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62
1
作者 胡大一 张鹤 +1 位作者 孙艺红 姜立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比较阿司匹林与调整剂量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18个中心,根据入选标准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配至阿司匹林组(150~160 mg/d)和调整剂量...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比较阿司匹林与调整剂量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18个中心,根据入选标准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配至阿司匹林组(150~160 mg/d)和调整剂量华法林组(初始剂量2 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年龄≥75岁者的INR为1.6~2.5).常规门诊随访,调整华法林剂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终点事件为缺血性脑卒中和死亡,次要终点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外周动脉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出血.结果 共704例患者进入分析,阿司匹林组369例,华法林组335例.男性420例(59.7%),平均年龄(63.3±9.9)岁,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包括合并疾病和伴随用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中位数19个月(2~24个月).与阿司匹林比较,调整剂量华法林明显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2.7%比6.0%,P=0.03,OR 0.44,95%可信区间(CI)为0.198~0.960],相对危险下降54%;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下降62%(1.8%比4.6%,P=0.04,OR 0.38,95% CI为0.147~0.977);总血栓栓塞事件相对危险下降52%(10.6%比5.4%,P=0.01,OR 0.48,95% CI为0.269~0.858).次要终点事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华法林组轻微出血和严重出血发生率均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华法林组总死亡率低于阿司匹林组[4例(1.2%)比8例(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主要和次要终点的联合终点事件华法林组低于阿司匹林组(8.4%比13.0%,P=0.047). 结论 与阿司匹林相比,华法林可明显降低国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华法林组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阿司匹林组,但多数出血并发症发生在INR>3.0.严密监测(INR 2.0~3.0)下的调整剂量华法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华法林 阿司匹林 脑血管意外 颅内出血
原文传递
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64
2
作者 心房颤动抗栓研究协作组 胡大一 +2 位作者 孙艺红 张鹤 姜立清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00-803,共4页
目的观察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18个中心进行阿司匹林(150~160 mg/d)与调整剂量华法林组随机对照研究中选取患者。华法林初始剂量2 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年龄≥75岁者... 目的观察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18个中心进行阿司匹林(150~160 mg/d)与调整剂量华法林组随机对照研究中选取患者。华法林初始剂量2 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年龄≥75岁者为1.6~2.5),常规门诊随访,分析该组患者终点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及与抗凝强度的关系。结果共335例患者随机服用华法林,男204例(60.9%),年龄(62.6±10.3)岁,随访2~24个月(中位数19个月)。华法林平均剂量(3.19±0.69)mg。共进行 INR 测定3482人次,其中2378次 INR(占68.3%)维持2.0~3.0。用药期间发生主要终点事件10例(2.7%),次要终点事件19例(5.7%)。服用华法林期间总出血发生率为23例(6.9%),其中严重出血5例(1.5%),轻微出血18例(5.4%);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缺血性卒中及体循环栓塞)19例(5.4%),其中15例(4.5%)患者发生事件时的 INR<2.0。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显示,抗凝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年龄>75岁,前者收缩压≥160mm Hg,血肌酐升高,INR>3.0;后者有卒中病史,左室射血分数<0.40%和 INR<2.0。结论中国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 INR 维持在2.0~3.0是安全有效的,但应避免 INR>3.0,以最大限度减少出血并发症,尤其应严密监测高龄、合并心力衰竭和肾功能异常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 心房颤动
原文传递
非心瓣膜疾病性心房颤动与血栓栓塞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鹤 胡大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66-968,共3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心瓣膜 病性 临床试验 脑卒中 发病率 心律失常 抗栓治疗 非瓣膜病
原文传递
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发展进程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慧强 陈晖 +6 位作者 李东宝 张鹤 姚道阔 梁思文 丁晓松 王雷 李虹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侧支循环出现的规律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6至2011-06在我科住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心肌梗死患者1 52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时间和心肌梗死类型分为四组:24 h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S...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侧支循环出现的规律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6至2011-06在我科住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心肌梗死患者1 52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时间和心肌梗死类型分为四组:24 h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785例(24 h之内组);7天至2周内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STEMI患者328例(7天至2周内组);STEMI 1个月以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72例(1个月以上组);3天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239例(NSTEMI组)。通过分析各组的影像资料,观察梗死相关动脉出现侧支循环的发生率;分别采用Rentrop’s分级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分级对逆向侧支循环和同侧桥侧支循环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各组总侧支循环的发生率依次为:24 h之内组20.5%、7天至2周内组42.7%、1个月以上组71.5%、NSTEMI组57.5%;其中逆向侧支发生率为:24 h之内组20.5%、7天至2周内组41.5%、1个月以上组60.5%、NSTEMI组48.5%;同侧桥侧支的发生率依次为:24 h之内组1.1%、7天至2周内组6.4%、1个月以上组36.0%、NSTEMI组18.4%。24 h之内组内有侧支循环亚组与无侧支循环亚组比射血分数增高、死亡率降低(P<0.05);7天至2周内组、1个月以上组、NSTEMI组有侧支循环亚组与无侧支循环亚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在12 h内就可以出现逆向侧支循环,随时间延长侧支循环发生率和水平增加。而同侧桥侧支循环多在心肌梗死1个月后出现,而且只见于病变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侧支循环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把脉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鹤 《职教通讯》 2010年第9期5-8,19,共5页
