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和治理 被引量:87
1
作者 俞晓平 和田节 +6 位作者 李中方 吕仲贤 孙乐平 朱亚红 陈建明 郑许松 红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247-252,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稻田福寿螺在中国及亚洲其他水稻国家的发生和为害现状 ,提出了中国与日本对付和控制稻田福寿螺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同时 ,简要介绍了福寿螺研究及其治理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稻田 福寿螺 发生 为害 治理
下载PDF
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和治理策略 被引量:68
2
作者 陈建明 俞晓平 +4 位作者 陈列忠 吕仲贤 郑许松 红星 张珏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389-394,共6页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面积扩大,间作套种面积和复种指数提高,以及温室设施栽培面积增加,导致地下害虫发生为害日益猖獗。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现状、回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和生物...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面积扩大,间作套种面积和复种指数提高,以及温室设施栽培面积增加,导致地下害虫发生为害日益猖獗。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现状、回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辅之以化学防治的治理策略。并简要讨论了防治地下害虫的无公害农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害虫 发生 为害 治理策略
下载PDF
我国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69
3
作者 红星 郑许松 +3 位作者 田俊策 赖凤香 何佳春 吕仲贤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5-939,共15页
化学农药是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带来了许多弊端,如"3R"问题(抗药性、残留和害虫再猖獗)等。本文分别从减少虫源基数、降低害虫种群发展速度、提高农田环境对害虫的控... 化学农药是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带来了许多弊端,如"3R"问题(抗药性、残留和害虫再猖獗)等。本文分别从减少虫源基数、降低害虫种群发展速度、提高农田环境对害虫的控制能力、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应急性化学防治技术等5个方面综述了我国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目的在于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建立健康的稻田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改变单纯依赖化学农药的状况。各地可根据当地环境、气候条件和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等,因地制宜地组建适用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开展示范区建设和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扩大技术推广应用的规模,达到减药控害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学杀虫剂 减量使用 替代技术 生态控制
原文传递
中国水稻纵卷叶螟防控技术进展 被引量:63
4
作者 杨亚军 红星 +3 位作者 郑许松 田俊策 鲁艳辉 吕仲贤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1-701,共11页
水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我国水稻纵卷叶螟主要有2种,即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ndinalis(Guenée)和稻显纹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exigua(Butler)。本文分别从生态学... 水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我国水稻纵卷叶螟主要有2种,即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ndinalis(Guenée)和稻显纹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exigua(Butler)。本文分别从生态学特性、测报技术和防控技术等方面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控要坚持"绿色植保"理念,推行无害化治理;且应在测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与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并配以生态工程技术进行综合治理,以达到减药控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纵卷叶螟 防控 技术
原文传递
植物耐虫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5
作者 陈建明 俞晓平 +5 位作者 程家安 郑许松 红星 吕仲贤 张珏锋 陈列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272,共11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耐虫性的含义、发生范围、耐虫性的进化过程和遗传特性、耐虫性机理以及影响植物耐虫性表达的非生物和生物因子。植物耐虫性机理的研究涉及光合作用能力变化、同化产物的再分配、内源激素的变化、休眠分生组织的激活...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耐虫性的含义、发生范围、耐虫性的进化过程和遗传特性、耐虫性机理以及影响植物耐虫性表达的非生物和生物因子。植物耐虫性机理的研究涉及光合作用能力变化、同化产物的再分配、内源激素的变化、休眠分生组织的激活和补偿生长、储藏器官的利用、植物物候学和植株株型结构的变化等。