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血压病研究的主要成就 被引量:219
1
作者 刘国仗 陈孟勤 +2 位作者 周北凡 张维忠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8-254,共7页
关键词 高血压 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汉族人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密切相关 被引量:73
2
作者 窦相峰 张红叶 +7 位作者 孙凯 汪道文 廖玉华 马爱群 祝之明 赵炳让 赵继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39-54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 1934例初发脑卒中患者 ,年龄在 30~ 74岁间 ,对照为 1839例年龄、性别和居住地匹配者。代谢综合征诊断按ATPⅢ定义和根据国人向心性肥胖的标准修改...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 1934例初发脑卒中患者 ,年龄在 30~ 74岁间 ,对照为 1839例年龄、性别和居住地匹配者。代谢综合征诊断按ATPⅢ定义和根据国人向心性肥胖的标准修改定义。结果 代谢综合征的现患率在各脑卒中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ATPⅢ定义的代谢综合征的现患率在脑卒中病例组为 2 8 2 % ,对照组为 10 1% ;腔梗、血栓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代谢综合征现患率分别为 30 9%、2 2 7%和 2 9 4 %。调整年龄、性别和其他脑卒中危险因素后 ,代谢综合征依然增加了脑卒中患病的危险 ,按ATPⅢ标准对上述 3组不同类型脑卒中的OR值分别为 4 0 4 (3 2 2~ 5 0 8)、2 4 8(1 90~ 3 2 5 )和 3 6 7(2 7~4 3)。结论 国人中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患病危险增加相关 ,这种关系独立于脑卒中的其他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人群 代谢综合征 脑卒中 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检查调查8080例成人肥厚型心肌病患病率 被引量:59
3
作者 王志民 邹玉宝 +14 位作者 宋雷 马爱群 刘唐威 卢赛兰 武鹏翥 孙兆明 何国宝 张卫 张颖 沈丽 蔡玉岭 甄一松 刘延玲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90-1094,共5页
目的调查8080例成年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病率.方法从2001年10月至2002年2月,我们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国内9市(区)8080例正常人群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18~74岁的成年人,男性4064例,女性4016例.调查采用调查表的方式,每个调查... 目的调查8080例成年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病率.方法从2001年10月至2002年2月,我们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国内9市(区)8080例正常人群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18~74岁的成年人,男性4064例,女性4016例.调查采用调查表的方式,每个调查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体格检查.结果共检查出13例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均为非对称性肥厚.肥厚型心肌病患病粗率为161/100 000,年龄与性别标化后的患病率约为80/100 000.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并不是一种罕见的心脏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患病率 调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电图 男性 成年人
原文传递
17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58
4
作者 明广华 张宇辉 +6 位作者 吴海英 祖菲雅 张连娟 郑德裕 刘国仗 孙立忠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分析179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征、误诊和治疗情况。方法对179例AD患者按DeBaKey分型分为Ⅰ型(67例)、Ⅱ型(22例)、Ⅲ型(90例),本组患者中男女之比为4∶1,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在AD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 目的分析179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征、误诊和治疗情况。方法对179例AD患者按DeBaKey分型分为Ⅰ型(67例)、Ⅱ型(22例)、Ⅲ型(90例),本组患者中男女之比为4∶1,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在AD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547%,其次为长期吸烟、饮酒和马凡综合征。352%的AD患者有发病诱因。AD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和(或)背痛,Ⅰ型和Ⅲ型者尚伴有腰、腹痛。有318%的AD患者合并心脏受累,包括心肌梗死、心包积液、胸腔积液、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心力衰竭。在经超高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UF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的患者中,有571%的患者伴有其他血管受累。本组患者中共发生误诊57例,各型间误诊率无显著区别。较多误诊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胰腺炎、高血压。Ⅲ型AD患者中有544%的患者予内科保守治疗,部分接受外科手术或介入性支架治疗。Ⅰ型896%,Ⅱ型919%的患者行手术治疗。341%的患者联合应用了3种或3种以上的降压药。结论高血压、长期吸烟和饮酒为AD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误诊率高。正确诊断和积极的内科治疗以及根据临床分型和病情采取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可减少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临床资料 误诊 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病 被引量:62
5
作者 樊晓寒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3-327,共5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高尿酸血症
原文传递
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被引量:50
6
作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59-260,共2页
关键词 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肺栓塞诊断现况分析 被引量:59
7
