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2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一)观测分析及思考 被引量:262
1
作者 谌芸 孙军 +5 位作者 杨舒楠 宗志平 陈涛 方翀 盛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5-1266,共12页
本文利用多种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对北京2012年7月21日大暴雨过程的降水特点,引发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环境场条件及其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观测分析发现:这次特大暴雨是一次极端性降水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雨量大、... 本文利用多种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对北京2012年7月21日大暴雨过程的降水特点,引发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环境场条件及其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观测分析发现:这次特大暴雨是一次极端性降水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雨量大、范围广的特点。降水过程由暖区降水和锋面降水组成。暖区降水开始时间早,强降水中心较为分散,持续时间长。锋面降水阶段,多个强降水中心相连,形成雨带,雨强大,降水效率高,持续时间较短。引发此次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环境场条件分析发现:极端降水过程发生在高层辐散、中低层低涡切变和地面辐合线等高低空系统耦合的背景下。来源于热带和副热带的暖湿空气在暴雨区辐合,持续输送充沛的水汽,具有极高的整层可降水量、强低层水汽辐合等极端水汽条件。在充沛的水汽条件下,低涡切变、低空急流上的风速脉动、地面辐合线、地形作用等触发了强降水。随着锋面系统东移,在冷空气和适度的垂直风切变作用下对流系统组织化发展,产生较强的锋面降水。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发现:降水过程首先以层状云降水和分散的对流性降水为主。随着干冷空气的侵入逐渐转化为高度组织化的对流性降水,多个中小尺度对流云团组织化发展并形成MCC,产生极端强降水。由于回波长轴方向、地形以及回波移动方向三者平行,此次过程的雷达回波具有明显的"列车效应";并具有明显的后向传播特征和低质心的热带降水回波特点。通过此次罕见暴雨事件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此次特大暴雨过程极端性降水特点及极端水汽条件的成因;北方地区暖区暴雨的形成机制;列车效应和后向传播的形成机制;对流单体的组织维持机制以及数值预报对暖区降水的模拟诊断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暖区降水 对流云团组织化 MCC 列车效应
下载PDF
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二)极端性降水成因初探及思考 被引量:208
2
作者 孙军 谌芸 +4 位作者 杨舒楠 代刊 陈涛 姚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67-1277,共11页
本文是"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观测分析及思考"对此次过程的降水特点、水汽特点、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环境场条件和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这是一次极端降水过程。本文进... 本文是"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观测分析及思考"对此次过程的降水特点、水汽特点、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环境场条件和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这是一次极端降水过程。本文进一步从影响降水的因子:降水效率、水汽、上升运动、持续时间等方面进一步探讨极端性降水的成因,所用资料为业务中常用的模式分析和各种观测资料。分析表明,本次过程为典型华北暴雨环流形势,其中高层气流辐散区与低层低涡切变线的耦合是直接诱因;较高的环境相对湿度和湿层较厚,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和自由对流高度以及热带降水性质提高了本次过程的降水效率;异常大的水汽含量(可降水量达60~80 mm)及与其相关的物理量异常,可作为判断极端降水的重要因子;环境大气具有中下层条件性不稳定,上层湿中性层结特性,CAPE值中等,同时上层干侵入增加了对流不稳定,有利于上升运动发展;低涡切变线及华北地形共同触发了MCS的在暖区生成发展;低涡北跳、MCS后向传播特性使暖区MCS东移速度慢,形成"列车效应",造成降雨持续时间长。本文最后探讨了极端降水的预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强降水 雨强 降水持续时间 整层可降水量 MCSS 后向传播 列车效应 低涡切变线
下载PDF
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 被引量:131
3
作者 黄国文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共6页
从文献上看,学者们对text、discourse和discourse analysis或对“语篇分析”和“话语分析”的使用没有一致的看法,这是因为大家对这些术语的内涵和外延没有一致或比较一致的观点。本文对“语篇分析”和“话语分析”进行简单的回顾,... 从文献上看,学者们对text、discourse和discourse analysis或对“语篇分析”和“话语分析”的使用没有一致的看法,这是因为大家对这些术语的内涵和外延没有一致或比较一致的观点。本文对“语篇分析”和“话语分析”进行简单的回顾,对进行“语篇分析”/“话语分析”研究的几种学派进行梳理,澄清一些概念。此外,本文还就discourse analysis的汉语译文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 话语 语篇分析/话语分析
下载PDF
文化内涵词——翻译中信息传递的障碍及其对策 被引量:72
4
作者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7-81,共5页
文化内涵词是各语言中的特殊词汇 ,是翻译中的难点“一族” ,处理不当 ,会出现“超额翻译”或“欠额翻译”现象 ,成为信息传递的障碍 ;而“吃透”文化内涵词的内核 ,并辅以恰当的翻译方法 。
