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点式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心理应激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余卫卫 刘晓红 +2 位作者 夏美霞 秋景 戚方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21期3236-3239,共4页
目的探究焦点式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心理应激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焦点式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心理应激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焦点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应对方式评分。结果实施焦点式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逃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焦点式心理护理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护理中,可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转变患者消极应对方式,提升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焦点式心理护理 日常活动能力 心理应激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肾内科血透患者导管感染预防效果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秋景 丁世云 +1 位作者 张莉 于玲玲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739-741,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肾内科血透患者导管感染预防效果。方法分析接收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按数学随机分配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分析两组血液透析患者...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肾内科血透患者导管感染预防效果。方法分析接收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按数学随机分配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分析两组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内瘘血肿、局部血管硬化、纤维鞘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感染率、缝线脱落率、堵管率等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循证护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导管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内瘘血肿、局部血管硬化、纤维鞘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率、缝线脱落率、堵管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意外拔管率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在肾内科血透患者中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能够提高置管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利于提高血液透析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循证医学 循证保健 血透患者 导管感染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高龄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于玲玲 张莉 +1 位作者 丁世云 秋景 《齐鲁护理杂志》 2018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高龄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龄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生存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高龄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龄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生存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 h尿量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S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4 h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存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急性肾损伤患者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提高生存率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干预 急性肾损伤 高龄 满意度
下载PDF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下的护理管理在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婷 张颖 秋景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下的护理管理在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7月31日收治的120例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FMEA下的护...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下的护理管理在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7月31日收治的120例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FMEA下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健康行为。结果:观察组高血钾、透析中低血压、透析中低血糖、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SF-36、健康行为水平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肾衰竭患者采取FMEA模式下的护理管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强化健康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模式 护理管理 肾衰竭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应用优质护理降低血透患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效果观察
5
作者 丁世云 秋景 +1 位作者 张莉 于玲玲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744-74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优质护理降低血透患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患者所有临床资料,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 目的探讨应用优质护理降低血透患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患者所有临床资料,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血栓形成、导管打折、纤维鞘等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血透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明显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更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提高效果比对照组患者明显。结论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血透患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置管效果,同时可改善其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血透患者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