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润烧伤膏在预防结肠造瘘口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英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5期2324-2325,共2页
结肠造瘘术是腹部外科较常见的手术操作,是治疗直肠癌、结肠损伤及急性期结肠梗阻等必要的外科手段,然而术中术后常由于各种原因,使造瘘口出现问题,造成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结肠造瘘口 并发症 预防
下载PDF
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对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糜英华 高登鹏 +3 位作者 李荣 王相 龚雪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7期1850-1853,共4页
目的探讨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对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02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2组... 目的探讨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对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02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2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对照组患者依据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原则实施根治切除术,术前各项检查明确无手术禁忌证,确定手术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1周行根治切除术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5周。比较2组患者R0切除率和保肛率,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随访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2组患者R0切除率比较(96.08%vs 9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保肛率(90.20%)高于对照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率(82.35%)高于对照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和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和CD4^(+)/CD8^(+)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和CD4^(+)/CD8^(+)为(51.49±3.25)%、(30.57±2.76)%、1.68±0.17,低于对照组[(56.16±4.89)%、(36.08±2.98)%、1.37±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2个月复发率(1.96%)低于对照组(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患者疗效良好,且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复发和转移,但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 T淋巴细胞亚群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血清CD3^(+)、CD4^(+)、CD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钟锋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23期4770-4774,共5页
目的分析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血清CD3^(+)、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分析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血清CD3^(+)、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术后应用卡培他滨辅助化疗,每次1250 mg/m^(2),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奥沙利铂辅助化疗,每次130 mg/m^(2),每日1次。两组均21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化疗前后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水平变化,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3年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0%(33/44)比54.5%(24/44)](P<0.05)。化疗后,两组的血清CD3^(+)、CD4^(+)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59.5±5.4)%比(55.4±4.5)%,(41.3±5.0)%比(37.0±5.3)%];CD8^(+)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1.0±2.2)%比(24.4±2.4)%](均P<0.05)。化疗后,两组的CEA、CA125及CA199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2.8±1.1)μg/L比(16.9±1.1)μg/L,(28.8±2.1)kU/L比(31.2±2.1)kU/L,(24.2±4.1)kU/L比(27.9±3.9)kU/L](均P<0.05)。两组的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脱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中位时间为22个月,对照组中位时间为1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的无进展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卡培他滨,可有效改善血清CD3^(+)、CD4^(+)、CD8^(+)水平,降低CEA、CA125及CA199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辅助化疗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劳拉西泮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治疗乳腺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文芳 王昕光 +3 位作者 孔秋梅 秦雪 郭鹏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24期3727-3729,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乳腺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选择经我科治疗的可以入组的乳腺癌化疗患者2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2组均给予常规止吐治疗方案,托烷司琼5mg,地... 目的探讨治疗乳腺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选择经我科治疗的可以入组的乳腺癌化疗患者2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2组均给予常规止吐治疗方案,托烷司琼5mg,地塞米松5—10mg化疗第1天,地塞米松持续应用第2天和第3天,治疗组加用劳拉西泮0.5—2mg,每日2次口服,连用3d。观察2组患者化疗后经上述治疗后患者抑郁焦虑的改善情况。结果应用劳拉西泮联合常规止吐治疗方案使恶心、呕吐发生率下降(P〈0.05);治疗恶心呕吐的疗效较常规止吐方案疗效明显,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同时配合使用劳拉西泮可以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改善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反应。劳拉西泮可改善化疗后呕吐的精神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提高常规止吐治疗的疗效,改善其生活席号.且抑郁状况改善显著者止吐效果亦得到曼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劳拉西泮 化疗 恶心 呕吐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姜黄素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英 陈启文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11期1475-1479,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分析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干预组再分为3个亚组并进行不同浓度Cur(20、40、80μmol/L)处理,Cell Counting ...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分析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干预组再分为3个亚组并进行不同浓度Cur(20、40、80μmol/L)处理,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 PCR,RT-PCR)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量,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干预组12、24、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Cur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S期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RT-PCR结果显示,干预组CyclinD1、Survivin、C-myc表达量随着Cur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随着Cur浓度增加,干预组活细胞百分比、Bcl-2逐渐降低(P<0.05),而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比、晚期细胞凋亡百分比、Bax水平、cleaved-Caspase-3水平逐渐升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Cur浓度增加,干预组p-β-catenin、Wnt3a水平逐渐降低(P<0.05),而β-catenin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Cur可以抑制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可能与调节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量、凋亡蛋白水平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姜黄素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健脾化痰方结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化疗后呕吐60例 被引量:7