关键词 文化内涵词 翻译 超额翻译 欠额翻译
下载PDF
典籍英译:文化翻译观下的异化策略与中国英语 被引量:87
5
作者 霍跃红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5-48,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典籍英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适用的策略和方法,提出在把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成英语时,应该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采用异化的策略,适度运用中国英语,从而使中国文化尽快走向世界,真正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系统中的一员。
关键词 典籍英译 文化翻译观 异化 中国英语 中国式英语
下载PDF
北方一次暖区大暴雨强降水成因探讨 被引量:77
6
作者 杨舒楠 +2 位作者 孙军 张芳华 谌芸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55-1463,共9页
2012年7月7日黄淮出现一次典型暖区大暴雨过程,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和强降水范围集中,中尺度特征明显。本文通过常规和非常规观测、NCEP分析资料对该次黄淮暖切变线引发的豫东北、鲁南和苏北等地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 2012年7月7日黄淮出现一次典型暖区大暴雨过程,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和强降水范围集中,中尺度特征明显。本文通过常规和非常规观测、NCEP分析资料对该次黄淮暖切变线引发的豫东北、鲁南和苏北等地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整层高湿环境有利于降低暖区暴雨对抬升条件的要求、提高降水效率和局地不断产生中尺度对流系统;低层垂直风切变和超低空急流在对流触发和维持中可能有重要作用;次天气及以下尺度的抬升条件,如地面辐合线、925和850 hPa切变和低空急流出口区的风速辐合等均可导致强降水,降水落区一般位于低层多层风速辐合的叠置区;暖区暴雨的雷达回波具有明显的后向传播、列车效应和热带降水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暴雨 降水效率 垂直风切变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下载PDF
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61
7
作者 史兴松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70,共6页
在阐述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在商务英语专业的理论体系、培养目标及教学科研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作者对跨文化商务交际学研究的主要议题,尤其对以往研究之不足进行了简要评析。作者指出,单纯地满足于对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文化及主... 在阐述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在商务英语专业的理论体系、培养目标及教学科研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作者对跨文化商务交际学研究的主要议题,尤其对以往研究之不足进行了简要评析。作者指出,单纯地满足于对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文化及主体价值观念的了解,不足以确保跨国商务沟通的有效进行;除此之外,我们必须对交际对方的企业文化、职业文化、个体差异有所了解,并且了解其他文化的总体经济状况、具体商业实践和商务环境,惯用的交际策略,以及这些综合因素在工作场合对交际模式可能产生的动态影响。商务英语专业要培养合格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人才,有必要通过科学论证、精心设计,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立体化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群。研究表明,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可以为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提供理念、范畴和方法等多方面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商务交际学 商务英语 启示
原文传递
中国暖区暴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8
作者 谌芸 陈涛 +2 位作者 汪玲瑶 李晟祺 《暴雨灾害》 2019年第5期483-493,共11页
暖区暴雨是中国大气科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其天气尺度斜压性强迫弱、环境大气热动力不稳定性强,以及特殊的地形和海陆热力差异的外强迫作用,暴雨对流系统触发机制复杂,暴雨突发性、局地性特征明显。目前全球业务数值预报模式、中尺... 暖区暴雨是中国大气科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其天气尺度斜压性强迫弱、环境大气热动力不稳定性强,以及特殊的地形和海陆热力差异的外强迫作用,暴雨对流系统触发机制复杂,暴雨突发性、局地性特征明显。目前全球业务数值预报模式、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暖区暴雨的预报能力十分有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华南暖区暴雨的天气学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多地区暖区对流系统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指出暖区极端暴雨与稳定的线状对流系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近年来通过若干大型科学试验,对造成华南暖区暴雨的对流系统特征、边界层物理特征、降雨云物理过程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其中关于边界层急流、华南沿海地面冷池边界等中尺度特征分析进一步深化了暖区暴雨对流触发机制研究。本文回顾了近40年暖区暴雨部分研究成果,针对多地区暖区暴雨的天气学特征、暖区暴雨与低空急流的关系、暖区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低空急流
