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减轻急性肾损伤后的慢性纤维化病变 被引量:13
1
作者 梁国标 +4 位作者 易清平 杨垒 陈宗平 谭州科 容松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9-580,共2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轻肾缺血性损伤后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单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成小鼠患侧肾间质纤维化,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低剂量EPO给药组,术后28d处死各组小鼠,取患侧肾做... 目的探讨低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轻肾缺血性损伤后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单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成小鼠患侧肾间质纤维化,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低剂量EPO给药组,术后28d处死各组小鼠,取患侧肾做病理学检查,并检测肾组织中层粘连蛋白(LN)、纤维粘连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l(TGF-131)的水平。结果给药组肾间质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有所减轻;模型组LN、FN、TGF—β1升高(4.39±0.54、4.99±0.22、4.33±0.29、0.91±0.04),EPO给药组明显减低(3.60±0.46、3.85±0.44、3.44±0.52、0.77±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剂量EPO可以通过影响TGF—βl表达、抑制细胞细胞传导过程以减轻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减轻间质纤维化.发挥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肾间质纤维化
原文传递
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减少炎性细胞迁移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7
2
作者 谭州科 杨亦彬 +3 位作者 于泓 易清平 容松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80-208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单侧肾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造成小鼠患侧肾间质纤维化,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高剂量和低剂量EPO给药组,术后28d处死...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单侧肾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造成小鼠患侧肾间质纤维化,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高剂量和低剂量EPO给药组,术后28d处死各组小鼠,取患侧肾行组织学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或Westenblot检测肾组织中胶原-Ⅳ(COL-Ⅳ)、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桥蛋白(OPN)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出现了明显的间质纤维化,两给药组肾间质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有所减轻,COL—IV、CTGF、OPN及MCP-1的水平明显减低,高低剂量EPO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O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因子表达、抑制炎性细胞迁移来减轻细胞外胶原的积聚,从而减轻间质纤维化,发挥肾保护作用,高低剂量EPO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间质纤维化
原文传递
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宗德 +2 位作者 刘兴奎 陈琦 余昌胤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2期19-20,共2页
通过探讨遵义医学院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化建设目标、功能设计、信息化建设模块以及信息化管理等,探讨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建设模式。
关键词 信息化 临床技能实验教学 建设
下载PDF
藏药圆柏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不同品种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紫薇 赵程成 +4 位作者 彭芳 古锐 邝婷婷 范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3-669,共7页
目的 建立圆柏药材HPLC化学指纹图谱,并比较不同基原品种的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ondaSil?C18-WR(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对49批圆柏药材... 目的 建立圆柏药材HPLC化学指纹图谱,并比较不同基原品种的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ondaSil?C18-WR(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对49批圆柏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构建,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年130723版)进行相似度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方差分析研究圆柏5个主流品种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 建立了圆柏HPLC指纹图谱,标定15个共有色谱峰,相似度0.648~0.975,仅有26批相似度大于0.9。鉴定4个峰为槲皮苷、穗花衫双黄酮、罗汉松双黄酮A和扁柏双黄酮。圆柏5个品种之间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并发现7个种间显著差异成分。结论 建立的化学指纹图谱稳定可靠,可为其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柏 HPLC 指纹图谱 品种差异 模式识别 槲皮苷 穗花衫双黄酮 罗汉松双黄酮A 扁柏双黄酮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测定藏药小檗皮中6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6
5
