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87
1
作者 葛文春 隋振民 +3 位作者 吴福元 张吉衡 程瑞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3-440,共18页
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属于Ⅰ型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十八站岩体、内河岩体、白银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499±1、500±1和460±1Ma,而查拉班河岩体为一多次侵入的杂岩体,其形成年龄在465~48... 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属于Ⅰ型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十八站岩体、内河岩体、白银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499±1、500±1和460±1Ma,而查拉班河岩体为一多次侵入的杂岩体,其形成年龄在465~481Ma。结合本区和邻区其它早古生代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限定了大兴安岭东北部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浆活动的时限为460~500Ma。锆石的LA-MC-ICPMS Hf同位素研究显示,本区早古生代花岗岩的锆石ε_(Hf)(t)多数介于+1.5~+3.8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1.1~1.4Ga,表明其主要起源于中-新元古代增生的地壳物质。结合兴安地块其它花岗岩的锆石Hf同位素资料,认为额尔古纳地块在中-新元古代时期曾发生一次重要的地壳增生事件,与兴安地块主要为显生宙地壳的特点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花岗岩 早古生代 大兴安岭东北部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东北部侏罗纪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75
2
作者 隋振民 葛文春 +3 位作者 吴福元 张吉衡 程瑞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1-480,共20页
大兴安岭东北部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前人划分的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的花岗岩有相当一部分是侏罗纪花岗岩。根据时间先后关系,可将本区侏罗纪花岗岩的侵位顺序划分为早、晚两期,其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8~... 大兴安岭东北部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前人划分的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的花岗岩有相当一部分是侏罗纪花岗岩。根据时间先后关系,可将本区侏罗纪花岗岩的侵位顺序划分为早、晚两期,其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8~190Ma和171~181Ma,这些侏罗纪花岗岩的年龄数据与东北其它地区侏罗纪花岗岩完全可以对比。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可以将这些花岗质岩石划分为低Sr高Yb型和高Sr低Yb型两类,它们有相同或相似的源岩组成而起源的深度不同,早期侵入的花岗岩为低Sr高Yb型,起源于压力较低的中地壳,而晚期侵入的花岗岩为高Sr低Yb型,类似于"C"型埃达克岩,起源于压力较高的下地壳。锆石Hf同位素成分特征表明,侏罗纪花岗岩的源区物质主要为新元古代和显生宙期间增生的地壳物质及两期增生地壳物质的混合物。本区侏罗纪花岗岩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为主,为准铝质或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的Ⅰ型花岗岩,具有类似于活动大陆边缘花岗岩的岩石组合特征,属于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的中国东北地区侏罗纪花岗岩带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岩石成因 大兴安岭东北部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东北部哈拉巴奇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成因 被引量:67
3
作者 隋振民 葛文春 +2 位作者 吴福元 王清海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9-236,共8页
哈拉巴奇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和主量及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哈拉巴奇岩体为两次侵位的早古生代花岗岩体,其中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较早(500Ma),花岗闪长岩的侵... 哈拉巴奇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和主量及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哈拉巴奇岩体为两次侵位的早古生代花岗岩体,其中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较早(500Ma),花岗闪长岩的侵位时间相对较晚(461Ma);岩体具有后造山花岗岩类的岩石组合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为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碰撞拼贴作用结束后的后造山阶段的产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起源于相同的岩浆源区,其源区物质可能是中元古代期间地幔中新增生的地壳物质,二者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别是源岩部份熔融程度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早古生代 花岗岩成因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十二站晚古生代后造山花岗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2
