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附1200例报告) 被引量:65
1
作者 袁越 王岩 +3 位作者 张黎 李锐 郭京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 0 0例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临床资料。手术采用经绒球小结叶入路显露面神经脑干段 ,明确责任血管后将其推移 ,在血管与脑干之间放... 目的 探讨影响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 0 0例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临床资料。手术采用经绒球小结叶入路显露面神经脑干段 ,明确责任血管后将其推移 ,在血管与脑干之间放置Teflon棉固定。术中采用实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结果 全部病例术中均发现有明确的压迫血管 ,责任血管中小脑前下动脉占 4 2 .6 % ,椎动脉为主要责任血管时均伴有多个血管共同压迫面神经根部。全部病例经 2~ 10年随访 ,平均 4 .2年 ,抽搐完全消失 88.7% ,减轻 5 .6 % ,总有效率为 94 .3% ;手术无效 2 .6 % ,复发 3.2 %。听力障碍 2 .8%。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术中面神经根部的显露、责任血管的识别、减压棉片的放置等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 ;术中实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避免颅神经和细小穿支血管损伤 ,能有效防止听力障碍等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显微外科 微血管减压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复发原因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袁越 张黎 +5 位作者 李锐 于炎冰 陈国强 赵奎明 郭京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后症状复发的原因。方法 对 19例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症状消失 1年以上 ,痉挛又复出现的患者行二次手术。术中发现所有病例均因第一次手术时减压棉片放置位置不当和 /或大小不适 ,致责任血管复位...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后症状复发的原因。方法 对 19例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症状消失 1年以上 ,痉挛又复出现的患者行二次手术。术中发现所有病例均因第一次手术时减压棉片放置位置不当和 /或大小不适 ,致责任血管复位而重新压迫面神经根部。二次手术中将责任血管游离后推移离开面神经根部 ,用Teflon棉进行固定。结果 二次手术后 18例症状消失 ,1例减轻。第二次术后所有病例经 1.2~ 7年随访 ,平均3.8年 ,除 1例仍有轻度痉挛外 ,余症状均消失。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 ,准确判断责任血管并实施有效的减压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症状复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 手术治疗 面肌痉挛 复发 原因 二次手术
下载PDF
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手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任杰 袁越 +4 位作者 张黎 李锐 贾靖 于炎冰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探讨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监测面神经侧方扩散反应(LSR)的方法,对120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术中监测,通过对39例单纯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减压后LSR未消失的病例探查而神经蛛网膜下腔段全长... 目的 探讨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监测面神经侧方扩散反应(LSR)的方法,对120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术中监测,通过对39例单纯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减压后LSR未消失的病例探查而神经蛛网膜下腔段全长(面神经远端),发现19例面神经远端存在血管压迫,进行充分减压,记录监测结果并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手术结束时15例LSR消失,4例LSR未消失.术后面肌痉挛症状完全消失13例,减轻但未完全消失6例.随访8-14个月,平均12.7个月,所有患者面肌痉挛症状均完全消失,无复发病例.术后并发症包括:中度面瘫2例,均于随访期间恢复正常;听力丧失1例,未恢复;听力下降3例,随访期间1例恢复正常,2例较前好转;颅内感染1例,住院期间完全控制.结论 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手术的疗效有明确影响,根据监测结果对其进行减压能够降低术后延迟治愈的发生率并减少盲目处理面听神经相关血管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监测 手术中 显微血管减压术 远端压迫
原文传递
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对观察血管空间解剖关系的价值 被引量:23
4
作者 胡立斌 刘瑞宏 +2 位作者 田朝晖 叶志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成像(3DDSA)对观察血管空间解剖关系的价值。方法69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常规DSA和3DDSA检查。常规DSA后进行旋转DSA检查,对旋转DSA采集的数据进行容积三维重建。由2位工作经验丰富的阅片者采用双盲法对... 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成像(3DDSA)对观察血管空间解剖关系的价值。方法69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常规DSA和3DDSA检查。常规DSA后进行旋转DSA检查,对旋转DSA采集的数据进行容积三维重建。由2位工作经验丰富的阅片者采用双盲法对2DDSA和3DDSA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中,常规DSA诊断阳性病例65例(阳性率94.20%),3DDSA诊断阳性病例62例(阳性率为89.86%)。在常规DSA和3DDSA中,分别有44例(67.69%)阳性病例和62例(100%)阳性病例病变周围血管关系显示清晰满意。结论3DDSA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血管及其与相邻血管间的关系,尤其对血管性病变具有重要价值,是对常规血管造影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无效的原因 被引量:19
