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二维材料黑磷砷气体传感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强
段康
+4 位作者
谢浩
张秦蓉
梁本权
彭
祯
凯
李卫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41-248,共8页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气体小分子吸附在单层黑磷砷表面的电学和磁学特性.选择4个初始吸附点位来探索CO,CO_(2),NH3,SO_(2),NO和NO_(2)气体分子最优的吸附位置,计算了吸附能、吸附距离和电荷转移等电子结构参数,确定了吸附类型和...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气体小分子吸附在单层黑磷砷表面的电学和磁学特性.选择4个初始吸附点位来探索CO,CO_(2),NH3,SO_(2),NO和NO_(2)气体分子最优的吸附位置,计算了吸附能、吸附距离和电荷转移等电子结构参数,确定了吸附类型和敏感气体.结果表明,单层黑磷砷以强的物理吸附对NO_(2)和SO_(2)气体敏感,而通过化学吸附对NO气体敏感并且N原子和P原子间还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能带结构角度,CO,CO_(2)和NH3这三种气体吸附对黑磷砷的能带结构影响很小,SO_(2)气体吸附增大带隙宽度.磁性气体NO和NO_(2)的吸附则在费米能级附近引入杂质能带,这主要来源于N原子和O原子的p轨道,并且减小了带隙宽度.NO和NO_(2)气体还分别诱导了0.83μB和0.78μB的磁矩,使得整个体系带有磁性.理论研究表明,单层黑磷砷是检测NO,NO_(2)和SO_(2)气体的良好气敏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砷
第一性原理
气体传感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Mo_(2)NS_(2)对多硫化锂的吸附性能
2
作者
彭
祯
凯
李卫
+3 位作者
任青颖
朱宸
许杰
白刚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0-728,共9页
高效的储能技术一直都是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具有超高理论比能量密度(2 500 W·h/kg)的锂硫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代可充电电池。然而,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受到硫导电性差和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等的限制。为了解决...
高效的储能技术一直都是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具有超高理论比能量密度(2 500 W·h/kg)的锂硫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代可充电电池。然而,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受到硫导电性差和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等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以硫功能化的过渡金属氮化物材料来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对载体二硫氮化钼和吸附物多硫化锂进行建模,并计算载体的态密度;通过计算系统总能量找到了最佳吸附构型,并研究了吸附多硫化锂后复合材料的电荷差分密度和态密度;计算了多硫化锂在吸附载体界面的吉布斯自由能。研究结果表明,二硫氮化钼对多硫化物有较好的吸附强度,在放电过程中表现出较低的吉布斯自由能势垒(0.84 eV),加快了放电反应速率,缩短了电极反应中的多硫化锂的存在时间,从而有利于抑制多硫化锂的溶解和穿梭效应。本研究为过渡金属氮化物以及其他二维材料作为高性能硫阴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穿梭效应
第一性原理计算
二硫氮化钼
吸附强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二维材料黑磷砷气体传感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强
段康
谢浩
张秦蓉
梁本权
彭
祯
凯
李卫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出处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41-248,共8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批准号:2018T110480)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KJA510001)
+3 种基金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批准号:2020-skllmd-03)
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批准号:K202003)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批准号:M32001)
江苏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批准号:ZXF201904)资助的课题.
文摘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气体小分子吸附在单层黑磷砷表面的电学和磁学特性.选择4个初始吸附点位来探索CO,CO_(2),NH3,SO_(2),NO和NO_(2)气体分子最优的吸附位置,计算了吸附能、吸附距离和电荷转移等电子结构参数,确定了吸附类型和敏感气体.结果表明,单层黑磷砷以强的物理吸附对NO_(2)和SO_(2)气体敏感,而通过化学吸附对NO气体敏感并且N原子和P原子间还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能带结构角度,CO,CO_(2)和NH3这三种气体吸附对黑磷砷的能带结构影响很小,SO_(2)气体吸附增大带隙宽度.磁性气体NO和NO_(2)的吸附则在费米能级附近引入杂质能带,这主要来源于N原子和O原子的p轨道,并且减小了带隙宽度.NO和NO_(2)气体还分别诱导了0.83μB和0.78μB的磁矩,使得整个体系带有磁性.理论研究表明,单层黑磷砷是检测NO,NO_(2)和SO_(2)气体的良好气敏材料.
关键词
黑磷砷
第一性原理
气体传感器
Keywords
black arsenic phosphide
first principle
gas sensor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Mo_(2)NS_(2)对多硫化锂的吸附性能
2
作者
彭
祯
凯
李卫
任青颖
朱宸
许杰
白刚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
江苏省特种光纤材料与器件制备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0-728,共9页
基金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KJA510001)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计划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计划项目。
文摘
高效的储能技术一直都是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具有超高理论比能量密度(2 500 W·h/kg)的锂硫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代可充电电池。然而,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受到硫导电性差和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等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以硫功能化的过渡金属氮化物材料来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对载体二硫氮化钼和吸附物多硫化锂进行建模,并计算载体的态密度;通过计算系统总能量找到了最佳吸附构型,并研究了吸附多硫化锂后复合材料的电荷差分密度和态密度;计算了多硫化锂在吸附载体界面的吉布斯自由能。研究结果表明,二硫氮化钼对多硫化物有较好的吸附强度,在放电过程中表现出较低的吉布斯自由能势垒(0.84 eV),加快了放电反应速率,缩短了电极反应中的多硫化锂的存在时间,从而有利于抑制多硫化锂的溶解和穿梭效应。本研究为过渡金属氮化物以及其他二维材料作为高性能硫阴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穿梭效应
第一性原理计算
二硫氮化钼
吸附强度
Keywords
lithium-sulfur battery
shuttle effect
first principle calculation
Mo_(2)NS_(2)
adsorption strength
分类号
O614 [理学—无机化学]
TM912 [理学—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二维材料黑磷砷气体传感器的机理研究
徐强
段康
谢浩
张秦蓉
梁本权
彭
祯
凯
李卫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Mo_(2)NS_(2)对多硫化锂的吸附性能
彭
祯
凯
李卫
任青颖
朱宸
许杰
白刚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