作者 陆艳辉 赵彦芬 +4 位作者 刘国仗 柳志红 陈白屏 程显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了解肺栓塞诊断现况。  方法 :本院收治的 6 7例肺栓塞患者 ,分为急性肺栓塞组 (2 0例 ) ,慢性肺栓塞组 (4 7例 ) ,回顾性分析入院前确诊率、确诊时间、确诊时是否出现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以及常见误诊疾病。  结果 :1患者入院... 目的 :了解肺栓塞诊断现况。  方法 :本院收治的 6 7例肺栓塞患者 ,分为急性肺栓塞组 (2 0例 ) ,慢性肺栓塞组 (4 7例 ) ,回顾性分析入院前确诊率、确诊时间、确诊时是否出现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以及常见误诊疾病。  结果 :1患者入院前确诊率 2 3.9% ,急性肺栓塞为 5 5 .0 % ,慢性肺栓塞为 10 .6 % ;肺栓塞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5 .1% ,单纯肺栓塞为 6 .7%。 2慢性肺栓塞平均确诊时间为 3.15年 (最长为 16年 ) ,慢性肺栓塞组在确诊时 78.3%患者已经形成中、重度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急性肺栓塞患者确诊时仅 35 .0 %仍在有效溶栓时间窗内 (≤ 2周 )。 3 2 0 .0 %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前诊断不明 ,2 0 .0 %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或心绞痛 ,5 .0 %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发作期 ;44 .7%慢性肺栓塞患者长期诊断不明 ,2 1.3%误诊为冠心病、心肌病或心力衰竭 ,17.0 %误诊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6 .4%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结论 :漏诊、误诊以致延误病情仍然是肺栓塞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诊断 误诊 心电图 动脉血气
下载PDF
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57
8
作者 樊晓寒 孙凯 +5 位作者 王建伟 张银辉 娄可佳 周宪良 吴海英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96-900,共5页
背景体位性低血压可增加老年患者摔倒、骨折和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目的通过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探讨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信阳县7个乡镇5101例40~75岁高血压患者,并测量卧... 背景体位性低血压可增加老年患者摔倒、骨折和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目的通过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探讨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信阳县7个乡镇5101例40~75岁高血压患者,并测量卧位及立位后0、2 min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定义为直立位后3 min内收缩压和(或)舒张压下降≥20/10 mmHg。结果该人群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3.8%(立位0 min:20.1%,2 min:17.2%),女性随年龄增长(40~49、50~59、60~75岁)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显著增加(11.8%、16.1%、18.3%,P=0.004);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未治疗高血压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分析调整多种因素后发现,体位性低血压发病危险与冠心病史(OR:1.78,95%CI:1.30~2.48,P<0.01)、脑卒中史(OR:1.40,95%CI:1.06~1.90,P=0.034)和卧位收缩压与舒张压有关,与心室率(OR:0.98,95%CI:0.98~0.99,P=0.001)和坐位血压水平呈负相关。结论体位性低血压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较为常见;合并心血管病可能增加体位性低血压发病危险,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治疗不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 被引量:52
9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肌病专科联盟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病精准医学分会“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专家组 +3 位作者 宋雷 邹玉宝 李新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共33页
肥厚型心肌病越来越受到心血管专科医师的重视。本指南总结了肥厚型心肌病病因、发病机制、诊疗手段、危险分层、康复管理、妊娠等最新认识,以期指导临床对于该病的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基因诊断 危险分层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 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44
10
作者 刘芳 张红叶 +5 位作者 刘晓宁 杨浣宜 康朝辉 史秀忠 杨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将青岛港健康研究人群中 5 5~74岁的男性共 35 8名 ,分为代谢综合征患病组与非患病组 ,应用血管超声技术检测了该组人群颈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斑块性质、分级及斑块总积分 ,并对内膜...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将青岛港健康研究人群中 5 5~74岁的男性共 35 8名 ,分为代谢综合征患病组与非患病组 ,应用血管超声技术检测了该组人群颈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斑块性质、分级及斑块总积分 ,并对内膜 中膜厚度 (IMT)与代谢综合征各项诊断标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代谢综合征患病组颈动脉IMT值 (0 90mm± 0 12mm)、斑块总积分(3 5 8mm± 0 4 4mm)、斑块发生率 (6 4 2 % )及心血管病患病率 (47 5 % )均显著高于非患病组 (分别为 0 84mm± 0 11mm、2 4 5mm± 0 2 5mm、4 7 5 %及 12 2 % ,P均 <0 0 5 )。颈动脉IMT与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及腰围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2 7、0 17、0 17及 0 12 ,P均 <0 0 5 )。结论 代谢综合征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及早进行颈动脉的超声检查 ,将有助于心血管病事件的一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超声技术 检测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8
