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舞蹈教育与舞蹈教师——兼谈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 被引量:5
1
作者 平心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年第3期100-103,共4页
文章把舞蹈专业教育中师徒传习的特征与内涵称为"宗师爱教",其中包括口传身授、言传身教、因材施教、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和教学相长等重要特征;舞蹈教育的这些重要特征,又恰与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导师制息息相通,密切符合;同时... 文章把舞蹈专业教育中师徒传习的特征与内涵称为"宗师爱教",其中包括口传身授、言传身教、因材施教、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和教学相长等重要特征;舞蹈教育的这些重要特征,又恰与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导师制息息相通,密切符合;同时,舞蹈教育的这些特征,还与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及"游于学"的教育思想,梅贻琦先生提出的游学教学法和王一川教授提出的从游教学法不谋而合,相得益彰。另外,康德美学把情感看成是沟通"知情意"和"真美善"及其《三大批判》的桥梁,席勒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即把美育和情感看成是沟通感性和理性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教育 宗师爱教 情感教育 人格教育
原文传递
女性主义视角下井陉拉花审美风格变迁研究
2
作者 温丽媛 《中国舞蹈学》 2023年第1期242-253,360,361,共14页
井陉拉花是产生并流传于河北省太行山东麓井陉县内的汉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国乡土文化艺术的代表,其内部形式要素和美学特征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生着时代转型。在井陉拉花千百年的传承中,伴随社会环境及意识形态的更迭,井陉拉花女性动作... 井陉拉花是产生并流传于河北省太行山东麓井陉县内的汉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国乡土文化艺术的代表,其内部形式要素和美学特征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生着时代转型。在井陉拉花千百年的传承中,伴随社会环境及意识形态的更迭,井陉拉花女性动作逐渐得以彰显,在表现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觉、凝聚族群文化认同方面提供着智慧源泉与内在动力。本文将以历史为依托,以现实为参照,通过对井陉拉花的历史梳理分析传统动作形成的背景,运用拉班结构舞谱对传统与现代的典型动作进行记录,并分析归纳女性动作变化的审美特征,进而以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和拉班动作分析原理对其文化进行释义,从而在动作变迁中发掘女性动作由“内敛”向“释放”审美变迁的根本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陉拉花 女性动作 女性主义 主体意识
下载PDF
《阿凡达》:电影特效制作的新纪元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9-70,共2页
《阿凡达》的拍摄动机其实早在1995年就已经提上台面。但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想要拍摄《阿凡达》这样的电影,并把其中的虚拟世界制作出来,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被制作出来,也没有几个影院和银幕可以放映。3D电影在当时还并... 《阿凡达》的拍摄动机其实早在1995年就已经提上台面。但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想要拍摄《阿凡达》这样的电影,并把其中的虚拟世界制作出来,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被制作出来,也没有几个影院和银幕可以放映。3D电影在当时还并不是能被广泛拍摄并放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效制作 电影 虚拟世界 拍摄 放映
下载PDF
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以赫哲族原生态歌舞走进校园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7-238,共2页
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一直生存在我们的主流视线之外,近年来由于世界多元化所带来的音乐的多元化,以及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对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关注。本文通过对"赫哲族原生态歌舞进校园&q... 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一直生存在我们的主流视线之外,近年来由于世界多元化所带来的音乐的多元化,以及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对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关注。本文通过对"赫哲族原生态歌舞进校园"现象的分析,阐述如何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民族歌舞音乐 历史继承性 民族性 创新性
原文传递
从文字符号到身体符号——《德寿宫舞谱》复现研究综述
5
作者 袁雅菲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4期136-138,共3页
《德寿宫舞谱》是南宋词人周密著作《癸辛杂识》中的一部分,首次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宋代宫廷舞蹈的姿态,集中体现了宋代舞蹈的规范化和程式性,审美性与艺术性。本文对《德寿宫舞谱》的破译方法进行文献梳理,总结出戏剧身段、符号转... 《德寿宫舞谱》是南宋词人周密著作《癸辛杂识》中的一部分,首次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宋代宫廷舞蹈的姿态,集中体现了宋代舞蹈的规范化和程式性,审美性与艺术性。本文对《德寿宫舞谱》的破译方法进行文献梳理,总结出戏剧身段、符号转译、活态传承等舞谱复现的途径,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新时代语境下科技助力古代舞蹈重建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寿宫舞谱》 舞蹈复现 综述
下载PDF
大学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音乐时空》 2014年第20期144-145,共2页
"音乐鉴赏"课作为一门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校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多年来的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实... "音乐鉴赏"课作为一门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校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多年来的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从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方式、指导方式等方面改革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版块 教学现状 音乐实践环节
