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69例牙源性颌骨囊肿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彭利 赵怡芳 +1 位作者 张文峰 何三纲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297-299,共3页
目的 :比较角化囊肿、根端囊肿、含牙囊肿等三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 2 0年间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togenickeratocyst,OKC)、根端囊肿 (radicularcyst ,RC)及含牙囊肿 (dentigerouscyst ,DC)的临床资料 ,对其性别构成... 目的 :比较角化囊肿、根端囊肿、含牙囊肿等三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 2 0年间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togenickeratocyst,OKC)、根端囊肿 (radicularcyst ,RC)及含牙囊肿 (dentigerouscyst ,DC)的临床资料 ,对其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①三型颌骨囊肿的男女之比分别为 :OKC 1.6∶1,RC 1.4∶1,DC 4.1∶1(x2 检验 ,P <0 .0 0 5 )。②除DC未见于 70岁以上年龄段外 ,几乎各年龄段均见三型颌骨囊肿的发生 ,三型囊肿组间及组内的年龄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 (x2 检验 ,P <0 .0 0 5 )。OKC及RC 2 0~ 2 9岁年龄段患病人数最多 ,分别占各年龄段患病人数的 2 7%及 2 0 % ;DC 10~ 19岁年龄段患病人数最多 ,占各年龄段患病人数的 2 9%。③颌骨的任一部位均见三型颌骨囊肿的发生 ,但发生频率不同 ,三型颌骨囊肿组间及组内发病部位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 (x2 检验 ,P <0 .0 0 5 )。OKC以下颌磨牙区发生率最高 ( 5 5 % ) ,其次为下颌前磨牙区( 4 1% ) ;RC及DC则以上颌前牙区发生率最高 ,二者的发生率分别为 5 7%与 75 %。④OKC有 13 7例合并感染 ,感染率 3 9% ;RC 48例合并感染 ,感染率 2 4% ;DC 18例合并感染 ,感染率 16% ,三型间有显著性差异 (x2 检验 ,P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颌骨囊肿 牙源性角化囊肿 根端囊肿 含牙囊肿
原文传递
中药土鳖虫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彭利 杨海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研究单味中药土鳖虫能否促进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骨形成。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性别不限,体重2.0—2.5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只,均建立右侧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实验组自牵张期第1天起每天喂食土鳖虫... 目的研究单味中药土鳖虫能否促进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骨形成。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性别不限,体重2.0—2.5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只,均建立右侧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实验组自牵张期第1天起每天喂食土鳖虫粉2g,直至处死;对照组正常饮食。于固定期24、72h,1、4和7周分别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耳兔各3只,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及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实验组动物牵张间隙区内的新骨形成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同一时期实验组成骨活动较对照组活跃;实验组BMPs及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土鳖虫可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骨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BMPs及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成 牵张 土鳖虫 骨形成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冠延长术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海燕 彭利 郭东晓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8期146-147,155,共3页
目的探讨冠延长术后的基牙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选取20例残冠残根达龈下和15例临床牙冠颌龈距过小且被选为固定义齿基牙的病例,行冠延长术,然后于6~8周后进行固定义齿修复。修复后3、6、12个月随访复诊,检查义... 目的探讨冠延长术后的基牙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选取20例残冠残根达龈下和15例临床牙冠颌龈距过小且被选为固定义齿基牙的病例,行冠延长术,然后于6~8周后进行固定义齿修复。修复后3、6、12个月随访复诊,检查义齿咀嚼功能恢复情况、固位体边缘、龈沟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结果固定义齿修复后3、6、12个月随访复诊,义齿咀嚼功能恢复理想,固位良好,边缘密合,牙龈无红肿。实验牙与对照牙的龈沟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残冠残根及临床牙冠颌龈距过短者作为基牙,冠延长术是提高固定修复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延长术 固定义齿 基牙
下载PDF