6
作者 文芳 王昕光 +3 位作者 孔秋梅 秦雪 郭鹏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310-311,共2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方结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化疗/新辅助化疗后呕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乳腺癌化疗/新辅助化疗后呕吐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第1天给予托烷司琼5 mg治疗,地塞米松5~10 mg化疗,地...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方结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化疗/新辅助化疗后呕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乳腺癌化疗/新辅助化疗后呕吐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第1天给予托烷司琼5 mg治疗,地塞米松5~10 mg化疗,地塞米松持续应用于第2天和第3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化痰方。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治疗前后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症状积分改善,并进行t检验。比较临床疗效,并进行χ~2检验。结果应用健脾化痰方结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化疗/新辅助化疗后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呕吐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方结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化疗/新辅助化疗后呕吐方案,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痰方 托烷司琼 乳腺癌 化疗 呕吐
下载PDF
多学科模式下新辅助放化疗联合高压氧序贯治疗对直肠癌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糜英华 高登鹏 +4 位作者 刘振勇 李荣 王相 樊巧芝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模式下新辅助放化疗联合高压氧序贯治疗对直肠癌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于廊坊市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多学科模式下新辅助放化疗联合高压氧序贯治疗对直肠癌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于廊坊市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与新辅助放化疗,同时结合高压氧序贯治疗,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链抗原(CA)125、CA199和CA24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生活质量[Karnofsky体力状况(KP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13%,显著高于对照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A125、CA199、CA24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A125、CA199、CA242水平为(26.31±3.05)ng/mL、(59.05±7.04)μg/mL、(478.36±53.21)U/mL、(72.45±8.37)U/mL,均低于对照组[(27.83±3.12)ng/mL、(61.73±5.02)μg/mL、(501.12±54.73)U/mL、(76.12±8.41)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C、SCC-A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C、SCC-Ag水平为(63.21±7.02)μg/L、(6.57±0.69)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6.15±7.13)μg/L、(6.92±0.7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QO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KPS评分、QOL评分为(72.35±7.32)、(37.54±4.3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8.79±7.21)、(35.32±4.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模式下新辅助放化疗联合高压氧序贯治疗直肠癌疗效确切,能够显著降低血清癌胚抗原、CA199、CA242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高压氧序贯治疗
下载PDF
联合基因检测在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高登鹏 贾秀艳 +3 位作者 刘振勇 刘英 陈雷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7期842-844,共3页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结直肠癌治疗上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但单纯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小于50%,近一半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为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结直肠癌治疗上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但单纯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小于50%,近一半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为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需要接受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进展期 联合基因检测 无进展生存率 总生存率
下载PDF
劳拉西泮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对乳腺癌化疗后患者情绪障碍、生活质量及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孔秋梅 文芳 +3 位作者 王昕光 郭鹏 秦雪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22期3423-3425,共3页
目的研究劳拉西泮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对乳腺癌化疗后患者情绪障碍、生活质量及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18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3例。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同时,对照组采用托烷司琼注射液和地塞米松常规治疗,治... 目的研究劳拉西泮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对乳腺癌化疗后患者情绪障碍、生活质量及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18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3例。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同时,对照组采用托烷司琼注射液和地塞米松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劳拉西泮0.5~2mg/d,3次/d,口服,连用3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对患者进行评定,并对患者不同程度恶心呕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SA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食欲、精神、睡眠、疼痛、家庭理解与配合、同事的理解与配合(包括领导)、自身对癌症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日常生活、智力的不良反应、面部表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5718和3.3604,P〈0.05),且治疗组恶心发生率、呕吐0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劳拉西泮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对乳腺癌化疗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改善程度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劳拉西泮 托烷司琼 地塞米松 抑郁 焦虑 生活质量 恶心 呕吐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重度烧伤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玉波 糜英华 +2 位作者 杨雪 高登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肝肾功能损害 乌司他丁 保护作用 烧伤患者 烧伤后
