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探析 被引量:128
1
作者 徐锦芬 徐丽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7-79,共3页
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应重新定位。结合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师应承担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和调协者等多种角色。学校和教师应积极提供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条件。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教师角色
原文传递
我国鲜食玉米种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36
2
作者 徐丽 赵久然 +2 位作者 卢柏山 史亚兴 樊艳丽 《中国种业》 2020年第10期14-18,共5页
我国鲜食玉米年种植面积达134万hm^2以上,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鲜食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我国对鲜食玉米的需求将不断加大,并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从鲜食玉米分类和起源入手,介绍了我国鲜食... 我国鲜食玉米年种植面积达134万hm^2以上,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鲜食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我国对鲜食玉米的需求将不断加大,并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从鲜食玉米分类和起源入手,介绍了我国鲜食玉米育种概况,剖析了产业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鲜食玉米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育种 品种多样化 营养强化 种业提升
下载PDF
我国糯玉米育种及产业发展动态 被引量:121
3
作者 赵久然 卢柏山 +1 位作者 史亚兴 徐丽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1,共5页
糯玉米以美国研究和利用最多,主要用于淀粉加工和饲料,基本不作为鲜食玉米。我国糯玉米育种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糯玉米种质创新、组配模式优化、新品种培育、品质改良等方面均具有中国特色,在一些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京科糯2000... 糯玉米以美国研究和利用最多,主要用于淀粉加工和饲料,基本不作为鲜食玉米。我国糯玉米育种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糯玉米种质创新、组配模式优化、新品种培育、品质改良等方面均具有中国特色,在一些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京科糯2000等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糯玉米产业的整体发展。综述国内外糯玉米育种及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糯玉米育种创新点,为我国糯玉米产业在玉米调结构、转方式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以鲜果穗销售为主、加工为辅,加强甜加糯新类型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强糯玉米秸秆有效利用,高端特色,打造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糯玉米育种 京科糯系列品种 产业动态
原文传递
中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菌群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87
4
作者 邵祝军 徐丽 +4 位作者 高源 李马超 李艺星 尹遵栋 梁晓峰 《中国计划免疫》 2007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目的 研究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菌群的变迁趋势。方法 对中国1956~2006年分离的1819株流脑菌株的血清群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1956~2002年的922株流脑菌株中,A群占69.20%... 目的 研究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菌群的变迁趋势。方法 对中国1956~2006年分离的1819株流脑菌株的血清群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1956~2002年的922株流脑菌株中,A群占69.20%,B群占27.55%,C群占0.97%,其它群2.28%。2003~2006年的897株流脑菌株中,A群占35.90%,B群占29.21%,C群占23.97%,其它群占10.92%。C群流脑病人来源菌株比例由0.88%上升至48.67%,A群流脑病例菌株比例由80.4%下降至50.44%。健康人群鼻咽部携带C群流脑菌株比例由1.07%上升至20.41%,A群由58.33%下降至33.80%。结论 中国流脑病人及健康人群携带菌株中,C群流脑菌株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流脑流行菌群正在发生从A群到C群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菌群 变化
原文传递
三种通风方式下的室内气流组织和室内空气品质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65
5
作者 徐丽 翁培奋 孙为民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1-319,共9页
采用雷诺平均的Navier Stokes方程与RNG的κ ε涡粘性湍流模型,针对三种不同通风方案,对内设障碍物、污染源和集中热源的房间内的三维速度场、温度场以及污染物CO2的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污染物的质量组份的对流-扩散方程... 采用雷诺平均的Navier Stokes方程与RNG的κ ε涡粘性湍流模型,针对三种不同通风方案,对内设障碍物、污染源和集中热源的房间内的三维速度场、温度场以及污染物CO2的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污染物的质量组份的对流-扩散方程,介绍了通风效率的概念。通过对三种通风方式的气流组织和室内空气品质的比较得出,置换通风可使室内工作区得到较高的空气品质、较高的热舒适性,并具有较高的通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方式 室内空气质量 通风效率 室内气流组织 污染源
下载PDF
中国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的技术途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 被引量:83
6
