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潘一东风井淹井修复经验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徐光济
-
机构
淮南煤矿建设指挥部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3年第9期7-10,61,共5页
-
文摘
潘一东风井于1978年4月9日发生井壁漏水、涌砂淹井事故。淮南特凿一处、第四十二工程处等单位施工,于1981年底修复。现在井筒已全部解冻,交付使用。立井修复工程质量良好,化冻后不漏水。由于淹井事故严重,恢复工作复杂,采取不少技术措施,取得一些经验。一、井壁破坏情况东风井深383m,净径6.5m,冲积层292.5m,冻结深度320m。该井于1975年12月26日开挖,1977年4月竣工。
-
关键词
淹井
东风井
冻结孔
冻结管
修复工程
跑浆
冻结壁交圈
冻结设备
天轮平台
钙质粘土
-
分类号
TD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根据冻结井筒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井壁结构
- 2
-
-
作者
徐光济
陈文豹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79年第5期13-17,共5页
-
文摘
井筒是矿井的咽喉。冻结井筒穿过不稳定的含水层,更应确保井壁质量。要求井壁稳定、不漏水或基本上不漏水。国内冻结施工了170多个井筒,井壁结构和筑壁工艺不断改进,质量有所提高,但井壁漏水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少数井筒井壁漏水大,注浆效果不显著,被迫补套一层井壁。个别井筒,由于井壁质量差,造成淹井事故。随着冻结深度的加大,井壁问题更加突出。选择合理的井壁结构,就显得更为重要。
-
关键词
井壁结构
井筒施工
冻结压力
冻结施工
井壁稳定
注浆效果
冻结壁
含水砂层
淹井事故
粘土层
-
分类号
TD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冻结井壁滑模施工工艺应该肯定
- 3
-
-
作者
黄磊
徐光济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79年第10期8-9,共2页
-
-
关键词
滑模施工工艺
模板施工
滑升
混凝土振捣
蜂窝麻面
散热条件
棍凝土
爬杆
强度控制
浇注混凝土
-
分类号
TU7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喷混凝土是立井临时支护的较好形式
- 4
-
-
作者
徐光济
-
机构
淮南煤炭基地建设指挥部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2年第4期49-51,共3页
-
文摘
立井井筒施工的临时支护,长期以来沿用传统的井圈背板。这种形式存在着木材消耗量大,井圈、背板、立柱反复安装、拆除,下放入井,提升出井,辅助时间长,全部工作是手工作业,影响其他工序,拖延施工进度。针对这些缺点,我国建井史上曾用过锚杆金属网(即铁丝编织的金属网用锚杆挂在井帮上),也用过柔性掩护筒(即用金属制成掩护筒固定在吊盘上,紧跟工作面向下推进),还用金属下滑活动模板,短段掘砌永久支护,取消临时支护。
-
关键词
临时支护
金属网
立井井筒
井圈
永久支护
建井
背板
护筒
喷混凝土
辅助时间
-
分类号
TD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