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旁路机制下的低功耗片上网络功率门控设计
1
作者 欧阳一鸣 陈志远 +1 位作者 冬雨 梁华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36-3444,共9页
随着技术尺寸的缩小,静态功耗在片上网络(NoC)的功耗开销中占据主导地位。功率门控作为一种通用的功耗节约技术,将NoC中空闲模块关闭以降低静态功耗。然而,传统的功率门控技术带来了诸如数据包唤醒延迟,盈亏平衡时间等问题。为了解决上... 随着技术尺寸的缩小,静态功耗在片上网络(NoC)的功耗开销中占据主导地位。功率门控作为一种通用的功耗节约技术,将NoC中空闲模块关闭以降低静态功耗。然而,传统的功率门控技术带来了诸如数据包唤醒延迟,盈亏平衡时间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代替功率门控路由器进行数据包传输的分区旁路传输机制(PBTI),并基于该旁路机制设计了低延迟低功耗的功率门控方案。PBTI使用相互独立的旁路分别处理东西方向传输的数据包,并在旁路内部使用公共的缓冲区以提高缓冲区利用率。PBTI可以在路由器断电时实现数据包的注入、传输和弹出。即使网络中所有的路由器均处于功率门控状态,数据包也可以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当流量增大超过PBTI的传输能力时,路由器以列为单位进行统一的唤醒。实验结果表明,与不使用功率门控的NoC相比,所提方案降低了83.4%的静态功耗和17.2%的数据包延迟,同时只额外增加了6.2%的面积开销。相较于常规的功率门控方案该文功率门控设计实现了更低的功耗和延迟,具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网络 功率门控 旁路 静态功耗
下载PDF
一种基于自适应容错链路的片上网络设计与研究
2
作者 冬雨 欧阳一鸣 +2 位作者 黄正峰 李建华 梁华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92-4100,共9页
随着芯片制程不断深入到亚微纳米级别,技术节点的持续缩小加速了片上网络中链路故障的发生。故障链路的增多降低了可用的路由路径数量,并可能导致严重的流量拥塞甚至系统崩溃。为了保证在遭遇故障链路时数据包的正常传输,该文提出一种... 随着芯片制程不断深入到亚微纳米级别,技术节点的持续缩小加速了片上网络中链路故障的发生。故障链路的增多降低了可用的路由路径数量,并可能导致严重的流量拥塞甚至系统崩溃。为了保证在遭遇故障链路时数据包的正常传输,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容错链路的片上网络设计(AFL_NoC),它能够将遭遇故障链路的数据包转发到另一条可逆链路上。该方案包括了可逆链路的具体实现以及相应的分布式控制协议。这种动态容错链路设计充分利用了网络中空闲的可用链路资源,确保了在遭遇链路故障的情况下网络通信不会中断。与先进的容错偏转路由算法QFCAR-W相比,AFL_NoC平均延迟降低10%,面积开销减少了14.2%,功耗开销减少了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系统 片上网络 容错 路由器架构 路由算法
下载PDF
不止于看:电视跨屏传播的融变——基于融媒时代技术变迁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冬雨 洪雨 《新闻传播》 2018年第7期58-59,共2页
电视技术变迁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表面内容的改变,更是电视在跨屏传播中的融变,场景成为融媒时代电视跨屏传播技术变迁背后不得不关注的要素,也是电视未来发展中必须抓住的重点。本文基于融媒时代下的技术变迁在技术逻辑的延长线上发掘技... 电视技术变迁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表面内容的改变,更是电视在跨屏传播中的融变,场景成为融媒时代电视跨屏传播技术变迁背后不得不关注的要素,也是电视未来发展中必须抓住的重点。本文基于融媒时代下的技术变迁在技术逻辑的延长线上发掘技术变迁带来电视媒介的改变,思考在电视观众参与互动的背后,电视媒介基于场景理论所需做出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跨屏 技术变迁 互动 传播 场景
下载PDF
消痈喷雾剂提取工艺研究
4
作者 李本俊 薛霞 +1 位作者 王立池 冬雨 《辽宁化工》 CAS 2014年第11期1367-1369,1372,共4页
研究了消痈喷雾剂的乙醇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以黄芩苷提取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消痈喷雾剂最佳提取工艺。实验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是60%乙醇溶液,10,8,8倍溶媒量,提取2 h,提取3次。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关键词 黄芩苷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
下载PDF
源于陕A群、陕B群玉米自交系在不同密度条件下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博新 王亚辉 +6 位作者 陈朋飞 冬雨 冯志前 郝引川 张仁和 张兴华 薛吉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28-1336,共9页