4
作者 隋振民 葛文春 +1 位作者 张吉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79-2686,共8页
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十二站岩体主要由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组成。钾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h定年结果为298Ma,属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十二站岩体岩石化学以高钾(4.82%~6.06%)为特征,属于钾玄质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 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十二站岩体主要由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组成。钾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h定年结果为298Ma,属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十二站岩体岩石化学以高钾(4.82%~6.06%)为特征,属于钾玄质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REE和Rb、Th、K等)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显示后造山花岗岩的特征,是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拼合后后造山阶段的产物。岩体的Hf同位素将大兴安岭北部兴安地块的地壳增生时间限定在显生宙,而额尔古纳地块地壳增生主要发生在新元古代-显生宙,暗示两地块具有不同的早期地壳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地区 晚古生代 造山花岗岩 特征 地质意义 post Late Paleozoic 钾长花岗岩 额尔古纳地块 地壳增生 岩体 显生宙 后造山 高场强元素 二长花岗岩 演化历史 岩石化学 岩浆活动 新元古代 地块碰撞
下载PDF
大兴安岭全胜林场地区晚石炭世岩浆活动研究:对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拼合时间的限定 被引量:45
5
作者 崔芳华 郑常青 +4 位作者 姚文贵 施璐 李娟 久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47-1263,共17页
大兴安岭全胜林场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兴安地块,出露的晚古生代花岗岩主要由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中粗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组成,岩石未遭受变质作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两类花岗岩高硅(SiO_2=75.72%~76.28%)、富碱(Na_2O+K... 大兴安岭全胜林场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兴安地块,出露的晚古生代花岗岩主要由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中粗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组成,岩石未遭受变质作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两类花岗岩高硅(SiO_2=75.72%~76.28%)、富碱(Na_2O+K_2O=7.78%~8.89%)、弱过铝(Al_2O_3=12.42%~13.01%),TiO_2、Fe_2O_3、FeO、MnO、MgO、CaO、P_2O_5等含量很低,标准矿物分子中石英、钠长石、正长石含量较高,出现少量刚玉分子和极少量的锆石、磷灰石、磁铁矿和钛铁矿等,但未见有碱性暗色矿物;稀土元素总量中等略偏高,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且轻稀土富集,具中等—较强的负铕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K、Pb较富集而Ba、Sr、Eu明显亏损,强烈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和P元素。岩石所具有的A/CNK〈1.1、标准矿物刚玉分子〈1%、A/NK〉1.0、P_2O_5与SiO_2负相关、较高的分异指数(DI=92.49~97.26)等特征以及偏低的锆石饱和温度(730~834℃),均显示其具有类似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特点。岩石中锆石呈半自形—自形柱状,振荡环带较发育,Th/U比值较高(大多介于0.36~1.35),为岩浆成因锆石;4个样品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22.2±1.2 Ma、305.9±2.4Ma、301.3±2.6Ma和294.8±1.6Ma,代表其岩浆侵位时代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研究区内出露的二长-正长花岗岩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岩浆侵位活动的产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研究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表明,大兴安岭全胜林场地区晚石炭世岩浆侵位活动可能发生在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碰撞拼合所造成的造山晚期—造山后伸展构造背景下,二者最晚于早石炭世末已经完成碰撞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异Ⅰ型花岗岩 锆石U-PB测年 晚石炭世 碰撞拼合 大兴安岭全胜林场地区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察哈彦岩体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1
