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表面滴状冷凝传热寿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学虎 王补宣 +1 位作者 林纪方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6-200,共5页
在滴状冷凝传热寿命测试装置上,对采用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DIMI)技术制备的聚四氟乙烯(PTFE)表面的商状冷凝传热寿命进行了间歇实验测试。满状冷凝已维持约500h(间歇操作总时间为1,000h),实验现象及传热性能趋于基本稳定。同... 在滴状冷凝传热寿命测试装置上,对采用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DIMI)技术制备的聚四氟乙烯(PTFE)表面的商状冷凝传热寿命进行了间歇实验测试。满状冷凝已维持约500h(间歇操作总时间为1,000h),实验现象及传热性能趋于基本稳定。同时表明聚合物与金属基体具有较强的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状冷凝 传热 寿命 聚合物 聚四氟乙烯
下载PDF
表面材质及Mg^(2+)对CaCO_3结垢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传芳 沈自求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13-317,共5页
以显微照像技术考察了流动硬水体系中负溶解性盐CaCO_3在紫铜、黄铜、铝、铸铁和聚四氟乙烯加热表面的沉积形态,发现在惰性表面的沉积为无定形体,在硬金属表面的沉积为规则的结晶体。以紫铜作实验试件,研究了溶液中Mg^(2+... 以显微照像技术考察了流动硬水体系中负溶解性盐CaCO_3在紫铜、黄铜、铝、铸铁和聚四氟乙烯加热表面的沉积形态,发现在惰性表面的沉积为无定形体,在硬金属表面的沉积为规则的结晶体。以紫铜作实验试件,研究了溶液中Mg^(2+)对CaCO_3结垢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Mg^(2+)可明显抑制结垢生长,说明Mg^(2+)可作为一种方便的阻垢剂用于特定场合的钙垢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材质 镁离子 碳酸钙 阻垢 沉积形态
下载PDF
CaCO_3结垢诱导期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传芳 沈自求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99-205,共7页
在区别结晶和结垢诱导期前提下,建立了CaCO_3在加热表面非均相成核结垢诱导期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了该诱导期与壁面过饱和度、壁面温度、流体流速及表面性能的关系。以离子注氮的表面改性技术,制备低表面能无附加热阻的金属基新表面,实... 在区别结晶和结垢诱导期前提下,建立了CaCO_3在加热表面非均相成核结垢诱导期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了该诱导期与壁面过饱和度、壁面温度、流体流速及表面性能的关系。以离子注氮的表面改性技术,制备低表面能无附加热阻的金属基新表面,实验研究了该表面对结垢诱导期的影响,发现它可延长结垢诱导期0.5~1倍以上,证实了表面性能同结垢诱导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垢诱导期 非均相成核 碳酸钙
下载PDF
蒸汽冷凝型态的表面自由能差判据 被引量:15
4
作者 马学虎 陈嘉宾 +1 位作者 林纪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7-460,共4页
提出了蒸汽在固体表面上冷凝方式的表面自由能差判据 ,即冷凝温度下液体表面自由能与固体表面的表面自由能差大于 33.3mJ·m-2 时蒸汽在该表面上呈现滴状冷凝的必要条件 .当表面自由能差在 0与 33.3mJ·m-2范围内 ,表面强化冷... 提出了蒸汽在固体表面上冷凝方式的表面自由能差判据 ,即冷凝温度下液体表面自由能与固体表面的表面自由能差大于 33.3mJ·m-2 时蒸汽在该表面上呈现滴状冷凝的必要条件 .当表面自由能差在 0与 33.3mJ·m-2范围内 ,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的效果将取决于表面自由能差值的大小 ,差值越大 ,强化效果越明显 .这对深化表面涂层强化冷凝传热的机理以及选择传热表面涂层材料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与文献报道实验结果的比较证实 ,该判据排除了静态接触角判据中测量温度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型态判据 表面自由能差判据 强化冷凝传热
下载PDF
超薄聚合物表面与滴状冷凝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学虎 林纪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采用等离子体聚合技术在黄铜管外表面制备了六氟丙烯、六甲基二硅氧烷的超薄聚合物薄膜,实现了水蒸气的滴状冷凝.对不同冷凝表面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测定,并对聚合膜的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和估算.分析讨论了聚合工艺条件对滴状冷凝传热... 采用等离子体聚合技术在黄铜管外表面制备了六氟丙烯、六甲基二硅氧烷的超薄聚合物薄膜,实现了水蒸气的滴状冷凝.对不同冷凝表面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测定,并对聚合膜的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和估算.分析讨论了聚合工艺条件对滴状冷凝传热及膜与基材粘着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状冷凝 高聚物 表面性质
下载PDF
实现水蒸汽滴状冷凝的表面材料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马学虎 林纪方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62-666,共5页
分别采用离子注入、等离子体聚合和动态离子束混合注入技术在黄铜管外表面制备了具有低表面能的非晶态离子注氮合金、聚六氟丙烯和聚四氟乙烯表面,实现了水蒸汽在常压下的滴状冷凝。实验结果表明,各种表面均能提高冷凝传热系数约20... 分别采用离子注入、等离子体聚合和动态离子束混合注入技术在黄铜管外表面制备了具有低表面能的非晶态离子注氮合金、聚六氟丙烯和聚四氟乙烯表面,实现了水蒸汽在常压下的滴状冷凝。实验结果表明,各种表面均能提高冷凝传热系数约20倍,由于不同技术制备的表面形成滴状冷凝的机制不同,各具有不同的特性。分析讨论了各种技术制备低表面能表面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状冷凝 离子注入 等离子体聚合 水蒸汽