5
作者 袁越 张黎 +5 位作者 于炎冰 陈国强 赵奎明 郭京 左焕琮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无效的原因。 方法 对 2 3例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无效的面肌痉挛患者行再次手术 ,发现责任血管判断失误致主要压迫血管遗漏 7例 ;减压棉片插入位置不当 ,血管襻未离开面神经根部 9例 ;减压材料...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无效的原因。 方法 对 2 3例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无效的面肌痉挛患者行再次手术 ,发现责任血管判断失误致主要压迫血管遗漏 7例 ;减压棉片插入位置不当 ,血管襻未离开面神经根部 9例 ;减压材料选择及操作方法错误 5例 ;责任血管粗大弯曲 ,而减压棉片过小致血管复位 2例。 结果 经第 2次手术后 2 1例患者症状立即消失 ,2例面部仍抽搐者分别在术后 2周和 6周后消失。第 2次术后所有患者经 1 0~ 6 0年随访 (平均 3 4年 ) ,无一例症状复发。 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 ,准确判断责任血管和正确减压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血管减压术 外科治疗 面肌痉挛 原因 医疗无效
原文传递
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侵入瘤 被引量:15
6
作者 郭京 祁永发 +3 位作者 徐振纲 殷玉林 左焕琮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上颌骨翻转入路手术切除颅底侵入瘤的指征、手术要点及优缺点。 方法自 1998年 11月~ 2 0 0 1年 8月 ,采用上颌骨翻转入路连续切除鼻咽颅底肿瘤 2 7例 ,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  2 7例中鼻咽癌 6例 ,鼻咽纤维血... 目的 探讨上颌骨翻转入路手术切除颅底侵入瘤的指征、手术要点及优缺点。 方法自 1998年 11月~ 2 0 0 1年 8月 ,采用上颌骨翻转入路连续切除鼻咽颅底肿瘤 2 7例 ,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  2 7例中鼻咽癌 6例 ,鼻咽纤维血管瘤 5例 ,鼻咽囊腺癌 5例 ,神经鞘瘤 2例 ,嗅神经母细胞瘤 2例 ,脊索瘤 2例 ,颞下翼腭窝低分化癌 2例 ,颞下翼腭窝肉瘤 2例 ,上颌窦癌 1例。 18例曾经 1次或多次手术切除肿瘤后复发。侵犯颅内重要结构的 17例。全部患者术中显露满意 ,肿瘤均得到肉眼全切除 ,无手术死亡 ,术后无偏瘫等严重并发症。本组患者术后随访 2~ 3 3个月 ,平均随访16个月。其中 2例分别于术后 5、8个月死于肿瘤复发 ;2例于术后 7、12个月局部复发 ;1例于术后 11个月出现肺转移 ,现带瘤生存 ;其余患者恢复日常生活。 结论 采用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原发于颅底、翼腭窝的肿瘤及广泛侵犯颅底的其他鼻咽部肿瘤 ,具有显露充分 ,手术切除彻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颅底侵入肿瘤 肿瘤侵润 神经外科手术 经上颌骨翻转入路
原文传递
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的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有让 于炎冰 +7 位作者 张黎 袁越 李锐 张保建 郝杨 敖日格勒 王琦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 探讨脑神经疾患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卫计委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行MVD的12 239例脑神经疾患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于术后死亡.分析死亡的原因,同时... 目的 探讨脑神经疾患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卫计委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行MVD的12 239例脑神经疾患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于术后死亡.分析死亡的原因,同时探讨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侧别、病程、原发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脏病病史、脑血管疾病史、呼吸系统疾病史、内科疾病≥2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身体状况分级、责任血管种类、术中有无困难减压、术后24h内收缩压/舒张压波动值等15个因素对术后患者死亡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VD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MVD术后总体病死率为0.12%(15/12 239).死亡原因包括:(1)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颅内出血9例,急性暴发性颅内感染2例.(2)围手术期合并症:急性肺栓塞2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脑梗死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4h收缩压和舒张压波动、脑血管疾病史、呼吸系统疾病史、内科疾病≥2种、责任血管种类以及困难减压可能与MVD术后患者的死亡有关(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系统疾病(OR:25.487,95% CI:1.321 ~491.714,P=0.032)、困难减压(OR:18.082,95%CI:2.867~114.067,P=0.002)以及内科疾病≥2种(OR:9.017,95% CI:1.363~ 59.644,P =0.023)为MVD术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脑梗死、颅内出血、急性暴发性颅内感染均为MVD术后患者的死亡原因.内科疾病≥2种和困难减压的患者行MVD后更易发生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死亡原因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袁越 张黎 +5 位作者 李锐 于炎冰 陈国强 赵奎明 郭京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手术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使用神经内镜 ,观察神经根进出脑干部位及局部血管的分布和走行情况 ,确认压迫血管 ;在实施减压后观察神经根松解情况、垫棉的位置和压迫血管移位...