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分析下瘀血汤活性成分及其抗肝癌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邓哲 欧阳昭广 +6 位作者 龙红萍 唐玲 朱文豪 孟繁颖 周思倩 怀 田雪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9-17,共9页
目的探究下瘀血汤的活性成分及其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鉴定下瘀血汤的活性成分,借助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UniProt数据库收集活性成分对应靶点。通过Gen... 目的探究下瘀血汤的活性成分及其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鉴定下瘀血汤的活性成分,借助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UniProt数据库收集活性成分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原发性肝癌的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3.8.2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验证下瘀血汤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相互作用。采用CCK8法检测下瘀血汤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HepG2和Huh-7增殖的影响,并通过RT-qPCR验证其对关键靶点的作用。结果鉴定下瘀血汤活性成分49个,其中山柰酚、儿茶素、苦杏仁苷、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葡萄糖苷等是其抗肝癌潜在活性成分。预测得到其抗肝癌潜在靶点112个,关键靶点涉及CASP3、ESR1、PPARG、MYC等。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下瘀血汤抗肝癌作用机制主要与PI3KAkt信号通路、炎症反应、激素水平调节、cGMP-PKG信号通路调控的抗血管生成、紧密连接调控的肠屏障、肿瘤细胞的缺氧、应激、激酶结合等途径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下瘀血汤中大黄酚葡萄糖苷和儿茶素二聚体等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亲和能力。细胞实验证实,下瘀血汤含药血清浓度为20%时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可降低核心靶点CASP3、ESR1、PPARG、MYC表达。结论下瘀血汤中多种成分具有抗肝癌活性,通过CASP3、ESR1、PPARG、MYC等多靶点及多途径发挥抗肝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瘀血汤 活性成分 肝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