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EST资源的SSR信息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彭丁文 郑柳城 朱宏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2期433-436,共4页
为了进一步利用现有木薯EST-SSR资源,笔者从NCBI公共数据库下载了38411条木薯EST,去除低质量的和冗余的的序列后,得到全长为4.16×103kb的无冗余序列5401条。在无冗余序列中发现含有SSR的EST序列595条,共691个SSR,平均相隔6.02kb出... 为了进一步利用现有木薯EST-SSR资源,笔者从NCBI公共数据库下载了38411条木薯EST,去除低质量的和冗余的的序列后,得到全长为4.16×103kb的无冗余序列5401条。在无冗余序列中发现含有SSR的EST序列595条,共691个SSR,平均相隔6.02kb出现一个SSR。这些SSR的出现频率和平均长度分别是11.02%和18.89bp。在1~6bp的重复基元中,二核苷酸重复基元出现频率最高(36.03%),其次是三核苷酸重复基元(31.84%)、单核苷酸重复基元(30.10%)。出现较多的重复基元是A/T(29.23%),其次是AG/CT(24.75%)。结果说明,木薯的EST-SSR出现频率较高、类型较丰富、多态性潜能较高,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EST SSR信息
下载PDF
水稻粒重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彭丁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50-252,共3页
水稻粒重是影响产量及品质的重要性状之一。通过对水稻粒重性状的遗传特点,粒重QTL、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粒重与粒型、品质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选育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综述,提出水稻粒重性状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易获得目标株系,在... 水稻粒重是影响产量及品质的重要性状之一。通过对水稻粒重性状的遗传特点,粒重QTL、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粒重与粒型、品质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选育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综述,提出水稻粒重性状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易获得目标株系,在适当粒重范围内,提高产量与改善米质可以同步进行,利用和改造控制粒重基因是未来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重 遗传育种
下载PDF
玉米—水稻轮作田中牛筋草种群数量监测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玲红 彭丁文 +3 位作者 邓朝艳 邓尧 胡细贵 李小一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2期67-68,共2页
本文通过2年试验,对湘南地区玉米—水稻轮作田中牛筋草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测定牛筋草密度、株高、盖度、鲜重等数量动态指标,监测牛筋草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湘南地区玉米—水稻轮作田中牛筋草第2年的密... 本文通过2年试验,对湘南地区玉米—水稻轮作田中牛筋草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测定牛筋草密度、株高、盖度、鲜重等数量动态指标,监测牛筋草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湘南地区玉米—水稻轮作田中牛筋草第2年的密度、株高、鲜重、盖度明显低于第1年,且生长势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牛筋草 种群数量 监测
下载PDF
两系杂交早稻组合Z两优68春季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跃荣 唐修平 彭丁文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34,共3页
Z两优68是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自选的不育系Z9S与恢复系D6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总结了该组合的亲本特征特性及其在郴州的春季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Z两优68 制种
原文传递
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Z9S冷水串灌高产繁殖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彭丁文 资实平 +1 位作者 邓琴 欧阳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26,共2页
介绍了利用郴州东江河冷水结合环境低温条件,按照"保证主体、兼顾两头"的原则对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Z9S进行冷水串灌的高产繁殖技术措施,并对Z9S的繁殖季节和冷灌起止时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温敏核不育系 Z9S 冷水串灌繁殖
原文传递
药剂浸种解除3个水稻恢复系休眠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彭丁文 谭永明 +2 位作者 朱智勇 欧阳禛 周闰 《中国稻米》 2018年第5期64-65,共2页
