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0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北方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期次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640
1
作者 毛景文 谢桂青 +4 位作者 作衡 李晓峰 王义天 张长青 李永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9-188,共20页
本文论述了中国北方(包括华北、东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和讨论了主要成矿区带(长江中下游、小秦岭-熊耳山、西秦岭、华北克拉通北缘和大兴安岭南段)及一些大型矿集区(胶东、鲁西和乌奴格吐-甲乌拉)中矿化组... 本文论述了中国北方(包括华北、东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和讨论了主要成矿区带(长江中下游、小秦岭-熊耳山、西秦岭、华北克拉通北缘和大兴安岭南段)及一些大型矿集区(胶东、鲁西和乌奴格吐-甲乌拉)中矿化组合和成矿期次以及地球动力学背景。提出中国北方大规模成矿作用出现在200-160Ma,140Ma左右和120Ma左右三个峰期。通过对中生代地球动力学演化的分析研究,认为三大成矿事件所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分别为后碰撞造山过程、构造体制大转折晚期和岩石圈大规模快速减薄。在200-160Ma时期主要表现为大厚度岩石圈局部伸展有关的岩浆-热成矿,在140Ma左右时期成矿表现为与深源花岗质岩石有关的斑岩-夕卡岩矿床,而120Ma左右时期的成矿是在岩石圈快速减薄过程有大量地幔流体参与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成矿作用 中生代 三大成矿期次 地球动力学背景 中国北方
下载PDF
成人股骨颈骨折诊治指南 被引量:545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专家工作委员会 +4 位作者 张长青 英泽 余斌 孙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21-928,共8页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骨折,然而在临床诊治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当前常用的骨折分型系统虽然能够从不同角度区分骨折特征,可以一定程度上指导治疗,但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但如何形成规范和推广应...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骨折,然而在临床诊治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当前常用的骨折分型系统虽然能够从不同角度区分骨折特征,可以一定程度上指导治疗,但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但如何形成规范和推广应用,仍需努力。因此,为了有效地指导国内成人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共同商议制定了本指南。本指南仅适用于18岁以上骨骺闭合的成人及一般外伤引起的新鲜非病理性股骨颈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诊治指南 成人 创伤骨科学 中国医师协会 临床诊治 指导治疗 专家工作
原文传递
华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岩石圈多阶段伸展 被引量:412
3
作者 毛景文 谢桂青 +2 位作者 李晓峰 张长青 梅燕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5-55,共11页
华南是中国最主要的钨、锡、铋、铜、银、锑、汞、稀有、重稀土、金和铅锌多金属成矿省 ,文中初步论述了华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基本特点。大规模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 1 70~ 1 5 0Ma ,1 4 0~ 1 2 5Ma和 1 1 0~ 80Ma 3个时间... 华南是中国最主要的钨、锡、铋、铜、银、锑、汞、稀有、重稀土、金和铅锌多金属成矿省 ,文中初步论述了华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基本特点。大规模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 1 70~ 1 5 0Ma ,1 4 0~ 1 2 5Ma和 1 1 0~ 80Ma 3个时间段 ,前一阶段以铜铅锌和钨矿化为主 ,后一阶段主要是锡金银铀矿化。尽管 1 4 0~ 1 2 5Ma也是一个成矿相对集中的时间段 ,但主要表现为第一个阶段的继续 ,同时 ,也是前一个阶段向后一个阶段的过渡 ,以钨锡矿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多金属矿床 中生代 伸展作用 华南地区
下载PDF
东秦岭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SHRIMP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9
4
作者 叶会寿 毛景文 +5 位作者 李永峰 郭保健 张长青 刘王君 闫全人 刘国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78-1088,共11页
