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固定化酯酶制备(R)-氟比洛芬 被引量:4
1
作者 杨仲毅 陈少欣 +2 位作者 王献周 白骅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9-100,112,共3页
本研究利用固定化重组酯酶由氟比洛芬乙酯拆分制备(R)-氟比洛芬。将基因工程菌经高压破壁的裂解液直接固定到含Ni2+的载体上,所得固定化酯酶的比活力为340u/g。反应液分离纯化后(R)-氟比洛芬的光学纯度达99.6%,收率为30.7%。
关键词 (R)-氟比洛芬 固定化酶 手性拆分
下载PDF
ATP合成菌株的构建及用于联合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 被引量:3
2
作者 江林林 吴磊 +4 位作者 许海霞 黄坚丽 张永进 杨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1-226,共6页
为降低S-腺苷甲硫氨酸的生产成本,构建了同时表达腺苷激酶、腺苷酸激酶和乙酸激酶3 种酶的重组大肠杆菌菌株用于ATP 的合成,并对ATP 的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腺苷30 mmol/L,乙酰磷酸二锂盐135 mmol/L,硫酸镁5 mmol/L,... 为降低S-腺苷甲硫氨酸的生产成本,构建了同时表达腺苷激酶、腺苷酸激酶和乙酸激酶3 种酶的重组大肠杆菌菌株用于ATP 的合成,并对ATP 的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腺苷30 mmol/L,乙酰磷酸二锂盐135 mmol/L,硫酸镁5 mmol/L,硼砂50 mmol/L,菌体2 g/L(湿重),反应液初始pH7.5,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3 h,反应转化率可以达到99%以上。按照上述反应体系进行5 L 放大,反应结束后再投入65 mmol/L D,L-甲硫氨酸和50 g/L(湿重)表达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重组大肠杆菌菌体,并补加15 mmol/L 硫酸镁,转化18 h S-腺苷甲硫酸浓度能达到8.7 g/L,转化率达到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合成 腺苷激酶 腺苷酸激酶 乙酸激酶 S-腺苷甲硫氨酸
下载PDF
谷胱甘肽合成酶系CLEAs的制备及应用
3
作者 田慧 杨峰晨 +2 位作者 卢泓宇 杨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1-270,共10页
为在谷胱甘肽合成工艺中降低成本,同时能够实现酶的可存储性、商品化性,将谷胱甘肽合成酶系经过合适的沉淀剂沉淀,戊二醛交联制备成共固定交联酶聚集体。通过优化沉淀条件,交联条件,蛋白浓度及添加剂的使用,最终得到最优的制备方法为:在... 为在谷胱甘肽合成工艺中降低成本,同时能够实现酶的可存储性、商品化性,将谷胱甘肽合成酶系经过合适的沉淀剂沉淀,戊二醛交联制备成共固定交联酶聚集体。通过优化沉淀条件,交联条件,蛋白浓度及添加剂的使用,最终得到最优的制备方法为:在4℃,30 g/L蛋白浓度条件下,加入PEI-600(添加剂w∶酶液蛋白w=1∶5)与酶液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加入6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4 h,最后以0.5%戊二醛进行交联。最终蛋白沉淀率为94.9%,酶活回收率为48.2%,单位CLEAs的酶活为4.9 U/g,分别相比对照组的28.7%及2.57 U/g提高了19.5%和2.33 U/g,GSH最高产量达到11.26 g/L,在转化第12批次时GSH产量为9.03 g/L,相对酶活力为78.4%,4℃条件下储藏33 d后相对酶活力为92.12%。经优化制备条件后得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系CLEAs有较高的初始酶活力,能稳定转化10批次以上,储藏稳定性佳,具有优良的工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合成酶系 固定化 交联酶聚集体 添加剂
下载PDF
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艾南山 李立华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33,共3页
生态旅游作为解决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承盾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在全世界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不少地方出现了资源退化情况。本文运用生态学原理,从系统角度,对如何发展生态旅游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生态学原理 生态旅游
下载PDF
珠三角城镇化新进程 被引量:35
5
作者 周春山 王宇渠 +1 位作者 李世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63,共19页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依靠优惠政策,利用区位优势,吸收外来投资,开始了快速城镇化的进程。总结珠三角快速城镇化的主要特点,即在开放政策的导向下,以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为基础,外资推动、自下而上的城镇化。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依靠优惠政策,利用区位优势,吸收外来投资,开始了快速城镇化的进程。总结珠三角快速城镇化的主要特点,即在开放政策的导向下,以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为基础,外资推动、自下而上的城镇化。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这种模式的问题充分暴露。分析传统城镇化模式所遇的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短缺、产品出口受限等困境,提出珠三角地区在解决困境中所形成的城镇化新进程的基本特点,即创新引领、复合驱动、以人为核心、强调品质、城乡协调发展并对珠三角城镇化新进程的本质特点、能否成功转型、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关系,以及能否再次成为中国城镇化的典范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新时期珠三角地区以及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 城镇化模式 创新 自下而上 城市群