下载PDF
赫哲族说唱音乐“伊玛堪”的特点及传承教育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竹岩 孟丹娜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4-138,共5页
"伊玛堪"是赫哲族传统音乐艺术的瑰宝。通过激发传承人的传承和创新热情、将"伊玛堪"传承纳入各级学校课程内容、鼓励支持作为"伊玛堪"生存土壤的民族节庆活动以及鼓励学习赫哲语等多种措施,有可能化解目... "伊玛堪"是赫哲族传统音乐艺术的瑰宝。通过激发传承人的传承和创新热情、将"伊玛堪"传承纳入各级学校课程内容、鼓励支持作为"伊玛堪"生存土壤的民族节庆活动以及鼓励学习赫哲语等多种措施,有可能化解目前"伊玛堪"传承中面临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哲族 伊玛堪 传承教育
原文传递
论汉唐古典舞的袖舞技法与审美气韵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立 《艺术评鉴》 2016年第15期105-107,共3页
巾袖舞是中国古典舞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古典舞蹈的艺术特色。巾袖舞既是古代中国宫廷舞蹈审美形态的集大成者,又是当代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流派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将以孙颖教授20世纪80年代创造的汉唐古典舞中的袖舞为例,首先对... 巾袖舞是中国古典舞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古典舞蹈的艺术特色。巾袖舞既是古代中国宫廷舞蹈审美形态的集大成者,又是当代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流派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将以孙颖教授20世纪80年代创造的汉唐古典舞中的袖舞为例,首先对汉唐派古典舞中袖舞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进而对当代汉唐派古典舞的袖舞技法运用进行解析,最终揭示出延续千年的汉唐袖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所蕴含的新的审美气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袖舞 袖舞技法 舞姿 审美气韵
下载PDF
论青龙猴打棒的动作形态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阳 《艺术评鉴》 2017年第10期53-54,共2页
"青龙猴打棒"是满族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表演风格的民俗活动,也是满族独有的道具类民间舞蹈。"青龙猴打棒"起源于清代,相传康熙年间,满族正蓝旗"跑马圈地"于此,以猎为生。同治五年名震冀东,已有三百多年的... "青龙猴打棒"是满族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表演风格的民俗活动,也是满族独有的道具类民间舞蹈。"青龙猴打棒"起源于清代,相传康熙年间,满族正蓝旗"跑马圈地"于此,以猎为生。同治五年名震冀东,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本文将以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的民间舞蹈猴打棒为例,一方面运用"拉班结构舞谱"对原生态"青龙猴打棒"的舞蹈动作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对原生态"青龙猴打棒"动作提炼"优质基因",让猴打棒与现代编创技法融入,使其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猴打棒 拉班结构舞谱 原生态 动作提炼
下载PDF
舞蹈《唐宫夜宴》传统文化内涵探究
10
作者 杨洋 《当代音乐》 2022年第10期174-176,共3页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指引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舞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具体表达,更能映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推进社会...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指引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舞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具体表达,更能映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具有唐朝文化底蕴的原创古典舞蹈作品《唐宫夜宴》为研究对象,通过作品舞蹈形式要素对传统文化传承性诠释;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当代舞蹈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三方面内容,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入新时代社会生活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 创新 创造
下载PDF
世界音乐的声响诠释与变迁
11
作者 吐尔洪.斯拉吉丁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0-52,共3页
如何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尤其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国际问题。本文以2005国际民族音乐学术会议内容为依据,概述当代世界各国音乐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以对人类无形文化遗产—音乐的声响做多层面的探讨。
关键词 腊管 刀郎木卡姆 赞哈调
下载PDF
赫哲族与那乃族音乐文化传承模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9-140,共2页
赫哲族与那乃族本是同根生,却在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跨国界民族,位于我国境内的成为赫哲,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则成为那乃族。这两个一母同胞的兄弟民族在跨国界以后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在音乐文化传承上,... 赫哲族与那乃族本是同根生,却在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跨国界民族,位于我国境内的成为赫哲,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则成为那乃族。这两个一母同胞的兄弟民族在跨国界以后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在音乐文化传承上,由于受到不同国家外在环境的影响,也不再完全相同,跨国界为他们的音乐文化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本文将从传承现状、传承形式、传承主题等方面对赫哲族与那乃族的音乐文化传承模式进行分析。本文采用了对比研究法,同时结合人类学、社会学知识,以发展的眼光尽力对两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模式作出科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文化 文化传承 跨国界音乐文化
