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常规尿素掺混控释尿素一次施用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张杰
徐芳
蕾
+5 位作者
薄其飞
唐安
高嘉瑞
王永亮
李世清
岳善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9-979,共11页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和施肥方式对旱作春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干物质累积量、氮素累积利用和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为春玉米高产及高效施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以施肥方式为主处理,包括常规尿素一次施...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和施肥方式对旱作春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干物质累积量、氮素累积利用和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为春玉米高产及高效施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以施肥方式为主处理,包括常规尿素一次施肥(OF)、常规尿素分次施肥(TF)和常规尿素掺混控释尿素一次施肥(MF);施氮量为副处理,设0、60、120、180、240、300 kg/hm^(2)6个施氮水平(N0、N60、N120、N180、N240、N300)。在玉米十叶期(V10)、吐丝期(R1)、灌浆期(R3)、成熟期(R6)分别采集植株样品,测定植株生物量,并按器官分类测定不同部位的氮含量。【结果】1)3种施肥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逐渐增加,当施氮量达到240 kg/hm^(2)后,产量不再显著增加。MF施氮处理的平均产量较OF和TF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5.0%和4.2%,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7.9%和25.7%。2)增施氮肥显著增加了干物质累积量,当施氮量达到240 kg/hm^(2)后,收获期干物质累积量不再显著增加。N240处理吐丝期和收获期的干物质累积量MF较OF分别增加了19.5%和12.5%。3)增施氮肥显著增加了花前、花后和氮素总累积量。MF方式的N240处理氮素总累积量较OF和TF方式分别显著增加了32.7%、20.9%。4)增施氮肥显著增加了收获期茎、叶、籽粒氮含量以及茎氮、叶氮转移量。相同施氮量下,收获期茎、叶、籽粒氮含量和茎、叶氮向籽粒的转移量都表现为MF>TF>OF,且MF方式显著高于OF方式。5)相比OF和TF方式,MF方式显著提高了氮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表观回收率,显著降低了无机氮残留和氮表观损失。【结论】常规尿素掺混控释尿素一次施肥方式在施氮量为240 kg/hm^(2)时,显著提高了春玉米的产量、经济效益、氮素累积量和肥料利用率,降低了土壤无机氮残留,为当地高产和高效施肥的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掺混控释尿素
施氮量
干物质累积量
氮素累积转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肥方式对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徐芳
蕾
张杰
+4 位作者
李阳
张伟伟
薄其飞
李世清
岳善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60-2371,共12页
【目的】通过两年田间氨挥发测定,研究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氮方式对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方法】该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设置0、180、300 kg·hm^(-2)3个氮肥用量,同一施氮量下副区分尿素一次性基施(UR...
【目的】通过两年田间氨挥发测定,研究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氮方式对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方法】该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设置0、180、300 kg·hm^(-2)3个氮肥用量,同一施氮量下副区分尿素一次性基施(UR)、尿素分次施用(URT)(基肥40%,十叶期追肥60%)以及尿素与控释尿素掺混一次性基施(CRU)3种施氮方式,采用海绵吸收通气法进行原位测定。【结果】(1)对于施基肥后的氨挥发速率,3种施肥方式均出现挥发峰值,且UR处理的氨挥发峰值高于另外两种施肥方式,特别是在高施氮量的情况下;对于追肥后的氨挥发,只有URT处理出现峰值,且高于基肥后的挥发峰值。(2)氨挥发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等施氮量处理下,URT处理氨挥发累积量最高(2.88—36.84 kg·hm^(-2)),且主要集中在追肥期(占整个生育期的72.2%—90.4%);其次是UR处理(1.08—10.07 kg·hm^(-2));CRU处理氨挥发累积量最低(0.96—5.69 kg·hm^(-2))。(3)施氮量和施肥方式对氨挥发量的交互作用极显著,氨挥发的年间差异主要是受到施肥后的降雨影响。【结论】对于西北旱作覆膜春玉米,尿素与控释尿素掺混一次性施用方式(CRU)既能减少追肥人工投入,又能减低氨挥发损失,可作为该区域值得推广的绿色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氨挥发
控释肥掺混
施肥方式
施氮量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西高产氮高效玉米品种的筛选及其干物质氮素累积与分配
被引量:
7
3
作者
李阳
张杰
+3 位作者
白炬
徐芳
蕾
薄其飞
岳善超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4-161,共8页
通过分析16个玉米品种在施氮(225 kg/hm^(2))和不施氮条件下的产量及其节氮潜力等筛选高产氮高效品种。结果表明,两年中晋玉18、登海605、先玉335增产潜力在5%以上,节氮潜力为15.48%~18.39%(2018年)和14.26%~29.47%(2019年)。根据供试...