教育是有方向性和目的的,在教育目的指导下的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指挥棒,它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也就意味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以教育的目标体系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所以教育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教育... 教育是有方向性和目的的,在教育目的指导下的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指挥棒,它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也就意味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以教育的目标体系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所以教育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特别是与社会和经济直接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的制定不仅关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还制约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定位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期内梗死相关动脉病变情况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慧强 梁思文 +6 位作者 丁晓松 李东宝 姚道阔 张鹤 陈晖 王雷 李虹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7-651,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的闭塞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心肌梗死患者1 52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时间和心肌梗死类型将所有的患者分为4... 目的总结分析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的闭塞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心肌梗死患者1 52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时间和心肌梗死类型将所有的患者分为4组:24 h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急诊CAG STEMI组)、7天至2周内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择期CAG STEMI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OMI组)、3天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NSTEMI组)。通过分析各组的影像学资料,观察梗死相关动脉分布和闭塞情况。结果各组梗死相关动脉的分布情况为:急诊CAG STEMI组中,左前降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梗死相关动脉;择期CAG STEMI组中,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仍高于其余梗死相关动脉;OMI组中,各梗死相关动脉无明显差别;NSTEMI组中,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高于其余动脉。各组梗死相关动脉的闭塞情况为:急诊CAG STEMI组高于择期CAG STEMI组、OMI组、NSTEMI组(P<0.001),OMI组高于择期CAG STEMI组、NSTEMI组(P<0.01),择期CAG STEMI组与NSTEMI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时常不能及时发现就诊,需要提高对梗死相关动脉为回旋支的心肌梗死患者的识别和及时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周后闭塞率明显降低,近一半的患者达到TIMI 2~3级血流。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闭塞率较低,可能是无ST段抬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相关动脉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工作知识:职业教育课程的“新鲜血液” 被引量:9
7
作者 张鹤 徐国庆 《职教通讯》 2010年第3期38-42,共5页
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是近代化的产物,伴随着工业革命对古代学徒制的瓦解而形成。它同时也是制度化教育时代的要求,效率是其追求的目标。而这种制度化了的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在瓦解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同一性的同时,也瓦解了学徒与... 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是近代化的产物,伴随着工业革命对古代学徒制的瓦解而形成。它同时也是制度化教育时代的要求,效率是其追求的目标。而这种制度化了的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在瓦解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同一性的同时,也瓦解了学徒与师傅的亲密关系;在给学生提供大量标准化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在远离工作情境的学校情境中难以建构知识的职业意义"。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学问化。职业教育要走出误区,开展真正富有成效的工作本位的课程就需要深入理解工作知识的内涵。对工作知识内涵的深入解读,将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职业教育课程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知识 职业教育课程 认知心理学 社会文化学
下载PDF
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的冠状动脉再通率(附12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邵静莲 李庆环 +17 位作者 孙玉雪 王新春 张德全 李滨玲 矫忠先 金丽娟 李云霞 崔美华 张鹤 刘广仁 马越溪 王秀杰 王晓峰 高媛 杨春珠 王惠卿 刘清 杨德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F002-F002,123,共2页
对 AMI 患者在急诊抢救室内施以基本疗法的同时,静点尿激酶50至150万单位,并每日两次皮下注射肝素钙各7500单位,口服阿司匹林20至10毫克。结果120例中抢救成功111例(92.5%),死亡9例(7.5%)。发病后3小时以内开始溶栓者38例,冠脉再通者36... 对 AMI 患者在急诊抢救室内施以基本疗法的同时,静点尿激酶50至150万单位,并每日两次皮下注射肝素钙各7500单位,口服阿司匹林20至10毫克。结果120例中抢救成功111例(92.5%),死亡9例(7.5%)。发病后3小时以内开始溶栓者38例,冠脉再通者36例(75%),发病3小时以上出现异常 Q 波但仍有 R 波溶栓者32例,其中梗塞导联 R 波仍存、面积未扩展者23例(71.9%),其余9例无效。作者认为,溶栓愈早效果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 再通率 急性
下载PDF