下载PDF
赫哲族民间音乐产业化保护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竹岩 《音乐大观》 2012年第8期98-99,共2页
本文通过对赫哲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调查研究,了解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历史与现状,进一步阐释如何对赫哲族的非物质文化进行产业化保护的措施和途径,同时对如何抢救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 文化产业化 嫁令阔 伊玛堪
原文传递
空的意象与空的空间——彼得·布鲁克《情人的衣服》叙事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琳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37,共4页
彼得·布鲁克的戏剧理论引领当代戏剧创作和评论的风向,《情人的衣服》作为唯一一部在中国上演的彼得·布鲁克戏剧,为观众提供了"朝圣"的范本,其叙事视角的变换,叙事空间的"空"与"有"的展示,以及... 彼得·布鲁克的戏剧理论引领当代戏剧创作和评论的风向,《情人的衣服》作为唯一一部在中国上演的彼得·布鲁克戏剧,为观众提供了"朝圣"的范本,其叙事视角的变换,叙事空间的"空"与"有"的展示,以及"衣服"作为一种叙事符号意象的表达,都展示了戏剧作为一种叙事文本的多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布鲁克 叙事学 叙事视角 叙事空间 叙事符号
原文传递
《2012》特效制作解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65,共2页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影片的主人公如何挣扎求生。灾难电影是自电影工业诞生以来一个永恒不变的题材,但是至今为止从没有一部灾难电影可与《2012》相媲美。影片最吸引人的看点自然是...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影片的主人公如何挣扎求生。灾难电影是自电影工业诞生以来一个永恒不变的题材,但是至今为止从没有一部灾难电影可与《2012》相媲美。影片最吸引人的看点自然是用最新的好莱坞特效打造出的灾难场景,公路被截断、桥梁集体坍塌、高楼大厦犹如覆倒的扑克牌,所有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效制作 电影工业 解析 世界末日 灾难 主人公 好莱坞 扑克牌
下载PDF
跨界民族音乐田野调查工作的思考——以中国赫哲族和俄罗斯那乃族民间音乐为例
16
作者 《艺术教育》 2018年第3期90-91,共2页
田野调查是民族音乐学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收获了一大批经典的民族音乐,完成了众多民族音乐学研究论著。田野调查所取得的一手资料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的财富。文章以田野调查工作理论为前提,在对中国... 田野调查是民族音乐学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收获了一大批经典的民族音乐,完成了众多民族音乐学研究论著。田野调查所取得的一手资料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的财富。文章以田野调查工作理论为前提,在对中国赫哲族和俄罗斯那乃族跨界民族的田野调查实践认知基础上,阐述田野调查的工作方法及其对跨界民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工作 实地调查 观察法
原文传递
音乐的声响诠释与变迁——2005台北国际民族音乐学术论坛综述
17
作者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民族音乐 学术论坛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东吴大学
原文传递
《情人的衣服》戏剧间离效果分析 彼得·布鲁克与布莱希特关于“间离效果”的对话
18
作者 赵琳 《上海戏剧》 2015年第9期48-51,共4页
德国戏剧理论家尤根·霍夫曼的后现代主义戏剧观强调戏剧的非线性、戏剧解构和反文法表演‘,这三大戏剧特性概括了当前西方戏剧的一种创作倾向,一种颠覆式的、去逻各斯的、反传统的戏剧模式充斥整个当代戏剧界。作为后现代主义戏... 德国戏剧理论家尤根·霍夫曼的后现代主义戏剧观强调戏剧的非线性、戏剧解构和反文法表演‘,这三大戏剧特性概括了当前西方戏剧的一种创作倾向,一种颠覆式的、去逻各斯的、反传统的戏剧模式充斥整个当代戏剧界。作为后现代主义戏剧的先驱人物,彼得·布鲁克以自己的戏剧理论和戏剧实践展示了西方当代戏剧的思想多元、文本多义、表达多样的戏剧形态,对跨文化普世戏剧的追求和对新的戏剧空间的塑造是其戏剧的两大成就。然而,彼得·布鲁克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传统戏剧的叛逆者,恰恰相反,他的戏剧思想植根于悠久的西方戏剧传统,是当代社会的精神反思,他钟情于莎剧等戏剧传统,称莎剧是“永恒的源泉”,“彼得·布鲁克所做的任何一个新颖的实践,在于他植根于西方已有数百年的丰富而伟大的戏剧传统,这位拥有矿脉和道具的魔术师,可以任意寻求从古代向现代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观 效果分析 后现代主义 戏剧理论家 西方戏剧 间离 衣服 情人
下载PDF
大爱无疆——舞蹈《国家的孩子》形式要素解析
19
作者 温丽媛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第3期129-130,共2页
舞蹈《国家的孩子》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三年困难时期"蒙古族牧民受国家嘱托抚养3000名上海孤儿的故事。本文主要通过对舞蹈作品心理式结构、队形调度、动作语言形式要素的分析来探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探索孤儿与草原牧... 舞蹈《国家的孩子》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三年困难时期"蒙古族牧民受国家嘱托抚养3000名上海孤儿的故事。本文主要通过对舞蹈作品心理式结构、队形调度、动作语言形式要素的分析来探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探索孤儿与草原牧民从相见到相认、相处到相别过程中情绪与情感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形调度 动作语言 情绪情感
下载PDF
浅析舞剧《朱鹮》的非审美维度
20
作者 熊珊珊 《艺术评鉴》 2018年第2期81-82,85,共3页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文化活动,不是孤立于文化、历史、社会之外的,当一个舞蹈作品在表现它的审美维度的同时,也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它背后所蕴含的非审美维度。本文将运用"丹纳三原则"的方法即从种族、环境、时代的非审美维度出发,...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文化活动,不是孤立于文化、历史、社会之外的,当一个舞蹈作品在表现它的审美维度的同时,也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它背后所蕴含的非审美维度。本文将运用"丹纳三原则"的方法即从种族、环境、时代的非审美维度出发,来浅析舞剧《朱鹮》,试图通过非审美维度的视角来关照艺术作品表现得本体内容,从而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纳三原则 《朱鹮》 非审美维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