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关节置换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军 邵建敏 蔡芳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73-76,97,共5页
目的 探析髋关节置换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8)。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 目的 探析髋关节置换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8)。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评估两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两组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行为、休息情况、器官功能、情感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行为、休息情况、器官功能、情感状态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日常行为、休息情况、器官功能、情感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更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经济负担,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DHS动力髋与PFNA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军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使用PFNA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6例患者排序,单号为参照组给予DHS动力髋进行治疗,双号为研究组给予PFNA内固定治疗,而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和临床疗效展开比较。结果...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使用PFNA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6例患者排序,单号为参照组给予DHS动力髋进行治疗,双号为研究组给予PFNA内固定治疗,而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和临床疗效展开比较。结果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68.75%、参照组优良率为47.91%,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肢体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PFNA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效果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SuperPATH入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军 刘华凯 邵建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SuperPATH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髋关节疾病患者,采用SuperPATH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4.50±3.61)min;术中出血量(155.27±9.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SuperPATH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髋关节疾病患者,采用SuperPATH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4.50±3.61)min;术中出血量(155.27±9.46)ml。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伤口愈合好,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Harris评分:术前(69.17±0.57)分,术后即刻(87.73±1.49)分,末次随访(90.10±0.32)分,末次随访及术后即刻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且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明显优于术后即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Super PATH入路治疗髋关节疾患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ATH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 微创
下载PDF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愈合程度、稳定性、骨代谢的影响
4
作者 吴应国 邵建敏 +3 位作者 徐军 温恒萍 刘华凯 蒋星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7期53-56,共4页
目的 观察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愈合程度、稳定性、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6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和试验组(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各34... 目的 观察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愈合程度、稳定性、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6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和试验组(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愈合情况、临床疗效、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术后即刻及3、6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术后血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人降钙素(hCT)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耗时、术中出血总量及切口长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开始锻炼时间(5.54±1.03)d、下地负重时间(5.03±0.75)周及骨折愈合时间(11.04±1.78)周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9.65±2.48)d、(6.75±1.02)周、(14.89±2.20)周明显更短(P<0.05)。术后3、6个月,试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67.65%、91.18%,均高于对照组的38.24%、70.59%(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的29.41%(P<0.05)。术后3、6个月时,试验组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与术后即刻比较明显变大,且对照组显著大于试验组(P<0.05);两组患者胫骨平台后倾角与术后即刻比较均明显变大,且对照组患者明显大于试验组(P<0.05)。术后3、6个月,试验组患者血清BGP、hCT及B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侧钢板内固定术,能够加快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具有生物力学上的稳定性,能够促进骨折部位的骨代谢及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平台骨折 愈合程度 稳定性 骨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