作者 +4 位作者 易欢 李琪 赖先荣 蒋桂华 范刚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852-2858,共7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藏药小檗皮中6种成分的含量,并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小檗碱为内参物,建立蟾毒色胺内盐、阿魏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兰花碱、药根碱和巴马汀的相对校正因子(fsi),并通过fsi计...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藏药小檗皮中6种成分的含量,并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小檗碱为内参物,建立蟾毒色胺内盐、阿魏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兰花碱、药根碱和巴马汀的相对校正因子(fsi),并通过fsi计算30批小檗皮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同时用外标法测定各成分的含量,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结果:蟾毒色胺内盐、阿魏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兰花碱、药根碱和巴马汀的fsi分别为0.219,0.435,0.531,0.971和0.972。采用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得到的30批小檗皮样品各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准确性好,可为藏药小檗皮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皮 一测多评 相对校正因子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的藏药吉尼德协化学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罗玉婷 曾宇骄 +4 位作者 彭家艳 张琨 俞佳 范刚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727-1735,共9页
目的:建立藏药吉尼德协化学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定性分析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_(18)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进行分离,以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 目的:建立藏药吉尼德协化学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定性分析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_(18)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进行分离,以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正、负离子监测模式下采集数据。采用Xcalibur 2.0软件计算出化合物的精确分子量、准分子离子峰、特征碎片离子等信息,并参考ChemSpider,mzCloud和mzVault质谱数据库及文献报道对吉尼德协的化学成分进行识别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85种化学成分,包括12种生物碱类、18种黄酮类、20种有机酸类、19种酚类、9种萜类及7种其他类别成分。结论:本研究首次对吉尼德协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定性表征,为其进一步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吉尼德协 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评估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移植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婷婷 +2 位作者 陈海 梁国标 容松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3-495,共3页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评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肾移植的治疗效果,探讨EPO供体给药和EPO受体给药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单侧大鼠同系基因肾移植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PO供体给药组、EPO受体给药组。术后24 h...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评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肾移植的治疗效果,探讨EPO供体给药和EPO受体给药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单侧大鼠同系基因肾移植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PO供体给药组、EPO受体给药组。术后24 h各组先行磁共振成像检查,通过冠状位扫描记录动脉自旋标记(ASL)及T1、T2成像,然后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肾功能,取肾做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及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情况。结果两EPO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移植肾损伤明显减轻,肾功能、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磁共振扫描显示模型组T1与T2时间[(1842.0±51.0)、(57.3±3.1)ms]均高于EPO供体给药组[(1412.0±33.0)、(41.4±1.9)ms]和EPO受体给药组[(1461.0±35.0)、(44.2±1.7)ms,F=94.433、35.546,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IM-1、TNF-α、MCP-1模型组表达(24.33±7.44、13.88±3.47、0.47±0.11)均高于EPO供体给药组(7.91±2.08、7.31±1.03、0.30±0.09)和EPO受体给药组(8.07±1.55、7.62±1.23、0.29±0.09,F=34.273、41.055、51.825,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PO可通过减少炎性因子生成等,减轻移植后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无论供体给药还是受体给药,其效果相当,都发挥肾脏保护作用,说明EPO既在肾脏发挥作用也在血循环中发挥作用;而磁共振扫描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呈对应关系,证实EPO的治疗效果,磁共振成像这种无创性检查有助于临床判断药物治疗移植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核磁共振成像 缺血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小檗皮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不同品种模式识别 被引量:5
8
作者 易欢 +4 位作者 赖先荣 冯图 李琪 蒋桂华 范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4-267,共4页
目的建立小檗皮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不同品种模式识别。方法小檗皮盐酸-7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ondaSil^■C18-WR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采用SIMCA-P软件,对小檗皮3个主流品... 目的建立小檗皮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不同品种模式识别。方法小檗皮盐酸-7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ondaSil^■C18-WR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采用SIMCA-P软件,对小檗皮3个主流品种的共有峰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15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中有13个共有峰,并鉴定了其中6个,相似度0.779~0.964,模式识别分析能够很好的区分3个基原品种。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小檗皮的基原鉴定及质量控制。小檗皮3个品种之间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皮 HPLC指纹图谱 模式识别