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手术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使用神经内镜 ,观察神经根进出脑干部位及局部血管的分布和走行情况 ,确认压迫血管 ;在实施减压后观察神经根松解情况、垫棉的位置和压迫血管移位后的状态。结果  6 0例三叉神经痛病例中 ,5 6例术后疼痛消失 ,4例疼痛减轻 ;4 0例面肌痉挛病例中 ,37例术后痉挛消失 ,3例减轻。平均随访 3.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中辅助使用神经内镜 ,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手术治疗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3D-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刘瑞宏 胡立斌 +1 位作者 付海鸿 《中国医疗设备》 2008年第9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使用PHILIPS Allura Xper FD20血管造影机对疑有颅内血管病变的25例患者进行常规DSA和旋转DSA检查,通过遮盖表面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三维重建方...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使用PHILIPS Allura Xper FD20血管造影机对疑有颅内血管病变的25例患者进行常规DSA和旋转DSA检查,通过遮盖表面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三维重建方法进行颅内血管重建。结果通过3D-DSA检查24例患者确诊为颅内动脉瘤(26个动脉瘤),1例确认为后交通动脉起始端壶腹样膨大。在3D-DSA检查中25例患者病变血管的位置清晰可见,24例患者26个动脉瘤的形态、瘤颈尺寸、与相邻血管间的关系均可清晰显示或测量。结论3D-DSA技术在颅内动脉造影中可作为一个重要手段,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三维重建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密度胁迫对卵形鲳鲹鱼苗运输水质、存活率、免疫酶活力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胜杰 +4 位作者 韩明洋 王一福 洪嘉炜 顾志峰 马振华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80,共11页
为了研究密度胁迫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鱼苗运输水质、存活率、免疫酶活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适宜的运输密度,为卵形鲳鲹鱼苗的科学运输提供参考依据。对卵形鲳鲹鱼苗(体长为5.36cm±0.60cm,质量为3.04g±0.7... 为了研究密度胁迫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鱼苗运输水质、存活率、免疫酶活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适宜的运输密度,为卵形鲳鲹鱼苗的科学运输提供参考依据。对卵形鲳鲹鱼苗(体长为5.36cm±0.60cm,质量为3.04g±0.71g)采用塑料袋密闭充氧运输方式,在3个不同运输密度下(D1=9kg/m^3、D2=12kg/m^3、D3=15kg/m^3)模拟运输8h,对比运输不同密度卵形鲳鲹鱼苗对运输水质、鱼苗存活率、肝脏免疫酶活力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3个密度组的卵形鲳鲹鱼苗的存活率均为100%,经运输后暂养72h的存活率仍为100%。经塑料袋密闭充氧运输8h后,3个密度组的运输水体的DO含量无显著变化,运输水体温度(T)和pH值随运输密度的增加而降低,NH4-N含量随运输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其中NH4-N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肝脏组织中,D1、D2、D3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而高运输密度组(D3)对比对照组,两组的T-SOD活力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密度运输胁迫组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D2、D3无显著差异,显著差异于D1组。过氧化物酶(POD)活力D1、D2、D3组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组实验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清中,D1、D2组的CRE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但D3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D1、D2、D3的血清中皮质醇(COR)活力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对照组。D2、D3的葡萄糖(GLU)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D1显著低于对照组。D1、D2、D33个运输密度组的谷丙转氨酶(GPT)与谷草转氨酶(GOT)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D1与D2组的GPT活力显著低于于D3组,但GOT活力显著高于D3组。密度胁迫对卵形鲳鲹鱼苗的运输存活率无影响,但对运输其的水质、免疫酶活力及血清生化指标均有影响。在实际运输中,采用塑料袋密闭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胁迫 运输水质 存活率 免疫酶活力 血清指标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
下载PDF