采用双氧水/强氯精、赤霉素/强氯精、双氧水、强氯精、赤霉素等药剂对处于休眠期的3个水稻恢复系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各药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探讨恢复系休眠特性及解除方法。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都能不同程度的解除种子的休眠,提高种... 采用双氧水/强氯精、赤霉素/强氯精、双氧水、强氯精、赤霉素等药剂对处于休眠期的3个水稻恢复系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各药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探讨恢复系休眠特性及解除方法。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都能不同程度的解除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3个恢复系中蜀恢527的休眠性最弱,湘恢299次之,明恢63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休眠作用 解除休眠
下载PDF
冰糖橙优良单株的选育及性状研究
7
作者 申超峰 周闰 +6 位作者 王维 孙倩楠 彭丁文 邓朝艳 李小一 何艳晴 杨亚 《中国果菜》 2023年第11期56-61,共6页
针对郴州地区冰糖橙果园品种退化及黄龙病泛滥等问题,2021年,对永兴地区三个不同乡镇的冰糖橙进行优良单株的选育研究,初步选出了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冰糖橙优良单株9株,并于2021、2022年连续两年对其果实经济性状及内在品质进行调... 针对郴州地区冰糖橙果园品种退化及黄龙病泛滥等问题,2021年,对永兴地区三个不同乡镇的冰糖橙进行优良单株的选育研究,初步选出了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冰糖橙优良单株9株,并于2021、2022年连续两年对其果实经济性状及内在品质进行调查,选用平均单果质量、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cy-1、ysg-1、ysg-3、cy-2四个单株综合品质较好,可作为冰糖橙优良繁育材料进行下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糖橙 优良单株 可滴定酸 可溶性固形物
下载PDF
大米食味计在优良食味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廖茂文 周伟军 +4 位作者 朱智勇 谭永明 彭丁文 刘伟 唐修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7,共7页
以引进的荃9311A、美11S、华丰5954A和自育142S、T6841S、良1S等6个中籼类型不育系,与LR522、LR523、LR5321、LR352H等4个自育恢复系两两配组得到24个杂交水稻组合,将其一分为二作中稻迟熟一组和中稻迟熟二组(原一季晚稻组)种植,通过大... 以引进的荃9311A、美11S、华丰5954A和自育142S、T6841S、良1S等6个中籼类型不育系,与LR522、LR523、LR5321、LR352H等4个自育恢复系两两配组得到24个杂交水稻组合,将其一分为二作中稻迟熟一组和中稻迟熟二组(原一季晚稻组)种植,通过大米食味计对各组合的大米食味分、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食味分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食味分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杂交稻作中稻迟熟二组种植其食味分显著高于作中稻迟熟一组种植。利用大米食味计可初步判断杂交稻组合的食味品质,其在优良食味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食味品质 食味计 育种
原文传递
‘甜蜜蓝宝石’葡萄组培技术研究
9
作者 周闰 杨亚 +5 位作者 骆夏辉 刘跃荣 彭丁文 刘伟 申超峰 徐严 《中国果菜》 2023年第6期62-67,共6页
以鲜食葡萄品种‘甜蜜蓝宝石’为试材,取当年生的半木质化茎段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通过探索外植体消毒、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炼苗移栽环节的关键技术,建立适用于‘甜蜜蓝宝石’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将当年生半木质... 以鲜食葡萄品种‘甜蜜蓝宝石’为试材,取当年生的半木质化茎段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通过探索外植体消毒、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炼苗移栽环节的关键技术,建立适用于‘甜蜜蓝宝石’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将当年生半木质化茎段,先用75%酒精消毒40 s、再用0.1%升汞消毒15 min,外植体成活率达到40%;最佳启动培养基为1/2 MS+30 g/L蔗糖+6.5 g/L琼脂,腋芽萌发率达到57.8%;利用1/2 MS培养基作为继代培养基,增殖效果最好,45 d增殖系数高达5.2;利用1/4 MS+IBA 0.1 mg/L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88.3%,新芽茎秆较为粗壮,生长正常;生根培养50 d以上,按程序炼苗过渡移栽,成活率高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下载PDF
南方桃园病虫草害生态防控技术研究
10
作者 李小一 彭丁文 +2 位作者 周玲红 刘伟 邓朝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6期159-162,共4页
