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基内肋阵列微通道内的流动和换热特性 被引量:7
1
作者 康宁 吴慧英 法尧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72-1577,共6页
制作了四种带有圆柱形内肋阵列的硅基微通道,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对其内部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平直微通道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内肋阵列微通道中流动阻力提升和强化换热的机理。研究表明;内肋阵列带来较大阻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改... 制作了四种带有圆柱形内肋阵列的硅基微通道,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对其内部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平直微通道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内肋阵列微通道中流动阻力提升和强化换热的机理。研究表明;内肋阵列带来较大阻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换热;流体流经内肋阵列微通道时,其阻力在低Re数下主要来自壁面效应产生的摩擦阻力,高Re数下则受绕肋产生尾涡的影响较大;不同内肋布置方式对流体流动和换热影响显著,叉排布置比顺排布置的内肋阵列微通道具有更大的摩擦因子和换热系数,且增大垂直于流动方向内肋密度更有利于增强换热;内肋排列最为紧密的微通道#2综合换热性能最好,相同泵功下,其换热热阻相对于平直微通道降低了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肋阵列 硅基微通道 内肋布置 流动阻力 强化换热
原文传递
翅片管式蒸发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法尧 马虎根 +1 位作者 罗述慧 张希忠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0年第4期76-80,共5页
拟合了制冷剂(R22、R134a和R407C)热力性质的公式,并以这三种制冷剂为工质,选择平直翅片、波纹翅片、开缝翅片和百叶窗翅片,采用稳态集中参数模型,用VB语言编制翅片管式蒸发器的计算机设计程序。在程序的编制过程中,还采用了模块化开发... 拟合了制冷剂(R22、R134a和R407C)热力性质的公式,并以这三种制冷剂为工质,选择平直翅片、波纹翅片、开缝翅片和百叶窗翅片,采用稳态集中参数模型,用VB语言编制翅片管式蒸发器的计算机设计程序。在程序的编制过程中,还采用了模块化开发技术,避免公式的反复使用和繁琐的迭代计算而造成的错误,以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软件主要的计算结果包括热流密度、换热系数、压降等基本量,还包括蒸发器尺寸以及蒸发器的耗材。本软件的界面可视化较好,功能比较齐全,精确度满足空冷式蒸发器工程设计的要求。最后算例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式蒸发器 新型制冷剂 软件设计
下载PDF
可压缩容积对内肋阵列微通道流动沸腾不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法尧 吴慧英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2-319,共8页
实验研究了通道入口上游存在不同的可压缩容积条件下,水力直径为210.4mm的硅基内肋阵列微通道内去离子水流动沸腾不稳定性,实验采用的内肋结构为圆形叉排内肋阵列.实验过程中,实验段加热功率保持恒定,采用逐渐减小去离子水质量流量的方... 实验研究了通道入口上游存在不同的可压缩容积条件下,水力直径为210.4mm的硅基内肋阵列微通道内去离子水流动沸腾不稳定性,实验采用的内肋结构为圆形叉排内肋阵列.实验过程中,实验段加热功率保持恒定,采用逐渐减小去离子水质量流量的方法改变工况.定量分析了不同可压缩容积条件下,沸腾不稳定起始点(OFI)、沸腾不稳定现象产生时,温度和压力振荡的振幅和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几种可压缩容积(V=0,0.5,1.0和2.0cm^3)条件下,OFI点对应的质量流量几乎相同,这表明可压缩容积对OFI没有影响.当通道上游存在可压缩容积时,OFI点之后通道内产生了沸腾不稳定性现象,伴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周期性振荡.而且随着可压缩容积增加,温度和压力振荡的振幅逐渐增大,周期线性增加.在非稳态沸腾区,流量稍有减小便会引起平均压降突然增大,且增幅随着可压缩容积增加而增大.而通道上游不存在可压缩容积时,通道内未产生沸腾不稳定性现象.微通道入口上游可压缩容积有多种形式,采用压力罐驱动和上游管道采用软管连接都会引入可压缩容积,从而引起可压缩容积不稳定性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内肋阵列 不稳定性 可压缩容积 流动不稳定起始点
原文传递
微尺度水平单管内流动沸腾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法尧 马虎根 白健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57-1360,共4页
对非共沸混合工质R134a/R32(75/25)在水平微尺度管道内的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探究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的主导机制。对影响其换热的多种因素(热流密度、质量流量和质量干度)进行了分析,实验得出,当质量干度较低时... 对非共沸混合工质R134a/R32(75/25)在水平微尺度管道内的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探究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的主导机制。对影响其换热的多种因素(热流密度、质量流量和质量干度)进行了分析,实验得出,当质量干度较低时,热流密度和质量流量共同控制着微尺度管内的换热方式,当热流密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时,管道内的换热以核态沸腾为主;当质量流量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时,管道内的换热以强制对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度 流动沸腾 沸腾机制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微通道内流动沸腾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圣列 马虎根 法尧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4年第4期235-240,共6页
对国内外微通道流动和换热的研究实验作了总结,阐述了影响微通道换热系数的因素,如热流密度、过热度和干度等.对去离子水在内径为0.65 mm、长为102 mm的圆形管道内流动沸腾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局部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变化关系,进而... 对国内外微通道流动和换热的研究实验作了总结,阐述了影响微通道换热系数的因素,如热流密度、过热度和干度等.对去离子水在内径为0.65 mm、长为102 mm的圆形管道内流动沸腾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局部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变化关系,进而根据换热系数的变化趋势讨论了饱和流动沸腾区微通道内主导的换热机制.结果表明:从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变化关系很难判定主导的换热机制;将实验数据与已发表的预测关联式进行了比较,发现大多关联式都失效,说明基于常规理论的模型不再适用于微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流动沸腾换热 干度 换热关联式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