研究表明, 植物受害后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与其耐虫性没有相关性, 有些耐虫植物受害后光合作用能力增加, 有些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无明显影响或者下降较少;害虫取食为害可促进耐虫植物的同化产物得到最大程度利用, 能激活耐虫植物的休眠分生组织, 产生超补偿作用; 耐虫植物受害部位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升高; 虫害引起物候学变化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耐虫性; 植物的冠层结构、叶形态、根茎比、茎蘖数等植株株型变化与耐虫性有关。影响植物耐虫性表达的因子主要有温度、大气 CO2浓度、土壤营养水平、农用化学物质、植株年龄、害虫分布类型和取食方式、植物共生物等。不同植物在相同温度下对同一种害虫的耐害性差异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同化产物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气孔关闭对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 生长在高CO2含量大气中的植物, 对害虫的为害有较强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植物-昆虫相互作用 虫害 耐虫性 补偿作用 机理
下载PDF
表面等离激元——机理、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51
6
作者 童廉明 红星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82-588,共7页
等离激元光子学(plasmonics)的研究内容是金属纳米结构独特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随着纳米科技的进步,等离激元光子学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生物、化学、能源、信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介绍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 等离激元光子学(plasmonics)的研究内容是金属纳米结构独特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随着纳米科技的进步,等离激元光子学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生物、化学、能源、信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介绍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s,SPs)的一些基本物理性质,包括局域的表面等离激元(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LSP)和传导的表面等离激元(propagating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PP),文章还介绍了表面等离激元的几个重要的应用方向,例如生物/化学传感器、表面等离激元激光、光开关器件以及表面等离激元光逻辑运算,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 传导的表面等离激元 电磁场增强
原文传递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2012年核心作者群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红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4-1078,共5页
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2012年的作者发文情况统计分析,找出核心作者群。从发文量、地区分布、机构分布等方面对核心作者群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核心作者群的发文被引情况多角度地进行研究。以期反映《中国科技期刊研... 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2012年的作者发文情况统计分析,找出核心作者群。从发文量、地区分布、机构分布等方面对核心作者群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核心作者群的发文被引情况多角度地进行研究。以期反映《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办刊水平以及作者队伍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作者分析 核心作者群 被引
原文传递
共生菌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5
8
作者 吕仲贤 俞晓平 +3 位作者 陈建明 郑许松 红星 陶林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7-204,共8页
研究了不同虫源和致害性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种群体内共生菌数量动态及其对褐飞虱在抗虫品种上的取食选择、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氨基酸转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褐飞虱田间种群的致害性与其体内共生菌数量有关。广西南宁种群雌... 研究了不同虫源和致害性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种群体内共生菌数量动态及其对褐飞虱在抗虫品种上的取食选择、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氨基酸转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褐飞虱田间种群的致害性与其体内共生菌数量有关。广西南宁种群雌成虫体内的共生菌数量显著地高于浙江杭州和龙游两个虫源的雌成虫体内共生菌数量 ,而已纯化的 3个不同致害性生物型体内的共生菌数量无显著差异。取食抗性品种能显著减少生物型Ⅰ雌成虫体内的共生菌数量。缺乏共生菌时 ,生物型Ⅰ、Ⅱ若虫对水稻品种TN1和ASD7的选择性增大 ,而对Mudgo的取食选择性下降。尽管缺共生菌的 3个生物型在已适应的和不适应的感虫和抗虫品种上的若虫存活率和雌成虫产卵量均下降 ,若虫历期明显延长 ,但在已适应品种上的变化程度明显小于在不适应的抗虫品种上的变化程度。共生菌还明显影响成虫体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共生菌 致害性 抗性水稻品种
下载PDF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9
作者 俞晓平 吕仲贤 +5 位作者 陈建明 红星 郑许松 陈列忠 张珏峰 申屠旭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42-48,共7页
综述了我国化学农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植物源农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开发模式。同时也阐明了生物技术在植物源农药研制中的应用,包括植物细胞培养、发状根培养、植物内生真菌培养技术等。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有效成分 创制 研发 生物技术
