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3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工棚》琐记(一)
1
作者
徐
唯
辛
《艺术市场》
2005年第3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工棚》
油画
农民工
绘画评论
原文传递
《工棚》琐记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30-38,共9页
1998年的时候我就开始注意农民工的问题了.当时要为<全国首届油画风景展>准备作品,打算画个别致的城市风景来参展,就去建筑工地转,发现工人和没有完工的建筑组合在一起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尤其是农民工的形象令人难忘.从前被灌...
1998年的时候我就开始注意农民工的问题了.当时要为<全国首届油画风景展>准备作品,打算画个别致的城市风景来参展,就去建筑工地转,发现工人和没有完工的建筑组合在一起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尤其是农民工的形象令人难忘.从前被灌输在头脑里的工人形象是美好的,是领导阶级,是国家的主人.一段时间总是在画那些远在天边民族风情题材的我,好像生活在真空里,对身边发生的一切都熟视无睹.回到现实里再睁大眼睛,惊诧地发现,世道早已改变,熟悉的形象模糊变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光线
画面
视觉元素
工地
画布
构成元素
观众
原文传递
艺术家的当代情怀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为民
杨飞云
+2 位作者
陈淑霞
徐
唯
辛
杨斌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12,共8页
自新时期尤其是八五新潮以来,艺术家的创作有了更大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又使艺术家放松对自己的约束,甚至放任自流,对当今的艺术创作带来消极的一面,使得当今艺术的精神景观一片杯盘狼藉。另一方面,这种“什么都可以的”创作态势,在很大...
自新时期尤其是八五新潮以来,艺术家的创作有了更大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又使艺术家放松对自己的约束,甚至放任自流,对当今的艺术创作带来消极的一面,使得当今艺术的精神景观一片杯盘狼藉。另一方面,这种“什么都可以的”创作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夷平了艺术各种价值的高低之分,整个艺术创作就容易陷入价值标准的无序状态。这种无序也能引起艺术家内心的混乱和迷惑。但还是有很多艺术家能冷静、认真、诚恳地看待艺术和自我,不断弘扬艺术最可贵的价值,为今天的艺术创作注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我想,这种情怀正是我们今天应予以肯定并大力弘扬的。从目前的理论研究来看,讨论美术的社会环境的多,为作品贴标签的多,这种研究有很强的技术性成分。但讨论艺术家主体性的少,似乎艺术家已变成了一个不可捉摸的“黑洞”了。这里,艺术家直接走到前台谈他们的看法,让我们近距离地了解他们的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家
艺术创作
个人性
社会性
当代情怀
自由主义
原文传递
画家的社会责任
4
作者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6-9,共4页
2004年12月10日,第十届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圆形的展览大厅中,一幅<工棚>让所有的喧嚣在它的面前顿时安静下来,画面中十几个满身泥浆的农民工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桌子前,或木然、或憨笑、或矜持、或防备甚至一些人躲在人...
2004年12月10日,第十届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圆形的展览大厅中,一幅<工棚>让所有的喧嚣在它的面前顿时安静下来,画面中十几个满身泥浆的农民工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桌子前,或木然、或憨笑、或矜持、或防备甚至一些人躲在人群背后用敌视的目光注视着观者.他们手中的搪瓷饭盆里,是简陋的饭菜,而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却狼吞虎咽地吃着,在这样一个发育的年龄中,稚嫩的双眼看到的应该是课堂中老师龙飞凤舞的板书,听到的应该是同龄人嬉戏打闹的欢笑声,而他却在散发着汗臭与泥腥味道的工棚中为了一碗米饭而如饥似渴地咀嚼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实绘画
写实油画
绘画形式
图像时代
具像
后农业社会
人文精神
写实风格
理性特征
原文传递
写实油画的精神与品格——蔡永生油画作品赏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徐
唯
辛
《当代油画》
2016年第3期78-85,共8页
"精神与品格"无疑是艺术多元价值中的根本所在,"精神"代表对自我的超越,品格反映思想境界。油画家蔡永生以表现写实油画中的精神所在揭示了一种充溢着个人意识的创作路径和新疆多元文化中的纯厚与质朴。好的艺术作...