下载PDF
评价理论视域中的商务翻译研究 被引量:47
9
作者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91,109,共5页
近年来已有学者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研究新闻媒体语言的相关问题,但将该理论运用到商务翻译研究,迄今鲜见。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人际意义的最新成果。本研究探讨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视角:评价理论与商务翻译的结合。笔者以社论... 近年来已有学者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研究新闻媒体语言的相关问题,但将该理论运用到商务翻译研究,迄今鲜见。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人际意义的最新成果。本研究探讨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视角:评价理论与商务翻译的结合。笔者以社论语篇为案例,探讨将评价理论用于商务翻译实践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法 评价理论 商务翻译研究
下载PDF
商务英语写作多模态设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夏蓉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39,共8页
本实证研究探讨了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多模态设计。研究选取了实验班和参照班开展商务英语写作多模态教学实验,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写作测试窥探了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过程,具体分析了多模态设计对学生的适用性、对商务英语写作过程的影... 本实证研究探讨了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多模态设计。研究选取了实验班和参照班开展商务英语写作多模态教学实验,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写作测试窥探了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过程,具体分析了多模态设计对学生的适用性、对商务英语写作过程的影响以及多模态化和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英语写作 多模态设计 适用性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北方一次暖区大暴雨降水预报失败案例剖析 被引量:40
11
作者 谌芸 吕伟绮 +5 位作者 于超 李晟祺 杨舒楠 朱文剑 宫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5,共11页
目前全球模式对暖区暴雨的捕捉能力有限,北方地区的暖区暴雨预报更是业务预报中的一个难点。2013年7月1—2日河北、天津等地出现了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降水由锋前暖区降水和锋面降水组成,特别是冀中的特大暴雨[409mm·(24h)^(-1)... 目前全球模式对暖区暴雨的捕捉能力有限,北方地区的暖区暴雨预报更是业务预报中的一个难点。2013年7月1—2日河北、天津等地出现了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降水由锋前暖区降水和锋面降水组成,特别是冀中的特大暴雨[409mm·(24h)^(-1)]暖区降水占60%以上。预报员对此次过程的预报量级显著偏小,特大暴雨、暴雨均出现漏报。各家数值模式预报均不能给预报员提供足够的有用信息,给预报带来很多困难,导致预报的失败。本文利用业务预报中常用的数值预报产品、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等对此次北方暖区暴雨预报失败案例进行剖析,结果显示: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未能捕捉到可触发对流的次天气及以下尺度的小扰动,如地面辐合线、阵风锋、冷池及中尺度涡旋等及其对强降水的影响,加之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环境场条件,如低空急流、急流核的发展演变等的精细分析不足是导致强降水预报量级偏弱的重要因素;对于发生在深厚暖湿气团中的暖区降水的预报,需考虑高温高湿环境下地面辐合线、冷池及中尺度涡旋的相互作用对对流的触发及组织化发展导致的局地性、对流性强降水的产生;基于地面自动站资料和雷达资料等的短时临近预报可以弥补全球数值预报对中小尺度系统的捕捉能力的不足,提高暖区暴雨的预报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暴雨 预报失败 可预报性
下载PDF
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中的汉文化经典外译策略探索 被引量:35
12
作者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8-95,共8页
从文献上看,已经有学者讨论过翻译的异化与归化这个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将文化语言学理论运用到翻译策略的研究,目前尚不多见。本文以文化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从文化与翻译之关系出发,结合具体的案例对汉译外策略进行了探讨... 从文献上看,已经有学者讨论过翻译的异化与归化这个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将文化语言学理论运用到翻译策略的研究,目前尚不多见。本文以文化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从文化与翻译之关系出发,结合具体的案例对汉译外策略进行了探讨,指出21世纪的汉文化经典外译应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体现文化和谐观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言学 翻译策略 异化与归化 文化和谐观原则
原文传递
GRAPES-GFS模式暴雨预报天气学检验特征 被引量:39
13