11
作者 鄢盛恺 宋耀虹 +4 位作者 张春玲 方理刚 朱文玲 林其燧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对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进行方法学评价 ,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系统研究了FPIA法测定HCY的精密度、灵敏度、稀释线性、校准曲线的稳定性及干扰因素 ,并分析了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目的 对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进行方法学评价 ,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系统研究了FPIA法测定HCY的精密度、灵敏度、稀释线性、校准曲线的稳定性及干扰因素 ,并分析了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同时应用FPIA法测定了北京地区 77名正常人及 6 1例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 FPIA法检测HCY具有较高的精密度 (总CV为 1.93%~ 3.6 0 % ) ,分析灵敏度为 0 .2 1μmol L ,校准曲线至少可稳定3周 ,稀释标本回收率为 92 .2 8%~ 10 2 .41% ,黄疸、脂血和溶血现象基本不影响测定结果。FPIA法 (X)与HPLC法(Y)具有良好相关性 (Y =0 .977X + 0 .6 90 ,r =0 .992 )。冠心病患者血浆HCY[(16 .83± 6 .70 ) μmol L]明显高于正常人 [(9.6 7± 3 .0 0 ) μmol L](P <0 .0 5 )。结论 FPIA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自动化程度高 ,且检测速度快 ,具有较高的精密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偏振免疫法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指南 被引量:54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3 位作者 精准心血管病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宋雷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5-196,共22页
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指由单基因突变导致并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心血管疾病。很多此类疾病临床表现高危,在我国发病人群总数庞大,且呈现家族聚集的特点。目前,基因诊断在该类疾病的诊断、危险评估、防治以及选择性生育方面的作用... 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指由单基因突变导致并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心血管疾病。很多此类疾病临床表现高危,在我国发病人群总数庞大,且呈现家族聚集的特点。目前,基因诊断在该类疾病的诊断、危险评估、防治以及选择性生育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但国内外皆缺少针对性、综合性的指南。而心血管医生对基因诊断的作用及适用范围普遍认识不足,限制了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合理应用。本指南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根据现有证据做出推荐,以期促进和规范基因诊断在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基因诊断
原文传递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 被引量:41
13
作者 刘海波 高润霖 +3 位作者 陈纪林 张春玲 吴元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21-823,共3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Hcy) 与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17 例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了血浆Hcy 水平的测定。冠脉造影显示3 支冠脉中至少单支血管病变狭窄... 目的 探讨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Hcy) 与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17 例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了血浆Hcy 水平的测定。冠脉造影显示3 支冠脉中至少单支血管病变狭窄≥50% 者为冠心病患者(101 例) 。3 支血管中任一血管狭窄程度均为0% 者归入正常对照组(16 例) 。冠心病患者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29 例)、双支病变组(35 例)及3 支病变组(37 例) 。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Hcy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7.56 ±1 .14)μmol/L 对(10 .59 ±0.43) μmol/L, P= 0.02]。3 支病变组及双支病变组血浆Hcy 水平均不同程度地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19 .49 ±1.98) μmol/L 对(10 .59 ±0.43) μmol/L, P= 0 .006 及(17 .41 ±2.03)μmol/L 对(10.59 ±0.43) μmol/L, P= 0.036]。而单支病变组血浆Hcy 水平仅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15.2±61.18) μmol/L 对(10 .59 ±0.43) μmol/L, P= 0.16) 。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Hcy 升高。血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心病 病理
原文传递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与靶器官损害关系分析 被引量:44
14
作者 樊晓寒 孙凯 +3 位作者 周宪梁 张慧敏 吴海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0-224,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通过阶段性随机整群抽样人选河南信阳7个社区4711例40~75岁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生化指标、心脏超声、踝臂指数、卧立位血压等检查。体位性高血压... 目的 探讨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通过阶段性随机整群抽样人选河南信阳7个社区4711例40~75岁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生化指标、心脏超声、踝臂指数、卧立位血压等检查。体位性高血压定义为直立位后30S和2min收缩压平均值升高≥20mm Hg,体位性低血压定义为直立位后30S和(或)2min收缩压下降或(及)舒张压下降≥20/10mmHg,无上述两种异常者定义为体位性血压正常。结果高血压患者中体位性高血压发生率16.3%,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23.8%。外周血管病在体位性高血压(10.1%)和低血压(10.7%)患者中均显著高于体位性血压正常者(7.4%)(均P〈0.05)。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与体位血压正常者比较左室肥厚(53.0%比43.2%,P〈0.001)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38.6%比34.4%,P〈0.05)发生率更高。调整年龄、性别、BMI等其他危险因素后,体位性高血压(OR1.39,95%CI1.05~1.84)和低血压(OR1.45,95%CI1.13~1.86)仍显著增加外周血管病危险,体位性低血压显著增加左室肥厚危险(OR1.46,95%CI1.11~1.84),而体位性低血压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关系兀统计学意义。在女性高血压患者中,体位性收缩压变化五分位组预测左室肥厚的OR值呈J形曲线。在未治疗高血压患者中,体位性收缩压变化五分位组预测外周血管病的OR值也呈J形曲线分布。结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危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低血压 直立性 高血压 直立性 靶器官损害