"精神与品格"无疑是艺术多元价值中的根本所在,"精神"代表对自我的超越,品格反映思想境界。油画家蔡永生以表现写实油画中的精神所在揭示了一种充溢着个人意识的创作路径和新疆多元文化中的纯厚与质朴。好的艺术作品都是作者生活经验的真实流露的产物,也是画家丰富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呈现。欣赏蔡永生的油画作品时,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他的艺术天赋、造型能力和对生活的敏感。他出生在美丽而富饶的新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永
写实油画
油画家
多元价值
作品赏析
艺术作品
多元文化
艺术天赋
造型能力
当代油画
原文传递
《工棚》琐记(三)
6
作者
徐
唯
辛
《艺术市场》
2005年第5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情节”
故事情节
绘画创作
现实主义
社会内容
封建文化
人际关系
安全保障
人与人
意义
构图
笔触
明暗
原文传递
《工棚》琐记
7
作者
徐
唯
辛
《新美域》
2005年第1期155-159,共5页
关键词
油画风景
绘画语言
和衣而卧
城市风景
卡拉瓦乔
电影镜头
建筑组合
视觉盛宴
生存状态
创作过程
原文传递
我为什么画油画
8
作者
徐
唯
辛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9,共2页
1、我喜欢.我自小喜欢涂涂抹抹,在混乱的中学和下乡当知青的岁月里,尽管物质生活贫乏艰难,因天每天都和绘画相件,所以那是记忆中一段最幸福的时光.
关键词
绘画
油画
涂抹
再现
呼吸
融入
想象
中学
兴奋
知青
原文传递
《工棚》琐记(二)
9
作者
徐
唯
辛
《艺术市场》
2005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工棚》
油画
卡拉瓦乔
《圣母之死》
原文传递
画室偶记
10
作者
徐
唯
辛
《美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19,共4页
我的家乡乌鲁木齐是维吾尔语“美丽牧场”的意思。所以我像游牧民族,喜迁移,总是生活在漂泊的状态里。不到20岁就离开家乡下农村当知青,高考恢复第二年进入西安美术学院上大学,毕业后去新疆和田,三年以后,再赴浙江美术学院读研究生,然后...
我的家乡乌鲁木齐是维吾尔语“美丽牧场”的意思。所以我像游牧民族,喜迁移,总是生活在漂泊的状态里。不到20岁就离开家乡下农村当知青,高考恢复第二年进入西安美术学院上大学,毕业后去新疆和田,三年以后,再赴浙江美术学院读研究生,然后,又南下广州,此间还在西藏住了一年,最后不堪忍受南国的湿热逃到了北京。从农村到城市,从边疆到中心就这样马不停蹄地奔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学院
乌鲁木齐
维吾尔语
新疆和田
游牧民族
写实绘画
研究生
后工业革命
文艺复兴
中国社会发展
原文传递
热血五月·2008
11
作者
艾轩
杨飞云
+23 位作者
王沂东
徐
芒耀
何多苓
刘孔喜
尚丁
袁正阳
王宏剑
朝戈
夏星
张利
龙力游
李士进
徐
唯
辛
郑艺
翁伟
忻东旺
庞茂琨
冷军
殷雄
石良
李贵君
张义波
朱春林
王少伦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共6页
王文章首先发表讲话。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而又坚强有力的抗震救灾工作非常有成效,政府官员、部队官兵、普通民众都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国写实画派的油画家们自发创作了这件作品,表达了对同胞的关爱之情,体现了奉献精神...
王文章首先发表讲话。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而又坚强有力的抗震救灾工作非常有成效,政府官员、部队官兵、普通民众都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国写实画派的油画家们自发创作了这件作品,表达了对同胞的关爱之情,体现了奉献精神。《热血五月·2008》不是应景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作品
学术座谈会
艺术
抗震救灾工作
社会责任感
政府官员
原文传递
我的第一幅素描长期作业
12
作者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95-100,共6页
七十年代初中期,乌鲁木齐一所普通中学里,一批从内地运来的石膏模型周围坐着几个热爱绘画的高中学生,每天晚上在老师李大用先生的指导下用功,其中就有我.我很运气也很用功,开始学画就受到比较正规的训练,重写生大量画速写和石膏素描.在...