下载PDF
滴状冷凝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永吉 +1 位作者 林纪方 钱士雄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40-247,共8页
本文从吸附的观点出发给出了滴状冷凝过程中液滴的生成机制。滴状冷凝过程中,液滴之间的金属表面上始终存在着一层极薄的冷凝液膜,该薄液膜是冷凝传热的主要通道。在薄液膜上存在着若干成核的中心成为排液的主要方式,采用计算机辅助薄... 本文从吸附的观点出发给出了滴状冷凝过程中液滴的生成机制。滴状冷凝过程中,液滴之间的金属表面上始终存在着一层极薄的冷凝液膜,该薄液膜是冷凝传热的主要通道。在薄液膜上存在着若干成核的中心成为排液的主要方式,采用计算机辅助薄膜厚度测定数字系统,利用反射光谱法对液滴与液膜的共存现象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滴状冷凝机制
下载PDF
超薄PTFE表面上滴状冷凝的传热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杜长海 马学虎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0年第4期192-197,共6页
采用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技术 ( Dynamic Ion- beam Mixed Implantation)制备了铜基、不锈钢基聚四氟乙烯 ( PTFE)的超薄聚合物薄膜 ,实现了水蒸汽的滴状冷凝。对不同冷凝表面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测定。分析讨论了试验表面制备工艺条件... 采用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技术 ( Dynamic Ion- beam Mixed Implantation)制备了铜基、不锈钢基聚四氟乙烯 ( PTFE)的超薄聚合物薄膜 ,实现了水蒸汽的滴状冷凝。对不同冷凝表面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测定。分析讨论了试验表面制备工艺条件及表面材料导热系数对滴状冷凝传热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状冷凝 传热 离子束动脉混合注入 PTFE 薄膜
下载PDF
Cu-BTA低能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旭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2-164,共3页
在铜基表面上制备出Cu-BTA低能表面;经实验证明已稳定实现了水蒸汽滴状冷凝过程,其寿命已达2000h以上.实验还证明该表面对乙醇及乙二醇蒸汽的冷凝有强化作用,其冷凝传热系数可提高20%.对该表面维持低表面能寿命的物... 在铜基表面上制备出Cu-BTA低能表面;经实验证明已稳定实现了水蒸汽滴状冷凝过程,其寿命已达2000h以上.实验还证明该表面对乙醇及乙二醇蒸汽的冷凝有强化作用,其冷凝传热系数可提高20%.对该表面维持低表面能寿命的物理构型进行了分析,为今后该种表面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状冷凝 表面膜 冷凝 传热 苯并三氮唑
下载PDF
滴膜共存表面强化冷凝传热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学虎 +1 位作者 林纪方 王补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35-540,共6页
滴状冷凝具有很高的传热速率,其冷凝传热系数是膜状冷凝的几倍至几十倍,但是,由于长期维持滴状冷凝表面制备技术的限制,该技术距工业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滴状冷凝的研究过程中,经常发现滴膜共存冷凝现象,而且传热系数较普通的膜状... 滴状冷凝具有很高的传热速率,其冷凝传热系数是膜状冷凝的几倍至几十倍,但是,由于长期维持滴状冷凝表面制备技术的限制,该技术距工业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滴状冷凝的研究过程中,经常发现滴膜共存冷凝现象,而且传热系数较普通的膜状冷凝有较大的提高,在以往的实验研究中,往往不能肯定地排除蒸汽中有机杂质的影响,滴膜共存表面的实验研究也间接地证实了蒸汽中是不含有机杂质的,滴膜共存表面也是强化冷凝传热很实用的技术,是滴状冷凝传热过程全面工业化的过渡阶段.所以,研究滴膜共存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的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Kumagai等报道了在竖平面上垂直分割的滴膜共存表面上冷凝传热的实验.结果表明,当滴状冷凝区和膜状冷凝区的面积比为1:1时,平均热负荷要高于在通常表面上滴状冷凝和膜状冷凝热负荷的算术平均值,而且平均热负荷与表面分割方式和分割数目有关.他们在一种特殊分割形式的表面上得到的最大热负荷高于当全部表面为滴状冷凝时的最大热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膜共存冷凝 强化冷凝传热 涂层 PTFE 冷凝传热
下载PDF
实现滴状冷凝的超薄聚合物表面冷凝传热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学虎 林纪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77-281,共5页
在紫铜表面上制备了聚八氟环丁烷超薄有机聚合物表面,实现了水蒸气的滴状冷凝.对冷凝表面温度进行了实时动态检测,同时测定了表面性能及冷凝传热系数.
关键词 冷凝传热 表面 滴状冷凝 高聚物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表面上实现水蒸汽滴状冷凝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长海 马学虎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0-14,共5页
采用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技术 (DynamicIon beanMixedImplantation)在黄铜管表面制备了聚四氟乙烯超薄聚合物薄膜 ,实现了水蒸汽在常压下的滴状冷凝。对不同冷凝表面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测定。
关键词 滴状冷凝 聚四氟乙烯表面 水蒸汽
下载PDF
聚合物表面性能对强化冷凝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学虎 陈嘉宾 +3 位作者 林纪方 任春生 龙振湖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221-1226,共6页
