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
徐汉晖
章琼
|
《凯里学院学报》
|
2016 |
10
|
|
2
|
“国学热”现象透视与反思 |
徐汉晖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7
|
|
3
|
地方特性与新山乡巨变——关于“村BA”纪实叙事的文化解码 |
徐汉晖
|
《社会科学动态》
|
2024 |
0 |
|
4
|
基于OBE理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构 |
徐汉晖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2023 |
0 |
|
5
|
家国伦理与启蒙救赎:《高山清渠》的“新主流”叙事 |
徐汉晖
|
《今古文创》
|
2023 |
0 |
|
6
|
“大学写作”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路径分析 |
徐汉晖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2 |
2
|
|
7
|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症候分析与完善策略 |
徐汉晖
|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21 |
3
|
|
8
|
论文化素质课大学语文与写作的课程建设——以凯里学院为个案分析 |
徐汉晖
|
《凯里学院学报》
|
2013 |
2
|
|
9
|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的两座高峰——郁达夫与徐訏的比较论 |
徐汉晖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8 |
1
|
|
10
|
“异托邦”与“闯入者”:《雷雨》空间伦理的隐性表达 |
徐汉晖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1
|
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长津湖》的成长叙事与史诗美学 |
徐汉晖
章琼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2
|
地域与精神:贵州文艺奖电影类作品评论 |
徐汉晖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3
|
等级与伦理:中国现当代家族小说“父亲”脸谱考 |
徐汉晖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4
|
论电影《白鹿原》的艺术缺失 |
徐汉晖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5
|
差序伦理与差序格局的内生关系考论 |
徐汉晖
|
《社会科学动态》
|
2022 |
0 |
|
16
|
大学写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李平
徐汉晖
|
《大学教育》
|
2019 |
0 |
|
17
|
探析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反面人物形象 |
徐汉晖
|
《凯里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8
|
探析“红色经典”小说的“怨恨”叙事 |
徐汉晖
|
《凯里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9
|
现代小说中“孝子”与“逆子”形象的伦理阐释 |
徐汉晖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20 |
0 |
|
20
|
解构与建构:中国现当代小说女性形象考论 |
徐汉晖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