作者 于贵瑞 朱剑兴 +1 位作者 徐丽 何念鹏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0-501,共12页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已被确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当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约为每年10亿—13亿吨二氧化碳(CO_(2))。巩固和提升生态碳汇功能,需要与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等相结合,稳定现有森林、草...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已被确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当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约为每年10亿—13亿吨二氧化碳(CO_(2))。巩固和提升生态碳汇功能,需要与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等相结合,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滨海碳碳汇,进而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重大增汇工程,同时还需要推动生态系统管理及新型生物/生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Bio-CCUS/Eco-CCUS)的开发应用。通过统筹陆地-河流-海洋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种增汇技术,有望实现中国区域生态系统自然和人为碳汇功能倍增目标,即在2050—2060年实现每年20亿—25亿吨CO_(2)的碳汇贡献。当前,亟待系统梳理生态系统碳汇提升关键技术,科学评估其增汇效应、经济可行性和时间可持续性,集成不同区域增汇技术并开展区域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碳汇 碳储量 生态关键带 碳循环 碳中和
原文传递
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0
7
作者 韩杰才 徐丽 +1 位作者 王保林 张幸红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7-215,共9页
梯度功能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复合材料,它的两侧由不同性能的材料组成,中间部分的组成和结构连续地呈梯度变化,从而使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也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变化,克服了不同材料结合的性能不匹配因素,使两种材料的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 梯度功能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复合材料,它的两侧由不同性能的材料组成,中间部分的组成和结构连续地呈梯度变化,从而使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也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变化,克服了不同材料结合的性能不匹配因素,使两种材料的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文中介绍了梯度功能材料的概念及开发背景,着重评述了梯度功能材料在制备方法、性能评价和应用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及功能梯度材料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功能材料 功能梯度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 性能 制备方法 研究成果 匹配 新型 组成 中间
下载PDF
2010s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数据集 被引量:64
8
作者 徐丽 何念鹏 于贵瑞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9年第1期86-92,共7页
中国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收支情况将会对全球碳循环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期刊文献中的碳密度数据,同时结合课题组相关实验测试数据,构建了一套全面系统的植被和土壤碳密度数据集。本数据集覆盖了森林、草地... 中国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收支情况将会对全球碳循环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期刊文献中的碳密度数据,同时结合课题组相关实验测试数据,构建了一套全面系统的植被和土壤碳密度数据集。本数据集覆盖了森林、草地、农田、湿地和灌丛等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包含了植被地上碳密度、植被地下碳密度和不同深度(0–20 cm和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2010s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数据集的建立和共享,为区域植被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碳储量评估,生态系统质量评估,以及模型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陆地生态系统 碳密度
下载PDF
咸化湖盆白云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古环境意义:以柴西地区始新统下干柴沟组为例 被引量:60
9
作者 袁剑英 黄成刚 +5 位作者 曹正林 李智勇 万传治 徐丽 潘星 吴丽荣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4-266,共13页
近年来,柴西地区始新统致密碳酸盐岩中的油气勘探获得了重要进展,其中白云岩为最优质的储集岩。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套白云岩主要为泥晶结构,白云石晶间孔广泛发育,孔径多小于1μm。泥晶白云岩的δ^13C... 近年来,柴西地区始新统致密碳酸盐岩中的油气勘探获得了重要进展,其中白云岩为最优质的储集岩。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套白云岩主要为泥晶结构,白云石晶间孔广泛发育,孔径多小于1μm。泥晶白云岩的δ^13CPDB值变化范围为-4.5‰-0.2‰,平均值为-2.4‰,相对于典型湖相碳酸盐岩偏负,反映了周缘辫状三角洲供给富含轻碳的地表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白云岩的碳同位素组成,且湖水中的溶解碳部分来源于有机质氧化解体产生的CO2,通过改变湖水中溶解碳的碳同位素组成从而间接影响了湖相白云岩的碳同位素组成。泥晶白云岩的δ^18OPDB值变化范围为-6.1‰-0.4‰,平均值为-2.6‰,相对于典型湖相碳酸盐岩偏正,明显受咸化湖沉积环境影响。碳氧同位素相关关系投点图及其计算出的盐度、温度数据反映了泥晶白云岩是在准同生阶段、半开放.半封闭的咸化环境下、于水/沉积物界面附近由方解石交代而成的低温白云岩,这类准同生交代成因白云岩在区域上分布较广,且孔径极小的白云石晶间孔抗压实能力强,这一重要发现无论是平面展布上还是纵向深度上均开拓了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勘探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同生 白云岩 晶间孔 碳氧同位素 成化湖盆 柴达木