作者 宫宇 代刊 +6 位作者 杨舒楠 唐健 张芳 胡宁 张夕迪 沈晓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48-1159,共12页
本文采用天气学检验方法,对2016年度国家气象中心GRAPES全球数值预报系统(GRAPES-GFS)业务预报暴雨过程及2013-2015年部分回算个例进行了检验,并结合对比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确定性预报模式(EC模式)和国家气象中心全球谱模式T639L60(T... 本文采用天气学检验方法,对2016年度国家气象中心GRAPES全球数值预报系统(GRAPES-GFS)业务预报暴雨过程及2013-2015年部分回算个例进行了检验,并结合对比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确定性预报模式(EC模式)和国家气象中心全球谱模式T639L60(T639模式)降水预报,梳理总结业务GRAPES-GFS模式预报性能优势和系统性偏差特征。被检验暴雨过程共38次,其中南方暴雨过程20次,北方暴雨过程6次,热带扰动或台风降水过程12次。依靠预报员主观天气学检验分析,从降水预报效果检验出发,结合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和示踪物理量检验,梳理总结模式预报系统性偏差,以期全面发掘该业务预报模式性能。结果表明对短期时效内的降水预报,GRAPES-GFS模式预报稳定性较好,整体明显优于T639模式。但还存在诸如对对流性降水预报较实况偏北或对主雨带南侧暖区降水预报不足的偏差特征;另对弱高空波动背景下的对流性降水预报偏弱;而在降水预报强度大致正确的情况下,对降水系统南侧偏南气流控制区域预报湿度偏大,对副热带地区的低涡系统预报偏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GFS模式 模式天气学检验 暴雨
下载PDF
医院环境下的药物经济学工作 被引量:35
14
作者 李大魁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结合药物经济学的主要概念,对我国医院环境下的药物经济学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方法:根据国外研究工作的经验,结合我国近年来药物经济学工作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目前的工作重点、方法和步骤。结果与结论:医院... 目的:结合药物经济学的主要概念,对我国医院环境下的药物经济学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方法:根据国外研究工作的经验,结合我国近年来药物经济学工作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目前的工作重点、方法和步骤。结果与结论:医院环境下的药物经济学工作在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及研究方向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心任务是促进临床经济合理地使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 医院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儒林外史》英汉语对比研究:语言与文化 被引量:27
15
作者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1,共4页
对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及其英译文的对比、分析、研究 ,在国内外都很少见。本文将以《儒林外史》原著及其英译本 The Scholars为语料 ,以文化语言学为理论指导 ,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 ,对二者进行探索性的对比研究 ,以期对小说... 对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及其英译文的对比、分析、研究 ,在国内外都很少见。本文将以《儒林外史》原著及其英译本 The Scholars为语料 ,以文化语言学为理论指导 ,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 ,对二者进行探索性的对比研究 ,以期对小说翻译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并对解读《儒林外史》、对章回小说的英汉语对比研究、对了解中外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语言与文化 英汉语对比研究
下载PDF
2012年初秋四川盆地两次西南涡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与预报检验 被引量:35
16
作者 宗志平 陈涛 +1 位作者 关月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7-576,共10页
利用常规观测和雷达、卫星等观测资料,从天气形势配置、对流活动特征以及预报检验等方面对2012年初秋发生在四川盆地的两次西南涡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重点对直接造成暖区对流性暴雨的MCS活动特征和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两次暴... 利用常规观测和雷达、卫星等观测资料,从天气形势配置、对流活动特征以及预报检验等方面对2012年初秋发生在四川盆地的两次西南涡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重点对直接造成暖区对流性暴雨的MCS活动特征和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两次暴雨过程在天气系统配置上,都具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稳定、高原槽活跃,以及低层有西南涡生成等共同特点;但由于副高脊线的位置差异、西风带短波扰动强度差异等原因,造成系统移动速度以及降水落区的显著区别。在这两次暴雨过程中MCS都较为活跃,第一次降水过程中的MCS较为稳定,系统移动相对缓慢;第二次过程中出现了MCC,局部单点雨强突出,移动速度也相对较快。分析表明第一次过程湿层相对深厚,对形成强降水非常有利,而第二次过程中垂直切变相对较强,高层存在明显干层,从而形成了更强的层结不稳定性,有利于强对流风暴的形成。两次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暖区对流性质,不稳定性、LLJ急流轴位置在判断初始对流启动位置上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针对这两次过程的预报检验表明,数值模式在反映暖区对流上存在明显缺陷,而预报员在建立精细化的中尺度天气概念模型指导下,主观预报能够在一定程度对数值预报做出订正,提高对暖区对流性降雨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西南涡 中尺度对流系统 预报检验