手术切除从颅底侵犯海绵窦的肿瘤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京 祁永发 +6 位作者 徐振纲 吴跃煌 殷玉林 袁越 张黎 李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侵犯海绵窦的颅底肿瘤的指征及手术要点。方法自1998年11月至2002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合作,连续切除侵犯海绵窦的颅底肿瘤32例,其中鼻咽纤维血管瘤7例,脊索瘤5例,鼻咽癌和鼻咽...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侵犯海绵窦的颅底肿瘤的指征及手术要点。方法自1998年11月至2002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合作,连续切除侵犯海绵窦的颅底肿瘤32例,其中鼻咽纤维血管瘤7例,脊索瘤5例,鼻咽癌和鼻咽囊腺癌5例,副鼻窦癌5例,神经鞘瘤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颞下翼腭窝低分化癌2例,颞下翼腭窝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23例曾经1次或多次手术切除后复发。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根据肿瘤主体的部位分别选用经上颌骨入路、颞下耳前入路、或额眶入路。全部病例术中显露满意,肿瘤均得到肉眼切除,受累的颅神经一并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无偏瘫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辅以放射治疗。随访3-50个月,平均19个月,失访3例,4例术后3-6个月死亡,4例带瘤生存,21例健在。结论由下向上侵犯海绵窦的颅底肿瘤可以手术切除,近期效果满意。对颅底正常和病理性解剖结构的熟练掌握以及多学科医生的密切协作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颅底侵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2002年5月 鼻咽纤维血管瘤 嗅神经母细胞瘤 颅底肿瘤 中日友好医院 1998年 手术切除后 严重并发症 手术要点 头颈外科 神经外科 副鼻窦癌 神经鞘瘤 低分化癌
原文传递
抑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活性对MCAO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锐 张黎 +4 位作者 于炎冰 袁越 游嘉 房青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0-917,共8页
目的初步探索抑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活性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脑屏障(BBB)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缺血2h再灌注0,24和72h1及CompoundC给药组(缺血即刻... 目的初步探索抑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活性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脑屏障(BBB)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缺血2h再灌注0,24和72h1及CompoundC给药组(缺血即刻腹腔注射20mg/kgAMPK特异性抑制剂Compoundc),每组4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急性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用ZeaLonga法存缺血再灌注0,24和72h时分别对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和水肿程度;伊文思蓝(EB)染色对血脑屏障的渗漏进行检测,Westernblotting对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核因子-KB(NF-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以及炎性因子的释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0、24和72h,CompoundC给药组较模型组相比,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模型组相比,CompoundC治疗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72h后的脑梗死体积、水肿程度、EB渗漏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MP-2、MMP-9的表达(52.58±8.12、33.15±6.45)明显高于CompoundC给药组(21.20±3.39、15.4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CompoundC给药组NF-kB通路蛋白、炎性因子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抑制AMPK对脑缺血诱导的BBB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NF-kB通路介导的炎性反应,抑制MMP-2/MMP-9的表达,降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进而维护BBB完整性,最终改善动物的神经缺血症状,降低脑含水量,减少梗死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脑缺血再灌注 血脑屏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
原文传递
双侧苍白球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田宏 于炎冰 +5 位作者 甄雪克 袁越 张黎 赵奎明 李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 探讨双侧苍白球内侧部脑深部电刺激术(GPi-DBS)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卫生计生委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原发性Meige综合征患者,均采用双侧GPi-DBS治疗.术后对30例患... 目的 探讨双侧苍白球内侧部脑深部电刺激术(GPi-DBS)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卫生计生委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原发性Meige综合征患者,均采用双侧GPi-DBS治疗.术后对30例患者行门诊随访,采用国际通用的Burke-Fahn-Marsden Dystonia Rating量表(BFMDRS)评分,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开机,30例患者的电刺激方式均为单极刺激,电压为2.5~3.5V,平均(2.6±0.8)V;频率为60~160 Hz,平均(88.0 ±21.3)Hz;脉宽为60 ~ 185μs,平均(90.0 ±21.1)μs.21例患者在开机后1周内症状明显改善,9例患者随刺激时间延长或调整刺激参数后症状逐渐改善.3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5.0±7.8)个月.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第6个月、第12个月及第24个月BFMDRS评分中,眼睛、口-下颌、说话和吞咽功能的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仅口-下颌功能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评分降低越显著(P<0.05).