七十年代初中期,乌鲁木齐一所普通中学里,一批从内地运来的石膏模型周围坐着几个热爱绘画的高中学生,每天晚上在老师李大用先生的指导下用功,其中就有我.我很运气也很用功,开始学画就受到比较正规的训练,重写生大量画速写和石膏素描.在文革后期的社会背景下,能在边城画石膏素描实在是很不寻常的事.当时乌鲁木齐一共30多个中学,惟有我所在的第五中学为学生的美术小组买了一大批石膏模型.这主要得益于从天津来"支边"(支援边疆)的青年美术师李大用.他的先生在天津教他的时候,也是以这样的方法入手的.由于采用了如此专业的方法,参加这个美术小组的学生里后来考入大学的就不说了,仅研究生就出了三个.除了我85年考上浙江美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外,拉吉米丁(维吾尔族)在80年代考入中央民族学院油画专业的硕士(现移居加拿大)杜平也在80年代后期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专业的研究生.一时间,李老师教学有方被传为美谈,后来有许多立志学画的学生都从其他中学纷纷转入第五中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
小组
石膏模型
师李
原文传递
走近西藏——油画《酥油茶馆》创作随笔
13
作者
徐
唯
辛
《美术学报》
1994年第0期70-72,共3页
一九九三年秋我作出到西藏生活创作一年的决择,不仅是探险揽胜,也是我近年创作中困惑徘徊的一个突围。我曾试图赶上潮流,结果是面目全非,过后我才明白,我曾受的教育和我成长的环境早已规定了我的创作风格。几十年岁月对个人来讲是漫长的...
一九九三年秋我作出到西藏生活创作一年的决择,不仅是探险揽胜,也是我近年创作中困惑徘徊的一个突围。我曾试图赶上潮流,结果是面目全非,过后我才明白,我曾受的教育和我成长的环境早已规定了我的创作风格。几十年岁月对个人来讲是漫长的,但相对一个民族的美术史来讲却是短暂的,画家在历史的长链中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做好自己所能做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创作过程
茶馆
创作风格
生活创作
美术史
草原
画面
拉萨
绿松石
原文传递
油画《酸雨》创作散记
14
作者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52-55,共4页
(一) "叶子正在变黄,树木为何自杀?" "酸雨为何降临?" 获得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智利诗人聂鲁达在他的诗集<问题之本>中有这样的诗句.实际上,就是在这位诗人逝世的1973年,酸雨的问题也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广泛...
(一) "叶子正在变黄,树木为何自杀?" "酸雨为何降临?" 获得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智利诗人聂鲁达在他的诗集<问题之本>中有这样的诗句.实际上,就是在这位诗人逝世的1973年,酸雨的问题也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广泛受到人类的关注.由于人类大量排放的污染中含有二氧化硫(包括汽车尾气中的二氧氮),这类化学物质的成份与大气中的氢氧化物形成了酸性物质,再溶进降水,形成被称为"空气死神"的酸雨.它破坏了土壤,使粮食减产;损害了森林植被,腐蚀了金属和建筑,污染了水源,破坏了经济,给人类造成了严重伤害.这种情况在中国更是日益严重,因为发展经济的热情使人们不屑于对环境的保护.我生长在新疆,那里几乎不下雨,空气干爽清新,夏季可凭窗眺望天山峰顶的白雪,农作物的灌溉只靠融化的雪水.对于雨,仅是通过文学作品来了解的,文字对南方缠绵湿润的总是进行优美的描写.1988年我来到广州,闷热潮湿、环境污染、多雨和喧哗、唯利是图,到处是一派经济腾飞的景象.我深深地感受了雨,但早已没有了梦境般"润物细无声"的清流,已经是浑浊的酸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酸雨
酸性降水
降雨
原文传递
鞭炮和《酸雨》
15
作者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56-57,共2页
20世纪90年初正值改革开放,一些污染严重密集性的加工业因为境外法律严格不能生存,纷纷在毗邻香港的广东扎根,当地的水和空气都被严重污染.我住宅靠近马路,好几家酒楼的操作间十几个大小形状各异的烟囱,整日在窗下冒烟.当时有个叫"...
