核 化疗 药物浓度
下载PDF
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葛建忠 王凯红 +3 位作者 朝晖 励钢 张涛 马健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6期464-467,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椎弓根穿刺(用穿刺针在椎板、横突上滑移探查,识别椎弓根的进针位置)与常规椎弓根穿刺区别,评价改良经皮椎弓根穿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信封法隐藏随机...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椎弓根穿刺(用穿刺针在椎板、横突上滑移探查,识别椎弓根的进针位置)与常规椎弓根穿刺区别,评价改良经皮椎弓根穿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信封法隐藏随机分组方案,按照是否采用改良经皮椎弓根穿刺,将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8例分为常规穿刺组和改良穿刺组,其中男5例,女23例;年龄53~85岁,平均(70.50±9.33)岁;病程2~28d,平均(7.62±4.52)d。骨折部位累及34椎(胸椎19节,腰椎15节),术后应用抗生素3d预防感染。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对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常规穿刺组(49.00±7.74)min,与改良穿刺组(32.36±4.81)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8,P=0.000<0.05);术中透视次数常规穿刺组(8.78±2.33)次,改良穿刺组(4.28±1.38)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2,P=0.000<0.05);术后VAS评分常规穿刺组(2.85±0.94)分,改良穿刺组(2.57±1.0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0,P=0.456>0.05)。结论:改良经皮椎弓根穿刺与常规穿刺相比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透视次数,进一步降低了影像监测费用和手术风险,更有利于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应用。同时也为椎体活检、椎弓根钉的微创固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压缩性 穿刺术 老年人
下载PDF
脊柱单节段前中柱切除后不同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稳定性测试 被引量:19
5
作者 武启军 王自立 +2 位作者 朝晖 马小民 刘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比较脊柱单节段前中柱切除后不同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稳定性,探讨单节段固定在前中柱病变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10具小牛新鲜脊柱标本(T10~L5),先测试完整状态下的运动范围(ROM),再模拟L1~L2前中柱病变切除手术:切除L1/2椎间... 目的:比较脊柱单节段前中柱切除后不同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稳定性,探讨单节段固定在前中柱病变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10具小牛新鲜脊柱标本(T10~L5),先测试完整状态下的运动范围(ROM),再模拟L1~L2前中柱病变切除手术:切除L1/2椎间盘和邻近终板共2cm高,行自体髂骨支撑植骨,后路依次用单节段短钉、单节段长钉、短节段和长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在不同固定方式下测试模型在轴向压缩、侧弯、屈伸和扭转方向上的ROM,计算相对运动范围(RROM)。结果:不同加载方向长节段固定组、短节段固定组的RROM均小于单节段短钉固定组和单节段长钉固定组(P<0.05);单节段短钉固定组和单节段长钉固定组的RRO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节段短钉固定组和单节段长钉固定组的ROM均小于完整组(P<0.05)。结论:小牛新鲜脊柱标本前中柱切除后植骨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稳定性低于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但是高于完整状态;脊柱前中柱支撑植骨后,单节段短钉固定与单节段长钉固定的即刻稳定性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脊柱 稳定性
下载PDF
脊柱结核病灶部分切除术的切除范围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伟宇 王自立 +3 位作者 乔永东 丁惠强 赵浩宁 朝晖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95-697,共3页
目的:探讨实施脊柱结核病灶切除术的有效切除范围.方法:20例脊柱结核患者,施行病灶部分切除、髂骨植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手术,术后将切除的大块病灶骨用MMA包埋、不脱钙骨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结核特征性病灶在整块骨中的分布情况.... 目的:探讨实施脊柱结核病灶切除术的有效切除范围.方法:20例脊柱结核患者,施行病灶部分切除、髂骨植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手术,术后将切除的大块病灶骨用MMA包埋、不脱钙骨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结核特征性病灶在整块骨中的分布情况.用统计学可信区间得出手术的有效切除范围.结果:脊柱结核大病灶至微小病灶的最小距离为2.5mm,最大距离为4mm.结论:欲彻底切除脊柱结核病灶,需切除距明显病灶4mm的包括硬化骨、结核肉芽组织、坏死物质在内的所有骨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外科手术 病理学
下载PDF