原文传递
旅游环境问题的经济学透视 被引量:13
6
作者 葛姣菊 李后强 《重庆环境科学》 2000年第5期15-17,20,共4页
旅游环境问题已成为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 ,通过对旅游环境容量和经济行为分析 ,指出了旅游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外部不经济性。为了实现在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旅游经济效益最大化 ,需主动进行环境治理并采取适... 旅游环境问题已成为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 ,通过对旅游环境容量和经济行为分析 ,指出了旅游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外部不经济性。为了实现在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旅游经济效益最大化 ,需主动进行环境治理并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环境问题 环境容量 可持续发展 环境经济学
下载PDF
生物炭加速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机理 被引量:18
7
作者 石笑羽 王宁 +2 位作者 陈钦冬 吴华南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04-3212,共9页
为考察生物炭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机理,采用批次实验,以餐厨垃圾为基质,设置污泥空白组、餐厨垃圾对照组和生物炭实验组。检测系统的甲烷日产量、甲烷浓度、渗滤液pH、电导率、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和氨氮浓... 为考察生物炭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机理,采用批次实验,以餐厨垃圾为基质,设置污泥空白组、餐厨垃圾对照组和生物炭实验组。检测系统的甲烷日产量、甲烷浓度、渗滤液pH、电导率、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和氨氮浓度,并对生物炭进行了表征(pH、表面元素、表面形态和官能团)。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添加使体系的最大日甲烷产量提高24.09%,并保持较高的pH,乙酸、丙酸、丁酸峰值分别降低了10.46%、9.96%和13.79%。生物炭丰富的孔结构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位点;生物炭的表面金属元素(K、Ca、Mg)和官能团(-OH、C≡C、-NH、C=O(C-O)、CO_3^(2-))使其具有较高的碱度,从而提高厌氧消化系统的缓冲能力和产甲烷菌活性,进而提高产甲烷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餐厨垃圾 厌氧消化 挥发性脂肪酸 产甲烷
原文传递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数量类型及空间重叠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志刚 郭盛才 +1 位作者 林寿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3期54-60,共7页
广东现有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地1359个,是全国自然保护地建立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保护地交叉重叠尤其复杂。理清不同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是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及今后的建设管理的基础。以全省自然保护地摸底调查数据为基础,先从级别、类... 广东现有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地1359个,是全国自然保护地建立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保护地交叉重叠尤其复杂。理清不同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是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及今后的建设管理的基础。以全省自然保护地摸底调查数据为基础,先从级别、类型两个方面总体分析保护地数量特征,再按照设立时间的先后梳理各类保护地出现和发展的趋势,最后用ArcGIS对重叠地块作拓扑,对不同类型、级别的保护地之间的空间重叠情况作核密度分析。结果表明:(1)广东省现有8种类型自然保护地,其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3类数量和面积占比最大。从1956年至2020年,保护地类型、数量、面积均不断增加,整体经历了萌芽、发展、全面快速增加、个别类型持续增长4个阶段。(2)不同类型保护地之间的普遍存在交叉重叠,总重叠面积44.27万hm^(2),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重叠面积占总重叠面积的85.19%,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重叠面积最大;同种类型不同级别之间也存在重叠,国家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之间重叠最大。广东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数量少,市县级自然保护地数量多,交叉重叠现象普遍,整合优化难度较大。对自然保护地集中的热点区域按照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类型进行优化整合,加强对市县级保护地的管理;开展保护地有效管理评价,引导各级各类保护地提升保护与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自然保护地 空间分布 数量特征
