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小檗碱对猪轮状病毒感染的IPEC-J2中TGF-β_1、EGFR、EGF、IGF_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妹玲 +7 位作者 陈立功 王丽 孟利佳 崔欢 张诚 白晓 王迎春 董世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83-2291,共9页
利用猪轮状病毒(PoRV)感染仔猪肠黏膜上皮细胞(IPEC-J2)建立损伤模型,研究硫酸小檗碱(BS)对PoRV感染的IPEC-J2中TGF-β_1、EGFR、EGF、IGF_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构建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重组质粒,绘制荧光标准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 利用猪轮状病毒(PoRV)感染仔猪肠黏膜上皮细胞(IPEC-J2)建立损伤模型,研究硫酸小檗碱(BS)对PoRV感染的IPEC-J2中TGF-β_1、EGFR、EGF、IGF_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构建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重组质粒,绘制荧光标准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BS对PoRV感染的IPEC-J2中TGF-β_1、EGFR、EGF、IGF_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PoRV能够显著引起IPEC-J2变性和坏死脱落,用BS药物组的IPEC-J2则生长基本良好;同时计算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各因子mRNA表达的差异倍数,显示BS有促进病毒损伤IPEC-J2中TGF-β_1和EGFR mRNA表达,抑制EGF和IGF_1mRNA表达的作用。可见在肠黏膜细胞损伤修复过程中,BS能够显著促进TGF-β_1和EGFR基因表达,但是抑制EGF和IGF_1基因表达,表明BS对各细胞因子在修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时间存在明显差异。BS可能通过调节损伤的肠黏膜上皮细胞修复因子的基因表达,进而调控肠上皮细胞的增殖、转化,对受损肠黏膜起到保护和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小檗碱 仔猪肠黏膜上皮细胞 猪轮状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TGF-β1 EGFR EGF IGF1
下载PDF
仔猪肠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对小檗碱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妹玲 乔宁 +4 位作者 陈立功 倩倩 王迎春 董世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102,共4页
为了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探讨小檗碱对体外培养的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安全剂量。本试验取刚出生未吃初乳的仔猪小肠的回肠段,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Ⅳ进行消化处理,获得原代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用免疫组化法对培养的仔... 为了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探讨小檗碱对体外培养的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安全剂量。本试验取刚出生未吃初乳的仔猪小肠的回肠段,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Ⅳ进行消化处理,获得原代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用免疫组化法对培养的仔猪肠粘膜细胞进行鉴定,用MTT检测法测定硫酸小檗碱对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安全浓度。结果表明:免疫组化法分离培养的细胞膜呈棕黄色,为粘膜上皮细胞。硫酸小檗碱对体外培养的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安全浓度为2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肠粘膜上皮细胞 培养 鉴定 小檗碱
下载PDF
猪IGF1、EGFR、EGF、β-actin基因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玲芝 +5 位作者 刘博 陈立功 孟利佳 崔欢 库尔瓦尼古丽.伊明江 董世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89,共6页
为建立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猪IGF1、EGFR、EGF、β-actin基因表达量的标准曲线,本试验根据目的基因在NCBI上CDS区序列,设计合成引物,构建目的基因重组质粒,采用SYBR GreenI荧光定量RT-PCR的检测方法,构建检测猪IGF1、EGFR、EGF、β-ac... 为建立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猪IGF1、EGFR、EGF、β-actin基因表达量的标准曲线,本试验根据目的基因在NCBI上CDS区序列,设计合成引物,构建目的基因重组质粒,采用SYBR GreenI荧光定量RT-PCR的检测方法,构建检测猪IGF1、EGFR、EGF、β-actin基因表达量的标准曲线。结果显示,由pEASY-T1目的基因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系数(R2)均大于或等于0.99,起始模板与Ct值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溶解曲线峰值单一,表明引物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结果准确可靠。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猪IGF1、EGFR、EGF、β-actin基因表达量的标准曲线,为后续检测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基因 RT-PCR 标准曲线 重组质粒
下载PDF
类NADC30毒株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孟利佳 +6 位作者 崔欢 白晓 张诚 陈立功 王迎春 高玉红 董世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87,共5页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测、RT-PCR检测与序列分析等方法,对疑似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的病猪进行诊断。送检病猪临床表现发热、呼吸困难、皮肤发绀;剖检病变为肺脏实变、淋巴...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测、RT-PCR检测与序列分析等方法,对疑似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的病猪进行诊断。送检病猪临床表现发热、呼吸困难、皮肤发绀;剖检病变为肺脏实变、淋巴结肿大出血;组织学变化主要包括间质性肺炎、淋巴结出血及多核巨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抗原主要定位于肺泡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病料RT-PCR结果呈PRRSV(命名为SJZ201701株)阳性;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的核衣壳(Nucleocapsid,N)蛋白基因与NADC30株之间基因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6.3%和84.4%。遗传进化分析表明,SJZ201701株与NADC30参考毒株关系最近。综合判定该病例为类NADC30株PRRSV引起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类NADC30毒株 核衣壳蛋白基因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