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不同转运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院内时间延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多中心数据库,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306例,...目的探讨不同转运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院内时间延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多中心数据库,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306例,269例纳入研究,分为直接转运模式(MS)组与分级转运模式(DS)组,对两组血管内治疗前脑卒中严重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24 h NIHSS、起病至入院(OTA)、起病至再灌注(OTR)、进门到股动脉穿刺(DTP)、进门到再灌注(DTR)、穿刺至再灌注(PTR)时间进行比较。结果DS组相对年龄更轻,相对神经功能缺损更严重(t=2.754、2.867,P <0.05)、24h脑卒中严重程度两组无统计学意义,DS组OTA、OTR时间更长(t=4.781、4.782, P <0.01),DTP、DTR、PTR时间两组无差异。结论不同转运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院内时间延误无影响。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乳腺癌circ0008234和miR-1205表达与多层螺旋CT显像的肿瘤学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40例非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所有患者circ00...目的探讨乳腺癌circ0008234和miR-1205表达与多层螺旋CT显像的肿瘤学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40例非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所有患者circ0008234和miR-1205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circ0008234的下游靶miRNA,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法证实circ0008234和miR-1205的相互作用。采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肿块大小、形态、钙化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边缘,分析circ0008234和miR-1205表达水平与CT征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irc000823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2.23±0.86 vs 1.07±0.37)(P=0.00),但miR-1205表达水平则低于对照组(0.76±0.29 vs 1.04±0.29)(P=0.00)。观察组患者circ0008234和miR-1205表达水平在不同边缘形态及微小钙化点患者体内无显著差异,但肿块形态规则的患者circ000823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不规则患者(2.52±0.88 vs 1.91±0.74)(P=0.025),miR-1205表达水平则低于不规则患者(0.66±0.30 vs 0.86±0.25)(P=0.025)。观察组肿块直径≥2 cm患者circ000823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肿块直径<2 cm患者(2.59±0.95 vs 1.69±0.17)(P=0.001),但miR-1205表达水平则低于肿块直径<2 cm患者(0.65±0.21 vs 0.92±0.33)(P=0.003)。观察组淋巴结转移患者circ000823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2.55±1.09 vs 1.94±0.44)(P=0.022),但淋巴结转移患者miR-1205表达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0.65±0.26 vs 0.85±0.30)(P=0.027)。荧光素酶检测证实miR-1205是circ0008234的直接靶点。circ0008234可负调控miR-1205的表达。结论乳腺癌CT显像与circ0008234和miR-1205表达间存在相关性,这可为乳腺癌恶变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T细胞内抗原1(T-cell intracellular antigen 1,TIA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TIA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分析乳腺癌多层螺旋CT征象与TIA1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目的探究T细胞内抗原1(T-cell intracellular antigen 1,TIA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TIA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分析乳腺癌多层螺旋CT征象与TIA1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所有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TIA1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MethPrimer预测TIA1启动子区域发现存在cPG岛。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IA1甲基化状态,采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肿块大小、形态、钙化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边缘,分析TIA1甲基化状态与CT征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TIA1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0.50±0.12 vs 0.95±0.10,P=0.00),但TI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高于癌旁组织(64% vs 42%,χ2=4.86,P<0.05)。乳腺癌患者TI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在肿块形态和有无钙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直径≥2 cm患者TI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肿块直径<2 cm患者(78.57% vs 45.45%,P<0.05),且淋巴结转移患者TI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79.17% vs 50.00%,P<0.05)。肿块边缘有毛刺的患者TI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无毛刺的患者(80.77% vs 45.83%,P<0.05)。结论乳腺癌CT显像与TI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之间存在相关性,这可为乳腺癌恶变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转运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院内时间延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多中心数据库,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306例,269例纳入研究,分为直接转运模式(MS)组与分级转运模式(DS)组,对两组血管内治疗前脑卒中严重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24 h NIHSS、起病至入院(OTA)、起病至再灌注(OTR)、进门到股动脉穿刺(DTP)、进门到再灌注(DTR)、穿刺至再灌注(PTR)时间进行比较。结果DS组相对年龄更轻,相对神经功能缺损更严重(t=2.754、2.867,P <0.05)、24h脑卒中严重程度两组无统计学意义,DS组OTA、OTR时间更长(t=4.781、4.782, P <0.01),DTP、DTR、PTR时间两组无差异。结论不同转运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院内时间延误无影响。
文摘目的探讨乳腺癌circ0008234和miR-1205表达与多层螺旋CT显像的肿瘤学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40例非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所有患者circ0008234和miR-1205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circ0008234的下游靶miRNA,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法证实circ0008234和miR-1205的相互作用。采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肿块大小、形态、钙化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边缘,分析circ0008234和miR-1205表达水平与CT征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irc000823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2.23±0.86 vs 1.07±0.37)(P=0.00),但miR-1205表达水平则低于对照组(0.76±0.29 vs 1.04±0.29)(P=0.00)。观察组患者circ0008234和miR-1205表达水平在不同边缘形态及微小钙化点患者体内无显著差异,但肿块形态规则的患者circ000823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不规则患者(2.52±0.88 vs 1.91±0.74)(P=0.025),miR-1205表达水平则低于不规则患者(0.66±0.30 vs 0.86±0.25)(P=0.025)。观察组肿块直径≥2 cm患者circ000823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肿块直径<2 cm患者(2.59±0.95 vs 1.69±0.17)(P=0.001),但miR-1205表达水平则低于肿块直径<2 cm患者(0.65±0.21 vs 0.92±0.33)(P=0.003)。观察组淋巴结转移患者circ000823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2.55±1.09 vs 1.94±0.44)(P=0.022),但淋巴结转移患者miR-1205表达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0.65±0.26 vs 0.85±0.30)(P=0.027)。荧光素酶检测证实miR-1205是circ0008234的直接靶点。circ0008234可负调控miR-1205的表达。结论乳腺癌CT显像与circ0008234和miR-1205表达间存在相关性,这可为乳腺癌恶变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
文摘目的探究T细胞内抗原1(T-cell intracellular antigen 1,TIA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TIA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分析乳腺癌多层螺旋CT征象与TIA1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所有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TIA1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MethPrimer预测TIA1启动子区域发现存在cPG岛。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IA1甲基化状态,采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肿块大小、形态、钙化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边缘,分析TIA1甲基化状态与CT征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TIA1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0.50±0.12 vs 0.95±0.10,P=0.00),但TI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高于癌旁组织(64% vs 42%,χ2=4.86,P<0.05)。乳腺癌患者TI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在肿块形态和有无钙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直径≥2 cm患者TI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肿块直径<2 cm患者(78.57% vs 45.45%,P<0.05),且淋巴结转移患者TI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79.17% vs 50.00%,P<0.05)。肿块边缘有毛刺的患者TI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无毛刺的患者(80.77% vs 45.83%,P<0.05)。结论乳腺癌CT显像与TI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之间存在相关性,这可为乳腺癌恶变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