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汉平原浅层含水层中土著硫酸盐还原菌对砷迁移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徐
雨
潇
郑天亮
+2 位作者
高杰
邓娅敏
蒋宏忱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2-660,共9页
硫酸盐还原菌是厌氧环境中参与砷形态转化的重要微生物种群,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铁氧化物表面吸附态砷迁移转化的影响亟待深入研究.选取江汉平原典型高砷含水层原位沉积物分离纯化出一株严格厌氧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 J...
硫酸盐还原菌是厌氧环境中参与砷形态转化的重要微生物种群,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铁氧化物表面吸附态砷迁移转化的影响亟待深入研究.选取江汉平原典型高砷含水层原位沉积物分离纯化出一株严格厌氧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 JH-S1,对其进行砷和铁还原能力鉴定,并通过模拟培养实验探究硫酸盐还原菌参与下的铁矿物相转化对吸附态砷迁移的影响.Desulfovibrio JH-S1具有Fe(Ⅲ)还原能力,无硫和有硫体系中Fe(Ⅲ)均能被还原,但在硫酸盐充足条件下铁还原量显著增加;该菌株不具备As(Ⅴ)还原能力,但添加硫酸盐的培养体系中As(Ⅴ)去除率可达96%以上.Desulfovibrio JH-S1能够还原硫酸盐从而促进载砷的水铁矿还原转化为纤铁矿,并导致吸附的砷释放.江汉平原高砷含水层土著硫酸盐还原菌兼具硫酸盐/铁还原功能,参与了高砷含水层系统中砷-铁-硫耦合循环,对高砷地下水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铁还原
砷
地下水
江汉平原
水文地质
原文传递
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变化对长江中游故道区冲湖积含水层中碘富集的控制作用
2
作者
薛伟广
邓娅敏
+3 位作者
薛江凯
杜尧
徐
雨
潇
范瑞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49-3760,共12页
长江中游故道区冲湖积含水层中存在原生高碘地下水,对区域供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含水层沉积物中的铁矿物和有机质是碘的主要载体,从宏观地质背景和沉积演化的角度揭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对含水层中碘富集的控制机制是科学认识高碘...
长江中游故道区冲湖积含水层中存在原生高碘地下水,对区域供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含水层沉积物中的铁矿物和有机质是碘的主要载体,从宏观地质背景和沉积演化的角度揭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对含水层中碘富集的控制机制是科学认识高碘地下水成因和保障供水安全的前提.选取长江中游故道区的第四纪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识别含水层沉积物中碘赋存的主要载体,揭示古气候变化驱动的化学风化与沉积过程对含水层碘富集的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碘的主要赋存形态是铁氧化物结合态(I_(Fe-ox))和有机结合态(I_(org)),而且沉积物的化学风化指数CIA、K/Na比值与I_(Fe-ox)、I_(org)呈显著正相关.无定型铁氧化物(Fe_(ox1))、粘土矿物及有机质是碘赋存的主要载体.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气候从寒冷干燥转为温暖潮湿,化学风化增强促使更多无定型铁氧化物形成,全新世以后广泛扩张的湖泊导致碘、有机质与铁氧化物在湖相沉积物中共埋藏.古气候变化对长江中游故道区含水层中碘的富集起重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
沉积物
铁形态
古气候
化学风化
水文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江汉平原浅层含水层中土著硫酸盐还原菌对砷迁移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徐
雨
潇
郑天亮
高杰
邓娅敏
蒋宏忱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2-66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s.41572226,41977174)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先资助开放课题(No.128-GBL21711)。
文摘
硫酸盐还原菌是厌氧环境中参与砷形态转化的重要微生物种群,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铁氧化物表面吸附态砷迁移转化的影响亟待深入研究.选取江汉平原典型高砷含水层原位沉积物分离纯化出一株严格厌氧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 JH-S1,对其进行砷和铁还原能力鉴定,并通过模拟培养实验探究硫酸盐还原菌参与下的铁矿物相转化对吸附态砷迁移的影响.Desulfovibrio JH-S1具有Fe(Ⅲ)还原能力,无硫和有硫体系中Fe(Ⅲ)均能被还原,但在硫酸盐充足条件下铁还原量显著增加;该菌株不具备As(Ⅴ)还原能力,但添加硫酸盐的培养体系中As(Ⅴ)去除率可达96%以上.Desulfovibrio JH-S1能够还原硫酸盐从而促进载砷的水铁矿还原转化为纤铁矿,并导致吸附的砷释放.江汉平原高砷含水层土著硫酸盐还原菌兼具硫酸盐/铁还原功能,参与了高砷含水层系统中砷-铁-硫耦合循环,对高砷地下水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铁还原
砷
地下水
江汉平原
水文地质
Keywords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iron reduction
arsenic
groundwater
Jianghan Plain
hydrogeology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变化对长江中游故道区冲湖积含水层中碘富集的控制作用
2
作者
薛伟广
邓娅敏
薛江凯
杜尧
徐
雨
潇
范瑞宇
机构
地下水质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
出处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49-3760,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No.42020104005)。
文摘
长江中游故道区冲湖积含水层中存在原生高碘地下水,对区域供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含水层沉积物中的铁矿物和有机质是碘的主要载体,从宏观地质背景和沉积演化的角度揭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对含水层中碘富集的控制机制是科学认识高碘地下水成因和保障供水安全的前提.选取长江中游故道区的第四纪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识别含水层沉积物中碘赋存的主要载体,揭示古气候变化驱动的化学风化与沉积过程对含水层碘富集的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碘的主要赋存形态是铁氧化物结合态(I_(Fe-ox))和有机结合态(I_(org)),而且沉积物的化学风化指数CIA、K/Na比值与I_(Fe-ox)、I_(org)呈显著正相关.无定型铁氧化物(Fe_(ox1))、粘土矿物及有机质是碘赋存的主要载体.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气候从寒冷干燥转为温暖潮湿,化学风化增强促使更多无定型铁氧化物形成,全新世以后广泛扩张的湖泊导致碘、有机质与铁氧化物在湖相沉积物中共埋藏.古气候变化对长江中游故道区含水层中碘的富集起重要控制作用.
关键词
碘
沉积物
铁形态
古气候
化学风化
水文地质学
Keywords
iodine
sediment
iron speciation
paleoclimate
chemical weathering
hydrogeology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595 [天文地球—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汉平原浅层含水层中土著硫酸盐还原菌对砷迁移释放的影响
徐
雨
潇
郑天亮
高杰
邓娅敏
蒋宏忱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原文传递
2
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变化对长江中游故道区冲湖积含水层中碘富集的控制作用
薛伟广
邓娅敏
薛江凯
杜尧
徐
雨
潇
范瑞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