下载PDF
劳拉西泮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焦虑抑郁及对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文芳 王昕光 +3 位作者 孔秋梅 秦雪 郭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3期1952-1954,共3页
目的探讨劳拉西泮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焦虑抑郁的应用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对照组(n=100)应用常规止吐方案: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5~10 mg化疗第1天,地塞米松持续应用第2天和... 目的探讨劳拉西泮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焦虑抑郁的应用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对照组(n=100)应用常规止吐方案: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5~10 mg化疗第1天,地塞米松持续应用第2天和第3天。治疗组(n=100)应用常规止吐方案,加用劳拉西泮:劳拉西泮0.5~2.0mg,每日2次口服,连用3天。治疗前后对患者应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评分,应用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表(QOL)对患者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经上述治疗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应用劳拉西泮联合常规止吐治疗方案,治疗后焦虑、抑郁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在食欲、精神、睡眠、疲乏、家庭理解与配合、同事的理解与配合(包括领导)、对治疗的态度、日常生活、治疗的副作用、面部表情共10项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劳拉西泮可明显减少乳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并可明显改善化疗后焦虑、抑郁情绪,通过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合止吐方案,治疗恶心、呕吐疗效明显;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劳拉西泮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结直肠癌化疗疗效预测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登鹏 +1 位作者 刘英 陈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2391-2394,共4页
临床治疗结直肠癌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但单纯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约50%[1],近一半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为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需要接受化疗。根据病理分期,NCCN指南对结直肠癌化疗方案有详细解读,FOLFOX方案为首选辅... 临床治疗结直肠癌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但单纯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约50%[1],近一半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为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需要接受化疗。根据病理分期,NCCN指南对结直肠癌化疗方案有详细解读,FOLFOX方案为首选辅助化疗,但因个体差异部分患者最终导致化疗失败。长期以来,临床医生不断探索最佳治疗方案,靶向药物被相继批准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化疗 疗效 预测 基因
下载PDF
维拉帕米联合乌司他丁预处理对肝脏切除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相 靳剑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12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联合乌司他丁在肝脏叶段切除术前预处理对术后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肝胆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行肝叶段切除的占位病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手术采用Pringle间歇肝门阻断法,对照...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联合乌司他丁在肝脏叶段切除术前预处理对术后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肝胆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行肝叶段切除的占位病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手术采用Pringle间歇肝门阻断法,对照组肝门阻断前经胃网膜右静脉推注乌司他丁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维拉帕米注射液。肝门阻断前与血液复灌1 h后切取少许健康肝组织测定三磷酸腺苷(ATP)与游离钙离子(Ca2+)浓度,术后每日监测肝转氨酶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早期转氨酶均较术前明显升高,而后呈逐步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流复灌后,观察组ATP水平略有下降,对照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游离Ca2+浓度均明显上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与维拉帕米在肝脏叶段切除术肝门阻断前预处理,二者作用协同,较单用乌司他丁能维持相对稳定的肝内能量代谢,进一步降低术后肝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阻断 维拉帕米 乌司他丁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功能
下载PDF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选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岩 +1 位作者 李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084-1088,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局部脓液的病原菌需氧培养结果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采集脓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164例标本中有102份标本培养共...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局部脓液的病原菌需氧培养结果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采集脓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164例标本中有102份标本培养共检出10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93.40%,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66.98%、9.43%、7.55%。药敏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株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敏感率均≥85.00%;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敏感率均≥9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敏感性均≥85.00%。3种主要致病菌最敏感的抗生素是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有效率达到100.00%。3种主要致病菌敏感性≥85.00%的是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可作为主要抗生素备选,其他疗效较好的药物还包括头孢西丁、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等。临床上应结合妊娠用药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急性阑尾炎 病原菌
下载PDF