采用NC-II遗传设计,以郑58、昌7-2为测验种,与17份高密度条件下筛选的玉米自交系组配成34份杂交组合,2014—2015年分别于陕西杨凌、长武、榆林进行3种密度(45 000、67 500和90 000株hm–2)配合力分析试验。采用PROC VARCOMP分析不同密... 采用NC-II遗传设计,以郑58、昌7-2为测验种,与17份高密度条件下筛选的玉米自交系组配成34份杂交组合,2014—2015年分别于陕西杨凌、长武、榆林进行3种密度(45 000、67 500和90 000株hm–2)配合力分析试验。采用PROC VARCOMP分析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及耐密性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采用频率直方分布图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及耐密性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平均数的变化规律,利用AMMI评价玉米自交系与杂交组合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产量、倒伏率、茎秆强度主要受加性遗传效应控制,空秆率主要受非加性遗传效应控制。加性遗传效应对产量及耐密性相关性状的贡献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玉米自交系产量、空秆率、倒伏率、茎秆强度的一般配合力频率均属于正态分布,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GCA的平均值提高了0.28,空秆率GCA平均值降低了0.21,倒伏率GCA平均值降低了0.03,茎秆强度GCA平均值增加了0.02。玉米杂交组合产量与玉米自交系产量GCA密切相关(r=0.877**,r=0.811**,r=0.67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稳定的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组合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因此,强化逆境选择压力,实施高密度选择策略,是增强玉米自交系耐密性和抗倒性,提升一般配合力,实现产量增益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AMMI模型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鲜食紫苏采后品质的影响及货架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付晨青 郭潇潇 +3 位作者 冬雨 李国辉 韩蕊 王秀萍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3,共8页
以鲜食紫苏为试材,采用常温、2、4℃和6℃贮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贮藏期间品质指标的影响,并结合动力学模型和Arrhenius方程来构建基于特征指标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以期为鲜食紫苏的采后贮运和货架期的... 以鲜食紫苏为试材,采用常温、2、4℃和6℃贮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贮藏期间品质指标的影响,并结合动力学模型和Arrhenius方程来构建基于特征指标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以期为鲜食紫苏的采后贮运和货架期的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鲜食紫苏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其采后品质会产生显著差异(P<0.05),低温条件下贮藏,可显著延缓鲜食紫苏采后品质的劣变(P<0.05),以品质指标的优劣来考量,鲜食紫苏以2℃下贮藏较为理想。基于失重率和可溶性糖为特征指标构建的鲜食紫苏货架期预测模型,经验证分析,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5%,模型拟合准确性较高,可用于鲜食紫苏在2~25℃范围内贮藏时货架期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紫苏 贮藏温度 采后品质 货架期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RGB和CIELab预测紫苏叶片花青素含量
7
作者 冬雨 郭潇潇 +3 位作者 付晨青 韩蕊 李国辉 王秀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110,共8页
为推进富含花青素的紫苏品种选育,指导逆境胁迫下的紫苏生产管理,以紫苏为研究对象,采集田间叶片并使用数码相机拍照,结合红绿蓝色彩空间(red green blue color space,RGB)和CIELab色彩空间(CIELab color space)2种图像色彩分析手段处... 为推进富含花青素的紫苏品种选育,指导逆境胁迫下的紫苏生产管理,以紫苏为研究对象,采集田间叶片并使用数码相机拍照,结合红绿蓝色彩空间(red green blue color space,RGB)和CIELab色彩空间(CIELab color space)2种图像色彩分析手段处理图片,与叶片花青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和显著性分析,筛选出相关系数较高的色彩参数,建立单变量回归反演模型,最终综合建模得到预测效果最优的紫苏叶片花青素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RGB色彩空间中,红光标准化值(normalized redness intensity,NRI)、绿光标准化值(normalized greenness intensity,NGI)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其中NGI的相关系数大于NRI。当叶片正反面色彩贡献比为2∶1时,NGI与花青素含量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8532。对比不同模型发现,以NGI为自变量建立的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相关系数为0.8381,决定系数(R^(2))达0.7550。在CIELab色彩空间中,红度(a^(*))与花青素含量的相关性最好,且相关系数同样在叶片正反面色彩贡献比为2∶1时达最大,为0.7356。基于a^(*)建立的幂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和R^(2)分别为0.7438和0.6798。分别使用NGI模型和a^(*)模型对叶片花青素含量进行估测,验证后发现a^(*)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准确性和稳定性更高,因此以a^(*)模型为预测紫苏叶片花青素含量的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RGB CIELAB 花青素 数码相机