下载PDF
垃圾焚烧飞灰水泥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和浸出性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尚宁 王海洋 +2 位作者 吴华南 Ko Jae Hac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07-3214,共8页
利用垃圾焚烧飞灰掺入普通硅酸盐水泥制备水泥固化体,通过浸出性实验,研究了飞灰掺量(0%、20%、40%与60%)、浸出液pH及水洗预处理对水泥固化体抗压强度及重金属(Zn、Pb、Cu、Cd、Cr、Ni)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非水洗飞灰水泥固化体... 利用垃圾焚烧飞灰掺入普通硅酸盐水泥制备水泥固化体,通过浸出性实验,研究了飞灰掺量(0%、20%、40%与60%)、浸出液pH及水洗预处理对水泥固化体抗压强度及重金属(Zn、Pb、Cu、Cd、Cr、Ni)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非水洗飞灰水泥固化体,pH为4.2和10.0下浸出84 d时,相同组成固化体抗压强度较为接近,飞灰掺量20%,40%和60%的固化体抗压强度分别为41、15和10 MPa左右;除掺量为40%和60%的固化体浸出液中重金属(pH为4.2时Ni和Pb,pH为10.0时Ni)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外,掺量为40%和60%的固化体的其余浸出液及掺量20%的固化体浸出液中测定的重金属浓度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于水洗飞灰水泥固化体,pH为4.2和10.0下浸出84 d时,相同组成固化体抗压强度较为接近,飞灰掺量20%、40%和60%的固化体抗压强度分别为37、32和10 MPa左右;除掺量为60%的固化体浸出液(pH为4.2和10.0)中Ni和Pb均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外,掺量为60%的固化体的其余浸出液及飞灰掺量20%和40%的固化体浸出液中测定的重金属浓度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飞灰水洗预处理提高了飞灰掺量40%水泥固化体抗压强度,同时降低了重金属浸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水洗预处理 PH 长期浸出性 抗压强度
原文传递
广东省樟树立木生长规律和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林丽平 +1 位作者 罗勇 雷渊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29,共7页
基于广东省90株樟树伐倒木(其中40株樟树解析木数据),按不同径阶随机抽取60株样木进行建模,其余30株作为验证数据,对广东主要碳汇造林树种樟树的生长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4 a樟树(去皮)直径可达30.86 cm,树高可达14~15 m,... 基于广东省90株樟树伐倒木(其中40株樟树解析木数据),按不同径阶随机抽取60株样木进行建模,其余30株作为验证数据,对广东主要碳汇造林树种樟树的生长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4 a樟树(去皮)直径可达30.86 cm,树高可达14~15 m,材积可达0.43 m3。(2)解析木在整个生长期内的生长过程符合树木生长的一般规律,即直径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比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的晚;树高在整个生长期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多次相交,呈多峰状;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与直径和树高的生长高峰期出现的规律不一致。(3)拟合出樟树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Mitscheerlich、Schumacher和Gompertz模型,其表达式依次为:Y=45.91(1-1.03e^(-0.03T));Y=15.81 T22.6e^((-6.22)/T)和Y=1.86e~((-4.60e^(-0.03T))),表明樟树胸径、树高、材积的自然生长极值分别为45.91 cm、15.81 m、1.86 m^3。(4)通过对60株樟树的胸径、树高和材积最优模型进行验证,得出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理论值与实际值拟合结果非常显著(p<0.01),胸径的R^2值为0.73,树高的R2值为0.74,材积的R2值为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解析 生长规律 生长模型 樟树
下载PDF
环境生物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后强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7期335-336,共2页
生物技术是环境工程污染治理中的一种基本方法,与其他传统处理方法相比,具有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在调研近年资料的基础上,该文介绍了生物技术在水、大气、土壤污染处理及环境监测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微生物降解 技术进展 环境生物技术