通过分析16个玉米品种在施氮(225 kg/hm^(2))和不施氮条件下的产量及其节氮潜力等筛选高产氮高效品种。结果表明,两年中晋玉18、登海605、先玉335增产潜力在5%以上,节氮潜力为15.48%~18.39%(2018年)和14.26%~29.47%(2019年)。根据供试品种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的产量平均值作为分界线,将这16个品种划分为4种类型。通过对其生物量及氮素累积与转运特征的分析,表明高产氮高效品种具有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累积量,在保证一般水平的花前氮素转运量的基础上有较高的花后氮素吸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节氮潜力
高产氮高效
干物质
氮素累积
原文传递
题名
常规尿素掺混控释尿素一次施用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张杰
徐芳
蕾
薄其飞
唐安
高嘉瑞
王永亮
李世清
岳善超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9-979,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1801,2017YFD0201807)。
文摘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和施肥方式对旱作春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干物质累积量、氮素累积利用和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为春玉米高产及高效施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以施肥方式为主处理,包括常规尿素一次施肥(OF)、常规尿素分次施肥(TF)和常规尿素掺混控释尿素一次施肥(MF);施氮量为副处理,设0、60、120、180、240、300 kg/hm^(2)6个施氮水平(N0、N60、N120、N180、N240、N300)。在玉米十叶期(V10)、吐丝期(R1)、灌浆期(R3)、成熟期(R6)分别采集植株样品,测定植株生物量,并按器官分类测定不同部位的氮含量。【结果】1)3种施肥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逐渐增加,当施氮量达到240 kg/hm^(2)后,产量不再显著增加。MF施氮处理的平均产量较OF和TF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5.0%和4.2%,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7.9%和25.7%。2)增施氮肥显著增加了干物质累积量,当施氮量达到240 kg/hm^(2)后,收获期干物质累积量不再显著增加。N240处理吐丝期和收获期的干物质累积量MF较OF分别增加了19.5%和12.5%。3)增施氮肥显著增加了花前、花后和氮素总累积量。MF方式的N240处理氮素总累积量较OF和TF方式分别显著增加了32.7%、20.9%。4)增施氮肥显著增加了收获期茎、叶、籽粒氮含量以及茎氮、叶氮转移量。相同施氮量下,收获期茎、叶、籽粒氮含量和茎、叶氮向籽粒的转移量都表现为MF>TF>OF,且MF方式显著高于OF方式。5)相比OF和TF方式,MF方式显著提高了氮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表观回收率,显著降低了无机氮残留和氮表观损失。【结论】常规尿素掺混控释尿素一次施肥方式在施氮量为240 kg/hm^(2)时,显著提高了春玉米的产量、经济效益、氮素累积量和肥料利用率,降低了土壤无机氮残留,为当地高产和高效施肥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
春玉米
掺混控释尿素
施氮量
干物质累积量
氮素累积转移
Keywords
spring maize
a mixture of controlled-release urea and solid granular urea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nitrogen accumulation transfer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肥方式对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徐芳
蕾
张杰
李阳
张伟伟
薄其飞
李世清
岳善超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60-2371,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1801)。
文摘
【目的】通过两年田间氨挥发测定,研究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氮方式对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方法】该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设置0、180、300 kg·hm^(-2)3个氮肥用量,同一施氮量下副区分尿素一次性基施(UR)、尿素分次施用(URT)(基肥40%,十叶期追肥60%)以及尿素与控释尿素掺混一次性基施(CRU)3种施氮方式,采用海绵吸收通气法进行原位测定。【结果】(1)对于施基肥后的氨挥发速率,3种施肥方式均出现挥发峰值,且UR处理的氨挥发峰值高于另外两种施肥方式,特别是在高施氮量的情况下;对于追肥后的氨挥发,只有URT处理出现峰值,且高于基肥后的挥发峰值。(2)氨挥发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等施氮量处理下,URT处理氨挥发累积量最高(2.88—36.84 kg·hm^(-2)),且主要集中在追肥期(占整个生育期的72.2%—90.4%);其次是UR处理(1.08—10.07 kg·hm^(-2));CRU处理氨挥发累积量最低(0.96—5.69 kg·hm^(-2))。(3)施氮量和施肥方式对氨挥发量的交互作用极显著,氨挥发的年间差异主要是受到施肥后的降雨影响。【结论】对于西北旱作覆膜春玉米,尿素与控释尿素掺混一次性施用方式(CRU)既能减少追肥人工投入,又能减低氨挥发损失,可作为该区域值得推广的绿色施肥方式。
关键词
春玉米
氨挥发
控释肥掺混
施肥方式
施氮量
黄土高原
Keywords
spring maize
ammonia volatilization
mixture of controlled-release urea
fertilization method
N rate
Loess Plateau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5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高产氮高效玉米品种的筛选及其干物质氮素累积与分配
被引量:
7
3
作者
李阳
张杰
白炬
徐芳
蕾
薄其飞
岳善超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4-161,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1801)。
文摘
通过分析16个玉米品种在施氮(225 kg/hm^(2))和不施氮条件下的产量及其节氮潜力等筛选高产氮高效品种。结果表明,两年中晋玉18、登海605、先玉335增产潜力在5%以上,节氮潜力为15.48%~18.39%(2018年)和14.26%~29.47%(2019年)。根据供试品种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的产量平均值作为分界线,将这16个品种划分为4种类型。通过对其生物量及氮素累积与转运特征的分析,表明高产氮高效品种具有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累积量,在保证一般水平的花前氮素转运量的基础上有较高的花后氮素吸收量。
关键词
玉米
节氮潜力
高产氮高效
干物质
氮素累积
Keywords
Maize
Potential N fertilizer input reduction
High-yield and high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Dry matter
N accumulation
分类号
S513.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常规尿素掺混控释尿素一次施用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张杰
徐芳
蕾
薄其飞
唐安
高嘉瑞
王永亮
李世清
岳善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施肥方式对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徐芳
蕾
张杰
李阳
张伟伟
薄其飞
李世清
岳善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西高产氮高效玉米品种的筛选及其干物质氮素累积与分配
李阳
张杰
白炬
徐芳
蕾
薄其飞
岳善超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