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叶经霜前后次生代谢产物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欧阳臻 +4 位作者 赵明 邵扬 王志万 汪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9-114,共6页
为研究桑叶经霜采收的合理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桑叶中黄酮类成分,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4个成分含量及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 为研究桑叶经霜采收的合理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桑叶中黄酮类成分,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4个成分含量及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含量,研究不同季节黄酮类成分、4个单体成分及生物碱(DNJ)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桑叶黄酮类成分在7、8月份气温较高时含量较低,10、11月份经霜后达最大值;DNJ在7、8月份气温较高时含量最高,9、10月份随着气温下降含量下降,经霜后更低。生物碱类成分对桑叶疏散风热、清热润肺等功效可能影响较小,桑叶经霜药用可能与黄酮类成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次生代谢产物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经霜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基于化学分析的薄荷药材商品规格划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叶丹 赵明 +5 位作者 邵扬 欧阳臻 彭华胜 韩邦兴 古雪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1-257,共7页
该文对比研究市售及不同产地35批薄荷药材挥发油指纹图谱、挥发油及6种共有萜类成分含量的差异,为从化学成分角度制定薄荷药材商品规格和等级划分标准提供实验依据。采用GC-MS分析了薄荷药材的化学成分;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建立了... 该文对比研究市售及不同产地35批薄荷药材挥发油指纹图谱、挥发油及6种共有萜类成分含量的差异,为从化学成分角度制定薄荷药材商品规格和等级划分标准提供实验依据。采用GC-MS分析了薄荷药材的化学成分;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建立了薄荷药材指纹图谱并进行了相似度、系统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研究分析了薄荷药材中挥发油量与6种共有萜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不同产地、来源薄荷药材的化学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划分为L-薄荷醇型、胡薄荷酮型、香芹酮型、L-薄荷酮型4个化学类型,但其与产地的相关性并不明显;薄荷药材的指纹图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区分药材的不同化学类型,但不能有效判断不同薄荷药材的产地来源;挥发油含量与6个共有萜类成分总含量及L-薄荷醇含量呈正相关。初步建议以薄荷药材中挥发油含量及6个共有萜类成分总含量或L-薄荷醇含量作为薄荷药材商品规格和等级划分的标准之一。该结果为从化学成分角度制定薄荷药材的商品规格和等级划分标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指纹图谱 化学类型 共有成分 含量 商品规格
原文传递
桑叶经霜前后总黄酮积累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及气温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于小凤 李韵竹 +3 位作者 王笃军 欧阳臻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1-25,共5页
为研究经霜对桑叶总黄酮积累量影响的机制,分析桑叶经霜前后总黄酮积累量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活力的动态变化,并对总黄酮积累量及气候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在6 m L pH 8.8、0.1 mol/L硼砂-盐酸缓... 为研究经霜对桑叶总黄酮积累量影响的机制,分析桑叶经霜前后总黄酮积累量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活力的动态变化,并对总黄酮积累量及气候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在6 m L pH 8.8、0.1 mol/L硼砂-盐酸缓冲液中加入0.2 g桑叶叶片、0.2 g聚乙烯吡咯烷酮,底物L-苯丙氨酸浓度为0.04 mol/L,40℃条件下水浴反应40 min后测定经霜前后桑叶PAL活力,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经霜前后桑叶总黄酮积累量。结果表明:PAL活力与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黄酮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较低的温度有利于黄酮类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苯丙氨酸解氨酶 经霜 气温 总黄酮积累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