下载PDF
苏丹草和香根草作为诱虫植物对稻田二化螟种群的抑制作用评估 被引量:45
10
作者 郑许松 红星 +2 位作者 陈桂华 吴降星 吕仲贤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9-303,共5页
室内测试了苏丹草和香根草对二化螟的产卵选择性和幼虫存活的影响,在田间进行了苏丹草和香根草控害效果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雌成虫对苏丹草和香根草均表现出较强的产卵选择性,产在苏丹草和香根草上的卵量分别是产在水稻上的3.02... 室内测试了苏丹草和香根草对二化螟的产卵选择性和幼虫存活的影响,在田间进行了苏丹草和香根草控害效果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雌成虫对苏丹草和香根草均表现出较强的产卵选择性,产在苏丹草和香根草上的卵量分别是产在水稻上的3.02和4.56倍。两种诱虫植物均对二化螟幼虫具致死作用,二化螟幼虫在两种寄主上不能完成生活史。田间试验表明两种诱虫植物围绕的水稻小区内二化螟枯心率显著低于试验区外20m的对照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虫植物 苏丹草 香根草 二化螟 产卵选择性
下载PDF
显花植物在提高节肢动物天敌控制害虫中的生态功能 被引量:42
11
作者 朱平阳 吕仲贤 +4 位作者 Geoff Gurr 郑许松 Donna Read 杨亚军 红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3-588,共6页
由于农业集约化生产引起的非作物生境减少和农业化学品的过量使用减弱了农田生态系统中害虫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显花植物可以为害虫天敌提供食物来源和庇护场所,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减少化学... 由于农业集约化生产引起的非作物生境减少和农业化学品的过量使用减弱了农田生态系统中害虫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显花植物可以为害虫天敌提供食物来源和庇护场所,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本文综述了显花植物对天敌种群的促进作用及其在果园、蔬菜和粮食作物等害虫防治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同时对进一步利用显花植物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花植物 天敌 生态功能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受褐飞虱危害后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32
12
作者 陈建明 俞晓平 +2 位作者 程家安 吕仲贤 红星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5-231,共7页
以不同耐虫性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稻品种受褐飞虱危害后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稻株受害后感虫品种,IN1、秀水11、汕优63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率达20%以上,而抗虫品种ASD7、IR64和具有较强耐虫性品种培矮64S/32E的叶... 以不同耐虫性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稻品种受褐飞虱危害后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稻株受害后感虫品种,IN1、秀水11、汕优63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率达20%以上,而抗虫品种ASD7、IR64和具有较强耐虫性品种培矮64S/32E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率在10%以下;受害稻株的三种保护酶活性变化不同,SOD酶活性均增加,其中以汕优63和IR64增加最显著。POD酶和CAT酶活性有增有减,除TN1、ASD7、培矮64S/32E品种的POD酶活性和秀水11的CAT酶活性下降外,其他品种的POD和CAT酶活性均增加。受害稻株叶片可溶性蛋白质、非可溶性蛋白质和蛋白质总量均下降;受害稻株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也不同,培矮64S/32E和IR64两个品种的脯氨酸含量减少,其他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都明显增加,且与稻株受害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褐飞虱 危害 生理指标 叶片 叶绿素含量
原文传递
不同营养源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及寄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4
13
作者 郑许松 俞晓平 +2 位作者 吕仲贤 陈建明 红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751-1755,共5页
研究了蜂蜜、玉米花粉、大豆花、褐飞虱蜜露和黄脊飞虱蜜露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寄生能力以及寄生行为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蜜、玉米花粉、褐飞虱蜜露和大豆花均能明显延长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并且显著地提高了对褐... 研究了蜂蜜、玉米花粉、大豆花、褐飞虱蜜露和黄脊飞虱蜜露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寄生能力以及寄生行为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蜜、玉米花粉、褐飞虱蜜露和大豆花均能明显延长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并且显著地提高了对褐飞虱卵的寄生能力,其中蜂蜜最有效,大豆花次之.玉米花粉和褐飞虱蜜露这两种营养源以玉米花粉(水和褐飞虱蜜露+水的形式)对提高稻虱缨小蜂寿命最有效,而单一玉米花粉、花粉液、褐飞虱蜜露稀释液和纯褐飞虱蜜露均不能延长稻虱缨小蜂寿命.黄脊飞虱蜜露对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和寄生能力均无影响.寄生行为对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基本无影响,但致使其40~48h内的存活率提高,此后的存活率降低较快.在稻田周围的作物和植被上调查到约10种飞虱.非稻田生境能为稻田寄生性天敌提供寄主和食物,是理想的庇护所,对保护和提高稻田天敌种群数量,提高稻田天敌的生物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源 稻虱缨小蜂 寿命 寄生能力 存活率