20世纪90年初正值改革开放,一些污染严重密集性的加工业因为境外法律严格不能生存,纷纷在毗邻香港的广东扎根,当地的水和空气都被严重污染.我住宅靠近马路,好几家酒楼的操作间十几个大小形状各异的烟囱,整日在窗下冒烟.当时有个叫"酸雨"的词开始出现在国内媒体上,因为广东降雨频繁,由于污染和燃烧排放,降水的酸性增加,致使出现土地板结,庄稼歉收等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炮
酸雨
酸性降水
降雨
原文传递
《过道》
16
作者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63-67,共5页
<过道>是我的一幅布面油画,画的是一个普通的楼道,最近被大藏家T先生收入囊中.我创造了她,百般呵护,随我一起过了六年,我曾为她的美丽而欣慰.她也落选过,我为她遭到的不平而伤感.无数次发表,参加过不少展览,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
<过道>是我的一幅布面油画,画的是一个普通的楼道,最近被大藏家T先生收入囊中.我创造了她,百般呵护,随我一起过了六年,我曾为她的美丽而欣慰.她也落选过,我为她遭到的不平而伤感.无数次发表,参加过不少展览,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也许越是如此越与她有感情,现在被别人收藏,有点像父亲心爱的女儿出嫁一般,虽然去的是个好人家,却仍怅然若失.于是写个短文,是为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展
风景
山水画
小桥
原文传递
大型油画创作的构成
17
作者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74-79,共6页
大型作品的构成是由特殊的规律性、题材内在的规定性和一定的偶发性几个方面集合而成的,最后的形成因素十分复杂,画面的最后结果也难以预料制作是一个反复改动的过程.
关键词
画面效果
画布
黑白灰
视觉效果
人像
圣地
原文传递
随想几则
18
作者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80-87,共8页
我跟中学美术老师李大用先生学画的时候是初中三年级,正值"文革"后期,学校混乱,无上课压力,有充裕时间,加上那时对绘画如痴如醉,每天画素描风雨无阻,十分用功.我天生对造型很敏感,一开始画素描,基本上就没有形不准的麻烦,进...
我跟中学美术老师李大用先生学画的时候是初中三年级,正值"文革"后期,学校混乱,无上课压力,有充裕时间,加上那时对绘画如痴如醉,每天画素描风雨无阻,十分用功.我天生对造型很敏感,一开始画素描,基本上就没有形不准的麻烦,进步飞快.常约同学画友去附近的长途汽车站,画候车人的速写,画稿的数量多到要以斤来论.高中毕业后在三坪农场当知青务农三年,余暇画了大量的小幅油画和素描人像.我所在的生产队,几乎所有的社员和知青都被我画过.练就了手上的功夫不说,也和画画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许多人放弃画笔争做行为艺术什么的,要是我,不舍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面效果
画布
黑白灰
原文传递
走近西藏——油画《酥油茶馆》创作日记
19
作者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88-94,共7页
1993年11月28日晴 和赴藏援助,在<西藏日报>工作的妻子匆匆飞抵拉萨时,那里已是满目萧杀,不见一丝绿色,虽然空气洁净无比,但自己缺氧明显,喘不上气,唯有眩目的阳光是世界上最充足的.牧民从寒冷的草原上来到拉萨朝佛转经,八廓街上...
1993年11月28日晴 和赴藏援助,在<西藏日报>工作的妻子匆匆飞抵拉萨时,那里已是满目萧杀,不见一丝绿色,虽然空气洁净无比,但自己缺氧明显,喘不上气,唯有眩目的阳光是世界上最充足的.牧民从寒冷的草原上来到拉萨朝佛转经,八廓街上人潮汹涌.也许我在萎靡的商业都市中住得太久了,实在为高原上蓬勃原始的生命力感动,看到人最淳朴自然的一面,心中欣喜若狂.我觉得胸中真切地涌出表现他们的激情.以往不少画家表现这里,也出现过不少的好画,我的画将是什么样子,胸中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酥油茶
甲脉儿
西藏
画面
画布
一幅画
松节油
萜类化合物
藏北
原文传递
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
20
作者
孙建平
王明贤
+1 位作者
徐
唯
辛
刘竟艳
《中国美术》
2011年第3期60-67,共8页
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轨迹几乎就是一部微缩的、从特定且相对独立的角度关照社会的艺术史,个体在特定的时空维度中受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背景影响,个人艺术的呈现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形态和思想形态的载体。当代艺术在过度的...
