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爆轰产物状态方程及其在炸药爆轰性能预测上的应用
1
作者 张蕾 +2 位作者 谢明伟 麻宏亮 袁晓霞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2-951,共10页
为准确描述爆轰产物在高温高压下的热力学关系,拓展应用范围,实现CHNO单质/混合炸药与含能金属盐爆轰性能的可靠预测,基于Exp⁃6势的维里系数理论值建立了新气态爆轰产物状态方程Virial⁃Peng⁃Long(VPL),并基于更准确的“冷压”项与考虑... 为准确描述爆轰产物在高温高压下的热力学关系,拓展应用范围,实现CHNO单质/混合炸药与含能金属盐爆轰性能的可靠预测,基于Exp⁃6势的维里系数理论值建立了新气态爆轰产物状态方程Virial⁃Peng⁃Long(VPL),并基于更准确的“冷压”项与考虑金属高压热运动变化的“晶格振动”项建立了新凝聚态金属产物三项式状态方程Wu⁃Chen⁃Peng(WCP)。应用VPL计算了几种典型CHNO单质/混合炸药的爆轰参数,应用VPL与WCP评价了几种典型含能金属盐的爆轰CJ参数与驱动做功能力。结果表明,相比VLW和BKW,基于VPL能够更准确评价CHNO单质/混合炸药的爆轰性能,对太安(PETN)爆速预测偏差在±2.1%以内,最高不超过2.5%;对RHT⁃901驱动圆筒稳定速度预测误差绝对值<1%。而VPL与WCP能够准确预测含能金属盐爆轰性能,其中对叠氮化铅爆轰CJ参数计算相对误差不超过±4%;对铜叠氮化物驱动飞片速度预测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化学 爆轰产物状态方程 含能金属盐 爆轰性能 维里系数
下载PDF
71℃试验法寿命外推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李芳 张鹏辉 +3 位作者 王红刚 谢明伟 胡伟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71℃试验法用于火工品贮存寿命外推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美军标和国军标中71℃试验法的寿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加速模型、试验条件和外推温度取值对火工品的寿命外推结果均有影响。结论71℃试验法评估... 目的研究71℃试验法用于火工品贮存寿命外推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美军标和国军标中71℃试验法的寿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加速模型、试验条件和外推温度取值对火工品的寿命外推结果均有影响。结论71℃试验法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使用场景是否正确,试验条件设置是否合理,贮存环境温度取值是否准确,并提出了71℃试验法的使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工品 71℃试验法 贮存寿命 加速模型 寿命外推
下载PDF
针对深度学习的对抗攻击综述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会 赵波 +1 位作者 郭嘉宝 《密码学报》 CSCD 2021年第2期202-214,共13页
深度学习在图像、文本、语音等多种数据类型的处理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深度学习的不可解释性导致深度学习的输出缺乏可信性,致使其在许多安全领域的应用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对原始样本加入微小扰动所生成的对抗样本能... 深度学习在图像、文本、语音等多种数据类型的处理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深度学习的不可解释性导致深度学习的输出缺乏可信性,致使其在许多安全领域的应用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对原始样本加入微小扰动所生成的对抗样本能够有效欺骗深度学习模型,并将生成对抗样本的方式称之为对抗攻击.对抗攻击能够使深度学习以高置信度的方式给出错误的输出,实现针对深度学习检测服务的逃逸攻击.本文首先介绍了对抗攻击的基本原理,并从扰动范围、攻击者掌握目标模型知识的情况、攻击目标的针对性、攻击频次等4个方面对对抗攻击进行分类.然后,总结了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对抗攻击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对比分析各种攻击方案的特点.特别针对对抗攻击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恶意软件检测和可解释性对抗样本等4种典型场景下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进一步揭示了对抗样本对深度学习服务的安全威胁.最后,通过回顾对抗攻击的发展历程,探究该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指出其未来潜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对抗样本 对抗攻击 逃逸攻击 计算机视觉
下载PDF
3种术式治疗直径>2 cm的肾结石疗效对比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杰 +2 位作者 赵鑫 昌亮亮 唐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2-327,共6页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及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2 cm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采用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及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治...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及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2 cm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采用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及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2 cm肾结石的90例患者(每组3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结果:经皮肾镜组手术时间为(54.1±22.7)min,输尿管软镜组为(53.9±27.0)min,短于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的(81.0±28.2)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输尿管软镜组术中出血量为(3.2±2.1)mL,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为(5.7±4.5)mL,少于经皮肾镜组的(16.1±17.2)mL,有统计学差异(P<0.05)。输尿管软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2±0.5)d,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为(1.5±1.7)d,短于经皮肾镜组的(6.4±5.2)d,有统计学差异(P<0.05)。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住院费用为(2.3±0.4)万元,少于输尿管软镜组的(2.7±0.4)万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肾镜组为(2.6±0.7)万元,与其余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输尿管软镜组发热发生率为33.3%,高于经皮肾镜组的10.0%,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为3.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肾镜组肾盏撕裂出血发生率为3.3%,输尿管软镜组为0.0%,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为0.0%,无统计学差异(P>0.05)。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肾盂肾盏黏膜损伤发生率为3.3%,低于经皮肾镜组的26.7%和输尿管软镜组的40.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肾镜组肾周血肿发生率为3.3%,输尿管软镜组为0.0%,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为0.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肾镜组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73.3%,输尿管软镜组为20.0%,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智能控压 吸引系统 肾结石