消融指数在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丽竹 梁拓 +1 位作者 陈小璐 张鹤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消融指数(AI)指导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心脏中心首次接受射频消融环肺静脉电隔离术(PVI)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5例,分为AI组(AI指导PVI,52例)和CF组(传导压力导管指导PVI... 目的:探讨消融指数(AI)指导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心脏中心首次接受射频消融环肺静脉电隔离术(PVI)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5例,分为AI组(AI指导PVI,52例)和CF组(传导压力导管指导PVI,53例),比较两组单圈PVI成功率、双侧PVI成功率、消融时间、总手术时间、主要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随访12个月房颤复发率。结果:与CF组相比,AI组单圈PVI成功率明显提高,消融时间、总手术时间缩短,房颤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AI指导房颤射频消融安全可行,PVI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房颤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消融指数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在酒精性心肌病诊断及评价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鹤 李虹伟 +1 位作者 赵树梅 顾复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6期419-42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酒精性心肌病诊断及评价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10年4月诊治的54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戒断饮酒并进行系统内科治疗后,运用超声心动图监测患者戒酒治疗前后心肌改变。结果 54例酒精性心肌病...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酒精性心肌病诊断及评价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10年4月诊治的54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戒断饮酒并进行系统内科治疗后,运用超声心动图监测患者戒酒治疗前后心肌改变。结果 54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中,左室增大46例,射血分数降低42例,左室整体室壁运动减弱32例。25例患者有超声复查结果,14例患者没有严格戒酒及系统治疗,左室内径从6.60±1.07 cm进展为7.32±1.13 cm,左室EF值由(45.2±16.7)%恶化为(35.92±11.1)%;而11例患者经严格戒酒及治疗前后左室内径7.01±1.18 cm缩小为6.33±1.31 cm,左室EF值由(36.8±13.5)%增加到(46.6±14.6)%。结论超声心动图在酒精性心肌病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治疗效果的观察、预后的评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低危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艺红 胡大一 +1 位作者 张鹤 姜立清 《中国医药导刊》 2006年第4期240-242,共3页
目的:比较低危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患者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疗效,以明确抗栓治疗的最佳策略。方法:资料来源于华法林(目标INR 2.0~3.0)与阿司匹林(150~160mg/d)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参考国际指南中关于非瓣膜病AF血栓栓塞高危因... 目的:比较低危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患者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疗效,以明确抗栓治疗的最佳策略。方法:资料来源于华法林(目标INR 2.0~3.0)与阿司匹林(150~160mg/d)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参考国际指南中关于非瓣膜病AF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建议,低危分层标准为不具备任何一项高危因素:脑卒中病史、年龄大于75岁、糖尿病、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EF小于40%。分析低危亚组中阿司匹林与华法林组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结果:低危亚组患者306例,平均年龄(61.9±9.3)岁,男性194例(63.4%),孤立性AF 41例(13.4%)。随访时间中位数19个月。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5例,华法林组仅1例,但统计学没有显著差异(P=0.219)。患者共发生出血事件11例,其中严重出血仅在华法林组有1例。华法林组总出血发生率高于阿司匹林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288)。血栓栓塞和严重出血事件的联合终点[9例(5.6%)比3例(2.1%)P=0.146]两组间也没有差异。结论:不具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低危非瓣膜病AF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与口服抗凝药物的疗效相似,但阿司匹林的剂量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华法林 阿司匹林 危险因素 血栓栓塞
下载PDF
中国小型猪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慧强 韩雅玲 +5 位作者 王守力 陈晖 李虹伟 李东宝 张鹤 崔继福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06-312,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铜丝缠绕型支架置入中国小型猪冠状动脉内的方法制作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模型的可行性,建立一种新的CTO模型方法。方法 56头中国小型猪经股动脉穿刺,在前降支置入自制的铜丝缠绕型支架。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周、2周、4周、... 目的探讨采用铜丝缠绕型支架置入中国小型猪冠状动脉内的方法制作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模型的可行性,建立一种新的CTO模型方法。方法 56头中国小型猪经股动脉穿刺,在前降支置入自制的铜丝缠绕型支架。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周、2周、4周、3个月、6个月时观察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然后处死取出心脏,取目标冠状动脉和梗死区域心肌,做病理学检查。结果 56头猪中共8头死亡,总的死亡率14.3%(8/56)。1周、2周时目标冠状动脉均为100%闭塞;4周、3月、6月时部分动物冠状动脉未完全闭塞(血栓机化再通),前向血流TIMI2~3级;完全闭塞的冠状动脉包括了绝对性闭塞(TIMI0级)和功能性闭塞(TIMI1级),并出现同侧的桥侧枝循环。以4周为CTO时间点,CTO模型的成功率为66.7%(28/42)。心肌病理学和心脏超声结果显示所有存活动物均发生了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理学发现1、2周时闭塞病变处主要为血栓和炎症细胞浸润,4周、3个月、6个月时组血栓逐渐机化,发生纤维化,病变两端形成纤维帽,中间有微血管和孔道形成,与人体CTO病变极为相似。结论该CTO模型与人体CTO病变较为相似,而且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成本低、死亡率低、成功率高等诸多优点,可作为实验研究较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闭塞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消融靶点的电生理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晖 孙志军 +1 位作者 张鹤 吴永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519-523,共5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消融靶点特点,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导管射频消融的RVOT起源室性心律失常(PVCs/VT)患者38例,借助三维标测系统于PVCs/VT时建立右室流出道三维构图,分... 