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振 胡川 +4 位作者 高焕绅 孙一 张海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后1个月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并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9年4月,初次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0岁以上高龄患者266例的资料。[结果]患者术后共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27例,占10...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后1个月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并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9年4月,初次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0岁以上高龄患者266例的资料。[结果]患者术后共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27例,占10.15%,其中8例术后谵妄,6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心力衰竭,3例脑梗,3例术后感染,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按是否发生并发症将患者分为两组,有并发症组THA术比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有并发症组局麻比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有并发症组术前合并脑部疾病比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有并发症组输血比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脑部疾病(OR=5.466,P<0.05)和输血(OR=4.597,P<0.05)是术后1个月内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总体安全性较高,但术前合并脑部疾病或输血的患者术后1个月内易发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关节置换 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时机与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0
2
作者 梁华新 +4 位作者 刘乃杰 李东原 郝铮 赵丛海 孙利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时机与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65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654例患者中,早期手术组288例,出院时预后良好者231例(80.02%);间期手术组81例,出...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时机与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65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654例患者中,早期手术组288例,出院时预后良好者231例(80.02%);间期手术组81例,出院时预后良好者54例(66.67%);晚期手术组285例,出院时预后良好者253例(88.77%);在术后随访到的415例患者中,早期手术组192例,预后良好者153例(79.69%);间期手术组44例,预后良好者27例(61.36%);晚期手术组170例,预后良好者162例(82.41%)。术后新出现脑梗死患者共135例,发生率为20.64%,早期手术组为68例(23.61%),间期手术组为22例(27.16%),晚期手术组为45例(15.79%)。结论单纯从显微外科手术效果分析,无论是近期效果还是远期效果,晚期手术组均优于早期手术组;但晚期手术患者将面临等待晚期手术期间动脉瘤再次出血的风险,因此推荐早期手术;间期手术效果最差,除非合并较大颅内血肿或脑疝者,应尽量避免间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手术时机 预后
原文传递
HBV感染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钊冠 +3 位作者 车媛媛 包金 单红丽 黄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体内自身免疫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20例HBV感染者作为HBV阳性组,其中HBV携带者,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各30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荧光法测120例HBV感染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核抗体(...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体内自身免疫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20例HBV感染者作为HBV阳性组,其中HBV携带者,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各30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荧光法测120例HBV感染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及抗平滑肌抗体(SM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采用散色比浊法测类风湿因子(RF),采用印迹法测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肝肾微粒体抗体I型(LKM-1)、抗肝细胞浆抗体I型(LC-1)。结果 (1)HBV阳性组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48.3%,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χ2=30.375,P<0.05);(2)HBV携带组、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40%、56.7%、56.7%,组间比较χ2=3.337,P=0.3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自身抗体以ANA、RF为主,ANA滴度以1∶100为主,荧光类型以"均质型"、"颗粒型"为主;(4)对ANA滴度≥1∶320者进行肝谱分析,肝硬化组有2例AMA-M2阳性,说明HBV感染有自身免疫肝病发生的可能;(5)自身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自身抗体在肝功能破坏方面起一定的作用。结论 HBV感染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并由于自身抗体的存在造成肝功能进一步损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自身抗体 荧光抗体技术 间接
下载PDF
体重指数对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中长期临床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高焕绅 +1 位作者 孙一 张海宁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251-257,共7页
背景:目前缺乏体重指数(BMI)对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后临床疗效和假体存留率影响的中长期报道。目的:明确患者BMI对活动平台单髁假体中长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采用Oxfordphase3单髁假体系统治疗膝关节内... 背景:目前缺乏体重指数(BMI)对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后临床疗效和假体存留率影响的中长期报道。目的:明确患者BMI对活动平台单髁假体中长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采用Oxfordphase3单髁假体系统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193例(229膝),随访60~132个月,平均(93.3±24.2)个月。根据手术时的BMI将患者分为:体重正常组(BMI 18.5~22.9 kg/m2),超重组(23.0~24.9 kg/m2),肥胖组(25.0~29.9 kg/m2),重度肥胖组(≥30 kg/m2)。分别记录各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膝关节协会功能评分(KSFS)、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关节活动度(ROM)、股骨胫骨角(FTA)进行统计分析。记录翻修或失败的原因、翻修的类型及从手术日期到翻修的持续时间。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假体存留率进行分析,计算并比较各BMI组假体存留率。结果:各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ROM无显著差异。与术后即刻FTA比较,BMI≥30 kg/m2患者末次随访时FTA内翻程度更大(P<0.05)。各组KSS评分、HSS评分、力线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BMI≥30 kg/m2患者在随访时的KSS评分(F=8.141,P<0.05)、HSS评分(F=4.248,P<0.05)改善程度最小,与其余三组差异显著。从BMI最低到最高组假体存留率为100%、95.3%、95.5%和94.7%,各组假体存留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861,P=0.602)。结论:BMI对活动平台单髁假体中长期存留率无显著影响,重度肥胖(BMI≥30 kg/m2)是影响单髁置换术后中长期临床结果改善程度的一个显著性的指标。肥胖患者在选择单髁置换术时应当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单髁置换术 体重指数 假体 翻修
下载PDF
立体定向神经活检技术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楠 张金男 +1 位作者 赵丛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3期516-518,共3页