下载PDF
武汉引种火炬松种源基本密度的变异与综合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有明 唐万鹏 +2 位作者 刘立德 郑兰英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0-184,共5页
13年生火炬松18个种源间木材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大于0.42,并随着树龄的增大而有加强的趋势。方差分析中种源、环境方差分量各占1/2,反映出遗传、环境对火炬松基本密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株内径向基本密... 13年生火炬松18个种源间木材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大于0.42,并随着树龄的增大而有加强的趋势。方差分析中种源、环境方差分量各占1/2,反映出遗传、环境对火炬松基本密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株内径向基本密度以递增模式为主,林木不同生长阶段基本密度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反映出早期测定是可行的。基本密度与种源原产地经度、纬度间相关系数很小,无明显的经向或纬向变异模式。种源内个体间基本密度的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变异,基本密度与树高、胸径、材积存在着正相关。火炬松在种源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个体选择可获得生长量、材质的双向增益。综合评估表明L1、L3、L14和L16为工业用材优良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引种 基本密度 遗传变异 种源
下载PDF
广东木荷各器官含碳率及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林丽平 +3 位作者 薛春泉 邓冬旺 钟海智 雷渊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1-78,共8页
以2012年广东连续清查资源数据中木荷的分布为基础,按2 cm、4 cm、6 cm、8 cm、12 cm、16cm、20 cm、26 cm、32 cm、38 cm共10个径阶90株木荷样木,获取树干、树皮、树叶、树枝、树根各器官生物量及含碳率数据,计算90个单株各器官的碳储... 以2012年广东连续清查资源数据中木荷的分布为基础,按2 cm、4 cm、6 cm、8 cm、12 cm、16cm、20 cm、26 cm、32 cm、38 cm共10个径阶90株木荷样木,获取树干、树皮、树叶、树枝、树根各器官生物量及含碳率数据,计算90个单株各器官的碳储量。结果表明:(1)广东木荷平均含碳率为0.556 9,各器官含碳率排列顺序为树干(0.565 4)>树叶(0.558 4)>树枝(0.556 1)>树根(0.548 7)>树皮(0.508 8),各器官含碳率除树皮外,树干、树叶、树枝、树根差异不显著,树皮含碳率显著低于其它各器官。(2)木荷含碳率与胸径相关性不明显,胸径增加对含碳率的影响较小,天然林的含碳率与人工林差异很小,实际应用中可以忽略其差异。(3)各器官碳储量占全树碳储量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4)随着胸径增加,树干碳储量比例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树枝碳储量比例为先减少后增加,树根碳储量比例上下波动,但变化不大,树皮、树叶碳储量比例减少。(5)拟合出木荷人工林胸径、D2H的碳储量模型依次为Ct=0.007 8D3.164 8,Ct=0.004 3(D2H)1.189 7,R2值依次为0.996 4,0.995 5;天然林胸径、D2H的碳储量模型依次为Ct=1.109 1 D1.511 9,Ct=0.636 3(D2H)0.597 9,R2值依次为0.911 5,0.903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率 碳储量 木荷 广东
下载PDF
广东樟树各器官含碳率及碳储量 被引量:11
14
作者 林丽平 +2 位作者 薛春泉 罗勇 雷渊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9,共10页
以2012年广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源数据中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的分布为基础,按2, 4, 6, 8,12, 16, 20, 26, 32和38 cm共10个径阶伐倒90株樟树样木,获取树干、树皮、树叶、树枝、树根各器官生物量及含碳率数据,采用加权平均和总碳... 以2012年广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源数据中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的分布为基础,按2, 4, 6, 8,12, 16, 20, 26, 32和38 cm共10个径阶伐倒90株樟树样木,获取树干、树皮、树叶、树枝、树根各器官生物量及含碳率数据,采用加权平均和总碳储量计算方法,计算了90株单木的碳储量。结果表明:广东樟树平均含碳率为0.509 6;树皮含碳率显著低于其他各器官(P<0.05),树干、树叶、树枝、树根差异不显著;含碳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到近熟林和成熟林达到最高,到过熟林再下降;人工林的含碳率高于天然林;含碳率随着纬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海拔增加而降低;各器官碳储量在全树中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树干,树枝,树根,树皮,树叶;随着胸径增加树干碳储量比例变化的趋势先增加后下降,树皮碳储量比例前期稳定、后期下降,树叶、树根碳储量比例变化不大,树枝碳储量比例初期稳定、后期增加。拟合出樟树年龄(A),胸径(D)和D2H(H为树高)的最优碳储量(Ct)模型依次为Ct=0.019 4A2.652 0, Ct=0.011 8D2.937 6, Ct=0.001 6(D2H)1.268 6, R2值依次为0.602 9, 0.943 2,0.910 5;经交叉检验,模型拟合效果显著(P<0.01)。以胸径和D2H为变量的樟树碳储量模型拟合效果优于以年龄为变量的模型,模型应用中应优先选择胸径和D2H为变量的模型进行碳储量估算,当胸径和D2H不易测量且年龄易知时,方可使用年龄为变量的碳储量模型进行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含碳率 碳储量 樟树 广东省