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轨迹几乎就是一部微缩的、从特定且相对独立的角度关照社会的艺术史,个体在特定的时空维度中受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背景影响,个人艺术的呈现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形态和思想形态的载体。当代艺术在过度的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停留在没有思辨的"新"的程度,如何上升到足够"深度"的思辨表达是艺术生效的拐点,超越了个人性精神层面的界定,智慧的、思辨的方法论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客本期"对画、对话"栏目的是孙建平、王明贤、徐唯辛三位先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孙建平与徐唯辛都是学院出身、担任美术学院领导的工作,孙建平曾担任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的副院长,徐唯辛是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但在艺术上却都是从学院艺术转向当代艺术。他们采用巨大的尺幅、不约而同的选择肖像作为思辨的表述通道,作品中所蕴藏的思想和方法论各不相同。王明贤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的副所长,中国"文革"美术专家,多年研究"文革"时期的美术。三个看似相关又似无关的个体由各自的艺术经历谈起,话题涉及从学院艺术到当代艺术,特殊时代与独特的艺术遗产,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绘画,艺术家的方法论与艺术语言四方面问题,试图通过对话来探讨当代艺术中个体艺术如何对社会产生效应以及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责任思考和所应当承担期的文化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责任
知识分子
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当代艺术
社会政治
艺术家
方法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棚》琐记(一)
1
作者
徐
唯
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市场》
2005年第3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工棚》
油画
农民工
绘画评论
分类号
J223 [艺术—美术]
J205
原文传递
题名
《工棚》琐记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
唯
辛
出处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30-38,共9页
文摘
1998年的时候我就开始注意农民工的问题了.当时要为<全国首届油画风景展>准备作品,打算画个别致的城市风景来参展,就去建筑工地转,发现工人和没有完工的建筑组合在一起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尤其是农民工的形象令人难忘.从前被灌输在头脑里的工人形象是美好的,是领导阶级,是国家的主人.一段时间总是在画那些远在天边民族风情题材的我,好像生活在真空里,对身边发生的一切都熟视无睹.回到现实里再睁大眼睛,惊诧地发现,世道早已改变,熟悉的形象模糊变形了.
关键词
农民工
光线
画面
视觉元素
工地
画布
构成元素
观众
分类号
J1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艺术家的当代情怀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为民
杨飞云
陈淑霞
徐
唯
辛
杨斌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
<美术观察>
出处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12,共8页
文摘
自新时期尤其是八五新潮以来,艺术家的创作有了更大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又使艺术家放松对自己的约束,甚至放任自流,对当今的艺术创作带来消极的一面,使得当今艺术的精神景观一片杯盘狼藉。另一方面,这种“什么都可以的”创作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夷平了艺术各种价值的高低之分,整个艺术创作就容易陷入价值标准的无序状态。这种无序也能引起艺术家内心的混乱和迷惑。但还是有很多艺术家能冷静、认真、诚恳地看待艺术和自我,不断弘扬艺术最可贵的价值,为今天的艺术创作注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我想,这种情怀正是我们今天应予以肯定并大力弘扬的。从目前的理论研究来看,讨论美术的社会环境的多,为作品贴标签的多,这种研究有很强的技术性成分。但讨论艺术家主体性的少,似乎艺术家已变成了一个不可捉摸的“黑洞”了。这里,艺术家直接走到前台谈他们的看法,让我们近距离地了解他们的情怀。
关键词
艺术家
艺术创作
个人性
社会性
当代情怀
自由主义
分类号
J03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画家的社会责任
4
作者
徐
唯
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
出处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6-9,共4页
文摘
2004年12月10日,第十届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圆形的展览大厅中,一幅<工棚>让所有的喧嚣在它的面前顿时安静下来,画面中十几个满身泥浆的农民工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桌子前,或木然、或憨笑、或矜持、或防备甚至一些人躲在人群背后用敌视的目光注视着观者.他们手中的搪瓷饭盆里,是简陋的饭菜,而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却狼吞虎咽地吃着,在这样一个发育的年龄中,稚嫩的双眼看到的应该是课堂中老师龙飞凤舞的板书,听到的应该是同龄人嬉戏打闹的欢笑声,而他却在散发着汗臭与泥腥味道的工棚中为了一碗米饭而如饥似渴地咀嚼着.