颅内病变的治疗必须依据可靠的术前诊断,伴随立体定向技术及CT、MRI等技术的发展,立体定向神经活检技术(Stereotactic Brain Biopsy,SBB)已成为诊断颅内病变的可靠方法[1]。SBB依据立体定向原理,结合影像学检查数据,利用有框架或无框... 颅内病变的治疗必须依据可靠的术前诊断,伴随立体定向技术及CT、MRI等技术的发展,立体定向神经活检技术(Stereotactic Brain Biopsy,SBB)已成为诊断颅内病变的可靠方法[1]。SBB依据立体定向原理,结合影像学检查数据,利用有框架或无框架定向仪、神经导航仪、立体定向机器人等设备引导活检针小孔下进入颅内预定部位获取待检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神经活检 颅内病变 活检针 神经导航仪 神经内镜 影像学检查 技术安全性 穿刺路径 出血现象
下载PDF
股肌下结合微斜切入路与经股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血清学标志物水平差异 被引量:3
6
作者 +4 位作者 李大伟 孙一 李海燕 李涛 张海宁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230-235,共6页
背景: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目前仍存在争议,血清肌肉损伤和炎性标志物水平的测定为评估手术创伤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方法。目的:比较股肌下结合微斜切(SMOC)入路与经股肌入路TKA术后早期反映肌肉损伤和炎症的相关血清学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背景: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目前仍存在争议,血清肌肉损伤和炎性标志物水平的测定为评估手术创伤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方法。目的:比较股肌下结合微斜切(SMOC)入路与经股肌入路TKA术后早期反映肌肉损伤和炎症的相关血清学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手术方式的比较和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从2018年7~11月拟行TKA的587例患者中,选择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MOC入路组(n=31)和经股肌入路组(n=32),分别采用SMOC入路、经股肌入路。术中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人数。术后1、2、3 d复查血清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术后两组患者可直腿抬高时间,术后3 d髌上5 cm周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4周疼痛VAS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胫骨股骨机械轴夹角(MFTA)和髌股适合角(CA),并进行比较。结果:SMOC入路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小于经股肌入路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经股肌入路组患者比较,SMOC入路组患者术后3 d髌上5 cm周径更小,可直腿抬高时间更短,术后3 d、术后4周疼痛VAS评分均更低,术后4周KSS评分更高,术后追加镇痛患者比例更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术前两组患者CK、CRP、TNF-α、IL-1β、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血清CK、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SMOC入路组患者术后1 d、2 d、3 d各时间点血清CK、CRP水平均低于经股肌入路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术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与术前差别不大,且两组患者术后1 d、2 d、3 d各时间点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OMC入路所造成的肌肉损伤和炎症反应明显少于经股肌入路,可加快围手术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入路 血清学标志物
下载PDF
倾向得分匹配评价Advance?内轴膝关节置换保留后交叉韧带与否的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3 位作者 高焕绅 孙一 王英振 张海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对比使用Advance?内轴型(AMP)膝关节置换假体保留后交叉韧带(PCL)与否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使用AMP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TKA)的病例,收集术前术后患者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 目的对比使用Advance?内轴型(AMP)膝关节置换假体保留后交叉韧带(PCL)与否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使用AMP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TKA)的病例,收集术前术后患者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膝关节协会评分(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及术后人工关节被遗忘指数(FJS),通过1∶1倾向得分匹配(PSM)获得匹配组后进行相关对比分析。结果后交叉韧带保留(CR)组47膝、后交叉韧带代替(CS)组1059膝获得完整评分数据,PSM匹配前两组除术前KSS临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分别为25±4和24±7,t=0.82,P=0.41),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术前WOMAC评分、术前KSS功能评分、术前RO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匹配获得CR组37膝与CS组37膝,匹配后两组在各术前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匹配组内术后在WOMAC评分、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ROM均较术前优异(均P<0.05);两匹配组间术后WOMAC评分、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ROM及FJ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R匹配组1膝术后PCL损伤。CR匹配组并发症发生率(8.1%)高于CS匹配组(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31)。结论使用AMP假体时,CR型和CS型假体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CR型术后存在潜在PCL损伤等相关风险,术者需审慎选择合适类型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后交叉韧带 倾向得分匹配 内轴
原文传递
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并发感染性皮疹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李培敬 佟建宁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785-789,共5页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并发感染性皮疹的临床特点, 积累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2013年9月至2020年8月合并感染性皮疹的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病历资料, 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455例患儿为研究对...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并发感染性皮疹的临床特点, 积累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2013年9月至2020年8月合并感染性皮疹的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病历资料, 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45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男性273例(60.0%), 女性182例(40.0%), 重症组106例(23.3%), 非重症组349例(76.7%)。中位月龄16.0(9.0, 42.0)个月。皮疹出现于肺炎病程中的(6.9±5.2)d, 皮疹持续时间(6.0±3.1)d, 皮疹形态呈多形性, 其中以非特异性的斑丘疹(67.5%)最常见。B型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 共91例(20.0%), 其次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为85例(18.7%), 50例(11.0%)患儿存在EB病毒再激活感染。重症组的中位发病月龄、住院天数、发热天数、皮疹出现时间、皮疹持续时间以及恢复期发热伴皮疹、CRP升高、PCT升高、IgE升高、肺炎支原体感染及EB病毒再激活感染率均高于非重症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 467.0, t=6.500、4.923、3.098、2.998, χ^(2)=13.445、15.391、8.208、5.313、29.839、13.474, P均<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患儿一般情况、肺外并发症、呼吸音减低以及恢复期发热伴皮疹。结论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程中伴发的非特异性感染性皮疹对疾病严重程度及病原学有一定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儿童 皮疹
原文传递
耙雪(外一首)
9
作者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9-199,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