下载PDF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樊晶 杨志刚 +2 位作者 郭盛才 练丽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6期111-117,共7页
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是保护地整合优化的重要基础,对于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东省6种类型1 359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理统计模型,采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最邻近点指数和核密度估... 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是保护地整合优化的重要基础,对于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东省6种类型1 359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理统计模型,采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最邻近点指数和核密度估计的方法对广东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是面积最大的保护地,珠三角地区是自然保护地数量最多的区域;广东省自然保护地总体呈多中心集聚组团分布的格局,3个高密度区分布位于佛山市、东莞市西部和广州市北部。提出建议:利用此次整合优化的契机,进一步优化广东省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布局,尝试在珠三角地区布局国家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空间分布 体系建设 核密度分析
下载PDF
污泥基生物炭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廖雨晴 KO Jaehac +1 位作者 袁土贵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3-534,共12页
为考察污泥基生物炭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以餐厨垃圾为基质,设置4种不同接种比(inoculum to substrate ratio, ISR)的批次实验,以得到不同酸化程度的厌氧消化体系;检测空白组、餐厨垃圾对照组和生物炭实验组的产甲烷情况和微生物... 为考察污泥基生物炭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以餐厨垃圾为基质,设置4种不同接种比(inoculum to substrate ratio, ISR)的批次实验,以得到不同酸化程度的厌氧消化体系;检测空白组、餐厨垃圾对照组和生物炭实验组的产甲烷情况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ISR=2时,生物炭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效果不明显;当ISR=0.5时,生物炭使其停滞期缩短28.9%左右;ISR越小,生物炭对酸化停滞时间缩短以及产甲烷速率提高的效果越明显。同时,生物炭可以促进Chloroflex,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的生长,从而提高厌氧消化中间产物的产生。当ISR较大时,厌氧消化系统的产甲烷途径以乙酸利用型为主,投加生物炭可以促进乙酸型产甲烷;随着ISR减小,产甲烷途径有逐渐向氢利用型转变的趋势,同时Methanosacrina逐渐替代Methanosaeta利用乙酸产甲烷。本研究结果可为污泥基生物炭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生物炭 餐厨垃圾 厌氧消化 产甲烷 微生物
原文传递
市政污泥与木屑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章佳文 +2 位作者 刘虎 吴华南 陈钦冬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0-1156,共7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市政污泥、木屑及其不同比例的混合样品热解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升温速率和混合比例对热解过程的影响。对污泥和木屑进行单独热解时,木屑比污泥的反应活性更高;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二者的挥发分析出指数D均有增大,但...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市政污泥、木屑及其不同比例的混合样品热解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升温速率和混合比例对热解过程的影响。对污泥和木屑进行单独热解时,木屑比污泥的反应活性更高;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二者的挥发分析出指数D均有增大,但升温速率对污泥挥发分析出的影响更大;污泥与木屑共热解改善了污泥热解过程的综合热解释放特性,有利于热解反应的进行;随木屑添加比例的增加D值呈指数增长,在木屑添加比例为80%时,D达到最大值118.18×10^(-8),但仍低于理论值141.67×10^(-8),说明存在竞争作用。文章采用FWO(Flynn-Wall-Ozawa)和Starink方法,分别计算木屑添加比例为80%的共热解表观活化能。当转化程度α为0.1~0.8时活化能变化较小,α为0.9时活化能分别突增到761.64,786.12 kJ/mol。这说明共热解过程可分为150~520℃和520~1000℃两个温度阶段,与污泥单独热解相比,降低了转化率达到90%时的终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木屑 共热解特性 动力学 活化能