关键词
写实绘画
写实油画
绘画形式
图像时代
具像
后农业社会
人文精神
写实风格
理性特征
分类号
J1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写实油画的精神与品格——蔡永生油画作品赏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徐
唯
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
出处
《当代油画》
2016年第3期78-85,共8页
文摘
"精神与品格"无疑是艺术多元价值中的根本所在,"精神"代表对自我的超越,品格反映思想境界。油画家蔡永生以表现写实油画中的精神所在揭示了一种充溢着个人意识的创作路径和新疆多元文化中的纯厚与质朴。好的艺术作品都是作者生活经验的真实流露的产物,也是画家丰富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呈现。欣赏蔡永生的油画作品时,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他的艺术天赋、造型能力和对生活的敏感。他出生在美丽而富饶的新疆。
关键词
蔡永
写实油画
油画家
多元价值
作品赏析
艺术作品
多元文化
艺术天赋
造型能力
当代油画
分类号
J213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工棚》琐记(三)
6
作者
徐
唯
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市场》
2005年第5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情节”
故事情节
绘画创作
现实主义
社会内容
封建文化
人际关系
安全保障
人与人
意义
构图
笔触
明暗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工棚》琐记
7
作者
徐
唯
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新美域》
2005年第1期155-159,共5页
关键词
油画风景
绘画语言
和衣而卧
城市风景
卡拉瓦乔
电影镜头
建筑组合
视觉盛宴
生存状态
创作过程
分类号
J213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我为什么画油画
8
作者
徐
唯
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
出处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9,共2页
文摘
1、我喜欢.我自小喜欢涂涂抹抹,在混乱的中学和下乡当知青的岁月里,尽管物质生活贫乏艰难,因天每天都和绘画相件,所以那是记忆中一段最幸福的时光.
关键词
绘画
油画
涂抹
再现
呼吸
融入
想象
中学
兴奋
知青
分类号
J213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工棚》琐记(二)
9
作者
徐
唯
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市场》
2005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工棚》
油画
卡拉瓦乔
《圣母之死》
分类号
J213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画室偶记
10
作者
徐
唯
辛
机构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美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19,共4页
文摘
我的家乡乌鲁木齐是维吾尔语“美丽牧场”的意思。所以我像游牧民族,喜迁移,总是生活在漂泊的状态里。不到20岁就离开家乡下农村当知青,高考恢复第二年进入西安美术学院上大学,毕业后去新疆和田,三年以后,再赴浙江美术学院读研究生,然后,又南下广州,此间还在西藏住了一年,最后不堪忍受南国的湿热逃到了北京。从农村到城市,从边疆到中心就这样马不停蹄地奔波。
关键词
美术学院
乌鲁木齐
维吾尔语
新疆和田
游牧民族
写实绘画
研究生
后工业革命
文艺复兴
中国社会发展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热血五月·2008
11
作者
艾轩
杨飞云
王沂东
徐
芒耀
何多苓
刘孔喜
尚丁
袁正阳
王宏剑
朝戈
夏星
张利
龙力游
李士进
徐
唯
辛
郑艺
翁伟
忻东旺
庞茂琨
冷军
殷雄
石良
李贵君
张义波
朱春林
王少伦
出处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共6页
文摘
王文章首先发表讲话。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而又坚强有力的抗震救灾工作非常有成效,政府官员、部队官兵、普通民众都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国写实画派的油画家们自发创作了这件作品,表达了对同胞的关爱之情,体现了奉献精神。《热血五月·2008》不是应景之作,
关键词
油画作品
学术座谈会
艺术
抗震救灾工作
社会责任感
政府官员
分类号
J213.05 [艺术—美术]
D632.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的第一幅素描长期作业
12
作者
徐
唯
辛
出处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95-100,共6页
文摘
七十年代初中期,乌鲁木齐一所普通中学里,一批从内地运来的石膏模型周围坐着几个热爱绘画的高中学生,每天晚上在老师李大用先生的指导下用功,其中就有我.我很运气也很用功,开始学画就受到比较正规的训练,重写生大量画速写和石膏素描.在文革后期的社会背景下,能在边城画石膏素描实在是很不寻常的事.当时乌鲁木齐一共30多个中学,惟有我所在的第五中学为学生的美术小组买了一大批石膏模型.这主要得益于从天津来"支边"(支援边疆)的青年美术师李大用.他的先生在天津教他的时候,也是以这样的方法入手的.由于采用了如此专业的方法,参加这个美术小组的学生里后来考入大学的就不说了,仅研究生就出了三个.除了我85年考上浙江美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外,拉吉米丁(维吾尔族)在80年代考入中央民族学院油画专业的硕士(现移居加拿大)杜平也在80年代后期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专业的研究生.一时间,李老师教学有方被传为美谈,后来有许多立志学画的学生都从其他中学纷纷转入第五中学.