针对南方桃园中的病虫草害发生严重、防控难度大、效果差的问题,于2021~2023年开展了“桃树病虫草害的生态防控技术研究”专项,旨在生态高效防控病虫草害的目标下,利用生态防控技术措施,进行综合防控技术试验。该项目技术取得优良效果:... 针对南方桃园中的病虫草害发生严重、防控难度大、效果差的问题,于2021~2023年开展了“桃树病虫草害的生态防控技术研究”专项,旨在生态高效防控病虫草害的目标下,利用生态防控技术措施,进行综合防控技术试验。该项目技术取得优良效果:一是明确了本地桃树上的较常见病虫害共18种,虫害、病害各9种;二是验证了防控病虫草害的生态高效技术,主要利用避雨棚、防虫网、放养鸡鸭、覆盖地草布等措施,对桃蛀螟、天牛、白蚁的防效达100%,对泰山簇卷叶螟的防效略差些,对3类(6种)病害的防效达89.7%以上;三是草害完全可控,实现生态控草、增加额外收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桃园 病虫草害 生态防控技术 研究报告
下载PDF
光温敏核不育系陆18S在郴州的播始历期和育性表现
11
作者 欧阳禛 彭丁文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28,共5页
2000—2009年对光温敏核不育系陆18S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陆18S播始历期随温度、日照长短的变化而变化。低温时间越长、平均日均温越低、最低日均温越低.陆18S育性转换程度越高,可育花粉率越高,在日均温20~23℃、持续时间15~20 ... 2000—2009年对光温敏核不育系陆18S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陆18S播始历期随温度、日照长短的变化而变化。低温时间越长、平均日均温越低、最低日均温越低.陆18S育性转换程度越高,可育花粉率越高,在日均温20~23℃、持续时间15~20 d的条件下育性能较好的完成转换。根据陆18S的育性转换特点,笔者总结出其在郴州地区繁殖和制种最佳的"三期"安排:春繁,播种期安排在3月底,育性敏感期在5月底6月初,扬花期在6月中下旬;秋繁,播种期安排在6月底7月初,育性敏感期在9月初;繁殖时育性敏感期间同时结合冷水灌溉降温;制种,母本播种期安排在5月底,育性敏感期在7月初,扬花期在7月中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陆18S 播始历期 育性 郴州
原文传递
柑橘黄龙病PCR检测技术优化
12
作者 杨亚 石卓艺 +7 位作者 周闰 彭丁文 朱宝德 王丽艳 孙倩楠 唐志敏 何艳晴 申超峰 《中国果菜》 2024年第12期20-24,30,共6页
为提高Jagoueix等建立的柑橘黄龙病PCR检测体系的检测效率和检出率,本研究对基因组DNA提取、PCR体系和PCR程序进行优化,分析了不同萃取次数、裂解温度和抗氧剂组合对总DNA质量的影响,并设置不同引物浓度梯度和退火温度梯度,研究其对检... 为提高Jagoueix等建立的柑橘黄龙病PCR检测体系的检测效率和检出率,本研究对基因组DNA提取、PCR体系和PCR程序进行优化,分析了不同萃取次数、裂解温度和抗氧剂组合对总DNA质量的影响,并设置不同引物浓度梯度和退火温度梯度,研究其对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次数对DNA质量基本无影响;水浴65℃裂解比常温裂解提取的DNA质量更优,但总体差别不大;DNA提取液中添加β-巯基乙醇、β-巯基乙醇和PVP或者二者均不加入,对最终的基因组DNA的质量和纯度影响不大;引物浓度为0.4~1.0μmol/L出现稳定特征条带,引物浓度为0.1μmol/L时仍会产生引物二聚体;在66.5℃退火温度下的检测结果最优。因此,采取一次萃取、常温裂解、不添加抗氧化剂可简化DNA提取步骤;将引物浓度调整为0.8μmol/L效果最佳;退火温度66.5℃可提高检出率;优化后检测体系操作简便、稳定性好、检测率高,适于柑橘黄龙病的批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DNA提取 PCR 检测体系
下载PDF
桂阳县烟后稻肥料配方筛选试验
13
作者 彭丁文 王维 +6 位作者 谭永明 申超峰 朱智勇 欧阳禛 邓朝艳 廖茂文 邓尧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3,共3页
为了筛选出桂阳县烟后稻高效施肥配方,为桂阳县烟-稻区烟后稻生产提供指导,综合比较了不同施肥方式的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优化施肥较习惯施肥稻谷产值减少227.56元/hm^(2),施肥成本降低331.20元/hm^(2),净增收103.64元/hm^(2)... 为了筛选出桂阳县烟后稻高效施肥配方,为桂阳县烟-稻区烟后稻生产提供指导,综合比较了不同施肥方式的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优化施肥较习惯施肥稻谷产值减少227.56元/hm^(2),施肥成本降低331.20元/hm^(2),净增收103.64元/hm^(2);较空白对照净增收2357.94元/hm^(2)。施用有机肥不能有效提高稻谷产量,反而导致成本增加,效益降低。综合来看,以优化施肥的施肥方式最佳,可为桂阳县烟-稻区烟后稻生产施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后稻 施肥方式 产量 经济效益 湖南桂阳
下载PDF
南方主要两系不育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丁文 朱智勇 +4 位作者 刘跃荣 邓尧 申超峰 邓朝艳 周闰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1,共6页
分析水稻两系不育系遗传多样性和构建指纹图谱,可为两系不育系选育与组合选配、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提供理论依据。以目前中国南方广泛应用的11个水稻两系不育系为研究材料,利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48对SSR引物,结合荧光毛细管电... 分析水稻两系不育系遗传多样性和构建指纹图谱,可为两系不育系选育与组合选配、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提供理论依据。