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1163-1164,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灌注化疗,治疗组给予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化疗药物与疗程两组一样。结果:治疗组... 目的:探讨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灌注化疗,治疗组给予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化疗药物与疗程两组一样。结果:治疗组局部控制率为81.7%,对照组为40.0%,治疗组的局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灌注化疗,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支气管肺癌提高了近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介入 支气管肺癌 静脉化疗 灌注化疗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联合血栓抽吸治疗亚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卫飞鹏 王国壮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联合血栓抽吸治疗亚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亚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联合血栓抽吸治疗亚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亚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栓抽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即刻的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的股腘动脉最小管腔直径和踝肱指数(ABI);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2周的血管内皮功能[包括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静脉通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静脉通畅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即刻静脉通畅评分为(2.06±0.4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7±0.60)分,静脉通畅率为(73.32±9.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41±10.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股腘动脉最小管腔直径和A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与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股腘动脉最小管腔直径、ABI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股腘动脉最小管腔直径、ABI分别为(3.50±0.79)mm、0.88±0.14和(3.25±0.64)mm、0.87±0.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9±0.73)mm、0.79±0.12和(1.58±0.42)mm、0.63±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T-1、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与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ET-1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ET-1水平分别为(67.23±7.08)pg/mL、(65.79±6.75)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23±7.52)pg/mL、(70.56±6.58)pg/mL,NO水平为(32.62±4.23)pg/mL、(33.76±4.4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48±4.21)pg/mL、(30.21±4.7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栓塞 亚急性 药物涂层球囊 血栓抽吸 疗效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及对子宫血流状态、生长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张盼 高卫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痛经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高于对照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满意,能够降低月经量与痛经程度,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也可调节子宫血流状态,抑制生长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bosphere微球 栓塞 子宫腺肌症 子宫血流 生长因子
下载PDF
聚乙烯醇颗粒与明胶海绵颗粒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咯血应用聚乙烯醇颗粒与明胶海绵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大咯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急性大咯血应用聚乙烯醇颗粒与明胶海绵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大咯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聚乙烯醇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中,聚乙烯醇颗粒明显优于明胶海绵颗粒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咯血 聚乙稀醇颗粒 明肢海绵颗粒
下载PDF
肺炎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1 位作者 李琳 高育民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1年第4期237-238,共2页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影像特征并与病理对照,提高对炎症型肺癌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对照病理分析46例肺炎型肺癌的临床影像资料。结果:46例肺炎型肺癌中,支气管肺泡癌38例,腺癌8例。影像表现分为6型:边缘不清云絮状肿块影9例,云絮...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影像特征并与病理对照,提高对炎症型肺癌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对照病理分析46例肺炎型肺癌的临床影像资料。结果:46例肺炎型肺癌中,支气管肺泡癌38例,腺癌8例。影像表现分为6型:边缘不清云絮状肿块影9例,云絮状影伴周边结节11例,9例为肺段分布实变影,8例为肺叶及肺段实变伴空泡及蜂窝状影,8例为肺炎纤维样化及肿块,1例为混合阴影。影像学特点范围逐渐扩大的云絮状阴影或实变影逐渐进展为结节或肿块伴云絮状影、纤维化、蜂窝状影及肿块,以及出现淋巴及远处转移。结论:肺炎性肺癌影像学表现多样性,观察影像变化具有一定特征性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影像 诊断 病理
下载PDF
单纯PVA和碘化油栓塞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校丽萍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olyving akohol,PVA)和碘化油栓塞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5年间200例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支气管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采用PVA栓塞治疗(PVA组),100例采用碘化油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olyving akohol,PVA)和碘化油栓塞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5年间200例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支气管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采用PVA栓塞治疗(PVA组),100例采用碘化油栓塞治疗(碘化油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PVA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60例、稳定37例、进展0例,临床有效率为63.0%;碘化油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75例、稳定18例、进展0例,临床有效率为82.0%;碘化油栓塞治疗的有效率高于PVA(P〈0.01)。除一般性的化疗反应之外,PVA组有3例发生肋间动脉缺血,未特殊处理经3~5 d自行缓解,并发症发生率为3%;碘化油组有6例发生肋间动脉缺血、2例脊髓缺血、4例肺动脉栓塞,经抗凝、扩容、激素等治疗2~3周缓解,并发症发生率为12%;碘化油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VA组(P〈0.05)。结论:碘化油栓塞治疗支气管肺癌疗效优于PVA栓塞,而PVA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 碘化油 支气管动脉栓塞 肺癌
下载PDF
CT检查对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7
作者 李琳 +1 位作者 高育民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1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1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结果:21例中,皮质腺瘤9例,皮质腺癌2例,转移瘤6例,髓样脂肪瘤2例,囊肿2例。17例为单侧肾上腺肿瘤;4例为双侧,均为转移瘤。各种无功能性...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1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结果:21例中,皮质腺瘤9例,皮质腺癌2例,转移瘤6例,髓样脂肪瘤2例,囊肿2例。17例为单侧肾上腺肿瘤;4例为双侧,均为转移瘤。各种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密度、大小、形态、CT值等方面有相对不同的CT表现特点。结论:部分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有特征性CT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肿瘤的CT征象,多数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均能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