牙源性角化囊肿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冰 何悦 +16 位作者 彭歆 孙长伏 韩正学 吴煜农 彭利 赵熠 陶谦 韩新光 李劲松 苏彤 李波 张雷 胡砚平 陈传俊 李一 李铁军 赵怡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09-218,共10页
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是常见的良性颌骨囊性病损,其局部侵袭性生长行为及显著的术后复发倾向,不同于常见的其他类型的颌骨囊肿,而该疾病的命名、分类、疾病性质以及治疗方法选择仍存在争议。随着OKC的相关研究深... 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是常见的良性颌骨囊性病损,其局部侵袭性生长行为及显著的术后复发倾向,不同于常见的其他类型的颌骨囊肿,而该疾病的命名、分类、疾病性质以及治疗方法选择仍存在争议。随着OKC的相关研究深入、治疗理念和外科技术的发展,使降低术后复发率、同时合理保存和重建患者口腔结构和功能这一治疗目标成为可能。为提高OKC的临床诊疗水平,需要对其诊断、治疗、随访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统一和规范。本专家共识汇集国内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建议和临床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OKC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治疗策略和随访等进行总结概括,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角化囊肿 诊断 治疗 策略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促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左春然 彭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方法:将1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建立单侧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实验组自牵张期开始每日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3mL,并分别于固定期1周、4周、7周各处死2只对...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方法:将1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建立单侧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实验组自牵张期开始每日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3mL,并分别于固定期1周、4周、7周各处死2只对照兔和2只实验兔,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和骨组织计量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动物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速度及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成骨细胞活跃,骨小梁较成熟,单位面积内成骨细胞个数及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丹参酮Ⅱa磺酸钠 组织学观察骨组织计量学观察
下载PDF
垫式可摘义齿治疗牙齿重度磨耗后咬合关系重建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海燕 彭利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11期1129-1130,共2页
目的探讨垫式可摘义齿对牙齿严重磨耗患者咬合关系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牙齿重度磨耗、垂直距离降低、缺或不缺牙的患者采用垫式可摘义齿恢复其垂直距离,进行咬合重建。结果患者垂直距离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颞下颌关节症状消... 目的探讨垫式可摘义齿对牙齿严重磨耗患者咬合关系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牙齿重度磨耗、垂直距离降低、缺或不缺牙的患者采用垫式可摘义齿恢复其垂直距离,进行咬合重建。结果患者垂直距离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颞下颌关节症状消失,咀嚼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垫式可摘义齿用于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咬合关系重建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耗 咬合重建 可摘义齿 合垫
原文传递
2种颈阔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肿瘤术后缺损效果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彭利 赵怡芳 +2 位作者 张文峰 赵吉宏 何三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颈阔肌皮瓣 口腔颌面肿瘤 术后缺损 效果比较 修复 肌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 垂直 作者 隐蔽
下载PDF
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冠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海燕 彭利 郭东晓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619-1621,共3页