以目前中国南方广泛应用的11个水稻两系不育系为研究材料,利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48对SSR引物,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结果表明,48对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出122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出2.54个等位基因,平均PIC值为0.41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96;11个不育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45~0.93,平均为0.64,遗传背景趋同,亲缘关系较近;以遗传相似系数0.58为阈值,将供试不育系分为3个群:株1S及其衍生系聚为Ⅰ群,广占63S单独为Ⅱ群,其他不育系聚为Ⅲ群。选用12对多态性较高的SSR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能区分11个两系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系不育系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不同品种桃果实储藏中理化性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申超峰 简路军 +3 位作者 彭丁文 邓朝艳 刘伟 周闰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4期189-192,195,共5页
比较了早熟品种黄金蜜新1号、中熟品种金秋蟠桃、中晚熟品种C7-5三个不同品种桃的采后储藏情况,同时以中晚熟品种C7-5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低温和常温贮藏条件下PE袋自发气调包装对C7-5桃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者耐储藏性相差较大,C... 比较了早熟品种黄金蜜新1号、中熟品种金秋蟠桃、中晚熟品种C7-5三个不同品种桃的采后储藏情况,同时以中晚熟品种C7-5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低温和常温贮藏条件下PE袋自发气调包装对C7-5桃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者耐储藏性相差较大,C7-5最耐储存,储藏结束时,好果率52%,其次是黄金蜜新1号和金秋蟠桃,好果率分别为42%、31%。另一方面低温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减少微生物繁衍,减少乙烯释放量,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而PE保鲜袋保鲜效果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出极大差异,常温+PE保鲜袋效果不是特别好,其好果率是四个处理中最低的,仅有25%,可能是本实验PE袋的材质(厚度0.08 mm)与前人不同的原因,而低温结合PE保鲜袋处理组,保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蜜新1号 PE保鲜袋 储藏
下载PDF
种植模式对不同土层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朝艳 申超峰 +3 位作者 郑维威 彭丁文 简路军 骆夏辉 《中国果菜》 2019年第10期79-82,共4页
取粮田、果园、设施农田的土壤剖面,并分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进行土壤肥力检测,分析结果得出,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质、pH、土壤容重、电导率都有影响。不同种植模式的施肥习惯能使得土壤速效氮、磷、钾发生变化,但... 取粮田、果园、设施农田的土壤剖面,并分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进行土壤肥力检测,分析结果得出,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质、pH、土壤容重、电导率都有影响。不同种植模式的施肥习惯能使得土壤速效氮、磷、钾发生变化,但全氮、磷、钾相对速效氮、磷、钾而言,受土层厚度和不同种植模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土壤肥力 粮田 果园 设施农田
下载PDF
一种适于PCR扩增的茶树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申超峰 周玲红 +2 位作者 彭丁文 刘跃荣 周闰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3-596,共4页
为了建立一种从茶树嫩叶中快速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笔者通过采用常温研磨、常温裂解、一步抽提等措施对CTAB提取法进行了改良和简化,省去了DNA纯化和使用RNase酶降解RNA两个环节。使用该方法以茶树嫩叶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紫外... 为了建立一种从茶树嫩叶中快速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笔者通过采用常温研磨、常温裂解、一步抽提等措施对CTAB提取法进行了改良和简化,省去了DNA纯化和使用RNase酶降解RNA两个环节。使用该方法以茶树嫩叶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紫外光谱法、琼脂糖电泳、PCR扩增等方式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DNA,其260 nm/280 nm吸光度比值介于1.81~1.84,260 nm/230 nm吸光度在1.75~1.88;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获得的DNA条带较亮且无明显拖尾现象;利用ISSR引物进行PCR检测,能够获得清晰稳定条带。说明该方法操作快速简便,提取的基因组DNA能够满足PCR反应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DNA提取 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