下载PDF
雷公藤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27
14
作者 红星 俞晓平 +3 位作者 陈建明 吕仲贤 郑许松 韩国兴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83-86,共4页
研究了雷公藤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条件下,雷公藤提取物对小菜蛾4龄幼虫拒食中浓度分别是0.08%和0.17%。并且,雷公藤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很强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其抑制中浓度为0.16%。雷公... 研究了雷公藤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条件下,雷公藤提取物对小菜蛾4龄幼虫拒食中浓度分别是0.08%和0.17%。并且,雷公藤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很强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其抑制中浓度为0.16%。雷公藤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高的毒杀作用,但表现比较缓慢,小菜蛾处理24h和96h后的中毒杀浓度LC50分别为3.7%和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提取物 小菜蛾 生物活性 生长发育抑制作用 毒杀作用 蔬菜害虫 植物源杀虫剂
下载PDF
茭白田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和无害化治理技术 被引量:34
15
作者 陈建明 俞晓平 +3 位作者 郑许松 红星 吕仲贤 张珏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54-160,共7页
讨论了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茭白田福寿螺的发生与为害及其无害化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手工清除、鸭子捕食、有毒植物诱杀、设置网纱、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药剂防治等措施。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茭白 福寿螺 综合治理技术
下载PDF
二十六种杀虫剂对不同龄期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 被引量:34
16
作者 鲁艳辉 田俊策 +5 位作者 郑许松 红星 杨亚军 杨太源 石兆云 吕仲贤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49-2056,共8页
2019年初,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中国云南地区并迅速扩散。为筛选杀虫效果较好的药剂,室内测定了26种商品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初孵、3龄和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除6%鱼藤酮微乳剂、0.5%藜芦碱乳油外,其他药剂对初孵幼虫... 2019年初,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中国云南地区并迅速扩散。为筛选杀虫效果较好的药剂,室内测定了26种商品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初孵、3龄和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除6%鱼藤酮微乳剂、0.5%藜芦碱乳油外,其他药剂对初孵幼虫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在70%以上。与初孵幼虫相比,大部分药剂对3龄幼虫的毒力有所下降,包括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0.5%苦参碱水剂等在内的11种药剂对3龄幼虫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在70%以下。选取18种对3龄幼虫效果相对较好的药剂测定其对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除30%噻嗪·毒死蜱乳油、1.8%阿维菌素微乳剂、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56%阿维·炔螨特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外,其他12种药剂对5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高于70%,包括6%甲维·虫螨腈乳油、44%氯氰·丙溴磷乳油、25%丙溴·灭多威乳油、15%茚虫威悬浮剂、30亿PIB·mL-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25%甲维·灭幼脲悬浮剂、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45%毒死蜱乳油、34%乙基·甲氧虫悬浮剂、5%虱螨脲乳油、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1%苦皮藤素乳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商品制剂 毒力测定 杀虫效果
下载PDF
银杏叶粗提物对小菜蛾的拒避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红星 俞晓平 +2 位作者 吕仲贤 陈建明 郑许松 《华东昆虫学报》 2002年第1期77-80,共4页
银杏叶不同溶剂的粗提物对小菜蛾幼虫均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其中在选择性取食时 ,乙醚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中浓度 (AFC50 )最低 ,即拒食作用最强 ,其次分别为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 ,氯仿提取物的拒食作用最低 ;在非选择性条件时 ,乙... 银杏叶不同溶剂的粗提物对小菜蛾幼虫均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其中在选择性取食时 ,乙醚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中浓度 (AFC50 )最低 ,即拒食作用最强 ,其次分别为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 ,氯仿提取物的拒食作用最低 ;在非选择性条件时 ,乙醚提取物的拒食作用最强 ,其次分别为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 ,氯仿提取物的拒食作用最低。各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取食各提取物处理的叶片对小菜蛾幼虫的体重增加显著低于对照 ,但各提取物之间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粗提物 小菜蛾 拒避 生长发育 抑制作用