目的:评价石英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在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治疗中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患者32颗已完善的根管治疗的磨牙残根、残冠,采用石英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进行修复。修复后1、6、12个月随访检查,包括修复体完整性、边... 目的:评价石英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在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治疗中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患者32颗已完善的根管治疗的磨牙残根、残冠,采用石英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进行修复。修复后1、6、12个月随访检查,包括修复体完整性、边缘适合性、解剖外形、颜色及牙龈。结果:修复体的完整性好(93.75%),有2例因咬过硬食物崩瓷,边缘适合性及解剖外形良好,修复体颜色与邻牙协调一致(84.37%),纤维桩核及冠均无松动、脱落,X线牙片示纤维桩与根管壁密贴,未见折裂等。结论:石英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在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桩 氧化锆 磨牙 残根残冠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血管危象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旺 彭利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3期206-210,共5页
血管危象是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棘手问题,处理不当会导致皮瓣移植失败等严重后果。术中血管危象的发生会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身体机能的消耗,并且加重术者的操作疲劳,降低手术效率。术后血管危象一般需要手术探... 血管危象是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棘手问题,处理不当会导致皮瓣移植失败等严重后果。术中血管危象的发生会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身体机能的消耗,并且加重术者的操作疲劳,降低手术效率。术后血管危象一般需要手术探查,对患者及术者都是重要负担,若未能及时发现或者处理不当,就可能引起皮瓣移植失败。因此,临床上血管危象的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身心及经济负担。本文拟对血管化游离组织瓣血管危象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 血管危象 血管吻合 口腔颌面缺损 修复重建外科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对种植牙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舒啸 陈栋 +1 位作者 刘磐 彭利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种植牙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口腔种植修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均分为两组。术后5年内,FBG≥7.0mmol/L和/或HbA1c≥7.0%的患者为观察组(60例),FBG<7.0mmol/L和/或HbA1c<7.0%为对照组(60例...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种植牙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口腔种植修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均分为两组。术后5年内,FBG≥7.0mmol/L和/或HbA1c≥7.0%的患者为观察组(60例),FBG<7.0mmol/L和/或HbA1c<7.0%为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术后即刻(T1)和术后1(T2)、3(T3)、6(T4)个月及术后1(T5)、5(T6)年时种植牙稳定性参数(ISQ值)、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值和种植体周围炎发病情况。结果 T1、T2时,两组ISQ值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3~T6时,观察组ISQ值低于对照组,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值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较观察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病颗数少[10%(6/60)vs.40%(24/60)](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种植牙的近期影响不明显,但血糖水平升高对种植牙状态的远期影响突出,术后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 种植牙
原文传递
牙源性角化囊肿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利 赵怡芳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6期475-477,共3页
牙源性角化囊肿以其高复发及侵袭性倾向广受研究者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本病的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牙源性角化囊肿 治疗 复发 侵袭性
下载PDF
经颌下置管全麻在复杂全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永功 候明 +3 位作者 王买全 彭利 闫德民 李亚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153-1155,1159,共4页
目的:介绍特殊全面部骨折手术中一种经颌下置管全麻的方法并探讨其适应症及注意事项。方法:7例全面部骨折、无法实施鼻插全麻患者,口插全麻并稳定后制备口底与颌下间隧道并将气管导管导出颌下、固定。手术结束后将导管导回口腔。结果:... 目的:介绍特殊全面部骨折手术中一种经颌下置管全麻的方法并探讨其适应症及注意事项。方法:7例全面部骨折、无法实施鼻插全麻患者,口插全麻并稳定后制备口底与颌下间隧道并将气管导管导出颌下、固定。手术结束后将导管导回口腔。结果:所有患者口腔插管和口底导出均顺利,导管位置无改变,双肺呼吸音对称。术中麻醉平稳,管理方便,不影响手术操作。术后局部无气肿、感染、气道阻塞、神经损伤。结论:在无法鼻插全麻前提下,经颌下置管全麻避免了气管切开,同时满足了颌骨骨折术中咬合对位的要求,是特殊全面部骨折麻醉手段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部骨折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颌下
下载PDF
