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症对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术后功能和影像学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旸 程涛 +1 位作者 柴益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评价骨质疏松症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均采用掌侧锁定钢板行切复内固定术,术前骨密度检测明确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根据患者术前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2组:骨质疏松组(A组):43... 目的评价骨质疏松症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均采用掌侧锁定钢板行切复内固定术,术前骨密度检测明确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根据患者术前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2组:骨质疏松组(A组):43例患者,平均年龄65.7岁,平均T值-2.5SD;非骨质疏松组(B组):41例患者,平均年龄63.1岁,平均T值-0.8 SD。术后第4周及12个月采用Jakim评分标准评估腕关节。结果 84例病人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21个月,平均14.6个月。两组病例在术后4周及12个月进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和放射学评分。第4周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第12个月非骨质疏松组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的恢复均明显优于骨质疏松组(P<0.05)。结论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切复内固定术后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术前存在的骨质疏松症可以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锁定板 骨质疏松
下载PDF
人工真皮结合刃厚皮片一期移植与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皮瓣供区的比较分析
2
作者 卢玉祥 任尊 +4 位作者 蔡伟杰 卢玉 吴恒 韩培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3期223-230,共8页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结合刃厚皮片一期移植修复皮瓣供区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且符合纳排标准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皮瓣手术患者资料,共221例。根据皮瓣供区修复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结合刃厚皮片一期移植修复皮瓣供区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且符合纳排标准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皮瓣手术患者资料,共221例。根据皮瓣供区修复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15例,皮瓣供区皮肤缺损范围为11~240 cm^(2),应用人工真皮结合刃厚皮片一期移植修复;对照组106例,供区范围11~243 cm^(2),应用中厚皮片修复供区皮肤缺损。随访6~24个月,观察两组移植皮片存活率、供皮区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视觉模拟自评量表(VAS)评分]、皮瓣供区瘢痕增生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供区周围上下肢关节功能[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和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评分],并应用SPSS、GraphPad Prism 9软件统计分析,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Wilcoxon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结果人工真皮联合刃厚皮移植组的皮片存活率稍高于中厚皮片移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7%和93.4%,P>0.05)、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8.00(16.00,20.00)d和17.50(16.00,20.00)d]及患者满意度[观察组和对照组得分分别为5.00(4.00,6.00)及5.00(4.00,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真皮联合刃厚皮移植组无论是受皮区还是供皮区的瘢痕程度均优于中厚皮片组[(受皮区VSS评分分别为4.00(3.00,5.00)和5.00(4.00,6.00),Z=-3.647,P<0.01;供皮区VSS评分分别为2.00(1.00,3.00)和4.00(3.00,4.25),Z=-8.859,P<0.01)]。人工真皮联合刃厚皮移植组的相邻关节功能明显优于中厚皮片组[上肢功能评分分别为41.50(40.00,47.00)和49.00(45.25,54.00),Z=-4.961,P<0.01;下肢功能评分分别为91.00(87.00,93.50)和82.00(78.00,86.25),Z=-7.857,P<0.01]。结论人工真皮结合刃厚皮片一期移植是修复皮瓣供区良好的方法,可以给供区,特别是腱膜上提供良好的组织覆盖,在避免瘢痕挛缩同时确保了肌腱组织的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皮瓣供区 肌腱外露 皮肤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