6
作者 隋振民 葛文春 +2 位作者 吴福元 张吉衡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9-856,867,共9页
察哈彦岩体位于大兴安岭东北部额尔古纳地块之上,主要岩性为斑状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岩体中锆石呈自形晶,发育细微振荡生长环带,显示高的Th/U值(0.32~1.12),表明锆石的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为(236±1... 察哈彦岩体位于大兴安岭东北部额尔古纳地块之上,主要岩性为斑状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岩体中锆石呈自形晶,发育细微振荡生长环带,显示高的Th/U值(0.32~1.12),表明锆石的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为(236±1)Ma,属中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察哈彦岩体未见变形,具有块状构造,地球化学显示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LREE和Rb、K等元素,亏损Nb、Ta、P、Ti等元素,与后造山Ⅰ型花岗岩特征相似,应形成于引张的构造环境。结合区域构造研究成果,其成因应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后岩石圈伸展环境有关。察哈彦岩体的Hf(t)值为-3.94~2.19,其模式年龄为1.1~1.5Ga,与额尔古纳地块早古生代花岗岩和中生代花岗岩基本相同,表明额尔古纳地块地壳增生的时间主要发生在中-新元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古纳 察哈彦岩体 花岗岩 U—Pb年龄 HF同位素 地壳增生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油气意义——以顺北地区1号和5号断裂为例 被引量:36
7
作者 林波 张旭 +6 位作者 况安鹏 云露 刘军 李宗杰 曹自成 黄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06-923,共18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发育一系列中小尺度的板内走滑断裂,断裂带油气富集,但断裂空间结构、断裂演化及其对断控缝洞型储层的控制机理尚不明确。以富含油气的顺北1号断裂与顺北5号断裂为研究对象,对走滑断裂垂向构造样式、平面分段样式、...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发育一系列中小尺度的板内走滑断裂,断裂带油气富集,但断裂空间结构、断裂演化及其对断控缝洞型储层的控制机理尚不明确。以富含油气的顺北1号断裂与顺北5号断裂为研究对象,对走滑断裂垂向构造样式、平面分段样式、空间结构开展系统研究,并结合生产动态资料深入探讨了走滑断裂构造变形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基于重要构造变革期及岩性特征将顺北地区古生界地层划分为6个构造层,提出走滑断裂在不同构造层具有“分层变形、分段演化”的构造变形特征。顺北1号断裂垂向构造序列相对简单,深层线性走滑断裂平面分段数少,断裂纵向空间结构组合较简单;顺北5号断裂垂向构造序列复杂,发育一套膏盐岩滑脱构造。“分层变形、分段演化”的构造变形导致断层空间结构复杂,同时走滑断裂在不同构造层中的构造样式对断控缝洞型油气藏成藏要素具有重要控制作用。走滑断裂在平面分段、纵向构造、活动强度和空间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是导致顺北1号断裂和顺北5号断裂油气差异富集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断裂演化 油气富集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东北部侏罗纪花岗岩类Sr-Nd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7
8
作者 隋振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5,共8页
大兴安岭东北部侏罗纪花岗岩类的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兴安地块侏罗纪花岗岩具有较低的初始锶值(0.7048~0.7065)、高的εNd(t)值(+0.23~+2.54)和较低的TDM2(0.76~0.95Ga),反映其源区物质主要为显生宙期间从亏损地幔增生的地壳物... 大兴安岭东北部侏罗纪花岗岩类的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兴安地块侏罗纪花岗岩具有较低的初始锶值(0.7048~0.7065)、高的εNd(t)值(+0.23~+2.54)和较低的TDM2(0.76~0.95Ga),反映其源区物质主要为显生宙期间从亏损地幔增生的地壳物质。额尔古纳地块侏罗纪花岗岩具有相对较高的初始锶值(0.7057~0.7075)、较低的εNd(t)值(-2.47~-9.72)和较高的TDM2(1.16~1.7Ga),反映其源区物质主要为中—新元古代从亏损地幔增生的地壳物质。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各自具有不同的地壳增生时期,表明它们具有不同的早期地壳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侏罗纪 SR-ND同位素 地壳增生 大兴安岭东北部
下载PDF
压制地震勘探随机噪声的分段时频峰值滤波方法 被引量:27
9
作者 林红波 李月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58-1366,共9页
提高勘探资料信噪比是地震勘探的主要内容之一.本项研究利用短时能量将记录分成能量均衡的若干段,获得减少尺度变换误差的分段时频峰值滤波方法,并运用端点拓展和与地震信号特征匹配的多级时窗参数改进时频峰值滤波精度.理论模型和共炮... 提高勘探资料信噪比是地震勘探的主要内容之一.本项研究利用短时能量将记录分成能量均衡的若干段,获得减少尺度变换误差的分段时频峰值滤波方法,并运用端点拓展和与地震信号特征匹配的多级时窗参数改进时频峰值滤波精度.理论模型和共炮点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分段时频峰值滤波很好地消除了尺度变化误差引起的信号波形阶梯状畸变,能够在压制强随机噪声的同时更好地保留信号特征.对低信噪比勘探资料处理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噪声 时窗长度 时频峰值滤波 地震勘探 短时能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5号走滑断层空间结构及其油气关系 被引量:21
