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警务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馨 赵晟焯 林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70-81,共12页
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智慧警务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应对新型违法犯罪、提供高效服务,公安机关不断创新警务模式与理念,探索出智慧警务建设的新思路。梳理智慧警务的概念、发展与构... 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智慧警务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应对新型违法犯罪、提供高效服务,公安机关不断创新警务模式与理念,探索出智慧警务建设的新思路。梳理智慧警务的概念、发展与构成,并调研各地公安机关智慧警务的建设现状及经验,归纳总结出智慧指挥、智慧侦查、智慧治安、智慧交管、智慧监管、智慧执法监督、智慧服务、智慧政工等领域的重点建设内容及应用成果,以期为未来我国公安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警务 大数据 物联网 信息化 云计算
下载PDF
犯罪热点路段识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勃 张馨 林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9437-9446,共10页
基于道路交通网络的热点分析可以获取犯罪热点道路,从而为公安巡控、警务资源优化提供指导性意见。以等距路段为最小研究单元,采用等距路段热点研究方法识别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盗窃犯罪在道路交通网络上的分布情况。对于空间兴趣点(... 基于道路交通网络的热点分析可以获取犯罪热点道路,从而为公安巡控、警务资源优化提供指导性意见。以等距路段为最小研究单元,采用等距路段热点研究方法识别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盗窃犯罪在道路交通网络上的分布情况。对于空间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 POI)的10类源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实现降维,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对提取出的两类主成分因子进行犯罪影响因素解释。研究发现:北京市西城区盗窃犯罪在空间分布上呈高度聚集态势,少量路段聚集了大量犯罪;热点路段大都集中在人员流动性大、交通便利等地区;较不等距路段犯罪热点分析方法而言,等距路段犯罪热点分析方法可以更精准地实现热点路段的识别;提取两个主成分分别是与居民日常生活类和与居民精神文化类,与居民日常生活较多的区域对犯罪的发生呈正相关作用,与居民精神文化相关的区域对犯罪的发生呈反相关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一线执法机关的警务资源分布优化、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安全防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热点 等距路段 POI数据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社会安全风险演化分析
3
作者 赵晟焯 陈浩星 张馨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3年第12期49-55,共7页
为提高社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本文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一种适用于社会安全风险演化分析的事件链模型。首先,将社会安全风险演化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作为基本单元——元事件;其次,以贝叶斯网络为建模工具,关联合并元事件贝叶斯网络;最后,选... 为提高社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本文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一种适用于社会安全风险演化分析的事件链模型。首先,将社会安全风险演化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作为基本单元——元事件;其次,以贝叶斯网络为建模工具,关联合并元事件贝叶斯网络;最后,选取爆炸、火灾、坍塌、泄漏、暴雨和群体性事件6种不同元事件,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以辽宁省大连市2011年8月14日大型群众游行事件为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的社会安全风险演化事件链模型具有可行性,可根据贝叶斯正向因果推理预测不同证据组合下社会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推断社会安全风险的发展演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安全风险 突发事件 演化分析 贝叶斯网络
下载PDF
基于位置分配模型的派出所空间布局优化
4
作者 张勃 张馨 +1 位作者 陈浩星 赵晟焯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2年第3期118-122,127,共6页
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系统中最基层的组织,其治安防控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案件发生率的高低。本文以A市B区为研究区域,从派出所可达性和分布优化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采用网络分析法生成派出所的5 min服务区,使用叠加分析方法计算派出所的5 min... 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系统中最基层的组织,其治安防控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案件发生率的高低。本文以A市B区为研究区域,从派出所可达性和分布优化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采用网络分析法生成派出所的5 min服务区,使用叠加分析方法计算派出所的5 min警务服务触达能力;使用最小化设施点模型、最大化覆盖模型、P-中心模型对派出所进行布局优化;最后,将优化前后的覆盖面积占比、覆盖案件占比、覆盖人口占比数据进行对比。结论发现:(1)大量的区域面积、案件和人口未被覆盖,现有派出所的空间位置不合理;(2)在考虑公平性、经济性的前提下,基于位置分配模型的布局优化方法可以实现警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3)通过优化前后派出所5 min服务能力对比,覆盖面积占比由之前的53.5%上升至59.9%,案件覆盖占比由之前的64.8%提升到75.1%,人数覆盖占比由之前的71.8%提高到96.8%。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基层公安机关的布局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分析 可达性 位置分配模型 布局优化
下载PDF
顾及隐蔽性认知的犯罪出行路线分析方法
5
作者 丁正焱 林艳 +2 位作者 李晨 赵星越 张馨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83-2492,共10页
及时发现重点监控人员的潜在犯罪出行路线是公安预警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现有研究多聚焦于犯罪人的出行模式和目的地选择偏好,而对犯罪出行路线的分析预警研究尚显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顾及隐蔽性认知的犯罪出行路线时空分析方... 及时发现重点监控人员的潜在犯罪出行路线是公安预警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现有研究多聚焦于犯罪人的出行模式和目的地选择偏好,而对犯罪出行路线的分析预警研究尚显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顾及隐蔽性认知的犯罪出行路线时空分析方法。本文基于犯罪心理学和理性选择理论,将隐蔽性认知下的犯罪出行规律归纳为“暴露风险最低原则”和“通行成本最低原则”。首先计算犯罪人感知范围内的城市感知元素给犯罪出行带来的暴露风险,将其引入选择度模型,提出“道路的犯罪选择度”,以衡量犯罪人感知范围内的局部最优道路;其次,分别采用“已通行的路线长度”作为代价函数、感知范围内的“道路犯罪选择度”作为启发式函数,通过改进的启发式算法计算最优犯罪出行路线;最后,从犯罪防控角度,依次进行了城市道路选择度分布、重点人员犯罪出行路线分析实验,通过与现有方法所得路线、实际犯罪出行路线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分析得到的犯罪出行路线更具合理性。研究结论为公安的预警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决策支撑,需把握重点人员犯罪出行时对通行距离和暴露风险的平衡,根据城市感知元素和路网分布进行资源调配,以及时、准确地进行犯罪防控、拦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路线 隐蔽性认知 道路选择度 时空分析 城市感知元素 犯罪出行 启发式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