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指导孕期健康教育联合围生期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产程及转剖宫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陶美青 鲍莺莺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17期3138-3141,共4页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指导孕期健康教育联合围生期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产程及转剖宫产率影响性。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130例来台州医院恩泽妇产院区生产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健康教育方式和分娩体位分成两组,对...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指导孕期健康教育联合围生期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产程及转剖宫产率影响性。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130例来台州医院恩泽妇产院区生产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健康教育方式和分娩体位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予常规健康教育和仰卧位体位生产,研究组65例予IMB引导孕期健康教育,在围生期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全程记录患者生产情况,对比两组不同方式后在产程、妊娠结局、并发症及盆底功能变化。结果产程时间比较: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自然生产率90.76%、剖宫产率4.62%,对照组自然生产率73.85%、剖宫产率18.46%,研究组自然生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较对照组患儿高(P<0.05),而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盆底功能指标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压(VSP)、收缩持续时间、Ⅰ类纤维强度及Ⅱ类纤维强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产妇并发症率9.24%、新生儿并发症率4.62%,对照组孕产妇并发症率23.07%、新生儿并发症率18.46%,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MB引导孕期健康教育联合围生期自由体位分娩能缩短产程,降低转剖宫产率和并发症,保护盆底功能,可作为围生期孕产妇常规分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孕期健康教育 围生期 自由体位 产妇产程 剖宫产率 盆底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盆底超声下尿道相关角度与腹压漏尿点压的相关性及对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卢海洪 孙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4期763-766,共4页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下尿道相关角度与腹压漏尿点压的相关性及在压力性尿失禁(SU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台州医院就诊的SUI患者120例为SUI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经产妇120例为对照组,采用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下尿道相关角度与腹压漏尿点压的相关性及在压力性尿失禁(SU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台州医院就诊的SUI患者120例为SUI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经产妇120例为对照组,采用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结果 SUI组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125.51±15.52)°]明显高于对照组[(111.50±1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6,P<0.05);SUI组Valsalva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153.33±20.15)°]、尿道倾斜角[(51.21±14.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5.59±24.42)°、(39.15±1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98、7.193,均P<0.05);随腹压漏尿点压降低,SUI组患者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状态下尿道倾斜角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和尿道倾斜角诊断SU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6、0.796及0.790。结论 SUI患者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倾斜角明显升高,与腹压漏尿点压有一定相关性,在SUI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道后角 尿道倾斜角 腹压漏尿点压 压力性尿失禁
原文传递
临床路径护理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孙霞 王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3期591-592,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所接...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临床路径护理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手术治疗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保证手术治疗较高的安全性,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提升其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护理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应用方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电针联合耳针在分娩镇痛促进产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孙霞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9年第2期264-266,共3页
分娩疼痛伴随分娩过程产生,是由产道娩出过程中子宫收缩、子宫撕裂等伤害性刺激引起局部神经末梢出现电冲动,并从腰骶丛神经传递至脊髓及大脑痛觉中枢,导致产生的剧烈疼痛感[1]。分娩疼痛会使得产妇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应激反应,造成... 分娩疼痛伴随分娩过程产生,是由产道娩出过程中子宫收缩、子宫撕裂等伤害性刺激引起局部神经末梢出现电冲动,并从腰骶丛神经传递至脊髓及大脑痛觉中枢,导致产生的剧烈疼痛感[1]。分娩疼痛会使得产妇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应激反应,造成产妇中枢疼痛阀值下降,并释放多种致痛因子,导致分娩疼痛加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下载PDF
无痛分娩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伟 王飞 +1 位作者 卢海洪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22期5163-5165,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和常规阴道分娩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为选择更优的分娩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观...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和常规阴道分娩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为选择更优的分娩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观察组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比较两组初产妇盆底肌功能评分、盆腔器官脱垂程度(POP-Q分类法)、盆底肌最大肌电压及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的平均肌电压值。结果对照组初产妇盆底肌功能总分为(57.16±12.43)分,在静态前阶段分数为(54.18±20.16)分,Ⅰ型肌纤维分数为(50.87±23.24)分,Ⅱ型肌纤维分数为(49.26±18.52)分,在静态后阶段分数为(56.54±13.11)分;观察组初产妇盆底肌功能总分为(64.24±13.42)分,在静态前阶段分数为(67.18±21.92)分,Ⅰ型肌纤维分数为(63.12±21.35)分,Ⅱ型肌纤维分数为(57.75±16.87)分,在静态后阶段分数为(69.32±15.94)分。观察组初产妇在产后6~8周的盆底肌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37、3.087、2.745、2.396及4.379,均P<0.05)。对照组初产妇盆腔器官脱垂程度0度12例(24.0%),1度15例(30.0%),2度23例(46.0%);观察组初产妇妇盆腔器官脱垂程度0度22例(44.0%),1度21例(42.0%),2度7例(14.0%)。观察组初产妇盆腔器官脱垂0度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度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6、12.19,均P<0.05)。对照组初产妇盆底肌最大肌电压为(60.24±16.43)μV,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的平均肌电压值为(13.49±4.05)μV;观察组初产妇盆底肌最大肌电压为(20.91±2.62)μV,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的平均肌电压值为(17.32±3.18)μV。观察组初产妇盆底肌最大肌电压和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的平均肌电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52、5.864,均P<0.05)。结论无痛分娩可以有效缓解分娩对盆腔肌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无痛分娩 常规阴道分娩 盆底肌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