下载PDF
水分和温度对若尔盖湿地和草甸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54
10
作者 王丹 吕瑜良 +3 位作者 徐丽 张洪轩 王若梦 何念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436-6443,共8页
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和水分敏感性是研究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指标。以若尔盖高寒湿地和草甸为对象,在不同水分(70%,100%,130%饱和含水量(SSM))和温度(5,10,15,20,25℃)培养下定期测定土壤碳矿化速率(或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探讨水分和... 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和水分敏感性是研究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指标。以若尔盖高寒湿地和草甸为对象,在不同水分(70%,100%,130%饱和含水量(SSM))和温度(5,10,15,20,25℃)培养下定期测定土壤碳矿化速率(或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探讨水分和温度对高寒湿地和草甸土壤碳矿化的影响,为揭示未来暖干化对若尔盖地区碳贮存及其碳汇功能的潜在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增温显著促进了高寒湿地和草甸土壤碳矿化,而水分过高会抑制土壤碳矿化;此外,高寒湿地土壤碳矿化速率高于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和草地类型对土壤碳矿化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比较复杂。高寒草甸Q10随水分升高而显著升高,培养7 d时的Q10变化趋势为70%SSM(1.21)<100%SSM(1.76)<130%SSM(2.80),培养56 d的Q10从1.17上升为4.53。高寒湿地的Q10在培养7 d差异不显著,但整个56 d培养期内Q10随水分升高而显著增加。在评估暖干化对若尔盖地区碳贮量和碳汇功能的影响时,应更加重视高寒草甸和高寒湿地Q10对水分和温度变化的不同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类型 温度 水分 土壤呼吸 温度敏感性 Q10
下载PDF
1980s-2010s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的变化 被引量:55
11
作者 徐丽 于贵瑞 何念鹏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50-2167,共18页
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库的主体,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情况及其碳源/汇功能仍然不清楚。利用中国1980s(1979-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同时收集整理2010s(2004-2014年)已发表的有关中... 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库的主体,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情况及其碳源/汇功能仍然不清楚。利用中国1980s(1979-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同时收集整理2010s(2004-2014年)已发表的有关中国土壤有机碳储量(0~20 cm和0~100 cm)的文献数据,综合评估了1980s-2010s中国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森林、草地、农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土壤碳源/汇功能;同时结合现有的中国植被碳储量变化研究,进一步探讨了1980s-2010s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效应。研究发现:(1) 1980s-2010s中国土壤(0~100 cm)有机碳储量净增长3.04±1.65 Pg C,增长速率为0.101±0.055 Pg C yr^(-1),其中表层土壤(0~20 cm)的碳汇效应明显;(2)森林土壤是固碳主体,净增长2.52±0.77 Pg C,而草地和农田土壤增长有限,分别为0.40±0.78和0.07±0.31 Pg C;(3)湿地有机碳储量净减少0.76±0.29 Pg C;(4)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效应较强,总碳汇量相当于同期(1980-2009年)化石燃料和水泥生产排放CO2总量的14.85%~27.79%。随着中国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的进一步保护、恢复和重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在未来全球碳平衡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 土壤有机碳 储量 变化
原文传递
植物性状研究的机遇与挑战:从器官到群落 被引量:55
12
作者 何念鹏 刘聪聪 +2 位作者 张佳慧 徐丽 于贵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6787-6796,共10页
植物性状(Plant trait)或植物功能性状(Plant functional trait)通常是指植物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与进化后所表现出的可量度、且与生产力优化或环境适应等密切相关的属性。近几十年来,植物性状研究在性状-生产力、性状-养分、性状间相互... 植物性状(Plant trait)或植物功能性状(Plant functional trait)通常是指植物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与进化后所表现出的可量度、且与生产力优化或环境适应等密切相关的属性。近几十年来,植物性状研究在性状-生产力、性状-养分、性状间相互关系、性状-群落结构维持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然而,由于大多数性状调查都是以植物群落内优势种或亚优势种为对象,使其在探讨群落尺度的性状-功能关系、性状数据如何用于改进或优化模型、性状数据如何与遥感连接等问题时,存在空间尺度和量纲不匹配的极大挑战。为了破解上述难题,亟需发展新的、基于单位土地面积的群落性状(Community trait)概念体系、数据源和计算方法等,推动植物性状数据与快速发展的宏观生态学新技术(遥感、模型和通量观测等)相结合,既拓展了植物性状研究范畴,又可推动其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所定义的群落性状(如叶片氮含量、磷含量、比叶面积、气孔密度、叶绿素含量等),是在充分考虑群落内所有物种的性状实测数据,再结合比叶面积、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和群落结构数据等,推导而成的基于单位土地面积的群落性状。受测试方法的影响,传统的直接算术平均法或相对生物量加权平均法所获得的群落水平的植物性状(如叶片氮含量g/kg或%),虽然可以有效地探讨群落结构维持机制,由于无法实现对群落性状在量纲上向单位土地面积转换,使它很难与模型和遥感数据相匹配。基于单位土地面积的群落性状,可在空间尺度匹配(或量纲匹配)的前提下实现个体水平测定的植物性状数据与生态模型和遥感观测相联系,更好地探讨区域尺度下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同时,它也可更好地建立群落水平的性状-功能的定量关系(非物种水平),为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状 植物功能性状 群落性状 功能 群落结构 生产力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有效服用率 被引量:53