对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DIMI)技术制备的黄铜、紫铜、不锈钢和碳钢管基聚四氟乙烯(PTFE)表面的冷凝传热实验发现,用不同加工条件制备的表面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不均匀的表面状态以及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导致不同的冷凝成滴面积和传... 对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DIMI)技术制备的黄铜、紫铜、不锈钢和碳钢管基聚四氟乙烯(PTFE)表面的冷凝传热实验发现,用不同加工条件制备的表面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不均匀的表面状态以及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导致不同的冷凝成滴面积和传热性能,而且表面加工条件对滴状冷凝传热的寿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基体材料应有不同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黄铜基PTFE表面水蒸气竖直管外冷凝传热通量比相应的膜状冷凝提高0.3-4.6倍,冷凝传热系数提高1.6-28.6倍.实验结果也表明冷凝表面基体材料对冷凝传热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表面性能 强化冷凝传热 聚合物涂层 黄铜基PTFE表面水蒸汽竖直管
下载PDF
复合沉积(PTFE)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平 王立业 +1 位作者 王浩然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330-334,共5页
本文以实验的方法对复合沉积表面进行传热研究,认为采用复合沉积将低表面能的聚四氟乙烯复合沉积在金属表面上的方法,降低了金属表面能。实验证明,聚四氟乙烯复合沉积表面能使水蒸气形成滴状冷凝,提高冷凝传热膜系数。本文研究了个... 本文以实验的方法对复合沉积表面进行传热研究,认为采用复合沉积将低表面能的聚四氟乙烯复合沉积在金属表面上的方法,降低了金属表面能。实验证明,聚四氟乙烯复合沉积表面能使水蒸气形成滴状冷凝,提高冷凝传热膜系数。本文研究了个同聚四氟乙烯含量、试件放置时间对冷凝传热的影响,及冷凝传热膜系数与表面过冷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沉积 滴状冷凝 传热
下载PDF
超薄聚合物表面上滴状冷凝的传热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学虎 李洪安 +1 位作者 龙振湖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09-316,共8页
本文采用等离子体聚合和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技术在不同的基材(黄铜、紫铜、不锈钢和碳钢)上制备了聚六氟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超薄膜,并进行了垂直管外的水蒸汽的滴状冷凝实验。实验发现,对于不同的基材,表面制备的工艺参数对冷凝传热性... 本文采用等离子体聚合和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技术在不同的基材(黄铜、紫铜、不锈钢和碳钢)上制备了聚六氟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超薄膜,并进行了垂直管外的水蒸汽的滴状冷凝实验。实验发现,对于不同的基材,表面制备的工艺参数对冷凝传热性能及维持滴状冷凝的寿命具有显著的影响。表面性能的测试和估算为预测给定蒸汽在某表面是否成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聚合物 表面 滴状冷凝 传热
下载PDF
柱形食品冷冻过程的传热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崔占峰 林纪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15-322,共8页
本文对极坐标下一维食品冷冻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和实验测定.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引入了相界面附近温度分布线性化的假设,对传统的焓法进行了改进,并将其应用于柱形食品的冷冻过程,应用控制容积法进行了控制方程的离散化,建立了该冷冻过... 本文对极坐标下一维食品冷冻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和实验测定.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引入了相界面附近温度分布线性化的假设,对传统的焓法进行了改进,并将其应用于柱形食品的冷冻过程,应用控制容积法进行了控制方程的离散化,建立了该冷冻过程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在较大程度上克服了焓法的阶跃性,是令人满意的.为了验证计算模型,本文进行了柱形食品冷冻过程的实验测定,并将中心温度实验值与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较大部分区域内,二者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柱形 冷冻 传热分析
下载PDF
Filmwise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with Dropwise and Filmwise Coexisting Condensation Surfaces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学虎 王补宣 +1 位作者 林纪方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12,共8页
Six surfaces were prepared with defferent surface division patterns for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of steam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for dropwise and filmwise coexisting(DFC)condensationsurfaces u... Six surfaces were prepared with defferent surface division patterns for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of steam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for dropwise and filmwise coexisting(DFC)condensationsurfaces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Dropwise