腹腔镜结合纤维蛋白封闭剂用于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登鹏 +2 位作者 瑞坚 糜英华 陈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9期2364-236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腹腔探查下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保脾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128例脾破裂患者分为非手术组(Ⅰ组)和腹腔镜组(Ⅱ组),对比2组保脾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平均开始排气排便时间、平均开始流质饮...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腹腔探查下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保脾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128例脾破裂患者分为非手术组(Ⅰ组)和腹腔镜组(Ⅱ组),对比2组保脾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平均开始排气排便时间、平均开始流质饮食时间、平均应用镇痛剂剂量指标。结果腹腔镜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明显早于非手术组,应用镇痛剂剂量明显少于非手术组;腹腔镜组保脾成功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腹腔镜探查腹腔并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行脾创面止血治疗,保脾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纤维蛋白封闭剂 保脾术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肝脏外伤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9期2084-2085,共2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肝脏外伤患者术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并观察促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肝脏外伤手术治疗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术中及术后5 d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肝脏外伤患者术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并观察促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肝脏外伤手术治疗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术中及术后5 d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3,5天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治疗组术后第3,5天肝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TNF-α水平在术后第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IL-6及IL-8水平在术后第3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促炎症因子释放来保护肝脏外伤患者术后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外伤 乌司他丁 肝脏功能 促炎症细胞因子
下载PDF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T3期不同亚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糜英华 高登鹏 +4 位作者 李荣 王相 樊巧芝 刘振勇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90-191,207,共3页
目的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对T3期不同亚期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治疗前经MRI评估为T3期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79例。根据术前是否行辅助放化疗分为新辅助放化疗组47例和未行新辅助放化疗... 目的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对T3期不同亚期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治疗前经MRI评估为T3期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79例。根据术前是否行辅助放化疗分为新辅助放化疗组47例和未行新辅助放化疗组32例。比较T3a期、T3b期、T3c期新辅助放化疗组与未行新辅助放化疗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新辅助放化疗组与未行新辅助放化疗组患者年龄、CEA、肿瘤分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新辅助放化疗组死亡7例,其中T3a组1例因意外事故死亡,无病生存率84.78%;未行新辅助放化疗组死亡9例,T3b组1例因脑血管疾病死亡,无病生存率72.72%,两组整体3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中T3b组无病生存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b+c组间3年死亡率、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a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3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分层评估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T3a期可不行新辅助放化疗,直接手术切除,T3b和T3c期患者推荐新辅助放化疗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T3期 新辅助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高压氧早期干预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会阴部伤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锋 李荣 +4 位作者 蔚玲 高登鹏 糜英华 王相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1242-1244,共3页
目的:分析高压氧早期干预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炎性反应及会阴部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已诊断明确,拟行直肠癌Miles术的患者2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压氧组106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Miles手术方式... 目的:分析高压氧早期干预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炎性反应及会阴部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已诊断明确,拟行直肠癌Miles术的患者2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压氧组106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Miles手术方式,术后给予肠外静脉营养支持及伤口换药处理;高压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术前1d、术后第3~9天行高压氧治疗,每天给予高压氧治疗1h。观察两组患者会阴部伤口Ⅰ期愈合率及会阴部伤口愈合时间,同时,手术前1d与手术后第7天外周静脉血测T细胞亚群及炎性反应因子(CRP、IL-6以及TNF-a),分析其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高压氧组血浆CD4+、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35.29±4.58)%比(27.74±4.38)%、(28.67±3.41)%比(31.23±4.59)%、(1.23±0.41)比(0.89±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94、1.127、2.364,均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血浆CRP、IL-6以及TNF-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34±2.51)mg/L比(5.63±2.39)mg/L、(0.87±0.34)μg/L比(1.26±0.29)μg/L、(45.37±12.19)ng/L比(58.75±10.3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95、2.228、1.124,均P<0.05)。高压氧组会阴部伤口Ⅰ期愈合率为94.34%(100/106),对照组Ⅰ期愈合率为85.58%(89/104),会阴部伤口愈合时间高压氧组较对照组短[(12.5±2.6)d比(14.7±2.9)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压氧早期干预可提高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会阴部伤口愈合。可能与提高术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创面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直肠肿瘤 伤口愈合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英 赵晓军 +1 位作者 杨景霞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826-82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高三酰甘油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抑制胰液分泌、降血脂、抗炎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以大黄为君药的中药煎剂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高三酰甘油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抑制胰液分泌、降血脂、抗炎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以大黄为君药的中药煎剂治疗。结果治疗组中转手术率为4.35%(2/46),与对照组17.39%(8/46)相比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病死率为6.52%(3/46),较对照组21.74%(10/46)明显降低(P<O.05);治疗组住院时间为(32±3)d,与对照组(41±3)d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中转手术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酰甘油血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诊治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锋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6期2489-2490,共2页
胆道梗阻是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ACST)的根本原因,目前治疗多主张早期手术解除胆道梗阻。总结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56例,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胆管炎 老年患者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