目的分析特发性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消融靶点特点,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导管射频消融的RVOT起源室性心律失常(PVCs/VT)患者38例,借助三维标测系统于PVCs/VT时建立右室流出道三维构图,分析有效消融靶点的电生理特点。结果所有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三维激动/电压标测显示,最早心室激动点/消融靶点均位于RVOT肺动脉瓣附近的电压移行区上(0.5-1.5 m V),即电压移行区与正常电压区的交界处;其中有4例造影及三维图像与CT融合证实于肺动脉瓣上标测消融成功,并在肺动脉瓣上可以记录到大于1.5 m V的电压电位(心肌组织)。结论电压移行区很可能是成功消融特发性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靶点区域;部分于肺动脉瓣上成功消融的室性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束延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肺动脉瓣 导管消融
下载PDF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鹤 吴永全 李虹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7期1713-1716,共4页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36例SSS患者(SSS组),102例因其它疾病住院的非SSS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SSS合并心房颤动组与不合并心房颤动组之间甲状...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36例SSS患者(SSS组),102例因其它疾病住院的非SSS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SSS合并心房颤动组与不合并心房颤动组之间甲状腺激素水平;SSS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组与不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组之间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SSS组血清TT3、F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TT4、FT4、TS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SSS患者合并房颤组和不合并房颤组之间、合并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组和不合并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组之间TT3、TT4、FT3、FT4、TSH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常范围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可引起窦房结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甲状腺激素 心房颤动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小鼠胞浆内钙火花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鹤 钱海超 +2 位作者 熊杰 罗大力 吴永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6期1569-1574,共6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心衰)小鼠心功能的影响,探索阿托伐他汀介导的心脏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将60只C57 BL小鼠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三组:心衰模型组(HF组),心衰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TO组),正常对照组(WT组)。小...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心衰)小鼠心功能的影响,探索阿托伐他汀介导的心脏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将60只C57 BL小鼠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三组:心衰模型组(HF组),心衰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TO组),正常对照组(WT组)。小鼠心衰模型通过应用微渗泵每天给予200 mg/(kg·d)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HF组基础上同时给予20 mg/(kg·d)阿托伐他汀治疗制备ATO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模型建立成功与否及不同组别心功能情况。每组动物的心室肌细胞分离及应用荧光染料Fluo4/AM标记后即可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扫描,观察指标为钙火花及钙瞬变。结果 ATO组在给药1周后与HF组相比明显改善了小鼠心功能(ejection fraction=51%vs.39%,P<0.001),共聚焦扫描发现WT组和ATO组之间自发钙火花的发生频率(Ca SF)无统计学差异[5.20±0.91 vs.6.06±0.53 sparks/(100μm·s)],P=0.336),但此两组均表现出明显低于HF组的Ca SF(HF组12.41±1.46,WT组5.20±0.91;P=0.002,12.41±1.46 for HF vs.6.06±0.53 for ATO;P=0.001)。在钙火花的描述参数方面,半最大全宽度(FWHM)和半最大全时程(FDHM)在ATO组较HF组都有所下降。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改善心衰小鼠的心功能,其潜在机制可能与部分重塑心衰细胞的钙火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心力衰竭 异丙肾上腺素 阿托伐他汀 钙火花
下载PDF
老年人急性肺栓塞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鹤 吴永全 +1 位作者 李卫 李虹伟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4期582-58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肺栓塞(PTE)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9例急性PTE老年患者(>70岁)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急性PTE患者中,表现为不典型胸痛5例,呼吸困难3例,活动后气短1例,首诊误诊率为66...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肺栓塞(PTE)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9例急性PTE老年患者(>70岁)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急性PTE患者中,表现为不典型胸痛5例,呼吸困难3例,活动后气短1例,首诊误诊率为66.675。D-二聚体大于500mg/L者8例(占88.89%),血气分析异常者7例(占77.78%),3例核素肺扫描和6例肺血管增强CT均有PE诊断依据。9例患者血液动力学均稳定,经抗凝、降低肺动脉压力等治疗,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结论:老年急性PTE的临床表现不特异,容易误诊,早期诊断、早期溶栓、抗凝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急性PTE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老年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左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卫 吴永全 +2 位作者 李虹伟 张鹤 彭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6期1289-1291,共3页