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仝春实 彭利 +3 位作者 王永功 王希乾 骆书文 马欣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口腔肿瘤行下颌骨部分切除+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患者11例,术前利用虚拟外科规划技术模拟手术,术后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以及术后形态、功能和创口愈合情况,行下颌骨CT扫描,评价修复... 目的探讨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口腔肿瘤行下颌骨部分切除+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患者11例,术前利用虚拟外科规划技术模拟手术,术后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以及术后形态、功能和创口愈合情况,行下颌骨CT扫描,评价修复效果。结果 11例患者腓骨肌皮瓣全部成活,形态、功能及创口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术后CT显示下颌骨修复效果良好。结论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疗效确切,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血管化腓骨肌皮瓣 颌骨重建
原文传递
成人牙周病21例方丝弓矫治体会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掌义 彭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8-599,共2页
关键词 牙周病 口腔正畸 方丝弓矫治技术
下载PDF
颧弓上缘小切口入路治疗颧弓骨折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磐 谷峰 +3 位作者 闫德民 李福军 周晓丽 彭利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评价颧弓上缘小切口入路治疗颧弓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8例颧弓骨折,颧弓二线骨折者12例,颧弓三线骨折者23例,颧弓粉碎性骨折者3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使用颧... 目的评价颧弓上缘小切口入路治疗颧弓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8例颧弓骨折,颧弓二线骨折者12例,颧弓三线骨折者23例,颧弓粉碎性骨折者3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使用颧弓上缘小切口入路行颧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访0.5 a,复查CT,分4级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未见面神经受损症状。38例患者完成术后随访者34例(89.47%)。术后0.5 a随访时,局部伤口未见明显手术瘢痕。治疗效果Ⅰ级者30例(88.24%),Ⅱ级者4例(11.76%),无Ⅲ级及Ⅳ级者。结论颧弓上缘小切口入路治疗颧弓骨折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是治疗颧弓骨折的较佳手术入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弓骨折 颧弓上缘小切口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临床诊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蔺栋鹏 王买全 +4 位作者 侯明 彭利 魏文静 王广科 王永功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5-571,共7页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疗的22例DNM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29~79岁。患者...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疗的22例DNM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29~79岁。患者入院后均行颌面颈胸CT连续扫描,急诊行切开引流,颈部切口使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根据预后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分析预后影响因素。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主诉以吞咽困难(45.5%,10/22)和呼吸困难(50.0%,11/22)为主;牙源性感染占45.5%(10/22),口咽源性感染占54.5%(12/22)。治愈组16例,死亡组6例,总死亡率为27.3%;DNMⅠ型死亡率为16.7%,Ⅱ型死亡率为40.0%。与治愈组相比,死亡组中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感染性休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中感染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43(137.64)ng/ml比2.92(6.33)ng/ml,M(IQR),Z=3.023,P<0.05;(16.10±2.40)分比(6.75±3.19)分,xˉ±s,t=6.524,P<0.05]。结论:DNM罕见、病死率高,感染性休克、PCT值与APACHEⅡ评分增高、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是DNM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尽早切开引流与VSD技术联合使用是治疗DNM的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负压封闭引流 预后
原文传递
面神经分支与口角平面位置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磐 柏舒科 +1 位作者 彭利 马钊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37-640,共4页
目的 探讨面神经下颌缘支与下颊支间的相对安全的解剖位置,为颌后穿腮腺入路治疗成人髁突基部骨折提供参考.方法 对20例来源于郑州大学解剖教研室的成人单侧头颅尸体标本进行解剖,测量并观察口角平面(自然闭口状态下,经过口角并平行于... 目的 探讨面神经下颌缘支与下颊支间的相对安全的解剖位置,为颌后穿腮腺入路治疗成人髁突基部骨折提供参考.方法 对20例来源于郑州大学解剖教研室的成人单侧头颅尸体标本进行解剖,测量并观察口角平面(自然闭口状态下,经过口角并平行于眶耳平面的平面)在下颌支后缘附近与面神经下颌缘支和下颊支的位置关系,测量C点(口角平面与下颌支后缘的交点)与D点(口角平面与面神经下颊支最下支的交点)的距离.结果 20例标本中1例因面神经下颌缘支和下颊支均起始于下颌支后缘前方,与下颌支后缘无交叉而排除;18例口角平面在下颌支后缘处恰好位于面神经下颌缘支与下颊支之间,1例标本口角平面在下颌支后缘处位于面神经下颌缘支和下颊支之下.C点与D点的距离为(14.96±8.55)mm,95%置信区间为10.23~19.69 mm.结论 大多数情况下口角平面在下颌支后缘附近位于面神经下颌缘支与下颊支之间,沿口角平面、下颌支后缘前方约1.0 cm范围内为面神经下颌缘支与下颊支间的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尸体解剖 下颌骨折