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殷飞 马荣 +5 位作者 蔡则成 于洋 杨树龙 张彦龙 陈振 朝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2-740,共9页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验证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辅助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能否为相应单一融合固定节段提供足够的椎间稳定性。方法:在健康人L3~S1节段CT扫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Mimics、Geomagic、...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验证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辅助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能否为相应单一融合固定节段提供足够的椎间稳定性。方法:在健康人L3~S1节段CT扫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Mimics、Geomagic、3-Matic软件建立L3~S1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为正常对照组(M0),以此为基础联合使用Freeform等软件分别建立L4/5节段OLIF单纯融合固定(Stand alone)模型(M1)、OLIF辅助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Wiltse入路)模型(M2)、OLIF辅助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Wiltse入路)模型(M3)。设定500N预载荷作用于L3顶端,再施加10N·m的力矩模拟脊椎直立、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生理活动,按上述加载条件作用于M0,对模型有效性性进行验证,同时按相同加载条件作用于各有限元模型,观察各有限元模型不同工况下L4/5节段相对活动度(ROM)、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钉棒应力分布状况,记录最大应力值。结果: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本有限元模型L4/5节段ROM在不同运动状态下与前人研究结果相近,证明本模型具备有效性。4组有限元模型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运动状态下ROM值由小到大排序为M3、M2、M1、M0。M2相比M0、M1能较好地控制前屈和后伸,M2的ROM相比M0前屈后伸时变化幅度分别为75.43%、85.20%,相比M1变化幅度分别为58.88%、70.39%。M3相比M2前屈和后伸时稳定性亦较好,M3的ROM相比M2前屈后伸时变化幅度分别为25.55%、25.33%。除外变化幅度差异较小的右侧弯和右旋转状态,M2较M0的ROM变化幅度远大于M2与M3之间ROM的变化幅度。M2相较M0各工况下ROM变化幅度为14.08%~85.20%,M2相较M3各工况下ROM变化幅度为16.44%~25.55%。椎间融合器应力值方面,除直立时M2应力峰值略高于M1,其余运动状态下OLIF各手术组融合器应力峰值随着附加椎弓根钉棒数量的增加而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这种趋势以后伸时表现最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腰椎融合术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
下载PDF
构建新西兰兔脊柱结核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耿广起 王骞 +8 位作者 王自立 施建党 蔺志凯 朝晖 刘海涛 李浩民 张卓 德向研 王冠梅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6-223,共8页
目的探讨构建新西兰兔脊柱结核模型的实验方法,并评价此种方法的可行性。方法6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致敏造模组(经弗氏完全佐剂致敏后造模)20只、未致敏造模组(造模前未经弗氏完全佐剂致敏)20只、对照组20只、空白组2只。致敏造模... 目的探讨构建新西兰兔脊柱结核模型的实验方法,并评价此种方法的可行性。方法6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致敏造模组(经弗氏完全佐剂致敏后造模)20只、未致敏造模组(造模前未经弗氏完全佐剂致敏)20只、对照组20只、空白组2只。致敏造模组兔经弗氏完全佐剂致敏后,于L4上终板下方钻孔,填人明胶海绵,在其中浸注种植H37Rv人型标准结核杆菌混悬液0.1ml;未致敏造模组未经弗氏完全佐剂致敏,浸注H37Rv人型标准结核杆菌混悬液0.1ml;对照组浸注液体培养基与生理盐水混悬液0.1ml;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术后8周兔存活率致敏造模组为89.5%、未致敏造模组60.0%,对照组94.7%、空白组100%;致敏造模组成活兔造模全部成功。致敏造模组造模椎体破坏情况:术后4周x线片为50%、重建CT和MRI均为83.3%;术后8周X线片为58.8%、CT重建和MRI均为100%。术后8周,肉眼观察全部成活兔造模椎体均出现骨破坏、肉芽及坏死组织形成,腰大肌脓肿发生率为17.6%;组织病理学显示造模椎体均有大量淋巴细胞和类上皮样细胞、骨小梁断裂、凝固性坏死物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2.9%。未致敏造模组术后8周有75%成活兔造模椎体出现骨破坏,腰大肌脓肿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与空白组无上述改变。结论经弗氏完全佐剂致敏后,在新西兰兔腰椎椎体的上终板下钻孔、明胶海绵填塞、种植H37Rv结核杆菌标准菌株的方法,可成功构建兔脊柱结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模型 动物 结核分枝杆菌 Freund佐剂
原文传递
异烟肼在脊柱结核患者不同组织中的分布 被引量:12
9