患者的总体改善率为73% (26/30,P<0.05).结论 双侧GPi-DBS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满意,可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IGE综合征 深部脑刺激法 苍白球内侧部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虚拟支架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立斌 刘瑞宏 +3 位作者 田朝晖 孙士龙 马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虚拟支架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颈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标准的患者45例,通过颈部血管B超、MRA、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等方法,确定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部位。运用虚拟支架血管分析程序,得... 目的:探讨虚拟支架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颈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标准的患者45例,通过颈部血管B超、MRA、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等方法,确定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部位。运用虚拟支架血管分析程序,得到颈动脉狭窄虚拟支架数据参数。结果:三维重建图像能够立体多角度直观清晰地观察和显示颈动脉狭窄的部位、形态、狭窄程度以及硬化斑块的位置、形态、大小。以虚拟支架技术测量的数据参数为依据,选择相应型号的支架治疗满意率达100%。结论:虚拟支架技术有助于术者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正确地选择合适类型的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介入性放射学 虚拟支架 支架
下载PDF
1型发作性睡病共病精神分裂症1例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美鸥 马菁 +1 位作者 张岚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4-446,共3页
本文报告了1例18岁,1型发作性睡病共病精神分裂症的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首发症状主要为白天嗜睡,后出现幻觉、妄想、异常言行等精神病性症状。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提示平均睡眠潜伏期为2 min,脑脊液下丘脑... 本文报告了1例18岁,1型发作性睡病共病精神分裂症的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首发症状主要为白天嗜睡,后出现幻觉、妄想、异常言行等精神病性症状。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提示平均睡眠潜伏期为2 min,脑脊液下丘脑分泌素-1为90.56 pg/mL。诊断为:1.精神分裂症,2.发作性睡病。予以抗精神病药物及行为治疗后患者幻觉、异常言行消失,妄想及白天嗜睡明显减少。1型发作性睡病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存在重叠,临床上易导致误诊和漏诊。本文对该案例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诊治1型发作性睡病共病精神分裂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精神分裂症 共病
原文传递
大鼠上矢状窦后1/3夹闭对其回流区组织的影响──自由基、脑水肿及病理改变 被引量:4
16
作者 左焕琮 《中华创伤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9-220,共2页
外伤后上矢状窦闭塞的死亡率很高.通过大鼠上矢状窦后1/3夹闭实验,观察了其回流区域皮层组织脑水含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病理学的改变,探讨其回流区域所受影响.结果提示,夹闭4小时后开始出现脑水肿,8~12小... 外伤后上矢状窦闭塞的死亡率很高.通过大鼠上矢状窦后1/3夹闭实验,观察了其回流区域皮层组织脑水含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病理学的改变,探讨其回流区域所受影响.结果提示,夹闭4小时后开始出现脑水肿,8~12小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轻.结扎后矢状窦旁皮层组织SOD含量明显低于颞叶皮层组织.光镜下24小时窦旁皮层神经元细胞出现核固缩.电镜观察,2小时窦旁皮层神经细胞线粒体肿胀,4小时线粒体脊破坏.由此表明,矢状窦后1/3的急性梗阻导致的损害局限于窦旁皮层组织,不可逆损害发生于结扎后2~4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矢状窦 闭塞 脑水肿 超氧化物歧化酶
原文传递
泡沫破裂之后,再议NFT加密艺术
17
作者 《艺术市场》 2024年第2期60-61,共2页
NFT加密艺术自2021年横空出世,短短两年时间即跌落神坛,不由让人对其艺术生命力以及艺术价值产生了怀疑。实际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存在波动变化的,而泡沫的破裂是为了走向成熟,由此获得更持久的生命力。本文通过对加密艺术本身以及市... NFT加密艺术自2021年横空出世,短短两年时间即跌落神坛,不由让人对其艺术生命力以及艺术价值产生了怀疑。实际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存在波动变化的,而泡沫的破裂是为了走向成熟,由此获得更持久的生命力。本文通过对加密艺术本身以及市场表现进行分析,尝试论述加密艺术的发展动向和可能带给传统艺术市场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艺术 区块链技术 去中心化 艺术市场
原文传递
父母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
18
作者 王美雯 孙欢 +6 位作者 刘沛 王卓 罗婷婷 陶煜杰 司徒明镜 黄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5-761,共7页
