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石墨基负极材料储锂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闫共芹 王康 徐天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00-106,共7页
结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了石墨晶胞中嵌入不同数量的锂离子所产生晶体结构的变化、形成能、电子结构以及锂离子的迁移过程,并通过测试磁控溅射法制备的石墨薄膜电极的充放电循环性能证明了仿真结果。研究... 结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了石墨晶胞中嵌入不同数量的锂离子所产生晶体结构的变化、形成能、电子结构以及锂离子的迁移过程,并通过测试磁控溅射法制备的石墨薄膜电极的充放电循环性能证明了仿真结果。研究发现:随着锂离子嵌入数量的增加,石墨晶胞的体积逐渐增加,当嵌入6个锂离子后,石墨晶胞体积膨胀了20.52%,体系的形成能降至-68.612 eV,形成能下降趋势平缓,表明石墨晶胞在嵌锂过程中非常稳定;石墨晶胞的电荷密度主要集中在C—C键,锂离子的嵌入降低了C—C键之间的电荷密度,并未破坏C—C键;锂离子通过空位迁移的方式迁移到石墨层间所需要克服的迁移势垒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石墨晶胞 第一性原理 储锂性能 形成能
下载PDF
硅碳复合薄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储锂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天 闫共芹 +1 位作者 王康 袭沂东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53-1161,1204,共10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以不同的碳靶溅射功率在铜箔上制备了硅碳(Si/C)复合薄膜。通过实验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硅碳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及在原子尺度下硅碳复合材料的储锂机理。实验研究发现,Si/C-100 W薄膜的首次放电比容量(2... 采用磁控溅射法以不同的碳靶溅射功率在铜箔上制备了硅碳(Si/C)复合薄膜。通过实验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硅碳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及在原子尺度下硅碳复合材料的储锂机理。实验研究发现,Si/C-100 W薄膜的首次放电比容量(2981.2 mA·h/g)虽然最低,但多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61.7%,同时,该样品具有最佳的倍率性能,在高电流密度(2 A/g)下表现出最高的放电比容量(约2220.0 mA·h/g)。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不同硅碳原子数量比值(1.26、0.72和0.52)的Si/C结构来分析Si/C结构的储锂机理,结果发现,随着硅碳原子数量比值变化,其嵌入Li~+后的体积变化率也有所改变,当硅碳原子数量比值为0.52时,Si/C结构的体积变化率为15.317%,同时其嵌入8个Li~+后的形成能也最低,这说明碳硅原子数量比值降低,有利于较多Li~+的嵌入,这也解释了Si/C-100 W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碳复合薄膜 电化学性能 第一性原理计算 储锂机理
下载PDF
1例猫膀胱结石手术发生腹壁疝及猝死的抢救治疗
3
作者 张军 徐天 +2 位作者 明东东 许玉兰 徐在品 《贵州畜牧兽医》 2023年第3期60-62,共3页
文章介绍了1例猫膀胱结石手术后,因伤口愈合不良发生腹壁疝,在进行第3次手术时心跳停止发生猝死,通过紧急膀胱穿刺排尿和采取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救治措施,猝死20 min后抢救成功并完成手术。
关键词 膀胱结石 腹壁疝 猝死 心肺复苏
下载PDF
V_(2)O_(5)/rGO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储锂机理
4
作者 薛见刚 闫共芹 +2 位作者 徐天 胡苗 武桐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08-115,共8页
为研究V_(2)O_(5)/rGO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循环稳定性、导电性以及锂离子在其中的迁移机理,通过实验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水热法制备了V_(2)O_(5)/rGO复合材料。实验研究发现,V_(2)O_(5)/rGO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 为研究V_(2)O_(5)/rGO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循环稳定性、导电性以及锂离子在其中的迁移机理,通过实验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水热法制备了V_(2)O_(5)/rGO复合材料。实验研究发现,V_(2)O_(5)/rGO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943.4 mA·h/g,高于V_(2)O_(5)(约为849.7 mA·h/g),经过150圈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保持率为65.2%,也高于V_(2)O_(5)(40.4%),说明V_(2)O_(5)/rGO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和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电化学阻抗测试发现,V_(2)O_(5)/rGO高频区的半圆小于V_(2)O_(5),说明其导电性更佳。