下载PDF
英汉喻体文化内涵对接与比喻性词语的翻译 被引量:29
17
作者 刘法公 《外语研究》 2004年第5期50-53,共4页
同样的喻体在不同的文化中所传递的形象信息往往不同。实现原文喻体与译文喻体的内涵对接是翻译比喻性词语的有效方法。对接的原则是源语的喻体和目的语的喻体必须都传递一致的形象内涵。英汉(汉英 )翻译比喻内涵信息对接的前提在于 :... 同样的喻体在不同的文化中所传递的形象信息往往不同。实现原文喻体与译文喻体的内涵对接是翻译比喻性词语的有效方法。对接的原则是源语的喻体和目的语的喻体必须都传递一致的形象内涵。英汉(汉英 )翻译比喻内涵信息对接的前提在于 :译者能够找准与源语比喻中的喻体在目的语中相对应的文化负荷喻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体文化内涵 比喻性词语 对接 翻译
下载PDF
汉英语篇意合与形合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31
18
作者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6-29,共4页
从文献上看,已经有很多学者关注汉英意合与形合这个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将文化语言学理论运用到汉英语篇意合与形合的对比研究方面,目前尚不多见。本文以文化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从语言与文化对比的角度,通过实例分析... 从文献上看,已经有很多学者关注汉英意合与形合这个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将文化语言学理论运用到汉英语篇意合与形合的对比研究方面,目前尚不多见。本文以文化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从语言与文化对比的角度,通过实例分析对汉英语篇意合和形合做一探索性研究,说明汉英对比研究对了解中外文化的共性与差异和汉英/英汉翻译的意义以及这类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言学 意合与形合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基施硅肥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及水稻镉累积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高子翔 周航 +5 位作者 杨文弢 辜娇峰 陈立伟 杜文琪 廖柏寒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299-5307,共9页
为研究硅肥对土壤Cd生物有效性以及水稻累积重金属Cd的影响,模拟土壤低Cd污染水平(Cd总量为0.72mg·kg^(-1))和土壤高Cd污染水平下(Cd总量为5.08 mg·kg^(-1)),土壤基施0、15、30、60 mg·kg^(-1)的硅肥,进行水稻盆栽种植实... 为研究硅肥对土壤Cd生物有效性以及水稻累积重金属Cd的影响,模拟土壤低Cd污染水平(Cd总量为0.72mg·kg^(-1))和土壤高Cd污染水平下(Cd总量为5.08 mg·kg^(-1)),土壤基施0、15、30、60 mg·kg^(-1)的硅肥,进行水稻盆栽种植实验.结果表明,施用15~60 mg·kg^(-1)硅肥能提升水稻各生育期土壤的pH值,降低土壤交换态Cd含量和TCLP提取态Cd含量24.2%~43.7%,12.7%~46.8%,土壤中Si能与Cd形成Si-Cd复合物,降低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且降低效果在土壤低Cd污染水平时优于高Cd污染水平.硅肥提升水稻地上部的生物量尤其是产量.土壤低Cd污染水平下,Si对土壤Cd向水稻地上部的转运有促进和阻碍两种作用,施用量过低(Si 15 mg·kg^(-1))或过高(Si 60 mg·kg^(-1))时均促进土壤Cd向水稻地上部转运,施用量为30 mg·kg^(-1)时则阻碍Cd向上转运.随着Si施用量的增大,糙米Cd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范围为0.07~0.15 mg·kg^(-1),均低于0.2 mg·kg^(-1).土壤高Cd污染水平下,Si阻碍Cd向水稻地上部的转运,糙米、谷壳、茎叶的Cd含量分别降低38.7%~48.5%、35.7%~70.7%、30.9%~40.7%,糙米Cd含量范围0.23~0.28 mg·kg^(-1).综合考虑产量和糙米Cd含量,土壤低Cd污染水平下,建议施用30 mg·kg^(-1)的Si;高Cd污染水平下,建议施用Si 15~60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肥 生物有效性 累积 镉污染 土壤 水稻
原文传递
济南7.18大暴雨中尺度分析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毕宝贵 谌芸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8-1229,共12页
利用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分辨率0.5°×0.5°、间隔6 h的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分析场资料和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数值模拟结果,对2007年7月18日济南大暴雨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分辨率0.5°×0.5°、间隔6 h的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分析场资料和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数值模拟结果,对2007年7月18日济南大暴雨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空急流、自内蒙古南下的低层冷空气和中层干空气的配置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和维持;中尺度对流系统生成、发展于低涡西南侧的辐合线上,低涡入海过程中移速减慢使辐合线经过济南速度减慢,导致济南持续3 h的短时强降水;生成于中尺度对流系统前30 km左右的对流系统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合并使降水增幅,最终导致极端降水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 低空急流 中尺度对流系统 数值模拟 辐合线 阵风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