下载PDF
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的技术实践支撑 被引量:8
5
作者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0-13,共4页
云计算集合了多种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迅速,以数据共享为结构,为人类解决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帮助。但同时也存在着数据安全隐患和隐私可能被侵犯的问题。虽然我们在数据安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加密、认证、授权等,但难免还是会发生信息泄... 云计算集合了多种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迅速,以数据共享为结构,为人类解决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帮助。但同时也存在着数据安全隐患和隐私可能被侵犯的问题。虽然我们在数据安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加密、认证、授权等,但难免还是会发生信息泄露的问题,导致隐私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云计算中数据泄露、隐私被侵犯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应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从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审计等多个方面采取应对策略:采用混合云进行数据存储处理、加密数据检索、数据水印隐私保护等手段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数据安全 隐私保护 关键技术
下载PDF
预测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术后低血压的风险:新的预测列线图的开发和评估
6
作者 许巧 张高杰 +3 位作者 王林峰 黄勇 袁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0-754,共5页
目的:开发并验证一种线性模型,用于预测影响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s and paragangliomas,PPGLs)术后出现低血压的因素及概率。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 目的:开发并验证一种线性模型,用于预测影响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s and paragangliomas,PPGLs)术后出现低血压的因素及概率。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膜后肿瘤切除并经过病理学诊断为PPGLs的315例患者,记录每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疾病特征、α肾上腺受体拮抗剂使用情况、24 h尿香草扁杏仁酸(vanillylmandelic acid,VMA)、术中资料及术后资料,将血压低于术前30%或者术后需要升压药维持的患者纳入低血压组。而后采用LASSO回归对数据进行特征缩减和筛选,然后利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有用性来评估该预测模型的表现。结果:预测模型中包含的预测因子包括24 h尿香草扁杏仁酸、α肾上腺受体拮抗剂使用情况、肿瘤大小以及手术失血量。该模型显示出良好的区分能力,C指数为0.882(95%CI=0.872~0.886),并且具有良好的校准性,ROC值为0.88。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具有临床价值。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对PPGLs患者术后出现低血压的情况进行术前个体化预测,为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和术后恢复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低血压 列线图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针对机器学习的成员推断攻击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波 +1 位作者 刘会 安杨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1-359,共9页
近年来,机器学习不仅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也被广泛应用于人脸图像、金融数据、医疗信息等敏感数据处理领域。最近,研究人员发现机器学习模型会记忆它们训练集中的数据,导致攻击者可以对模型实施成员推断攻... 近年来,机器学习不仅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也被广泛应用于人脸图像、金融数据、医疗信息等敏感数据处理领域。最近,研究人员发现机器学习模型会记忆它们训练集中的数据,导致攻击者可以对模型实施成员推断攻击,即攻击者可以推断给定数据是否存在于某个特定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集。成员推断攻击的成功,可能导致严重的个人隐私泄露。例如,如果能确定某个人的医疗记录属于某医院的数据集,则表明这个人曾经是那家医院的病人。首先介绍了成员推断攻击的基本原理;然后系统地对近年来代表性攻击和防御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类,特别针对不同条件设置下如何进行攻击和防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回顾成员推断攻击的发展历程,探究机器学习隐私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潜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成员推断 隐私泄露 隐私保护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围术期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佳渝 +3 位作者 王林峰 蒋立 唐伟 张高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1-977,共7页
目的:探寻不同年龄段之间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围术期临床特征,为临床嗜铬细胞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至2022年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且接受手术治疗的213例嗜铬细胞瘤... 目的:探寻不同年龄段之间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围术期临床特征,为临床嗜铬细胞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至2022年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且接受手术治疗的213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围术期资料,根据年龄差异分成青年、中年、老年3组。并对3组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及围术期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灶大小、术中出血量、体质指数、术前合并症、入院症状、术中血压波动及病理特征的分布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老年患者病灶直径最大,术后活检病理特征为NSE阳性的比例最高,且术后更易出现营养相关性并发症;青年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Ki-67)阳性率最高,在入院时伴发嗜铬细胞瘤相关症状的比例最高,且易发生高血压危象和术中出血;中年组更易出现术中血压波动,但总住院时间相对较短。结论:不同年龄段嗜铬细胞瘤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入院症状、术中血压波动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应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年龄 临床病理特点 围术期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