下载PDF
水稻褐飞虱综合治理研究与示范——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水稻褐飞虱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8
作者 林拥军 华红霞 +26 位作者 何予卿 杨长举 翟保平 沈晋良 张开军 薛晓峰 傅强 罗举 娄永根 祝增荣 唐启义 吕仲贤 红星 郑许松 黄凤宽 彭兆谱 何光存 陈荣智 郭慧芳 陈其志 万丙良 吕亮 林华峰 刘芳 肖汉祥 侯茂林 姚英娟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94-1201,共8页
针对我国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近年来严重为害及其对当家农药品种抗性急剧上升的现状,本项目在华中、华南、华东地区等代表性地区开展褐飞虱灾变规律、抗虫品种培育、抗药性监测及复配农药新剂型开发、生态治理新技术研究、... 针对我国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近年来严重为害及其对当家农药品种抗性急剧上升的现状,本项目在华中、华南、华东地区等代表性地区开展褐飞虱灾变规律、抗虫品种培育、抗药性监测及复配农药新剂型开发、生态治理新技术研究、预测预报技术、可持续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越南、老挝等境外虫源地及我国华南、长江中下游等地田间褐飞虱种群仍以2型为主,3型次之。田间小气候是褐飞虱逃避高温的关键因素,褐飞虱在上午气温升高时大量向温度较低的水稻基部20cm范围内转移以逃避高温,将高温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不同栽插方式对褐飞虱发生量有明显影响,手栽稻田褐飞虱发生最重,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轻。不同水稻品种、N肥施用水平对褐飞虱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超级杂交稻褐飞虱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常规杂交稻,高N肥施用量促进褐飞虱的发生,且水稻品种与N肥施用量对褐飞虱发生量的影响有明显交互作用。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褐飞虱对吡虫啉有极高水平抗性(168.1~561.5倍),对噻嗪酮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4.2~33.1倍),对氟虫腈为敏感性降低到高水平抗性(2.7~67.7倍),对烯啶虫胺与毒死蜱为低水平抗性。筛选出噻虫嗪、吡蚜酮、唏啶虫胺和仲丁威4种高效低毒的防治单剂。研制出3种农药复配新制剂,其中1种新制剂已获得农业部药检所正式登记,且规模化生产,2种新制剂已进入农药登记程序。精细定位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6、Bph7、Bph9、Bph15、BG1222,并找到了它们的近距离共分离分子标记。培育出高产、优质、熟期适宜、含有抗稻飞虱基因Bph14的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储备了一批聚合多抗稻飞虱基因的水稻亲本材料。研发出在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天敌诱集植物,增加褐飞虱卵期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蜘蛛的种群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抗性监测 环境友好 示范推广
原文传递
雷公藤根皮提取物对茭白二化螟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25
19
作者 郑许松 俞晓平 +3 位作者 吕仲贤 陈建明 红星 叶恭银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35,共5页
研究了雷公藤根皮乙醇提取物对茭白二化螟的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 ,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毒杀作用和内吸毒力。对 2龄 1日幼虫选择性与非选择性的拒食中浓度 (AFC50 )分别为111 5 7μg/mL和 14 4 2 8... 研究了雷公藤根皮乙醇提取物对茭白二化螟的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 ,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毒杀作用和内吸毒力。对 2龄 1日幼虫选择性与非选择性的拒食中浓度 (AFC50 )分别为111 5 7μg/mL和 14 4 2 8μg/mL ,生长发育的抑制中浓度 (EC50 )为 134 39μg/mL。内吸毒杀作用在 16 0 0 μg/mL浓度下能达到 90 %以上 ,胃毒作用在 80 0 μg/mL下 ,处理 5d后的死亡率为 73 71% ,对二化螟蚁螟的触杀作用不明显 ,对天敌螟黄足绒茧蜂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根皮提取物 茭白害虫 二化螟 生物活性 植物杀虫剂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抗性的评价 被引量:25
20
作者 吕仲贤 俞晓平 +4 位作者 陶林勇 巫国瑞 陈建明 郑许松 红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5-229,共5页
应用改进的苗期集团筛选法对 1986~ 2 0 0 0年国家和浙江省育种攻关协作组提供的 332 8份水稻新品种(系 )进行了抗褐飞虱特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 ,国家育种攻关组提供的新品种 (系 )的抗性品种鉴出率以“七五”期间的 17.2 5 %为最... 应用改进的苗期集团筛选法对 1986~ 2 0 0 0年国家和浙江省育种攻关协作组提供的 332 8份水稻新品种(系 )进行了抗褐飞虱特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 ,国家育种攻关组提供的新品种 (系 )的抗性品种鉴出率以“七五”期间的 17.2 5 %为最高 ,“八五”和“九五”期间的鉴出率虽有下降 ,但均在 11%~ 13%之间。浙江省育种攻关组提供的品种 (系 )的抗性鉴出率以“八五”期间的 18.96 %为最高 ,“七五”为 11.5 4 % ,而“九五”期间的鉴出率显著比国家育种攻关组的低 ,仅为 5 .5 1%。分析了不同时期水稻品种抗性鉴出率差异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抗性评价 品种 苗期集团筛选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