关键词
美术
小组
石膏模型
师李
分类号
J1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走近西藏——油画《酥油茶馆》创作随笔
13
作者
徐
唯
辛
出处
《美术学报》
1994年第0期70-72,共3页
文摘
一九九三年秋我作出到西藏生活创作一年的决择,不仅是探险揽胜,也是我近年创作中困惑徘徊的一个突围。我曾试图赶上潮流,结果是面目全非,过后我才明白,我曾受的教育和我成长的环境早已规定了我的创作风格。几十年岁月对个人来讲是漫长的,但相对一个民族的美术史来讲却是短暂的,画家在历史的长链中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做好自己所能做到的。
关键词
西藏
创作过程
茶馆
创作风格
生活创作
美术史
草原
画面
拉萨
绿松石
分类号
J213.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油画《酸雨》创作散记
14
作者
徐
唯
辛
出处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52-55,共4页
文摘
(一) "叶子正在变黄,树木为何自杀?" "酸雨为何降临?" 获得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智利诗人聂鲁达在他的诗集<问题之本>中有这样的诗句.实际上,就是在这位诗人逝世的1973年,酸雨的问题也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广泛受到人类的关注.由于人类大量排放的污染中含有二氧化硫(包括汽车尾气中的二氧氮),这类化学物质的成份与大气中的氢氧化物形成了酸性物质,再溶进降水,形成被称为"空气死神"的酸雨.它破坏了土壤,使粮食减产;损害了森林植被,腐蚀了金属和建筑,污染了水源,破坏了经济,给人类造成了严重伤害.这种情况在中国更是日益严重,因为发展经济的热情使人们不屑于对环境的保护.我生长在新疆,那里几乎不下雨,空气干爽清新,夏季可凭窗眺望天山峰顶的白雪,农作物的灌溉只靠融化的雪水.对于雨,仅是通过文学作品来了解的,文字对南方缠绵湿润的总是进行优美的描写.1988年我来到广州,闷热潮湿、环境污染、多雨和喧哗、唯利是图,到处是一派经济腾飞的景象.我深深地感受了雨,但早已没有了梦境般"润物细无声"的清流,已经是浑浊的酸雨了.
关键词
人类
酸雨
酸性降水
降雨
分类号
J1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鞭炮和《酸雨》
15
作者
徐
唯
辛
出处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56-57,共2页
文摘
20世纪90年初正值改革开放,一些污染严重密集性的加工业因为境外法律严格不能生存,纷纷在毗邻香港的广东扎根,当地的水和空气都被严重污染.我住宅靠近马路,好几家酒楼的操作间十几个大小形状各异的烟囱,整日在窗下冒烟.当时有个叫"酸雨"的词开始出现在国内媒体上,因为广东降雨频繁,由于污染和燃烧排放,降水的酸性增加,致使出现土地板结,庄稼歉收等严重后果.
关键词
鞭炮
酸雨
酸性降水
降雨
分类号
J1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过道》
16
作者
徐
唯
辛
出处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63-67,共5页
文摘
<过道>是我的一幅布面油画,画的是一个普通的楼道,最近被大藏家T先生收入囊中.我创造了她,百般呵护,随我一起过了六年,我曾为她的美丽而欣慰.她也落选过,我为她遭到的不平而伤感.无数次发表,参加过不少展览,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也许越是如此越与她有感情,现在被别人收藏,有点像父亲心爱的女儿出嫁一般,虽然去的是个好人家,却仍怅然若失.于是写个短文,是为纪念.
关键词
油画展
风景
山水画
小桥
分类号
J1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大型油画创作的构成
17
作者
徐
唯
辛
出处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74-79,共6页
文摘
大型作品的构成是由特殊的规律性、题材内在的规定性和一定的偶发性几个方面集合而成的,最后的形成因素十分复杂,画面的最后结果也难以预料制作是一个反复改动的过程.
关键词
画面效果
画布
黑白灰
视觉效果
人像
圣地
分类号
J1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随想几则
18
作者
徐
唯
辛
出处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80-87,共8页
文摘
我跟中学美术老师李大用先生学画的时候是初中三年级,正值"文革"后期,学校混乱,无上课压力,有充裕时间,加上那时对绘画如痴如醉,每天画素描风雨无阻,十分用功.我天生对造型很敏感,一开始画素描,基本上就没有形不准的麻烦,进步飞快.常约同学画友去附近的长途汽车站,画候车人的速写,画稿的数量多到要以斤来论.高中毕业后在三坪农场当知青务农三年,余暇画了大量的小幅油画和素描人像.我所在的生产队,几乎所有的社员和知青都被我画过.练就了手上的功夫不说,也和画画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许多人放弃画笔争做行为艺术什么的,要是我,不舍得!