10
作者 林波 云露 +6 位作者 李海英 肖重阳 张旭 廖茂辉 韩俊 王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4-1353,1400,共11页
塔里木盆地小尺度走滑断层在空间上具有"位移小、延伸长、平面分段、纵向分层"的复杂地质结构,其纵向空间结构的变化对流体成矿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近年来,顺北油田的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勘探表明,走滑断层带在油气成藏过... 塔里木盆地小尺度走滑断层在空间上具有"位移小、延伸长、平面分段、纵向分层"的复杂地质结构,其纵向空间结构的变化对流体成矿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近年来,顺北油田的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勘探表明,走滑断层带在油气成藏过程中具有"控储、控藏、控富"的特点,但走滑断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控制作用尚不清楚。选取顺北5号断层中、北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钻井、钻录井等实物资料和井动态产能资料,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断层解析和立体评价技术,首次从油气成藏体系中的通源性、输导性、成储性、封闭性、储改性以及成藏性等方面对走滑断层进行垂向立体评价。研究成果表明,走滑断层在不同的构造层具有"垂向分层变形、平面分段演化"的特征,不同的构造层中构造响应特征差异明显,由下向上表现为直立走滑、膏盐岩滑脱构造、花状构造、右行雁列正断层、左行雁列正断层、继承性左行雁列正断层的垂向结构序列;走滑断层在不同构造层中的结构样式决定了走滑断层对油气成藏不同要素的控制作用,断层的垂向立体评价有利于查明油气成藏富集过程,优选油气富集目标,为今后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体系 断控缝洞型储集体 走滑断层 顺北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阿尔泰海西造山带区域变质作用类型与地壳演化 被引量:18
11
作者 郑常青 赵庆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新疆阿尔泰海西造山带主要发育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第一期变质作用属于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型,以形成低绿片岩相矿物组合为特征,变质温度较低,而应力作用较强,是造山作用初期热流活动较弱,构造变形强烈环境下的产物。第二期变质作用... 新疆阿尔泰海西造山带主要发育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第一期变质作用属于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型,以形成低绿片岩相矿物组合为特征,变质温度较低,而应力作用较强,是造山作用初期热流活动较弱,构造变形强烈环境下的产物。第二期变质作用属于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类型,以形成典型的递增变质带为特征。这一期代表造山作用主期热流活动强烈,伴随有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不同的变质作用类型代表了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记录了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和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海西期 变质作用类型 递增变质带 阿尔泰
下载PDF
辽东青城子金银多金属成矿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找矿远景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志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7-443,共7页
辽东青城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和贵金属成矿区。在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提出了有利的含矿层位、各级断裂构造及中生代岩体对金银多金属矿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辽东青城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和贵金属成矿区。在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提出了有利的含矿层位、各级断裂构造及中生代岩体对金银多金属矿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找矿模型的指导下,该地区主要通过详细地质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高精度磁测扫面、遥感解译等工作,寻找与矿化有关的异常信息,进一步筛选出10余处可供调查评价并且资源潜力巨大的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找矿远景 青城子成矿区
下载PDF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乌兰地区含石榴石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青伟 刘正宏 +2 位作者 柴社立 仲元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45-752,共8页
