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朱熹文论中的“诗哲之争”及其矛盾调和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徐啸雨
李昌舒
-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0-176,共7页
-
文摘
“诗哲之争”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文化命题,主要指的是理性道德思维与感性情感思维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中国思想文化中也多有体现。在朱熹的文论中,也存在着这一矛盾。朱熹从他道学的理气论与性情论出发,提出了“文道观”作为文学的总原则,强调感性情感思维应该为理性道德思维所规定,但在其具体的文学阐述中,有的地方又存在着对这一原则的违背。他对屈原为人及其作品的评价,对楚辞的选取标准,以及在《诗集传》中对“淫诗”的判定,都体现着这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矛盾。但朱熹有别于宋代的其他理学家,最终又凭借着其理学的伦理学指向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这种“诗哲之争”的矛盾,使得文学获得了理论上的地位而不被驱逐。
-
关键词
诗哲之争
朱熹文论
文道观
《诗集传》
《楚辞集注》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语》与《孟子》仁义概念考察
- 2
-
-
作者
徐啸雨
-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6-90,共5页
-
文摘
通过文本分析、文字考据与义理考辨的方法对《论语》《孟子》中的仁义概念进行考察,明确其内涵。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论语》《孟子》中,"仁"是一种建立在同理心基础上的、以"爱人"为起点的道德原则,但此原则在两部著作中的内涵是不尽相同的。而"义"的内涵则在《孟子》中得到了扩充,且与"仁"构成了内在联系。
-
关键词
《论语》
《孟子》
仁义
-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