目的分析父母训练(parent training,PT)对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或有ADHD症状儿童ADHD核心症状、行为问题和父母教养压力方面的有效性。方法在PsychINFO、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 目的分析父母训练(parent training,PT)对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或有ADHD症状儿童ADHD核心症状、行为问题和父母教养压力方面的有效性。方法在PsychINFO、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父母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有相关特征儿童疗效的针对中国人群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Cochrane随机试验偏倚工具的第2版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 5.4.1绘制森林图,使用Stata 18.0软件对Meta分析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结果的稳定性,使用漏斗图和Egger检验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试验组总计571名被试,对照组562名被试。试验组与对照组在ADHD核心症状总体水平(MD=-2.43,95%CI:-3.95~-0.91)、注意缺陷维度(MD=-1.10,95%CI:-1.94~-0.26)以及多动/冲动维度(SMD=-0.58,95%CI:-0.87~-0.28)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经父母训练后行为问题总体水平(SMD=-0.80,95%CI:-1.05~-0.55)、品行问题(SMD=-1.34,95%CI:-2.31~-0.37)、学习问题(SMD=-0.81,95%CI:-1.40~-0.23)、冲动/多动行为(SMD=-0.53,95%CI:-0.78~-0.29)和多动指数(SMD=-1.27,95%CI:-1.99~-0.55)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教养压力总体水平(SMD=-0.69,95%CI:-1.12~-0.26)、困难儿童维度(MD=-1.96,95%CI:-3.44~-0.48)、亲子互动失调维度(MD=-3.10,95%CI:-4.43~-1.78)和育儿压力维度(MD=-3.35,95%CI:-4.59~-2.12)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对立违抗症状、焦虑问题和心身问题未观察到差异。结论在中国人群中,PT对于患有ADHD或有ADHD症状的儿童初步证明有效,增加PT比仅常规治疗更有效地改善了ADHD的核心症状(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行为问题以及父母的教养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 父母训练 中国人群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伴情绪失调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执行功能与临床特征
19
作者 杨燕平 +5 位作者 王美雯 王卓 刘沛 罗婷婷 陶煜杰 黄颐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4期307-311,共5页
背景伴情绪失调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可能是ADHD的一种特殊亚型,其共病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的风险更高,临床预后更差,有必要探索其独特的执行功能特征及临床特征。目前,将ADHD患儿分为伴与不伴情绪失调者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与执行功能... 背景伴情绪失调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可能是ADHD的一种特殊亚型,其共病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的风险更高,临床预后更差,有必要探索其独特的执行功能特征及临床特征。目前,将ADHD患儿分为伴与不伴情绪失调者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与执行功能的研究有限。目的探索伴情绪失调的ADHD患儿执行功能与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3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7~12岁ADHD患儿118例。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评定,以CBCL中的焦虑/抑郁、攻击性行为、注意问题三个分量表评分之和的T分数,将ADHD患儿分为伴情绪失调组(n=68)和不伴情绪失调组(n=50)。采用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SNAP-Ⅳ评定量表-父母版(SNAP-IV)、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及Wei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WFIRS-P)分别评定患儿核心症状、智力水平及功能受损情况。采用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CANTAB)中的4个测试评定执行功能:①剑桥球袋测试(SOC)评定空间计划能力;②目标内外注意转换(IED)评定认知灵活度,以完成阶段错误数量为指标;③空间工作记忆(SWM)评定空间工作记忆;④快速视觉信息处理(RVP)评定持续注意力。结果伴情绪失调组SNAP-IV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对立违抗分量表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不伴情绪失调组(t=3.206、5.088、6.316、6.553,P均<0.01)。伴情绪失调组WFIRS-P家庭、学习/学校、生活技能、自我观念、社交活动、冒险活动分量表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不伴情绪失调组(t=6.074、4.406、4.143、3.984、6.575、6.662、8.254,P均<0.01)。伴情绪失调组CANTAB中的IED任务中的完成阶段错误数量高于不伴情绪失调组(t=2.168,P<0.05)。结论伴情绪失调的ADHD患儿核心症状及社会功能受损更严重,执行功能中的认知灵活度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情绪失调 临床特征 执行功能
下载PDF
投标文件质量对项目中标率的影响解析
20
作者 《上海企业》 2024年第3期65-67,共3页
投标文件是指投标人应招标文件要求编制的响应性文件,一般由商务文件、技术文件、报价文件和其他部分组成。投标文件能够反映企业的实力,其在项目投标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份高质量的投标文件,能够有效提高中标率。
关键词 项目投标 投标文件 中标率 投标人 响应性 影响解析 商务文件 招标文件要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