下载PDF
牛至油在养殖业生产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韩蕊 郭潇潇 +3 位作者 葛飞 冬雨 李国辉 李秀杰 《饲料博览》 2020年第8期10-17,共8页
合理使用饲用抗生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然而,长期或滥用抗生素会影响动物健康,禁用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已成世界共识。牛至油是从牛至的叶片和花朵中提取的植物精油,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抗菌、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是一种... 合理使用饲用抗生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然而,长期或滥用抗生素会影响动物健康,禁用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已成世界共识。牛至油是从牛至的叶片和花朵中提取的植物精油,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抗菌、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是一种绿色、安全的天然抗生素,应用前景广阔。文章从牛至油的特点、在生产的研究与应用以及最适添加量进行综述,以期为牛至油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油 饲料添加剂 抗生素替代物 养殖 应用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茴香苗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郭潇潇 韩蕊 +5 位作者 冬雨 何立威 葛飞 李秀杰 李国辉 王秀萍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86,共7页
为了探明茴香苗菜生产的适宜种植密度,以茴香品种郑茴香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0×104、1.0×10^(5)、1.5×10^(5)、2.0×10^(5)、2.5×10^(5)株·667 m^(-2)种植密度,分别测定茴香苗菜的形态指标、根系性状、单... 为了探明茴香苗菜生产的适宜种植密度,以茴香品种郑茴香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0×104、1.0×10^(5)、1.5×10^(5)、2.0×10^(5)、2.5×10^(5)株·667 m^(-2)种植密度,分别测定茴香苗菜的形态指标、根系性状、单株鲜干质量及单位面积产量。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茴香苗菜株高增高,真叶数、最大叶长及最大叶宽下降,主根长及根系鲜干质量减少,单株地上部鲜干质量减少。在播种后30 d和36 d,单位面积鲜干产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多,自播种后42 d起,单位面积鲜干产量均表现为随种植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播种后60 d,2.0×10^(5)株·667 m^(-2)密度处理的单位面积鲜干产量最高,分别为4491.06、404.78 kg·667 m^(-2),且分别较其他密度处理显著提高6.28%~160.88%、5.57%~119.36%。综上所述,郑茴香1号用作茴香苗菜生产的适宜种植密度范围为2.0×10^(5)~2.5×10^(5)株·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香 苗菜 种植密度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河南茴香关键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晨青 何立威 +1 位作者 王秀萍 冬雨 《河南农业》 2021年第8期16-17,共2页
茴香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在药用、食用、香料提取等方面都有着巨大需求,其市场潜力不言而喻。在追求绿色的21世纪,栽培及加工茴香产品,能满足人们对健康保健食品的需求。本文详述了茴香的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 茴香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在药用、食用、香料提取等方面都有着巨大需求,其市场潜力不言而喻。在追求绿色的21世纪,栽培及加工茴香产品,能满足人们对健康保健食品的需求。本文详述了茴香的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以期为茴香栽培生产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香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下载PDF
论“网络弹幕”的文化
11
作者 洪雨 冬雨 《传播力研究》 2018年第9期177-177,共1页
在当下,几乎所有的大型视频门户以及直播网站、都引入了弹幕技术,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发送、观看弹幕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使用习惯,弹幕也越来越成为网络世界不可或缺的互动形式之一。本文将简单结合弹幕自身的文化表征,深入探讨网络弹幕... 在当下,几乎所有的大型视频门户以及直播网站、都引入了弹幕技术,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发送、观看弹幕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使用习惯,弹幕也越来越成为网络世界不可或缺的互动形式之一。本文将简单结合弹幕自身的文化表征,深入探讨网络弹幕文化对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弹幕 文化 表征 安全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