东沟钼矿是在东秦岭钼矿带中于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钼矿床。对其含矿斑岩和矿石进行了成岩成矿年龄精测。采用SHRIMP锆石u—Pb测年技术,对东沟含矿铝质A型花岗斑岩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成岩年龄为112±1Ma;采用ICP—MS法... 东沟钼矿是在东秦岭钼矿带中于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钼矿床。对其含矿斑岩和矿石进行了成岩成矿年龄精测。采用SHRIMP锆石u—Pb测年技术,对东沟含矿铝质A型花岗斑岩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成岩年龄为112±1Ma;采用ICP—MS法测定东沟钼矿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获得模式年龄为116.5±1.7~115.5±1.7Ma;两种方法获得的年龄相近,表明成岩与成矿大致同时形成。东沟斑岩钼矿与东秦岭金堆城、南泥湖、上房沟、雷门沟等斑岩钼矿具有20Ma以上的时差,反映它们形成于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年龄 铝质A型花岗斑岩 RE-OS年龄 东沟钼矿 东秦岭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1
5
作者 章暐 邹剑 +1 位作者 罗从风 张长青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49-652,共4页
目的对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PFN)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操作情况、侵袭性、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比较。方法2002年1月~2003年6月,随机将股... 目的对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PFN)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操作情况、侵袭性、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比较。方法2002年1月~2003年6月,随机将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DHS治疗,即DHS组,另一组采用PFN治疗,即PFN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评分,手术资料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平均手术时间DHS组62.8min,PFN组45.4min;术中出血量DHS组230ml,PFN组164ml;平均切口长度DHS组13.7cm,PFN组8.7c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术后引流量DHS组120ml,PFN组106m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DHS组89例,8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8.6个月;PFN组78例,7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1个月,平均18.2个月。DHS组平均愈合时间为4.6个月,有2例深部血肿,6例复位不满意;PFN组平均愈合时间为4.3个月,有1例深部血肿,5例不满意,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均于术后12个月测量双下肢长度:DHS组患侧较健侧平均缩短1.4cm;PFN组患侧较健侧平均缩短0.8cm,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DHS和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时,在骨折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S 治疗 PFN 股骨转子 骨折 老年 动力髋螺钉 操作 长度 显著性
原文传递
川滇黔地区MVT铅锌矿床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82
6
作者 张长青 毛景文 +4 位作者 吴锁平 李厚民 刘峰 郭保健 高德荣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6-348,共13页
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银、锗生产基地,目前在该成矿区已经发现大、中、小型铅锌矿床和矿点400多处。经过对比研究,这些矿床的赋矿围岩为震旦系—二叠系碳酸盐岩,矿体明显受控于断裂构造,并... 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银、锗生产基地,目前在该成矿区已经发现大、中、小型铅锌矿床和矿点400多处。经过对比研究,这些矿床的赋矿围岩为震旦系—二叠系碳酸盐岩,矿体明显受控于断裂构造,并伴随有强烈的白云岩化和方解石化,以低温、低盐度为特征,成矿时代可能为中生代,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本身。它们为受热对流循环流体经过成矿物质萃取、搬运和卸载而成矿,是大陆边缘造山带东侧伸展带中的产物,属于比较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MVT铅锌矿床 成矿过程 伸展 川滇黔地区 综述
下载PDF
地幔流体参与胶东金矿成矿作用的氢氧碳硫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62
7
作者 毛景文 李厚民 +2 位作者 王义天 张长青 王瑞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9-857,共19页
胶东地区金矿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和胶(州)—莱(阳)盆地北缘拆离带中的角砾岩型。挑选玲珑、焦家、三山岛、仓上、望儿山、大尹格庄、邓格庄、蓬家夼、发云夼和大庄子10个矿床中成矿主期的黄铁矿、绢云母和钾... 胶东地区金矿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和胶(州)—莱(阳)盆地北缘拆离带中的角砾岩型。挑选玲珑、焦家、三山岛、仓上、望儿山、大尹格庄、邓格庄、蓬家夼、发云夼和大庄子10个矿床中成矿主期的黄铁矿、绢云母和钾长石进行了硫、氢、氧同位素测试,还对个别矿床成矿晚期的碳酸盐矿物进行了碳、氧同位素测定,同时对比测定了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和钾长石的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这些金矿虽然产出形式有差别,但都是同一深部流体库中流体上涌、与围岩发生强烈水岩反应和与地壳流体混合,通过交代和沉淀成矿。胶东金矿在形成时代上晚于侏罗纪玲珑花岗岩(160~150Ma)和白垩纪郭家岭花岗闪长岩(130~126Ma),与煌斑岩墙及其他中基性岩墙同时生成(121~114Ma),两者具有富CO2流体和伴随着以钾交代为特征的蚀变作用,都是中生代岩石圈快速减薄过程的地壳浅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地幔流体 金矿床 胶东地区
