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收时间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马英文 李辉 +2 位作者 刘捷 马英 彭连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肿吸收时间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通过CT观察99例脑出血病人血肿从发病至完全吸收所用的时间,整理出院时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本组血肿平均每天吸收0.55 mL,其中血肿≤10 mL者平均每天吸...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肿吸收时间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通过CT观察99例脑出血病人血肿从发病至完全吸收所用的时间,整理出院时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本组血肿平均每天吸收0.55 mL,其中血肿≤10 mL者平均每天吸收0.34 mL,10~20mL者0.52 mL,>20 mL者0.8 mL.吸收时间与病人性别、血肿形状、有无破入脑室、入院时意识、肝病、糖尿病、饮酒史、有无合并呼吸道感染、每天的平均血压、血脂无关;抗纤溶药的应用、入院时肝功能异常、年龄较轻、较长时间与较大量应用甘露醇可减慢血肿的吸收.结论本组血肿平均每天吸收0.55 mL,血肿越小相应吸收越慢,血肿的大小、年龄、肝功能状况、应用甘露醇的量及时间对血肿吸收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吸收 病人 高血压脑出血 人血 入院 甘露醇 年龄 大小 形状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马英文 马驰骋 +2 位作者 彭连 刘捷 李辉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病人与非扩大病人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变化。方法  16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入院后第 2~ 3d复查脑CT有早期血肿扩大的为扩大组 ,其余为非扩大组 ,所有病人于入院第 1、3、5、7、14d...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病人与非扩大病人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变化。方法  16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入院后第 2~ 3d复查脑CT有早期血肿扩大的为扩大组 ,其余为非扩大组 ,所有病人于入院第 1、3、5、7、14d测定其血清NSE的浓度 ,比较两组病人同天内的测量值有无差别。结果 血肿扩大组病人起病后第 3、5、7d血清NSE浓度较非扩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第 5d最高 ,第 1、14dNSE浓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病人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较非扩大病人在第 3~ 7d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早期 血肿扩大 血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诊断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马驰聘 马英文 +2 位作者 张红梅 殷延霞 彭连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时对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小剂量和常规剂量甘露醇治疗,均于发病后1、3、7、14d测定其血清NSE的浓度,比较两组病...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时对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小剂量和常规剂量甘露醇治疗,均于发病后1、3、7、14d测定其血清NSE的浓度,比较两组病人同天内的测量值有无差别,并与正常健康人相对照。结果 两组病人起病后第1、3、7d血清NSE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第3d最高,第14d NSE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间第1、3、7、14d NSE浓度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应用小剂量甘露醇与应用常规剂量甘露醇治疗时,对于血清中NSE的变化具有一致的影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甘露醇 治疗 血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马英文 李辉 +2 位作者 殷延龄 樊延霞 彭连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302-303,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浆D -二聚体数值的检测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价值。 方法 测定10 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时(A组)、发病第3~4周时的D -二聚体数值(其中未并发下肢DVT的为B组,并发下肢DVT的为C组)。对三... 目的 探讨血浆D -二聚体数值的检测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价值。 方法 测定10 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时(A组)、发病第3~4周时的D -二聚体数值(其中未并发下肢DVT的为B组,并发下肢DVT的为C组)。对三组间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B组与A组(P <0 .0 5 ) ,C组与A组(P <0 .0 1) ,C组与B组(P <0 .0 5 )三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并发下肢DVT的病人D -二聚体明显升高。 结论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D-二聚体
下载PDF
致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马英文 彭连 +2 位作者 马驰骋 李辉 刘捷 《中国厂矿医学》 2004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及早期应用甘露醇对其影响。方法 记录首次CT出血量、部位、形状 ,首次应用甘露醇的时间及有无肝病、饮酒史、服阿司匹林、糖尿病病史。于第 2天或第 3天复查脑CT ,对比血肿扩大的发生率 ...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及早期应用甘露醇对其影响。方法 记录首次CT出血量、部位、形状 ,首次应用甘露醇的时间及有无肝病、饮酒史、服阿司匹林、糖尿病病史。于第 2天或第 3天复查脑CT ,对比血肿扩大的发生率 ,分析发病 <2h与≥ 2h应用甘露醇对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记录发病时的重要体征。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 2 2 73 %。血肿形状不规则、肝功能异常、长期大量饮酒及发病时肌力较低、病理征阳性及年龄较低者血肿易扩大。早期应用甘露醇血肿易扩大。结论 血肿形态不规则、肝功异常、饮酒史、低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脑血肿 危险因素 血肿扩大 甘露醇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甘露醇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马英文 马驰骋 +3 位作者 李辉 刘捷 彭连 刘继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剂量 甘露醇 高血压脑出血 早期 血肿扩大 影响 治疗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血清镁与钾的变化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马英文 刘婕 +2 位作者 李辉 马驰骋 彭连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 :观察急性脑血管病人血清镁离子的变化与血清钾的关系。从而为镁剂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在血清钾低于正常的病人中血清镁的变化与血钾呈直线相关性关系 ,血钾越低 ,血清镁越低 ,而血钾正常的病人血清镁的变化与... 目的 :观察急性脑血管病人血清镁离子的变化与血清钾的关系。从而为镁剂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在血清钾低于正常的病人中血清镁的变化与血钾呈直线相关性关系 ,血钾越低 ,血清镁越低 ,而血钾正常的病人血清镁的变化与血清钾无直线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血清镁 血清钾 变化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马英文 马驰骋 +2 位作者 刘捷 李辉 彭连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95-996,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9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分别给予小剂量 (小剂量组 )和常规剂量 (常规剂量组 )甘露醇治疗 ,均于发病后第 1、3、7、14天测定...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9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分别给予小剂量 (小剂量组 )和常规剂量 (常规剂量组 )甘露醇治疗 ,均于发病后第 1、3、7、14天测定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浓度 ,比较两组患者同一天内测量值的变化。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起病后第 1、3、7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以第 3天最高。第 14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 5 )。两组间第 1、3、14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浓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第 7天时小剂量组低于常规剂量组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取得与常规量相同 ,甚至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甘露醇
原文传递
自制踝足矫形器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马英文 刘捷 +2 位作者 殷延玲 樊延霞 彭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8期6194-6194,共1页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能否改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方法7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观察组)和不使用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入院第1天,发病第3,4周,第10~12周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能否改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方法7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观察组)和不使用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入院第1天,发病第3,4周,第10~12周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发病第3,4周两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无差别,第10~12周观察组下肢运动功能好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早期应用踝足矫形器,配合常规处理可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运动功能 踝足矫形器 患者 急性脑血管病 对照组 发病 观察 结论 自制 评分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英文 彭连 +2 位作者 马驰骋 李辉 刘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血肿 CT检查 颅内压 甘露醇
下载PDF
Onset risk factor analysi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of middle age and young people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连 马英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1期1699-1699,共1页
关键词 中青年 急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