下载PDF
基于PCA及CA的唐古特大黄蒽醌类、二蒽酮类及鞣质类含量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凤 尹显 +4 位作者 唐国琳 连艳 刘晓芬 蒋桂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0-926,共7页
大黄药材中蒽醌类、二蒽酮类及鞣质类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该文以唐古特大黄主产地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测定游离和结合蒽醌类、二蒽酮类及鞣质类成分的含量,用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PCA及对应分析CA探究3类成分积累规律。结果显示,不... 大黄药材中蒽醌类、二蒽酮类及鞣质类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该文以唐古特大黄主产地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测定游离和结合蒽醌类、二蒽酮类及鞣质类成分的含量,用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PCA及对应分析CA探究3类成分积累规律。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方式(野生和家种)的大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 05)。产于白玉县、小金县及若尔盖县的分别在儿茶素、大黄酸及番泻苷A的积累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唐古特大黄野生品与栽培品主成分构成不同,野生条件下,有利于结合型蒽醌组分的积累;规范化种植大黄的3类活性成分积累量优于散户零星种植。因此,唐古特大黄栽培基地选择应充分考虑产地对大黄化学成分积累的影响。规范化种植方式较优,但即使是在此条件下,唐古特大黄栽培品也不及野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 蒽醌 二蒽酮 鞣质
原文传递
基于1H-NMR代谢组学和抗糖尿病活性的小檗皮不同基原品种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刚 李琪 +4 位作者 杜欢 赖先荣 杜蕾蕾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677-4685,共9页
为评价小檗皮4种主流基原品种的质量差异,该研究采用氢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整体检测小檗皮药材中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方差分析筛选种间差异成分。此外,以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 为评价小檗皮4种主流基原品种的质量差异,该研究采用氢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整体检测小檗皮药材中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方差分析筛选种间差异成分。此外,以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评价4个品种的抗糖尿病活性差异。结果从小檗皮药材中同时检测并鉴定了包括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糖类及氨基酸类在内的16种化合物,并首次发现种间差异标志物(markers)为木兰花碱、药根碱、蟾毒色胺内盐和蔗糖。匙叶小檗和甘肃小檗具有较好的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及抗炎作用,刺红珠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而鲜黄小檗的抗糖尿病活性较差。从4个差异成分的含量及抗糖尿病活性评价结果可知,不同基原小檗皮药材的质量优劣为:匙叶小檗≈甘肃小檗>刺红珠>鲜黄小檗,该研究结果可为小檗皮药材的品种整理、质量标准建立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今后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匙叶小檗和甘肃小檗的抗糖尿病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皮 质量评价 1H-NMR代谢组学 2型糖尿病 多基原
原文传递
腹腔镜乙状结肠造口旁疝修补术术后18例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玉华 张红云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20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造口旁疝两种修补术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为临床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36例乙状结肠造口旁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8例,A组行腹腔镜修补,B组行开腹修补,对两组患者术后主...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造口旁疝两种修补术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为临床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36例乙状结肠造口旁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8例,A组行腹腔镜修补,B组行开腹修补,对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A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好于B组(P<0.05)。结论:乙状结肠造口旁疝腹腔镜修补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术式;而术后对主要并发症进行仔细的观察及护理,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造口旁疝 腹腔镜修补术后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大籽蒿和细叶亚菊中5种成分
12
作者 谢雨宸 彭芳 +3 位作者 王悦 易欢 范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00-4004,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大籽蒿和细叶亚菊中绿原酸、伞形花内酯、芦丁、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含量,并比较其种间差异。方法两者5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CAPCELL PAK⁃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梯...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大籽蒿和细叶亚菊中绿原酸、伞形花内酯、芦丁、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含量,并比较其种间差异。方法两者5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CAPCELL PAK⁃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90 nm。采用t检验比较2种药材中5种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6.03%~103􀆰11%,RSD 0.51%~2.26%。大籽蒿和细叶亚菊中绿原酸、伞形花内酯、芦丁、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平均含量分别为3.61、0.71、1.46、8.74、1.44 mg/g和2.60、0.26、0.79、6.31、1.22 mg/g。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大籽蒿与细叶亚菊相比5种化学成分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籽蒿 细叶亚菊 化学成分 HPLC