下载PDF
关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当代观点 被引量:150
8
作者 张长青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1-613,共3页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下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也是骨科医生在日常工作及学术会议上经常讨论的话题。当前,转子间骨折临床研究着重关注于合理治疗技术的选择、并发症和死亡率控制等方面。随着老龄化人口数量和期望治疗结果的提高,股骨...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下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也是骨科医生在日常工作及学术会议上经常讨论的话题。当前,转子间骨折临床研究着重关注于合理治疗技术的选择、并发症和死亡率控制等方面。随着老龄化人口数量和期望治疗结果的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议题。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日常工作 骨科医生 临床研究 人口数量 死亡率 并发症 老龄化
原文传递
华北地台北缘燕辽钼(铜)成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131
9
作者 代军治 毛景文 +4 位作者 杨富全 叶会寿 赵财胜 谢桂青 张长青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8-612,共15页
华北地台北缘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部位钼(铜)矿床的分布受区域EW向、NE向、NNE向断裂的联合控制。成矿带东端辽西地区以钼矿为主,西端冀北地区以铜(钼)矿为主。钼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关系密切,矿床多产于花岗斑... 华北地台北缘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部位钼(铜)矿床的分布受区域EW向、NE向、NNE向断裂的联合控制。成矿带东端辽西地区以钼矿为主,西端冀北地区以铜(钼)矿为主。钼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关系密切,矿床多产于花岗斑岩体之中或内外接触带中,矿床类型以斑岩型、斑岩_矽卡岩型、矽卡岩型为主。同位素研究表明,钼(铜)矿床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或与太古代结晶基底有关的花岗岩;钼矿的形成主要与中生代富硅、富钾质花岗岩有关,而与铜矿成因有关的花岗岩酸碱度相对较低。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燕辽钼(铜)成矿带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于180Ma左右和140Ma左右2个时期,其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分别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后碰撞造山阶段和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折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燕辽钼(铜)成矿带 矿床类型 时空分布 成矿作用 成矿动力学背景
下载PDF
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4
10
作者 张长青 余金杰 +1 位作者 毛景文 芮宗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210,共16页
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其铅锌资源量占全球铅锌资源量的20%左右。近几十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人们在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运移和沉淀机制、年代厘定以及矿床形成的地... 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其铅锌资源量占全球铅锌资源量的20%左右。近几十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人们在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运移和沉淀机制、年代厘定以及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文章在综合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就MVT矿床的分布规律、特征、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模型、控矿因素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目前成矿模型研究中的各种流体运移机制、金属卸载机制之间的优缺点,探讨了成矿模型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将中国典型的MVT矿床纳入到全球MVT矿床的背景之中,进行了相关的讨论。最后,总结对比了主要控矿因素和勘查阶段中物化探方法在找矿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后生 分布 控矿 找矿标志 进展 MVT 综述