下载PDF
生物炭吸附硫化氢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梁铭珅 +1 位作者 许文君 黄丹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086-5099,共14页
硫化氢(H_(2)S)是现代社会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气体污染物之一,具有高毒性、腐蚀性和污染性,若处理不当会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生物炭因具备良好的吸附特性以及低成本和制备来源广等优点,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硫化氢(H_(2)S)是现代社会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气体污染物之一,具有高毒性、腐蚀性和污染性,若处理不当会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生物炭因具备良好的吸附特性以及低成本和制备来源广等优点,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生物炭吸附硫化氢技术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影响生物炭吸附硫化氢的因素复杂多样,需要对相关知识和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从生物炭特性、吸附影响因素(生物质原料、热解温度、热解停留时间、粒径)、调控手段(包括湿度、吸附温度、吸附操作条件、改性活化)以及吸附硫化氢机制,对国内外生物炭吸附硫化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选择合适的生物炭原材料、制备条件和优化生物炭吸附条件,从而为实现生物炭对硫化氢的高效去除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硫化氢(H_(2)S) 吸附机制 影响因素 调控手段
原文传递
氧化铁投加方式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雪濛 周丽丽 +1 位作者 秦杰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氧化铁可以促进产甲烷菌的代谢活动,从而加快厌氧消化体系的产甲烷速率。通过设计3组反应器,探究了不同的氧化铁添加方式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包括空白组A(餐厨垃圾+厌氧污泥),以及2个实验组B(餐厨垃圾+厌氧污泥,48 h后投加... 氧化铁可以促进产甲烷菌的代谢活动,从而加快厌氧消化体系的产甲烷速率。通过设计3组反应器,探究了不同的氧化铁添加方式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包括空白组A(餐厨垃圾+厌氧污泥),以及2个实验组B(餐厨垃圾+厌氧污泥,48 h后投加氧化铁)和C(餐厨垃圾+厌氧污泥+氧化铁)。结果表明:反应器A酸化严重,进入长期产甲烷抑制状态;反应器B可以解除酸抑制,恢复体系产甲烷能力,但需要较长的启动期;反应器C则能较快达到产甲烷阶段。此外,截止到第54天实验结束,反应器C的累积产甲烷量(48 349 m L)高于B(35 665 m L)。对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投加氧化铁可解除体系酸抑制,恢复其产甲烷能力。而在厌氧消化初期加入氧化铁可以更快地解除酸抑制,并促成更高的产甲烷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厌氧消化 酸抑制 氧化铁 添加方式
原文传递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水热炭化机理及水热炭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雪 张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6-2545,共10页
通过水热炭化方法(HTC)制备纤维类生物质炭材料,是当前废弃生物质高值化处理的一种方式。生物质具有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特点,在不同的水热条件下涉及水解、降解、聚合等复杂反应。制备的水热炭性质如形貌、孔结构、表面官能团分布等... 通过水热炭化方法(HTC)制备纤维类生物质炭材料,是当前废弃生物质高值化处理的一种方式。生物质具有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特点,在不同的水热条件下涉及水解、降解、聚合等复杂反应。制备的水热炭性质如形貌、孔结构、表面官能团分布等受原料物理化学结构和水热反应条件影响较大,而水热炭的性质直接影响水热炭的应用。木质素炭化需要较高的水热强度,生成的水热炭石墨化程度和稳定性更高,可应用于导电、耐高温材料等领域;纤维素、半纤维素相对于木质素炭化温度低,更易形成多孔结构,获得更高的比表面积。另外二者因富含羟基,制备的水热炭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有利于通过静电吸附、离子交换等过程实现污染物吸附,进一步应用于环境治理等领域。水热温度主要影响炭化程度和水热炭得率,而水热时间则对水热炭形貌具有更明显的作用。通过改性可以定向调控水热炭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范围。为明晰不同条件下水热炭的结构变化,本文综述了纤维类生物质的种类、原料组成及水热条件对水热炭结构的影响,深入分析了水热炭生成机理,探讨了生物炭改性方法,归纳了生物炭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为生物质基水热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水热 炭材料 炭化路径 结构调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