下载PDF
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代谢组学技术筛选不同基原小檗皮品种鉴别的指标性成分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欢 +4 位作者 易欢 冯图 蒋桂华 范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7524-7531,共8页
目的 研究不同基原小檗皮药材(甘肃小檗Berberidis kansuensis Schneid.、鲜黄小檗B.diaphana Maxim.、匙叶小檗B.vernae Schneid.和刺红珠B.dictyophylla Franch.)的整体化学成分差异,筛选品种鉴别的指标性成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 目的 研究不同基原小檗皮药材(甘肃小檗Berberidis kansuensis Schneid.、鲜黄小檗B.diaphana Maxim.、匙叶小檗B.vernae Schneid.和刺红珠B.dictyophylla Franch.)的整体化学成分差异,筛选品种鉴别的指标性成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Orbitrap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基原小檗皮药材的整体化学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和方差分析筛选不同基原鉴别的化学标志物。结果 共鉴定了47个化学成分,包括24个生物碱类、12个有机酸类及其衍生物、5个糖类及其衍生物,以及6个其他类成分。筛选出药根碱、四氢巴马汀、蟾毒色胺内盐等12个化学标志物。结论 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有效阐明小檗皮不同基原药材的化学成分差异,为其品种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皮 甘肃小檗 鲜黄小檗 匙叶小檗 刺红珠 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 代谢组学 品种鉴定 化学标志物 药根碱 四氢巴马汀 蟾毒色胺内盐
原文传递
基于HPLC-QqQ-MS研究肠道菌群对藏族药小檗皮5种入血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欢 +4 位作者 李琪 赵程成 易欢 范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8-424,共7页
为阐明小檗皮中生物碱类成分在生物体内吸收代谢情况,该研究采用HPLC-QqQ-MS技术,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并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入血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此外,为探讨肠道菌群对小檗皮生物碱类成分体内代谢的影响,建... 为阐明小檗皮中生物碱类成分在生物体内吸收代谢情况,该研究采用HPLC-QqQ-MS技术,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并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入血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此外,为探讨肠道菌群对小檗皮生物碱类成分体内代谢的影响,建立糖尿病大鼠与伪无菌糖尿病大鼠模型,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寻找不同组间入血成分的含量差异。该研究首次建立了小檗皮5种入血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发现不同组间小檗皮入血成分存在差异。通过正常组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发现在健康和病理2种不同状态下,小檗皮中小檗碱、木兰花碱的吸收代谢能力不同;并且发现伪无菌糖尿病大鼠血清中小檗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的含量显著低于糖尿病大鼠。研究结果揭示了肠道菌群在小檗皮生物碱类成分体内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可为小檗皮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皮 糖尿病 生物碱 HPLC-QqQ-MS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联体小鼠在联体状态下的生理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富祥 杨亦彬 +4 位作者 柯贵宝 陈颖 谭州科 容松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3-497,共5页
该研究旨在建立联体小鼠模型并评估小鼠应对联体状态时的生理变化。选取13对同基因联体小鼠,在两只小鼠肘关节远端4~5mm处,沿着肱骨和肋骨侧面直到腰围线末端,连接皮肤和皮下组织,建立联体模型,术后观察联体小鼠运动变化、体重、粪便... 该研究旨在建立联体小鼠模型并评估小鼠应对联体状态时的生理变化。选取13对同基因联体小鼠,在两只小鼠肘关节远端4~5mm处,沿着肱骨和肋骨侧面直到腰围线末端,连接皮肤和皮下组织,建立联体模型,术后观察联体小鼠运动变化、体重、粪便皮质酮活性及血液交换率等。结果发现:术后联体小鼠出现兴奋、焦虑等特征性运动失常,随后数周小鼠活动逐渐适应联体状态,120天内无一死亡;术后三天体重下降,术后一月恢复至正常;术后粪便中皮质酮代谢物水平快速升高,至第75天降至正常;检测术后其中三对联体小鼠之间的血液交换率,结果基本正常,第12周血液完全交换率分别为63、46和107min。该结果提示小鼠能够很好地适应联体状态,该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中皮质酮 C57BL/6小鼠 适应 伊文思蓝 联体小鼠模型
下载PDF
低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肾移植物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州科 +1 位作者 杨亦彬 容松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肾移植物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单侧大鼠同系基因肾移植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肾移植模型组、EPO给药组。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肾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肾移植物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单侧大鼠同系基因肾移植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肾移植模型组、EPO给药组。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肾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ED)-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肾移植模型组相比,EPO给药组急性炎症反应明显减轻,肾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改善,ED-1、i NOS、Caspase-3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减低。结论 EPO可通过减轻大鼠肾移植后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因子释放,抗氧化、抑制凋亡等作用,减轻大鼠肾移植后的急性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肾移植后肾移植物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移植物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作用分析