condensation(DWC)was promoted with an ultrathin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film,which was prepared by the dynamic ion-beam mixed implantation(DIMI)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densation phenomena at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the dropwise andfilmwise condensation regios were quite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relative positions of the dropwise and filmwisecondensation region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werehighly influenced by the surface division number and the relative area ratio of the dropwise and filmwise conden-sation regions.The impact of thesc findings o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mechanism for condensation heattransfer is discussed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pwise and filmwise coexisting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polymer film
下载PDF
换热器表面防垢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天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3年第5期214-217,共4页
利用 PVD 或 PCVD 等表面处理新技术制备了紫铜为基体,表面含氢、氮或乙烷等物质的各种新表面材料,并对 CaCo_3沉积垢在这些新表面材料上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注入氢的表面材料有一定的抗垢作用,其它几种表面材料对... 利用 PVD 或 PCVD 等表面处理新技术制备了紫铜为基体,表面含氢、氮或乙烷等物质的各种新表面材料,并对 CaCo_3沉积垢在这些新表面材料上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注入氢的表面材料有一定的抗垢作用,其它几种表面材料对钙离子浓度较高的水溶液的抗垢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换热器 除垢 化学工业
下载PDF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Dropwise Condensation of Steam on Vertical Polymer Coated Plates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学虎 陈嘉宾 +1 位作者 林纪方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7-21,共5页
The plasma polymerization method and dynamic ion-beam mixed implantation method were employed to coat ultra-thin polymer films on copper plates.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steady dropwise condensation of steam at atmo... The plasma polymerization method and dynamic ion-beam mixed implantation method were employed to coat ultra-thin polymer films on copper plates.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steady dropwise condensation of steam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occurred. The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3 and 5-7 times for the polytrimethylvinylsilane film an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film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value for film condensation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temperatures on the condensing surface and inside the test block were found to be rapidly and randomly fluctuated.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ated films and advantages of 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were discussed brief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pwise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polymer film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下载PDF
水蒸气在铬表面上的冷凝传热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国强 宋永吉 +1 位作者 林纪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16-621,共6页
关于水蒸气在金属铬表面上能否形成滴状冷凝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结论.本文研究了水蒸气在三种不同铬表面上的冷凝情况,这三种铬表面分别是采用离子镀、电镀及离子镀与离子束混合技术(即离子注入)制备的.
关键词 滴状冷凝 水蒸气 传热 冷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