13
作者 杨柳 程丹丹 徐丽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3年第8期58-60,共3页
目的提高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有效服用率。方法成立品管圈QCC小组,确定选题方案,对临床自备口服药不能规范服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口服药未规范、非有效服用率显著下... 目的提高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有效服用率。方法成立品管圈QCC小组,确定选题方案,对临床自备口服药不能规范服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口服药未规范、非有效服用率显著下降,其中服药间隔时间不符降至6.0%,未按规定剂量服用降至4.0%,均达到目标值。漏服降至2.3%,尚未达到目标值(2.0%),除服用过期药物外,其他各观察指标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影响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不能规范服用的因素较多,应用品管圈有助于系统的分析其要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规范服用的有效率,促进患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自备口服药 品管圈 规范服用 服药间隔时间 漏服
下载PDF
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妇科盆腔炎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4
14
作者 强烈应 史小四 +1 位作者 徐丽 窦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32期3939-3940,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妇科盆腔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盐酸左氧氟沙星0.2 g静滴,每日2次。对照组予氧氟沙星0.4 g静滴,每日2次。7-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16...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妇科盆腔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盐酸左氧氟沙星0.2 g静滴,每日2次。对照组予氧氟沙星0.4 g静滴,每日2次。7-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23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全性评价: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优于氧氟沙星,不良反应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左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 盆腔炎 安全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国糯玉米产业优势及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的机遇 被引量:52
15
作者 史亚兴 徐丽 +2 位作者 赵久然 卢柏山 樊艳丽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9,共5页
糯玉米起源于中国。20世纪以来,中国在糯玉米育种及产业上发展很快,优势显著,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鲜食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从种质资源丰富及特色明显、育种实力增强及审定品种数目增多、种植面积逐年攀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并引领产... 糯玉米起源于中国。20世纪以来,中国在糯玉米育种及产业上发展很快,优势显著,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鲜食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从种质资源丰富及特色明显、育种实力增强及审定品种数目增多、种植面积逐年攀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并引领产业发展等4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国糯玉米的产业优势。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未来需求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糯玉米产业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的机遇,为我国糯玉米育种及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糯玉米 产业优势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南北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52
16
作者 韦沁 曲建升 +3 位作者 白静 李恒吉 刘莉娜 徐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8-325,共8页
为探究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南北区域的差异性,根据1999—2014年中国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基于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农药、化肥、农膜、农业灌溉、农业机械等主要农业投入碳源,对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31个省、自治... 为探究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南北区域的差异性,根据1999—2014年中国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基于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农药、化肥、农膜、农业灌溉、农业机械等主要农业投入碳源,对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利用卡雅(Kaya)恒等式分析其影响因素,利用泰尔(Theil)指数分析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碳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人口整体减少等因素会抑制农业碳排放量增长,而农业经济发展会增加农业碳排放量。(2)从空间分布来看,总体上北方农业碳排放量大于南方地区,单位面积碳排放呈总体上升趋势,单位产值碳排放呈总体下降趋势。从区域内部来看,Theil指数显示我国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内,其中南方农业碳排放强度差异高于北方。在南北区域中沿海地区内差异逐渐减小,西北和西南地区内差异逐渐增大。最后,跟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强度 THEIL指数 Kaya恒等式 区域差异
