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VR新流程对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景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1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用单一aVR导联QRS波群形态变化对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06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用aVR4步流程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与临床诊断(病史+心电图演变+药物治疗观察)对照比较。结果按aVR流程诊断为室上性心... 目的探讨用单一aVR导联QRS波群形态变化对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06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用aVR4步流程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与临床诊断(病史+心电图演变+药物治疗观察)对照比较。结果按aVR流程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占30.18%,临床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34例,占32.07%。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两组间诊断符合率94.11%;按aVR流程诊断室性心动过速74例,占69.81%。临床诊断室性心动过速72例,占67.92%。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两组间诊断符合率97.29%。结论 aVR流程可作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R流程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6例动态血压观察
2
作者 冯毅 彭景 《实用全科医学》 2004年第3期242-243,共2页
目的 观察口服吲达帕胺对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6例患者停用其他降压药物 3天后用吲达帕胺 2 .5mg每天 1次口服用动态血压 2 4小时进行观察。结果 吲达帕胺治疗前的动态血压 2 4小时均值明显高于治疗后 (P <0 .0 1)。结论... 目的 观察口服吲达帕胺对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6例患者停用其他降压药物 3天后用吲达帕胺 2 .5mg每天 1次口服用动态血压 2 4小时进行观察。结果 吲达帕胺治疗前的动态血压 2 4小时均值明显高于治疗后 (P <0 .0 1)。结论 吲达帕胺是一种安全有效新型抗高血压药物 ,长期保持每日 1次 ,可平稳降压 ,副作用少 ,简化了给药次数 ,与同类产品比较有更好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达帕胺 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 万伯胺
下载PDF
aVR新流程对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3
作者 彭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1期1320-1321,共2页
目的:探讨用单一aVR导联QRS波群形态变化对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06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用aVR 4步流程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与临床诊断(病史+心电图演变+药物治疗观察)两种诊断方法对照比较。结果:按aVR流程... 目的:探讨用单一aVR导联QRS波群形态变化对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06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用aVR 4步流程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与临床诊断(病史+心电图演变+药物治疗观察)两种诊断方法对照比较。结果:按aVR流程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占30.19%,临床诊断室上速34例,占32.08%。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诊断符合率94.11%;按aVR流程诊断室性心动过速74例,占69.81%。临床诊断室速72例,占67.92%。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诊断符合率97.29%。结论:aVR流程是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R流程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心电图J波改变与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彭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19-19,共1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一旦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与持续室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预后不佳。J波(心电图上J点抬高0.2mV、时限≥20ms的圆顶状或驼峰状波)是心电极不稳定的标志性表现,但J波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一旦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与持续室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预后不佳。J波(心电图上J点抬高0.2mV、时限≥20ms的圆顶状或驼峰状波)是心电极不稳定的标志性表现,但J波改变与AMI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J波 LOWN分级 恶性心律失常 持续室速 心室扑动
下载PDF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6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景 《临床误诊误治》 2008年第10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传导阻滞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下载PDF
心电自录器在基层医院诊断心肌疾患150例分析
6
作者 何桂芝 张世勤 +2 位作者 彭景 田杰 苏彬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1993年第2期54-54,共1页
本文对150例不易确定诊断的病例,全部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其中男96例(64%),女54例(36%),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80岁,其中30岁以下16例,31至50岁71例,51岁以上63例。24小时监测,其中(一)、室性早搏56例(37.3%),短阵室速4例(2.7%)。(二... 本文对150例不易确定诊断的病例,全部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其中男96例(64%),女54例(36%),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80岁,其中30岁以下16例,31至50岁71例,51岁以上63例。24小时监测,其中(一)、室性早搏56例(37.3%),短阵室速4例(2.7%)。(二)、频发房性早搏27例(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监测 短阵室速 房速 频发房性早搏 室性早搏 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 中男 正常心电图 阵发性房颤
下载PDF
酷似下壁心肌梗塞的预激综合征1例
7
作者 彭景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8年第1期82-82,共1页
预激综合征是指房室之间存在着异常的传导组织,能使心房的激动提前列达心室的某部分,并使之提前兴奋。其心电图特点是:P-R间期短,QRS增宽且起始粗钝或有切迹;常有继发性ST-T改变。值得注意的是,预激综合征可合并心肌梗塞,也可掩盖心肌梗... 预激综合征是指房室之间存在着异常的传导组织,能使心房的激动提前列达心室的某部分,并使之提前兴奋。其心电图特点是:P-R间期短,QRS增宽且起始粗钝或有切迹;常有继发性ST-T改变。值得注意的是,预激综合征可合并心肌梗塞,也可掩盖心肌梗塞,有时还可出现酷似心肌梗塞的预激综合征图形,因此在判断其临床意义时常发生困难。现就一例酷似下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报告如下: 1 心电资料 患者女,36岁。因心悸,全身不适于1997年9月来院就诊,体检无异常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 Q波 提前兴奋 心电图 传导组织 动态改变 间期 全身不适 心脏超声
全文增补中
25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8
作者 彭景 杨孔良 高春梅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530-530,共1页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短阵室速 临床意义 发生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