目的探讨起源于左室流出道少见部位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频发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3例左室流出道室速和/或室早患者,术中进行激动和起搏标测,同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或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定位。结果 3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起源于左室流出道少见部位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频发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3例左室流出道室速和/或室早患者,术中进行激动和起搏标测,同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或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定位。结果 3例患者中2例体表心电图特点类似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室速及室早,经腔内电生理证实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右冠窦内。1例起源于主动脉瓣-二尖瓣连接区(AMC),该部位室速及室早特有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为II、III、aVF及所有胸前导联QRS波均呈R形。3例患者消融后观察2~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右冠窦和AMC是左室流出道室速和/或室早的少见特殊起源部位,根据体表心电图形态,结合多种腔内标测技术及冠脉造影,能进行准确定位及成功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流出道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心电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鹤 赵慧强 +1 位作者 吴永全 李虹伟 《医学教育管理》 2016年第S1期136-138,共3页
目的针对心电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和探索解决方法,以提高心电图的教学质量。方法注重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重视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心电图理论形象化、生动化;重视心电图与临床的联系,强调心电图对疾病诊断的重要性;合理安... 目的针对心电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和探索解决方法,以提高心电图的教学质量。方法注重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重视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心电图理论形象化、生动化;重视心电图与临床的联系,强调心电图对疾病诊断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及教学水平。结果提高了学生对心电图的兴趣,掌握了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心电图的能力。结论应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心电图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教学 多媒体教学 多元化教学方法
下载PDF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的特点及其联合可溶性ST2对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拓 刘三龙 +5 位作者 吕金兰 陈丽竹 高惠宽 刘霄燕 于善栋 张鹤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017-5022,共6页
目的 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患者心电图出现碎裂QRS(fragmented QRS,fQRS)波的特点,及fQRS联合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对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 目的 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患者心电图出现碎裂QRS(fragmented QRS,fQRS)波的特点,及fQRS联合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对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 纳入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住院并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OMI患者,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记录患者入院心电图有无fQRS波,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并检测sST2水平。出院后随访3年,记录患者心源性死亡发生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OMI患者出现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fQRS、sST2单独及联合应用对OMI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338例患者,其中fQRS组180例(53.3%),无fQRS组158例(4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sST水平(OR=1.010,95%CI:1.002~1.019,P=0.011)和Gensini评分(OR=1.012,95%CI:1.001~1.023,P=0.040)的患者更易出现fQRS。随访3年时45例患者出现MACEs事件,心电图存在fQRS波,sST水平升高,高Gensini评分和既往合并糖尿病是OMI患者MACEs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sST2联合fQRS预测MACEs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91(95%CI:0.723~0.859,P <0.001)。结论 fQRS波可作为评估O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协助预警高危患者的一种新型无创指标。fQRS和sST2对OMI患者远期心源性死亡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价值高于单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QRS波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陈旧性心肌梗死 GENSINI评分 预后
原文传递
25例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鹤 陈晖 +2 位作者 李虹伟 严松彪 赵慧强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共3854例)后发生支架内血栓患者(25例)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及治疗情况.结果 25例支...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共3854例)后发生支架内血栓患者(25例)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及治疗情况.结果 25例支架内血栓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25例(100%),多支血管病变22例(88%),合并大量吸烟史14例(56%),高脂血症13例(52%),高血压病11例(44%),糖尿病11例(44%).血栓靶血管累及左前降支16例,血栓靶血管为小血管(直径:<2.5 mm)11例,长病变(>20 mm)15例.18例患者经介入干预后血流达TIMI 3级;7例血流达TIMI 1-2级.25例患者均存活出院.结论 支架内血栓形成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大量吸烟、前降支病变、小血管(直径<2.5mm)、长病变(>20 mm)、抗血小板治疗不充分等.急诊尽早再次介入治疗是治疗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副作用 血栓形成/病因学/诊断/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