对乌拉特中旗乌兰地区含石榴石花岗岩进行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其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利用锆石SHRIMP U-Pb法测得含石榴石花岗岩岩体的年龄为(256.4±2.2)Ma,表明其形成于晚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属... 对乌拉特中旗乌兰地区含石榴石花岗岩进行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其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利用锆石SHRIMP U-Pb法测得含石榴石花岗岩岩体的年龄为(256.4±2.2)Ma,表明其形成于晚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属弱过铝质Ⅰ型花岗岩,物源主要为上陆壳硬砂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源区岩浆部分熔融程度较低,可能是由Ⅰ型花岗质流体与岩浆演化后期热液流体反应而分异结晶形成的。根据含石榴石花岗岩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形成环境及侵位时代,推断研究区内华北板块北缘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碰撞缝合时间上限早于256.4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Ⅰ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乌拉特中旗
下载PDF
阿尔泰造山带晚古生代斜长-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郑常青 何政伟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阿尔泰造山带存在晚古生代斜长 -二长花岗质片麻岩 ,与中级变质岩系相伴生 ,发育十分复杂的深层次褶皱或韧性剪切变形。斜长 -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的主体矿物组成为 :角闪石、黑云母、长石和石英 ,含有自形的绿帘石、锆石、磷灰石、环带状... 阿尔泰造山带存在晚古生代斜长 -二长花岗质片麻岩 ,与中级变质岩系相伴生 ,发育十分复杂的深层次褶皱或韧性剪切变形。斜长 -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的主体矿物组成为 :角闪石、黑云母、长石和石英 ,含有自形的绿帘石、锆石、磷灰石、环带状构造的褐帘石等副矿物。是一套相当于大陆边缘同构造环境的铝中等饱和的英云闪长质 -花岗闪长质 -二长花岗质系列的正变质岩系。钕模式年龄在 14 0 0 Ma~ 180 0 Ma,εNd(t)为正值 ,反映斜长-二长花岗质片麻岩源于年青地壳 ,并不是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结晶成岩作用和变质变形作用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年龄为 35 5 Ma±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造山带 晚古生代 斜长-二长花岗质片麻岩 成因 变质岩 褶皱 韧性剪切变形 构造环境 结晶成岩作用 变质变形作用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月亮湖沉积物的^(210)Pb和^(137)Cs测年及沉积速率 被引量:17
15
作者 柴社立 高丽娜 +3 位作者 邱殿明 柴源 郭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4-141,共8页
在吉林省西部月亮湖沉积柱中137 Cs和210Pb比活度测定的基础上,进行了沉积柱137 Cs和210Pb测年和现代沉积速率研究。月亮湖沉积柱在18cm和32cm处存在2个明显的137 Cs峰值,所对应的时标分别为1986年和1963年,据此时标计算的1963 2006年... 在吉林省西部月亮湖沉积柱中137 Cs和210Pb比活度测定的基础上,进行了沉积柱137 Cs和210Pb测年和现代沉积速率研究。月亮湖沉积柱在18cm和32cm处存在2个明显的137 Cs峰值,所对应的时标分别为1986年和1963年,据此时标计算的1963 2006年月亮湖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74cm/a,19862006年平均沉积速率为0.90cm/a。对比了CIC、CRS和CFCS模式的210Pb计年结果,其中:CIC模式的计年结果明显偏离137 Cs时标;64cm以浅沉积物的CRS、CFCS模式计年结果接近,并与137 Cs时标基本一致;但当沉积物的深度大于64cm时,CRS、CFCS模式计年结果具一定差别,鉴于此深度以下CFCS模式计年的指数方程的相关系数较低,其计年结果的代表性较差,因此,此深度以下采用CRS模式计年。根据CRS模式计年结果计算的月亮湖沉积速率为:1835 1898年平均为0.33cm/a,1898 1920年平均为1.09cm/a,1920 1961年平均为2.21cm/a,1961 2006年平均为0.94cm/a。沉积速率的年际变化反映了月亮湖及其流域内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和137Cs 比活度 测年 沉积速率 地质年代学 环境意义 月亮湖
下载PDF
辽东青城子地区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与金银多金属矿化的关系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志远 +4 位作者 田豫才 杨德江 蒋永臻 田树海 魏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3-571,共9页
喷流-热水沉积硅质岩对于矿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城子地区硅质岩系统的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的研究及对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数据的分析,认为该地区硅质岩并不是来自陆源碎屑物质,也不是岩浆期后热液蚀变... 喷流-热水沉积硅质岩对于矿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城子地区硅质岩系统的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的研究及对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数据的分析,认为该地区硅质岩并不是来自陆源碎屑物质,也不是岩浆期后热液蚀变的产物,可能为来自海底喷流-沉积作用所形成的硅质与金、银、铅、锌硫化物一起聚集而成的一种产物,形成于浅海环境。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认为矿床早期存在热水喷流-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在矿源岩阶段形成了金、银等金属元素的初步富集。硅质岩的时空分布规律为青城子地区进一步找矿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喷流-沉积 硅质岩 青城子地区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冲乎尔地区蓝晶石-夕线石型变质带独居石CHIME二叠纪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郑常青 +1 位作者 Takenori KATO Masaki ENAMI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6-573,共8页
