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级孔道钛硅分子筛HTS-1的制备、表征及其氧化脱硫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单金灵 刘晓雪 +4 位作者 怀 张银海 刘小雨 郑延成 李颢 《合成化学》 CAS 2021年第6期496-502,共7页
以吐温40(T-40)为碳源,通过两步溶胶-凝胶法制得SiO_(2)/T-40干凝胶;干凝胶经温和炭化处理制得C-SiO_(2)复合物;以C-SiO_(2)复合物为介孔模板和硅源,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微孔模板,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成功制备出多级孔道钛硅分子筛(HT... 以吐温40(T-40)为碳源,通过两步溶胶-凝胶法制得SiO_(2)/T-40干凝胶;干凝胶经温和炭化处理制得C-SiO_(2)复合物;以C-SiO_(2)复合物为介孔模板和硅源,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微孔模板,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成功制备出多级孔道钛硅分子筛(HTS-1),其结构和性能经FT-IR、XRD、UV-Vis、SEM、ICP-OES和N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表明:HTS-1具有有序的微孔结构,以及相互连接的介孔以及大孔结构,且其介孔/大孔尺寸可通过T-40的加量调节;HTS-1在大分子有机硫化物的选择氧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温40 温和炭化 复合物 多级孔道 氧化脱硫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稀酸溶液为脱氮剂脱除页岩油中碱性氮的研究
2
作者 张文琦 杨子信 +3 位作者 怀 刘晓雪 郑延成 李颢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40-43,共4页
采用不同种类的无机酸和有机酸为脱氮剂,对页岩油中的碱性氮进行了脱除研究。结果表明,稀硫酸溶液是较合适的脱氮剂。采用稀硫酸溶液为脱氮剂,分别考察了硫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剂油比、反应时间和页岩油/柴油质量比对页岩油脱氮反应... 采用不同种类的无机酸和有机酸为脱氮剂,对页岩油中的碱性氮进行了脱除研究。结果表明,稀硫酸溶液是较合适的脱氮剂。采用稀硫酸溶液为脱氮剂,分别考察了硫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剂油比、反应时间和页岩油/柴油质量比对页岩油脱氮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优化的脱氮反应条件。在较优化的脱氮反应条件下,页岩油的脱氮率为90.1%,回收率为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稀硫酸 碱性氮化物 脱氮
下载PDF
吐哈稠油氧化-乳化降黏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天天 程仲富 +5 位作者 罗跃 怀 单金灵 苏高申 颜学敏 李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1期45-51,共7页
以过氧化氢异丙苯为氧化剂、表面活性剂与醇为复合乳化剂,对吐哈稠油的氧化-乳化降黏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族组分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氧化反应前后稠油的物化性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能的氧化-乳化降黏机理。结果表明,... 以过氧化氢异丙苯为氧化剂、表面活性剂与醇为复合乳化剂,对吐哈稠油的氧化-乳化降黏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族组分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氧化反应前后稠油的物化性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能的氧化-乳化降黏机理。结果表明,稠油发生了氧化加氧、苯环侧链脱支或断裂、杂原子脱除、芳香环缩合等反应,其中沥青质为主要作用对象,氧化反应后重质组分含量大大减少,轻质组分含量增加,氢碳比(n_(H)/n_(C))增大;复配表面活性剂(SDBS+TX-100)与分散助剂异丙醇复合乳化剂能显著提高乳化效果,氧化油降黏率可达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稠油 氧化 乳化 降黏性能
下载PDF
多级孔道NiO-SiO2的制备及催化稠油水热裂解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银海 怀 李颢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8期1-2,共2页
以吐温40为介孔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多级孔道NiO-SiO2催化剂。采用XRD和N2吸附-脱附等温线的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采用稠油水热裂解反应为探针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的降粘性能。当Ni/Si摩尔比为0.22时,其对稠油的降粘率为82.1%。... 以吐温40为介孔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多级孔道NiO-SiO2催化剂。采用XRD和N2吸附-脱附等温线的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采用稠油水热裂解反应为探针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的降粘性能。当Ni/Si摩尔比为0.22时,其对稠油的降粘率为82.1%。采用族组分分析和元素分析的手段,对水热裂解前后的油样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稠油降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孔道NiO-SiO2 稠油 水热裂解
下载PDF
介孔Fe_(2)O_(3)/SiO_(2)催化乙酸和环己醇酯化反应条件的研究
5
作者 朱慧鑫 覃利 +5 位作者 张凯洋 李春梨 张银海 怀 刘晓雪 李颢 《云南化工》 CAS 2022年第3期36-38,共3页
以硅酸四乙酯为硅源,硝酸铁为铁源,吐温40(T-40)为介孔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Fe_(2)O_(3)-SiO_(2)/T-40杂化干凝胶。对干凝胶进行温和炭化处理,焙烧后得到介孔Fe_(2)O_(3)/SiO_(2)催化剂。采用介孔Fe_(2)O_(3)/SiO_(2)为催化剂,研... 以硅酸四乙酯为硅源,硝酸铁为铁源,吐温40(T-40)为介孔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Fe_(2)O_(3)-SiO_(2)/T-40杂化干凝胶。对干凝胶进行温和炭化处理,焙烧后得到介孔Fe_(2)O_(3)/SiO_(2)催化剂。采用介孔Fe_(2)O_(3)/SiO_(2)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催化环己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考察了环己醇/乙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带水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合适的反应条件。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介孔Fe_(2)O_(3)/SiO_(2)给出了96.5%的酯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2)O_(3)/SiO_(2) 乙酸 环己醇 酯化反应 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