通过基于态密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计算发现,V_(2)O_(5)/rGO在嵌锂之后,在费米能级处d轨道提供的电子数增加,而V_(2)O_(5)却略微减少,说明V_(2)O_(5)/rGO的导电性优于V_(2)O_(5);V_(2)O_(5)/rGO的迁移势垒低于V_(2)O_(5),表明锂离子在V_(2)O_(5)/rGO中更易发生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V_(2)O_(5) V_(2)O_(5)/rGO 电化学性能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嵌锂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天 闫共芹 王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37,共7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不同数量的锂离子引起的硅材料晶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在嵌锂过程中形成Li x Si(x=1、2、2.4、4.4)合金相的形成能与电子结构.采用LST/QST方法计算过渡态,模拟合金体相中的锂离子迁移过...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不同数量的锂离子引起的硅材料晶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在嵌锂过程中形成Li x Si(x=1、2、2.4、4.4)合金相的形成能与电子结构.采用LST/QST方法计算过渡态,模拟合金体相中的锂离子迁移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嵌锂数量的增加,硅晶胞的体积在不断增大;Li_(x) Si合金相的形成能为负值,表明在嵌锂过程中锂离子和硅原子可以自发形成这些合金相,其中Li _(7) Si _(3)合金最容易形成;随着嵌锂量的增加,锂离子在费米能级处s轨道提供的电子数逐渐增加,锂硅合金在费米能级处的电子数量呈增大趋势,表明锂硅合金的导电性越来越优;常温下Li_(2)Si体相中很难直接形成锂离子空位,但锂离子空位的迁移过程很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负极 锂硅合金 第一性原理 嵌锂行为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战略规划热点及投资潜力分析——以中集集团为例
6
作者 徐天 《技术与市场》 2015年第6期326-327,共2页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之一,这为大量的企业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的舞台,以中集集团为例,对其战略规划热点和投资潜力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集集团 战略规划 投资潜力
下载PDF
硅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闫共芹 徐天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72-279,共8页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箔上沉积了不同硅、碳含量的硅碳(Si/C)复合薄膜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探究了硅碳含量比例分别为1.26、0.72、0.52、0.45和0.39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硅含量较高而碳含量较低(硅碳比为1.26)时,其首圈放电比容...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箔上沉积了不同硅、碳含量的硅碳(Si/C)复合薄膜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探究了硅碳含量比例分别为1.26、0.72、0.52、0.45和0.39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硅含量较高而碳含量较低(硅碳比为1.26)时,其首圈放电比容量最高(3089.50 mAh·g^(-1)),然而其多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最低(46.83%),当碳含量较高而硅含量较低(硅碳比0.39)时,其放电比容量较为稳定,但其放电比容量最低。当硅碳含量比例接近0.5(硅碳比0.52)时,其倍率性能最佳,多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最高(61.73%),且三圈循环的伏安(CV)曲线几乎一致,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具有较低的内阻(5.98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碳复合薄膜 锂离子电池负极 磁控溅射法 电化学性能
原文传递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
8
作者 徐天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年第12期215-215,共1页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建筑行业中的大事,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必要的,工程质量是关系到民生问题,现在国家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工程质量,严禁一些豆腐渣工程出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主要技术问题、原材料质量问题,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建筑工程管理在...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建筑行业中的大事,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必要的,工程质量是关系到民生问题,现在国家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工程质量,严禁一些豆腐渣工程出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主要技术问题、原材料质量问题,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建筑工程管理在检查工程施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对建筑工程质量负责。主要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措施进行阐述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希望为研究建筑工程管理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 现状分析 解决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