新疆冲乎尔地区的蓝晶石-夕线石型递增变质带由绿泥石-黑云母带、黑云母-石榴石带、石榴石-十字石带、十字石-蓝晶石带和夕线石带组成;递增变质作用峰期温度、压力分别为T=520~640℃,p=(4.5~5.8)×108Pa;十字石-蓝晶石带和夕线石... 新疆冲乎尔地区的蓝晶石-夕线石型递增变质带由绿泥石-黑云母带、黑云母-石榴石带、石榴石-十字石带、十字石-蓝晶石带和夕线石带组成;递增变质作用峰期温度、压力分别为T=520~640℃,p=(4.5~5.8)×108Pa;十字石-蓝晶石带和夕线石带变质岩中含有丰富的独居石,而且Th-U-Pb含量比较高,适合电子探针独居石CHIME法定年,独居石CHIME法确定的变质时代为268±10~261±20Ma,与阿勒泰地区发育的红柱石-夕线石型(低压型)变质带形成时代(262±10~264±22Ma)一致,说明阿尔泰造山带蓝晶石-夕线石型和红柱石-夕线石型递增变质带是同一次大规模的构造热事件的产物,时代为二叠纪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晶石-夕线石型 变质带 独居石CHIME 二叠纪 冲乎尔
下载PDF
中朝克拉通北部早前寒武纪变质作用演化的三种主要样式及其地质动力学 被引量:12
18
作者 卢良兆 董永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朝克拉通北部早前寒武纪变质作用演化及其PTt轨迹主要有三类样式:第一类以内蒙古集宁—怀安太古宙高级区为代表,PTt轨迹表现为顺时针形式,峰期温压高达800℃~850℃,0.90GPa~1.00GPa,峰期后为大幅度... 中朝克拉通北部早前寒武纪变质作用演化及其PTt轨迹主要有三类样式:第一类以内蒙古集宁—怀安太古宙高级区为代表,PTt轨迹表现为顺时针形式,峰期温压高达800℃~850℃,0.90GPa~1.00GPa,峰期后为大幅度等热减压,反映了板块碰撞造山带的陆壳成倍构造增厚和后期拉张减薄机制;第二类以冀东—辽西太古宙高级区为代表,PTt为逆时针形式,早期增温为主,峰期温压均较高,峰期后为近等压冷却过程,它们反映地壳因岩浆底侵而增厚的动力学机制;第三类以辽东—吉南早元古代变质地带为代表,PTt轨迹亦为逆时针,但特征是早期增压明显,继之以近等压增温,峰期为中低压,峰期后近等压冷却,这类样式反映了较稳定陆块壳内裂陷区的闭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D轨迹 地质动力学 中朝克拉通 变质作用
下载PDF
一种板内小尺度走滑断层平面分段研究方法——以塔里木盆地顺北5号断层中北段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林波 云露 +4 位作者 张旭 肖重阳 况安鹏 曹自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6-1018,共13页
近年来在顺北地区1号和5号走滑断层带上获得了重大的油气突破,证明了在塔里木盆地内发育的小尺度走滑断层对断控油气藏具有控藏、控储的特征。该类走滑断层在剖面上贯穿多套古生代地层,纵向结构复杂,在空间上为深层线性走滑叠加浅层雁... 近年来在顺北地区1号和5号走滑断层带上获得了重大的油气突破,证明了在塔里木盆地内发育的小尺度走滑断层对断控油气藏具有控藏、控储的特征。该类走滑断层在剖面上贯穿多套古生代地层,纵向结构复杂,在空间上为深层线性走滑叠加浅层雁列正断层的构造样式,钻井揭示在断层带上不同分段的井产能差异明显,表明走滑断层在奥陶系碳酸盐岩顶界面的分段性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选取顺北5号断层中北段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深层不同层系线性走滑断层分段特征差异明显这一特征,基于不同尺度下断层的断距与分段长度之间的相关性及多断层演化理论,提出了利用沿着走向等间距统计断层的垂向断距变化的方法对深层线性走滑断层开展分段性研究工作,该方法综合了断层的活动强度、演化程度和剖面构造形态来分析断层的分段特征,适用于不同性质的断层分段性特征研究。研究表明5号断层中北段在奥陶系碳酸盐岩顶界面可划分为14段,在寒武系膏盐岩层顶界面可划分为10段,两个层系的断层分段性在空间上具有继承性与差异演化的特点,其中寒武系膏盐岩滑脱构造中的膏盐逃逸对油气的疏导具有破坏作用,奥陶系碳酸盐岩顶断层活动强度、分段叠接样式、断层分段不同位置对断控缝洞型储层发育规模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揭示了断层在平面上的分段特征及纵向结构对断控缝洞型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分段性 断控缝洞型油气藏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大港探区中区下第三系砂岩碳酸盐岩胶结物与填隙物的成因机理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邹海峰 高福红 +1 位作者 刘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8,共5页
对大港探区下第三系砂岩和碳酸盐岩中胶结物和填隙物期次特征、来源、形成机理以及形成时代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石英次生加大边的硅质来自粘土矿物的转化、长石的溶解和热对流作用 ;寒武纪灰岩中的方解石脉来源于沉积时期的... 对大港探区下第三系砂岩和碳酸盐岩中胶结物和填隙物期次特征、来源、形成机理以及形成时代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石英次生加大边的硅质来自粘土矿物的转化、长石的溶解和热对流作用 ;寒武纪灰岩中的方解石脉来源于沉积时期的原生水的沉积 ,奥陶纪砂屑灰岩的胶结物来源于大气水成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物 成因机理 地球化学特征 大港探区 砂岩 填隙物 成岩作用 碳酸盐岩 油气运聚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