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大学文化“提档升级”的困境与驱动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曹辉 《教育探索》 2023年第3期34-39,共6页
新时代,大学人对高层次精神世界的向往和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步伐渴求更加高质量、丰富化、特色化的大学文化。开展大学文化研究、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成为一项战略性、前瞻性工作。立足新时代,大学应当从学理层面厘清文化及文化育人的内涵,... 新时代,大学人对高层次精神世界的向往和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步伐渴求更加高质量、丰富化、特色化的大学文化。开展大学文化研究、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成为一项战略性、前瞻性工作。立足新时代,大学应当从学理层面厘清文化及文化育人的内涵,进一步深化对大学文化提档升级的规律性认识,从而破解文化“扬弃”与“创新”水平落后、“历史传承性”与“鲜明时代性”互构乏力、“人文性”与“实用性”并行相悖等困境,在新时代赋予的大学文化新内涵、新使命、新需求的驱动之下,更好地完成新历史方位与大学文化“提档升级”任务的链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文化 提档升级 困境 驱动
原文传递
从“自恋者”到“公共人”:论德育如何打破个体化桎梏 被引量:2
2
作者 曹辉 《教育评论》 2022年第6期17-22,共6页
现代化的生活与教育在摆脱物质匮乏与精神束缚、培育公民个体性与自主性的同时,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思维与孤立化的学习风格。这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公共人”的衰落与“自恋者”这一“个体人”的生成,进而阻碍新时代公民公共意识、公... 现代化的生活与教育在摆脱物质匮乏与精神束缚、培育公民个体性与自主性的同时,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思维与孤立化的学习风格。这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公共人”的衰落与“自恋者”这一“个体人”的生成,进而阻碍新时代公民公共意识、公共德性与公共精神等的渐进与发展。对新时代德育建设而言,公共性的建构既在所难免又至关重要。因此,学校教育及其道德教育领域应积极寻求打破个体化桎梏的出路,承担起培育“公共人”的必然使命。道德教育应多渠道提升学校制度体系的公共性,建构公共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传递合作交流、自由公正等核心价值理念,更好实现“公共人”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自恋者 公共人 个体化
下载PDF
从技术逻辑到人文导向:人工智能教育人文性的缺失及补正 被引量:1
3
作者 曹辉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94-101,共8页
教育的本然内涵在于对生命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包括人工智能在内,一系列技术皆是实现手段而非目的,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跨领域迁移应重点考察教育需要人工智能做什么。人工智能是对数据高效化、精准化的集成运用,始于规模化,终于个... 教育的本然内涵在于对生命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包括人工智能在内,一系列技术皆是实现手段而非目的,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跨领域迁移应重点考察教育需要人工智能做什么。人工智能是对数据高效化、精准化的集成运用,始于规模化,终于个性化。因此,人工智能不仅可以作为教育过程中提高效率的手段和工具,更具备推动教育系统内部变革与发展的极大潜力。环顾现实,人工智能在技术层面赋能教育并逐渐引发正向变革,但是日益膨胀的技术逻辑不仅加速解蔽(ehtbergung)了教育世界的情感互动与生命价值,促逼(herausfordern)教学技术化与学习无效化,更使得教育需求处于现实隐匿的状态。厘清教育与技术的交互关系,突破其内蕴的技术逻辑,进而补正人工智能教育的人文性,对人工智能时代下人之解放与教育技术体系的理性构建非常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逻辑 人文价值 教育技术哲学
下载PDF
大学英语与中国文化融合教育的导向与路径探究
4
作者 《海外英语》 2023年第8期188-190,共3页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吸收更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力与自信心,从而培养兼具综合应用能力与文化素质的大学人已引起关注。明晰课程思政内涵、深入探讨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程教育改革中的意义与价值,...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吸收更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力与自信心,从而培养兼具综合应用能力与文化素质的大学人已引起关注。明晰课程思政内涵、深入探讨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程教育改革中的意义与价值,已成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文章通过梳理课程思政贯穿高等教育全环节,把握大学英语教育现状,以期在教师发展、学生实践、课程体系等层面探索中国文化与大学英语的融合教育建设路径,从而夯实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国文化 大学英语 融合教育
下载PDF
学生教育选择权回归的依据、方向与进路
5
作者 曹辉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2年第6期38-44,共7页
近年来,现代化要素不断重构着社会秩序、社会结构与社会文明程度,诱发了裂变式的社会变革,将人类社会的治理理念、学习理念、发展理念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生存权和受益权的实现状况已然不是人们的关注对象,转而强调教育的自主、自决... 近年来,现代化要素不断重构着社会秩序、社会结构与社会文明程度,诱发了裂变式的社会变革,将人类社会的治理理念、学习理念、发展理念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生存权和受益权的实现状况已然不是人们的关注对象,转而强调教育的自主、自决、自立,倾向由内源性动力和自发性行为而衍生的产品,由此教育权的另一面——教育选择权成为新的权利主张。教育强制与教育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教育选择权的内涵,揭示了其运行过程中的表层现象及深层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多向式”赋予学生主体教育选择权的权力、“市场化”拓宽学生主体教育选择权的范畴、“一体化”保障学生主体教育选择权的行使,从而深化教育管理改革,逐步有序地实现学生教育选择权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选择权 受教育权 教育强制 教育自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