作者 朝晖 王自立 +1 位作者 魏敏吉 武永刚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9-671,共3页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患者应用异烟肼(INH)化疗时体内不同组织中的药物分布。方法24例遵循2SHRZ/2.5H2R2Z2化疗方案+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有无病椎骨硬化分为硬化组(15例)和非硬化组(9例),连续服药4周手术。术晨服药后120~130min和240~250mi...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患者应用异烟肼(INH)化疗时体内不同组织中的药物分布。方法24例遵循2SHRZ/2.5H2R2Z2化疗方案+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有无病椎骨硬化分为硬化组(15例)和非硬化组(9例),连续服药4周手术。术晨服药后120~130min和240~250min两个时点分别取硬化组的病椎硬化骨、硬化壁外"亚正常骨"、硬化壁内病变组织和非硬化组的病椎结核病变组织、病变组织外"亚正常骨"以及两组患者的血浆、髂骨。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上述样本INH浓度。结果异烟肼的组织分布差异显著,在髂骨及病椎"亚正常骨"可达有效杀菌浓度,而在病椎硬化壁仅为最低抑菌浓度,硬化壁内坏死干酪组织则未检测到INH;非硬化组中的结核坏死病变中INH可达最低杀菌浓度。结论脊柱结核病椎硬化骨为阻碍INH由正常椎骨穿透到椎体病灶内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脊柱结核
原文传递
无骨折脱位过伸性颈椎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浩宁 武永刚 +3 位作者 王自立 朝晖 李淑菊 米占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517-519,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过伸性颈椎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重要性。方法 手术治疗过伸性颈椎损伤患者 5 8例 ,其中男性 4 9例 ,女性 9例 ;损伤累及一个节段的 32例 ,其中颈42例 ,颈518例 ,颈66例 ,颈76例 ;损伤累及两个节段的 ...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过伸性颈椎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重要性。方法 手术治疗过伸性颈椎损伤患者 5 8例 ,其中男性 4 9例 ,女性 9例 ;损伤累及一个节段的 32例 ,其中颈42例 ,颈518例 ,颈66例 ,颈76例 ;损伤累及两个节段的 2 6例。结果 根据Kurokawa的方法[1] 和JOA评分标准[2 ,3 ] ,随访 2年 (3- 2 4个月 ) ,优 4 3例 ,良 10例 ,可 3例 ,无改善但不加重 2例 ,优良率达 91.4 %。结论 确诊过伸性损伤的患者 ,颈椎结构损伤严重且颈椎不稳定 ,应积极手术治疗 ,恢复脊柱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损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肩关节内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口服扶他林、乙哌立松治疗早期冻结肩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1
作者 丁小力 朝晖 +5 位作者 刘云宏 锁志刚 马宗军 梁思敏 张建群 吴鹏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7期845-847,共3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内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口服扶他林、妙钠疗法治疗早期冻结肩的效果。方法 2011年4月-2013年12月将门诊200例早期急性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扶他林)+肌肉松弛药(乙哌立松),B组患者给予非甾... 目的探讨肩关节内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口服扶他林、妙钠疗法治疗早期冻结肩的效果。方法 2011年4月-2013年12月将门诊200例早期急性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扶他林)+肌肉松弛药(乙哌立松),B组患者给予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扶他林)+肌肉松弛药(乙哌立松)+玻璃酸钠注射液(阿尔治),治疗后两组同期进行正规肩关节功能锻炼。采用VAS疼痛评分,美国Michael Reese中心评分进行疗效评定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门诊随访5~8个月(平均6个月),两组肩关节疼痛评分改善明显(均P<0.05);肩关节功能评分B组获得改善(P>0.05)而A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口服扶他林、乙哌立松疗法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的肩关节功能锻炼是门诊治疗早期冻结肩地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玻璃酸钠
下载PDF
载异烟肼、利福平纳米羟基磷灰石-硫酸钙-壳聚糖人工骨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中的释药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蔡则成 马荣 +3 位作者 马赫 梁思敏 殷飞 朝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 :研究载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硫酸钙(CSH)-壳聚糖(CTS)人工骨在兔脊柱结核模型病灶中的释药特点。方法:用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采用侧腹入路的手术方法建立兔脊柱结核模型27只,... 目的 :研究载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硫酸钙(CSH)-壳聚糖(CTS)人工骨在兔脊柱结核模型病灶中的释药特点。方法:用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采用侧腹入路的手术方法建立兔脊柱结核模型27只,其中雌性15只,雄性12只,3个月龄,平均体重为2.50±0.25kg,每只模型兔均在行结核病灶清除术后置入载INH、RFP纳米羟基磷灰石-硫酸钙-壳聚糖人工骨,按照时相点分为24h、72h和1周、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共9组,每组3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各时相点动物模型病灶中椎体及椎旁肌肉中的INH及RFP的药物浓度,并研究其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结果:人工骨中的INH在兔脊柱结核模型的病灶椎体中24h、72h和1周、2周、4周、6周、8周的药物浓度分别为75.66±1.95μg/g、48.46±2.34μg/g、30.69±2.74μg/g、20.34±1.63μg/g、9.36±1.17μg/g、5.19±1.40μg/g、2.73±1.19μg/g,在第10周以后未检测到药物浓度,INH在病灶椎旁肌肉中的各时相点浓度为39.51±2.25μg/g、23.65±1.55μg/g、16.39±2.10μg/g、10.38±1.44μg/g、3.66±0.79μg/g、1.89±0.73μg/g、0.26±0.10μg/g,在第10周以后未检测到药物浓度。