原文传递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43
15
作者 张伟丽 祝立新 +5 位作者 孙凯 张春玲 汪道文 廖玉华 万鲁虹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初发脑卒中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对1823例初发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Cox生存回归模型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的关系。结果随访4.5年(中位数0.1~6.0年... 目的探讨初发脑卒中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对1823例初发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Cox生存回归模型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的关系。结果随访4.5年(中位数0.1~6.0年)过程中,412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其中347例为脑卒中复发,65例为心肌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低组比较,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传统危险因素后,高同型半胱氨酸显著增加初发脑卒中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风险比1.54,95%可信区间为1.18~2.21)和脑卒中复发风险(风险比1.74,95%可信区间为1.3~2.3)。亚型分析显示,不仅在初发脑梗塞组,而且在初发脑出血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4.5年内的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均显著相关。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卒中复发和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脑卒中 卒中复发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卒中预后 被引量:42
16
作者 严江涛 王焱燚 +3 位作者 倪黎 侯凌波 汪道文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在湖北省4个研究中心共收集29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和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脑血管疾病对照人群290例,检测其血浆hsCRP水平,并进行5年随访研究,分析血浆hsCRP水平与... 目的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在湖北省4个研究中心共收集29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和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脑血管疾病对照人群290例,检测其血浆hsCRP水平,并进行5年随访研究,分析血浆hsCRP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脑卒中患者血浆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3±3.8)和(1.3±2.2)mg/L,t=8.048,P〈0.01];脑卒中组在5年随访中发生再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事件者血浆hsCRP水平与未发生事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4±4.3)和(2.7±3.3)mg/L,t=3.496,P〈0.01];脑卒中患者血浆hsCRP水平超过3mg/L者较hsCRP水平低于1mg/L者发生死亡或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为2.807(95%CI1.544~5.495,P〈0.01)。即使在排除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水平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病史的影响,脑卒中患者血浆hsCRP水平〉3mg/L时,其发生再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险显著高于hsCRP水平〈1mg/L者(OR2.661,95%CI1.323~5.352,P=0.006)。结论血浆hsCRP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提示炎症反应在脑卒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能作为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的有效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C反应蛋白质 预后
原文传递
合并高血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42
17
作者 陈昭然 黄毕 +6 位作者 樊晓寒 陆海松 赵振华 杨艳敏 朱俊 张澍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目的 探讨合并高血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长、短期预后.方法 连续入选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阜外医院就诊的AAD患者1 087例,分析其基线资料、治疗策略和预后.终点事件为住院期间全因... 目的 探讨合并高血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长、短期预后.方法 连续入选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阜外医院就诊的AAD患者1 087例,分析其基线资料、治疗策略和预后.终点事件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和长期随访全因死亡.结果 1 087例AAD患者中Stanford A型AAD患者595例(54.7%),Stanford B型AAD患者492例(45.3%),出院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4.2(10.9,40.8)个月.