17
作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4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救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作用。方法以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6例经"120"转运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快捷护理,38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38例... 目的探讨应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救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作用。方法以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6例经"120"转运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快捷护理,38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38例)。对比观察两组疾病确诊时间及转入专科治疗时间,统计两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疾病确诊时间、转入专科治疗时间及预后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急救快捷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急诊救治时间,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急诊 快捷护理 效果
下载PDF
外科手术学实验课助学自测系统的研发
18
作者 蒋平芳 +2 位作者 谢明祥 吴宗德 蔡庆勇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8期268-269,共2页
通过开发一套助学自测系统,对外科手术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为教师提供一种灵活的助教工具。
关键词 外科手术学实验课 助学自测系统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β抑制剂对大鼠移植肾的影响及磁共振成像在移植物中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婷婷 柯贵宝 +3 位作者 谭州科 梁国标 容松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33-1736,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探讨蛋白激酶C-β(PKC-β)抑制剂对大鼠移植肾的影响并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在移植物中的相应变化。方法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同质移植对照组、异质移植对照组和PKC-β抑制剂治疗...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探讨蛋白激酶C-β(PKC-β)抑制剂对大鼠移植肾的影响并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在移植物中的相应变化。方法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同质移植对照组、异质移植对照组和PKC-β抑制剂治疗组,每组10对。术后24 h先行MRI检查,然后处死大鼠取标本。术后第1天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术后第5天取静脉血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及尿素(BUN);肾组织做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过碘酸雪夫(PAS)染色;IHC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MRI显示术后24h大鼠移植肾在异质移植PKC-β抑制剂治疗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及T2加权成像分别为[(1.542±0.218)^(-3) mm^(2)/s、(58.7±4.9) ms],显著高于异质移植对照组[(1.437±0.198)^(-3) mm^(2)/s、(54.3±4.7) ms],而低于同质移植对照组[(1.692±0.235)×10^(-3) mm^(2)/s、(60.1±5.3)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232、39.428,P值均<0.01);SCr、BUN、KIM-1、IL-18、NGAL在异质移植PKC-β抑制剂治疗组表达水平[(367.429±84.693) μmol/L、(49.629±14.506) mmol/L、(7.704±2.600)、(71.712±21.052) pg/ml、(222.805±131.799) pg/ml]分别高于同质移植对照组[(171.778±89.081) μmol/L、(26.807±12.468) mmol/L、(6.413±2.482)、(49.395±14.535) pg/ml、(157.618±30.439) pg/ml],但低于异质移植对照组[(529.667±68.661) μmol/L、(70.907±12.075) mmol/L、(9.869±3.758)、(111.838±18.663) pg/ml、(830.787±209.99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782、45.398、51.396、58.113、78.455,P值均<0.01)。结论 PKC-β抑制剂可减轻肾移植后移植物的损伤,移植物通过无损伤MRI检测与上述结果呈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损伤 蛋白激酶C-β抑制剂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以学生为本及信息化相结合的外科手术学实验课教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平芳 +1 位作者 蔡庆勇 吴宗德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0期3203-3204,共2页
通过阐述遵义医学院着重以学生为本及信息化相结合的外科手术学实验课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不同发展基础和发展水平,体现多层次性;并通过设计教学管理制度及方法,以及借助信息化... 通过阐述遵义医学院着重以学生为本及信息化相结合的外科手术学实验课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不同发展基础和发展水平,体现多层次性;并通过设计教学管理制度及方法,以及借助信息化平台,通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数字化多媒体化、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化、学生个性自主化,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重视培养学生无菌术及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探讨外科手术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教育 医学 学生 医科 实验课 信息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