对INH在同一时间的椎体和椎旁肌两种不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进行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FP在动物模型的病灶椎体中24h、72h和1周、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的药物浓度分别为10.85±2.45μg/g、22.47±1.94μg/g、38.32±1.73μg/g、24.22±1.45μg/g、17.85±1.50μg/g、9.81±1.30μg/g、6.35±1.30μg/g、5.11±0.53μg/g、1.32±0.33μg/g,RFP在病灶椎旁肌肉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为5.39±1.50μg/g、20.66±1.29μg/g、48.72±2.24μg/g、32.27±1.63μg/g、15.58±1.88μg/g、8.69±0.79μg/g、3.43±0.39μg/g,在第10周后未检测到药物浓度。RFP在椎体和椎旁肌两个部位的药物浓度除72h、4周和6周外,其余时间点的差异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异烟肼 利福平 人工骨 体内缓释
下载PDF
载异烟肼、利福平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荣 陈振 +3 位作者 张惠勇 杨小英 王文萍 朝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336-2339,共4页
目的研究载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白蛋白为载体聚乳酸为骨架,采用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纳米粒。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 目的研究载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白蛋白为载体聚乳酸为骨架,采用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纳米粒。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激光粒度衍射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粒径分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米粒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动态膜透析法观察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制备的INH-RFP-BSA-NPs电镜下观察外观圆整,大小均匀、分散性好,粒径为(60.5±4.6)nm。异烟肼、利福平的载药量分别为19.8%、20.1%,包封率分别为87.8%、98%。INH至6 d时累计释放97.02%,RFP至5d时完全释放。结论以白蛋白和聚乳酸为载药基质,采用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可制备出粒径小、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的载异烟肼、利福平白蛋白纳米粒,体外释药显示载异烟肼、利福平白蛋白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异烟肼 利福平 纳米粒 体外释药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节段不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轩获 朝晖 +7 位作者 陈振 丁惠强 赵浩宁 马荣 张惠勇 梁思敏 锁志刚 马宗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266-269,276,共5页
目的比较传统全椎板减压、腰椎椎间融合术和单侧椎旁肌剥离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节段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4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节段不稳患者,按手术方... 目的比较传统全椎板减压、腰椎椎间融合术和单侧椎旁肌剥离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节段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4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节段不稳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A组28例,采用全椎板减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腰椎椎间融合术,即经典PLIF组;B组24例,采用单侧减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腰椎椎间融合术,即单侧经后路腰椎间融和术(PLIF)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采用suk法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的椎间融合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24个月。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VAS和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B组腰痛VAS评分低于A组(P<0.05),ODI评分两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PLIF和经典PLIF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节段不稳均可达到满意疗效,单侧PLIF术创伤相对小,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较好,腰痛发生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 手术 椎间融合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外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被引量:7