合并高血压的AAD患者共733例(67.4%),其中Stanford B型AAD患者中合并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Stanford A型[71.3% (351/492)比64.2% (382/595),P=0.01].合并高血压的Stanford A型和B型AAD患者年龄均较大,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的比例相对较高,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较低(P均<0.05).合并高血压的Stanford A型AAD患者入院时血压、血肌酐水平及多种炎性标记物水平(包括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P均<0.05).Stanford A型AAD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住院病死率和长期病死率与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9% (38/382)比5.6% (12/213) (P =0.07)和9.0% (31/344)比8.9% (18/201) (P=0.98).Stanford B型AAD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其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5.4%(19/351)比0.7%(1/141),P=0.02],但二者长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 (23/332)比7.9% (11/140),P=0.7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不是AAD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对于StanfordA型AAD患者而言手术治疗是住院死亡的保护因素,对于Stanford B型AAD患者而言年龄和手术治疗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是AAD常见的合并症,Stanford B型AAD合并高血压比例较高.合并高血压的AAD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较高,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预后 急性主动脉夹层
原文传递
支架置入重建血运治疗肾动脉狭窄中期临床结果 被引量:40
18
作者 蒋雄京 吴海英 +5 位作者 明广华 王蕾礼 郑德裕 刘国仗 刘力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评估支架置入重建血运治疗肾动脉狭窄的安全性与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至2003年,我院连续150例肾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其中男性93例(62.0%),女性57例(48.0%),年龄13~82岁,平均(52±19) 岁, 病因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96例(64.... 目的评估支架置入重建血运治疗肾动脉狭窄的安全性与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至2003年,我院连续150例肾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其中男性93例(62.0%),女性57例(48.0%),年龄13~82岁,平均(52±19) 岁, 病因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96例(64.0%)、大动脉炎44例(29.3%)和纤维肌性结构不良10例(6.7%),因严重高血压或伴有肾功能不全而进行了支架置入, 随诊6个月,观察手术对患者血压、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150例患者中,支架置入成功148例(98.7%),病变处管腔直径狭窄从65%~100%(85.5% ± 12.3%)降至0~25%(7.6%±5.2%),管腔最小直径从0~2.7 mm (1.6±0.9 mm)增至4.5~8.0 mm(6.0 ±1.1 mm).6个月随诊时, 患者血压明显下降(P<0.001), 收缩压从(169.6±32.5) mm Hg(1 mm Hg=0.133 kPa)降至(142.7±28.1) mm Hg,舒张压从(97.3±17.8) mm Hg降至(83.3±15.2) mm Hg,服用降压药明显减少(从2.7种减至1.9种, P<0.001).其中48例(32.0%)治愈,78例(52.0%)改善, 22例(16.0%)无效.术后血肌酐改善34例(22.7%)、无变化112例(74.6%)及恶化4例(2.7%),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动脉支架置入的手术并发症共12例(8%).6个月随诊期间无死亡.结论支架置入重建血运治疗肾动脉狭窄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近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 治疗 重建血运 肾动脉狭窄 患者 随诊 中期 恶化 变化 病变
原文传递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进展 被引量:38
19
作者 罗芳 周宪梁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7年第5期266-269,共4页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诊断
下载PDF
高血压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血压昼夜节律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张健 +3 位作者 裴卫东 赵斌 徐守春 刘力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184例研究对象根据诊所血压、2 4小时动态血压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组、高血压病合并轻度或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组。比较睡眠呼吸暂停指...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184例研究对象根据诊所血压、2 4小时动态血压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组、高血压病合并轻度或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组。比较睡眠呼吸暂停指数、睡眠结构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 高血压病合并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 ,69 4 %的昼夜血压曲线呈非勺型 ,其发生频率较其他各组显著增高 ,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III~IV期非快速动眼睡眠 (NREM)和快速动眼睡眠 (REM)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比率 (为 9 93 %和 12 5 6% )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呼吸暂停 低通气指数与III~IV期和REM期睡眠呈负相关 (r=- 0 2 99,P <0 0 1;r=- 0 2 2 9,P <0 0 5 )。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与呼吸暂停严重程度和睡眠结构破坏显著相关 ,非勺型血压曲线增加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压 昼夜节律 OS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