下载PDF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研究现状 被引量:43
17
作者 徐丽 张幸红 韩杰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9-82,95,共5页
随着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产品缺陷检测和质量评价手段的无损检测技术也相应得到迅速发展。总结了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构件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即:涡流检测法、射线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光学检测法、声... 随着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产品缺陷检测和质量评价手段的无损检测技术也相应得到迅速发展。总结了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构件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即:涡流检测法、射线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光学检测法、声发射和机械阻抗分析法等,并对各种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作了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无损检测 航空航天 无损检测技术 新型复合材料 超声波检测法 现状 复合材料构件 阻抗分析法 航天领域
下载PDF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 被引量:45
18
作者 黄世国 周乐 徐丽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1,共3页
建筑业制造的产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建筑业也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事故的行业。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价值及效益进行了分析,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对策措施,以期降低建筑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业生产力,... 建筑业制造的产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建筑业也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事故的行业。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价值及效益进行了分析,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对策措施,以期降低建筑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施工 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 对策措施
原文传递
帝视内镜与直接喉镜对患者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49
19
作者 王晓亮 鲍红光 +1 位作者 赵倩 徐丽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4期I0015-I0017,共3页
目的观察帝视内镜与直接喉镜气管内插管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非心肺疾病及困难气道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帝视内镜组(DISCOPO组)和直接喉镜组(MDLS组),每组40例。记录麻醉前基础值(T1)、麻醉诱导后插管前(T2)、插管成功即... 目的观察帝视内镜与直接喉镜气管内插管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非心肺疾病及困难气道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帝视内镜组(DISCOPO组)和直接喉镜组(MDLS组),每组40例。记录麻醉前基础值(T1)、麻醉诱导后插管前(T2)、插管成功即刻(T3)及插管后1 min(T4)、5 min(T5)的SBP、DBP、MAP、HR、气管插管操作时间,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组内比较,DISCOPO组内,与T1时比较,T2时MAP和RPP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和T4时的MAP和RPP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R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LS组内,与T1时比较,T2时MAP和RPP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和T4时的MAP、RPP和HR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T3、T4时,MDLS组MAP、HR、RPP指标明显高于DIS-COP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帝视内镜、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均有影响,帝视内镜气管插管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喉镜 插管法 气管内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黄秋葵研究进展与前景 被引量:48
20
作者 高玲 刘迪发 徐丽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11期22-29,共8页
通过查阅国内外黄秋葵大量的研究,概述了黄秋葵资源、育种、植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应用价值、快速繁殖技术、种子生理等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为深入开展黄秋葵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秋葵 进展 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