15
作者 朝晖 丁惠强 +3 位作者 梁思敏 黑龙 赵浩宁 王自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68-1871,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8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单侧经椎...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8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外穿刺入路行PKP治疗重度OVCFs患者22例(34椎),男性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1.8(52~74)岁,病程2~6个月。手术前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伤椎高度与后凸畸形的X线片测量。结果 22例(34椎)手术均安全完成,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平均2.7 ml,术后平均随访34.2(18~66)个月。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改善(P<0.05),椎体前缘及中线平均高度恢复(2.3±0.6)mm,后凸畸形矫正(1.8±0.4)°。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及体征。结论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重度OVFs的可行及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后凸成形 椎体压缩骨折 单侧 椎弓根外
下载PDF
两种椎弓根钉棒固定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志强 梁思敏 +3 位作者 蔡则成 康毅 郭伟 朝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行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86例,其中OLIF联合经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行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86例,其中OLIF联合经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53例,OLIF联合经后正中入路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33例,通过腰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通过椎旁肌肌电图评估椎旁肌受损情况、通过影像学测量不同时间段椎间隙高度,并评估椎体间融合情况以及分析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不同时间段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组患者腰疼VAS评分、ODI指数均优于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和椎旁肌去神经化发生率均少于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融合率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与经后正中入路双侧椎弓根螺钉棒固定相比,单侧椎弓根钉棒辅助固定创伤更小、椎旁肌失神经化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退行性疾病 单侧椎弓根钉棒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与破骨细胞形成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赫 张建群 +3 位作者 梁思敏 蔡则成 马荣 朝晖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7-20,41,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破骨细胞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结核菌素(PPD)诱导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观察破骨细胞的形态并计数破骨细胞形成的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内TNF-...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破骨细胞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结核菌素(PPD)诱导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观察破骨细胞的形态并计数破骨细胞形成的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内TNF-α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TNF-α蛋白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TNF-α的表达量与破骨细胞形成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采用PPD成功诱导出具备特定形态学特征的破骨细胞,PPD诱导第1、4和7天,破骨细胞形成的数量分别是(1.500±0.550)、(7.500±1.870)和(17.330±2.070)个,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是(4.267±0.737)、(13.600±0.648)和(14.070±1.013),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TNF-α蛋白相对表达量随PPD诱导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在第1、4和7天分别是(0.081±0.005)、(0.162±0.003)和(0.179±0.005),第4和7天均高于对照组的(0.066±0.004);TNF-α基因和蛋白与破骨细胞形成数量呈正相关(r=0.860、0.910,P均<0.001)。结论 TNF-α表达增高与破骨细胞形成之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破骨细胞 结核菌素