原文传递
前牙转矩辅弓在临床初步应用体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海燕 彭利 石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0-862,共3页
目的:探讨前牙转矩辅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用方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的病例29例,男10例,女19例,平均年龄20.5岁。其中非拔牙病例17例,拔牙病例12例,在"精细调整"阶段选用前牙转矩辅弓对上、下颌前牙进行转矩控制。结果:前牙... 目的:探讨前牙转矩辅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用方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的病例29例,男10例,女19例,平均年龄20.5岁。其中非拔牙病例17例,拔牙病例12例,在"精细调整"阶段选用前牙转矩辅弓对上、下颌前牙进行转矩控制。结果:前牙转矩辅弓可以有效地对上下颌前牙进行转矩控制,前牙轴倾度趋于正常,明显缩短疗程。结论:在"精细调整"阶段应用前牙转矩辅弓调整前牙关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丝弓矫治器 前牙 转矩辅弓 头影测量
下载PDF
CK10、Bcl-2表达与牙源性角化囊肿复发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利 赵怡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CK10及Bcl-2的表达与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复发的关系。方法:将OKC石蜡标本随机分为未复发组、复发初诊组、复发组,每组各10例,分别行CK10及Bcl-2免疫组化染色,并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列联表χ2检... 目的:探讨CK10及Bcl-2的表达与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复发的关系。方法:将OKC石蜡标本随机分为未复发组、复发初诊组、复发组,每组各10例,分别行CK10及Bcl-2免疫组化染色,并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列联表χ2检验。结果:3组病变CK10阳性表达率均为80%(8/10);未复发组Bcl-2阳性表达率为60%(6/10),其余两组为80%(8/10),且着色更深,除基底层外,阳性细胞尚可见于副基底层。结论:OKC复发前后及其与未复发的OKC之间上皮细胞的分化及成熟程度不存在明显差异,Bcl-2表达可能对OKC的预后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角化囊肿 复发 角蛋白 BCL-2
下载PDF
髂骨-阔筋膜张肌复合组织瓣在下颌骨合并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希乾 徐光彩 +4 位作者 彭利 仝春实 武洋 严思晨 卜琳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7期771-779,共9页
目的探讨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血管蒂的髂骨-阔筋膜张肌复合组织瓣在下颌骨合并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下颌骨合并口腔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 目的探讨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血管蒂的髂骨-阔筋膜张肌复合组织瓣在下颌骨合并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下颌骨合并口腔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三维打印制作模型及导板,应用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血管蒂的髂骨-阔筋膜张肌复合组织瓣进行修复重建,髂骨修复下颌骨缺损,阔筋膜张肌修复口内软组织缺损,将阔筋膜直接暴露于口腔内。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口内移植组织瓣的颜色、质地、变化过程,对供、受区创面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7例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27~64岁,平均50.1岁。其中下颌牙龈及颊部鳞状细胞癌5例,下颌体多形性腺癌术后缺损1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缺损1例。根据病变切除后软、硬组织的缺损范围,术中切取阔筋膜张肌组织瓣大小为6.0 cm×3.0 cm~8.0 cm×6.0 cm,髂骨瓣大小为3.7 cm×2.4 cm~9.2 cm×2.5 cm,术后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未出现远端坏死、伤口延期愈合和边缘瘘口等情况。随访观察4~19个月,平均11.7个月,患者下颌骨及口腔软组织形态和功能均恢复良好,直接暴露于口腔内的阔筋膜张肌表面在术后1周内出现黏膜化征象,1个月左右黏膜化基本完成,接近口腔内正常黏膜形态,且后期可自行改建产生较好的口腔黏膜软组织形态;供区创面均愈合良好,下肢活动、大腿伸、屈功能均未见异常,其中3例患者术后3~5 d出现供区臀部股外侧皮肤麻木,随访6个月后2例麻木基本消失,1例明显减轻。结论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血管蒂的髂骨-阔筋膜张肌复合组织瓣用于下颌骨合并口内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可获得较好的形态和功能,且并发症少,对供区损伤相对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修复外科手术 髂骨 阔筋膜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三维打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