关键词
画面效果
画布
黑白灰
分类号
J1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走近西藏——油画《酥油茶馆》创作日记
19
作者
徐
唯
辛
出处
《东方艺术》
2005年第13期88-94,共7页
文摘
1993年11月28日晴 和赴藏援助,在<西藏日报>工作的妻子匆匆飞抵拉萨时,那里已是满目萧杀,不见一丝绿色,虽然空气洁净无比,但自己缺氧明显,喘不上气,唯有眩目的阳光是世界上最充足的.牧民从寒冷的草原上来到拉萨朝佛转经,八廓街上人潮汹涌.也许我在萎靡的商业都市中住得太久了,实在为高原上蓬勃原始的生命力感动,看到人最淳朴自然的一面,心中欣喜若狂.我觉得胸中真切地涌出表现他们的激情.以往不少画家表现这里,也出现过不少的好画,我的画将是什么样子,胸中无数.
关键词
酥油茶
甲脉儿
西藏
画面
画布
一幅画
松节油
萜类化合物
藏北
分类号
J1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
20
作者
孙建平
王明贤
徐
唯
辛
刘竟艳
出处
《中国美术》
2011年第3期60-67,共8页
文摘
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轨迹几乎就是一部微缩的、从特定且相对独立的角度关照社会的艺术史,个体在特定的时空维度中受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背景影响,个人艺术的呈现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形态和思想形态的载体。当代艺术在过度的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停留在没有思辨的"新"的程度,如何上升到足够"深度"的思辨表达是艺术生效的拐点,超越了个人性精神层面的界定,智慧的、思辨的方法论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客本期"对画、对话"栏目的是孙建平、王明贤、徐唯辛三位先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孙建平与徐唯辛都是学院出身、担任美术学院领导的工作,孙建平曾担任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的副院长,徐唯辛是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但在艺术上却都是从学院艺术转向当代艺术。他们采用巨大的尺幅、不约而同的选择肖像作为思辨的表述通道,作品中所蕴藏的思想和方法论各不相同。王明贤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的副所长,中国"文革"美术专家,多年研究"文革"时期的美术。三个看似相关又似无关的个体由各自的艺术经历谈起,话题涉及从学院艺术到当代艺术,特殊时代与独特的艺术遗产,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绘画,艺术家的方法论与艺术语言四方面问题,试图通过对话来探讨当代艺术中个体艺术如何对社会产生效应以及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责任思考和所应当承担期的文化责任。
关键词
文化责任
知识分子
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当代艺术
社会政治
艺术家
方法论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工棚》琐记(一)
徐
唯
辛
《艺术市场》
2005
0
原文传递
2
《工棚》琐记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
2
原文传递
3
艺术家的当代情怀
孙为民
杨飞云
陈淑霞
徐
唯
辛
杨斌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6
1
原文传递
4
画家的社会责任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
0
原文传递
5
写实油画的精神与品格——蔡永生油画作品赏析
徐
唯
辛
《当代油画》
2016
1
原文传递
6
《工棚》琐记(三)
徐
唯
辛
《艺术市场》
2005
0
原文传递
7
《工棚》琐记
徐
唯
辛
《新美域》
2005
0
原文传递
8
我为什么画油画
徐
唯
辛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2
0
原文传递
9
《工棚》琐记(二)
徐
唯
辛
《艺术市场》
2005
0
原文传递
10
画室偶记
徐
唯
辛
《美术》
北大核心
2001
0
原文传递
11
热血五月·2008
艾轩
杨飞云
王沂东
徐
芒耀
何多苓
刘孔喜
尚丁
袁正阳
王宏剑
朝戈
夏星
张利
龙力游
李士进
徐
唯
辛
郑艺
翁伟
忻东旺
庞茂琨
冷军
殷雄
石良
李贵君
张义波
朱春林
王少伦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8
0
原文传递
12
我的第一幅素描长期作业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
0
原文传递
13
走近西藏——油画《酥油茶馆》创作随笔
徐
唯
辛
《美术学报》
1994
0
原文传递
14
油画《酸雨》创作散记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
0
原文传递
15
鞭炮和《酸雨》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
0
原文传递
16
《过道》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
0
原文传递
17
大型油画创作的构成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
0
原文传递
18
随想几则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
0
原文传递
19
走近西藏——油画《酥油茶馆》创作日记
徐
唯
辛
《东方艺术》
2005
0
原文传递
20
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
孙建平
王明贤
徐
唯
辛
刘竟艳
《中国美术》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