下载PDF
斜外侧椎间融合结合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树龙 马荣 +5 位作者 王志强 梁思敏 陈振 刘晓印 张建群 朝晖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58,共7页
目的 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验证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辅助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建立L1~S1三维有限元DLS模型(模型1),模拟L2~... 目的 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验证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辅助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建立L1~S1三维有限元DLS模型(模型1),模拟L2~5连续三节段OLIF手术及其结合不同内固定方式,分别建立单纯OLIF(stand-alone OLIF)模型(模型2)、椎体钉棒固定模型(模型3)、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模型4)和双边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模型5)。在直立、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工况下,记录并分析各模型融合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融合器及内固定的应力及其分布情况。结果 6种运动工况下,模型2~5融合节段整体ROM均小于模型1;与模型1相比,模型3、4的ROM降幅大于模型2、小于模型5;前屈和后伸工况下,模型4与模型5的ROM降幅相仿;左右侧弯工况下,模型3与模型5的ROM降幅相仿。在所有运动工况下,模型3、4融合器应力峰值大于模型5、小于模型2;其中,模型3的L2~3、L3~4、L4~5融合器应力峰值在左侧弯工况下较模型5增幅分别为5.52%、10.96%、7.99%,而模型4的L2~3、L3~4、L4~5融合器应力峰值在前屈工况下增幅分别为8.70%、7.00%、6.99%。在所有运动工况下,模型5的钉棒应力峰值均小于模型3、4,且在直立状态下模型3~5钉棒应力峰值最小。结论 OLIF附加单边椎弓根钉棒固定以及侧方椎体钉棒固定的两种辅助固定方式均能够提供手术节段的生物力学稳定。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OLIF技术治疗DLS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椎间融合 退变性腰椎侧凸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青少年髌骨骨软骨骨折 被引量:6
19
作者 朝晖 李平 王自立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讨青少年髌骨骨软骨骨折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和手术疗效。方法 对14例青少年髌骨骨软骨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26.2个月(11个月~4.5年),13例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2例,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目的 探讨青少年髌骨骨软骨骨折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和手术疗效。方法 对14例青少年髌骨骨软骨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26.2个月(11个月~4.5年),13例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2例,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2例。结论 青少年髌骨骨软骨骨折易漏诊误诊,详细查体、髌骨轴位X线片及CT薄层扫描是防止漏诊最重要的手段。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切开复位、应用可吸收螺钉和缝线固定能满足固定要求且不需取内植物,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骨软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横连对单节段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武启军 王自立 +2 位作者 朝晖 刘斌 马腾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测试使用横连在单节段短椎弓根钉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使用10具小牛脊柱标本(T12~L3)模拟体外L1~2椎间盘周围型脊柱结核前路病变椎体切除手术,即切除L1~2间盘和邻近终板,行自体髂骨植骨,后路用单节段短椎弓根螺钉进行... 目的测试使用横连在单节段短椎弓根钉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使用10具小牛脊柱标本(T12~L3)模拟体外L1~2椎间盘周围型脊柱结核前路病变椎体切除手术,即切除L1~2间盘和邻近终板,行自体髂骨植骨,后路用单节段短椎弓根螺钉进行固定。测试该模型在不使用横连、使用1根横连、使用2根横连状态下在垂直压缩、侧弯、屈伸和扭转方向上的力学稳定性。结果在扭转载荷下,1根横连组和2根横连组分别与无横连组相比其相对运动范围(RROM)明显降低(P〈0.05) 而1根横连组和2根横连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扭转方向上横连能够明显增强结构的稳定性能 在单节段短椎弓根螺钉固定中,使用1根横连即能够达到最佳的抗扭转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横连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胸腰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