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种的印尼广藿香和肇庆广藿香不同部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程灿 潘超美 +3 位作者 吴婕 彭泽 苏家贤 戴蒙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6-551,共6页
目的比较引种的印尼广藿香和传统肇庆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在叶、茎、根及地上部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样品不同部位挥发油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印尼广藿香和肇... 目的比较引种的印尼广藿香和传统肇庆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在叶、茎、根及地上部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样品不同部位挥发油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印尼广藿香和肇庆广藿香叶中分别鉴定了24种和23种成分,从茎中分别鉴定了26种和22种成分,从根中分别鉴定了14种和13种成分,从地上部分分别鉴定了24种和23种成分。印尼广藿香茎中含油量与肇庆广藿香相同,根中含油量较高,叶和地上部分含油量略低。结论引种的印尼广藿香和肇庆广藿香不同部位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略有差异。印尼广藿香的挥发油中醇酮类成分相对含量较高,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印尼 肇庆 挥发油 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贫血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彭泽 张尧 刘斌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贫血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人临床特征以及贫血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住院治疗的323例老年CAP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贫血诊断标准,分为贫血组(n=151)和非贫血组(n=172),比较2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治... 目的探讨合并贫血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人临床特征以及贫血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住院治疗的323例老年CAP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贫血诊断标准,分为贫血组(n=151)和非贫血组(n=172),比较2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治疗结局和肺炎严重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实验室指标和贫血对老年CAP病人预后的影响。结果贫血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尿素氮、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重症肺炎例数较非贫血组高,CRP、淋巴细胞、总蛋白、白蛋白、白/球蛋白比值、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低于非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血、CRP、D-二聚体、NLR、尿素氮、肌酐水平是老年CAP病人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贫血是影响老年CAP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诊疗中应加强对血红蛋白水平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老年人 贫血 预后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广藿香“发汗”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及“发汗”工艺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婕 潘超美 +3 位作者 苏家贤 彭泽 程灿 戴蒙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比较广藿香"发汗"和不"发汗"两种处理方式下的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并优化其"发汗"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总含量及酮醇峰面积比值为指标,比较新鲜广藿香"发汗"和不&... 目的比较广藿香"发汗"和不"发汗"两种处理方式下的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并优化其"发汗"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总含量及酮醇峰面积比值为指标,比较新鲜广藿香"发汗"和不"发汗"加工的差异性;以含水量、挥发油得率、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总含量、酮醇峰面积比值为指标,以"发汗"温度、单次"发汗"时间、处理次数为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化广藿香"发汗"的最佳加工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处理至近八成干时,与不"发汗"组相比,"发汗"组广藿香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总含量、酮醇峰面积比值及挥发油得率有所增加;"发汗"的最佳工艺为"发汗"温度30℃,单次"发汗"时间10h,处理4次。结论 "发汗"可使广藿香有效物质积累增多,最佳"发汗"加工工艺可为广藿香药材生产技术规范的完善与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发汗 百秋李醇 广藿香酮
原文传递
广东省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现状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苏家贤 潘超美 +6 位作者 杜海芳 彭泽 李伟杰 李朝任 张运洪 邓焕然 吴趋凡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3期371-374,378,共5页
目的:对广东省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方法:以电白区传统医药知识持有人及药市药贩为调查对象,采用关键人物访谈法、参与观察法进行调查。结果:电白区药市所售草药共86科175属196种,其中14种的用法有别于文献记载,并发... 目的:对广东省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方法:以电白区传统医药知识持有人及药市药贩为调查对象,采用关键人物访谈法、参与观察法进行调查。结果:电白区药市所售草药共86科175属196种,其中14种的用法有别于文献记载,并发现药市有售珍稀濒危植物;同时发现,电白区传统医药知识持有人数量日益减少,相关知识面临失传。结论:电白区民间使用的草药来源较广泛,其中一些品种的用法具有地方特色,但当地药贩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薄弱;由于祖传医药知识学习周期长、患者流向公立医院、民间医生无从业执照、行医收入微薄等原因,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知识传承存在困难。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加强对药市的引导、制定野生药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策略、重视对传统知识持有人的扶持、开展传统药用植物知识整理工作,以促进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白区 传统医药 药市
下载PDF
牛大力两种根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戴蒙 潘超美 +2 位作者 彭泽 程灿 苏家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究牛大力膨大根和非膨大根的生药学差异,为牛大力根类产品的鉴别及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对牛大力两种类型的根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牛大力膨大根和非膨大根的性状、显... 目的探究牛大力膨大根和非膨大根的生药学差异,为牛大力根类产品的鉴别及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对牛大力两种类型的根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牛大力膨大根和非膨大根的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数据有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性状(形状、大小、断面)、组织显微结构特征上。结论牛大力两种类型的根在表型特征、组织结构以及薄层特征方面有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为牛大力药材鉴别以及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膨大根 非膨大根
原文传递
厚叶沉香与白木香生药学特征对比研究
6
作者 杨扬宇 潘超美 +2 位作者 苏家贤 彭泽 郭鹏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对厚叶沉香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特征研究并与白木香的生药学特征进行对比。方法:采用植物形态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等方法(撕片、徒手切片、石蜡切片)研究厚叶沉香与白木香的生药学特征。结果:1.厚叶沉香每朵花序上的小花数明显... 目的:对厚叶沉香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特征研究并与白木香的生药学特征进行对比。方法:采用植物形态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等方法(撕片、徒手切片、石蜡切片)研究厚叶沉香与白木香的生药学特征。结果:1.厚叶沉香每朵花序上的小花数明显少于白木香,且小花花梗较白木香短,厚叶沉香花序有苞片1,白木香无;厚叶沉香的果实圆润而短,白木香果实尖而长。2.在显微鉴别特征方面的区别主要在小枝粉末显微中,(1)白木香小枝中含有多细胞非腺毛与单细胞非腺毛,而厚叶沉香中只含有单细胞非腺毛;(2)纤维纹孔上,厚叶沉香小枝粉末具三角形及圆形纹孔,白木香具半圆形及圆形纹孔。3.药材方面,厚叶沉香油脂部分偏黑色且有油亮;而白木香油脂部分色灰黄。结论:该研究可为厚叶沉香的品种鉴别、生药学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叶沉香 白木香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下载PDF
广东省水生耐盐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产业发展探讨
7
作者 潘超美 彭泽 +3 位作者 陈秋梅 童毅 黄海波 郑夏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2期275-280,共6页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境内水生、耐盐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广东省水生药用植物共160种,隶属54科90属,涉及国家重点调查药材12种;耐盐药用植物269种,隶属63个科197属,涉及国家重点调查...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境内水生、耐盐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广东省水生药用植物共160种,隶属54科90属,涉及国家重点调查药材12种;耐盐药用植物269种,隶属63个科197属,涉及国家重点调查药材22种。该省人工种植的水生、耐盐药用植物有30多种,规模超过22 000 hm^(2),占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10.5%;来源于水生、耐盐植物的药食同源中药材20余种,种植规模达9000 hm^(2)。广东省水生、耐盐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建议根据生态环境和区域内产业需求对水生、耐盐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水生药用植物 耐盐药用植物 中药资源 产业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