下载PDF
初论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124
11
作者 毛景文 周振华 +4 位作者 丰成友 王义天 张长青 彭惠娟 于淼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37-1471,共35页
三叠纪构造演化在中国地质历史过程中具有强度大、影响广泛的特点,然而与三叠纪重大构造事件有关的成矿作用研究明显滞后。本文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初步系统论述了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时空分布及基本特点。中国三叠纪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 三叠纪构造演化在中国地质历史过程中具有强度大、影响广泛的特点,然而与三叠纪重大构造事件有关的成矿作用研究明显滞后。本文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初步系统论述了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时空分布及基本特点。中国三叠纪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昆仑—秦岭和红河—哀牢山两个三叠纪主造山带及其邻区,另外在华南、东北和新疆三个板内也发育有一系列多金属矿产。三叠纪矿床类型主要包括:①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Cu-Ni硫化物矿;②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斑岩Cu-Au、Cu-Mo、Mo矿,矽卡岩型Cu-Pb-Zn、Cu-Fe、Sn、W矿和脉状Au矿;③与高温气液-流体有关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④与造山过程构造-热-流体有关的造山型Au矿;⑤与造山过程盆地流体有关的MVT型Pb-Zn矿;⑥与地幔流体有关的碳酸岩脉型Mo矿。昆仑—秦岭造山带内大多数三叠纪矿产都形成于碰撞造山或后碰撞环境,以前者为主。在东秦岭地区,三叠纪矿床以Mo、Au矿为主,形成时代集中在233~221 Ma;西秦岭地区三叠纪Au矿和Pb-Zn矿广泛分布,其中金矿受北西向脆韧性剪切构造带控制,而Pb-Zn矿集中出现在西成和凤太两大盆地内,成矿时代集中在晚三叠世(232~214 Ma);东昆仑地区新探明的一系列Cu-Mo-Fe多金属矿床,其成矿时代为240~210 Ma。红河—哀牢山造山带受新特提斯构造演化影响,三叠纪矿产呈零星出露,主要出现在中甸古岛弧区、造山带东侧的滇黔川接壤区和滇东南都龙地区。在中甸岛弧区整体表现为中部以斑岩-矽卡岩型Cu矿床为主,向南北两侧变为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Cu-Pb-Zn矿床和Au矿床,成岩成矿年龄集中于228~201 Ma;川滇黔地区近几年的测年结果显示出其主要的Pb-Zn矿都形成于三叠纪;滇东南都龙地区新近发现一组三叠纪W-Sn矿床,成矿时代集中在214~209 Ma。除两条主碰撞带外,三叠纪矿床还有华南稀有、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 成矿作用 碰撞造山 后碰撞 地幔柱 昆仑—秦岭造山带 红河—哀牢山造山带
下载PDF
中国造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 被引量:104
12
作者 毛景文 李晓峰 +8 位作者 李厚民 曲晓明 张长青 薛春纪 王志良 余金杰 作衡 丰成友 王瑞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2-372,共31页
中国是造山带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分布广泛。本文从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角度对中国造山带中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将造山带矿床分为碰撞造山型和俯冲造山型两种。前者进一步可分为同碰撞造山过... 中国是造山带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分布广泛。本文从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角度对中国造山带中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将造山带矿床分为碰撞造山型和俯冲造山型两种。前者进一步可分为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和后碰撞造山成矿。以青藏高原为例,又将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分为碰撞造山期成矿、松弛期(伸展)成矿、走滑拉分盆地成矿和剪切带扩容成矿。以西秦岭和东天山为例,剖析了后碰撞成矿特点、过程和成矿规律。在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发育有中国颇具特色的低温成矿域,包括广泛分布的卡林型金矿、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和玄武岩型铜矿,本文研究提出这些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大陆边缘造山带弧后伸展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 成矿过程 造山带 中国 碰撞造山过程 地球动力学演化 金属 内生 低温成矿域 扬子克拉通 卡林型金矿 地区分布 综合研究 青藏高原 拉分盆地 成矿特点 成矿规律 伸展盆地 大陆边缘 矿床形成 造山期 剪切带 东天山
下载PDF
掌指骨骨折AO微型钢板内固定25例报告 被引量:111
13
作者 张长青 金东旭 +3 位作者 施慧鹏 唐明杰 王建华 曾炳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 评价AO微型钢板治疗手部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2 5例手部骨折患者复位后用AO微型钢板行内固定。掌骨骨折 18例 (2 8块钢板 ) ,指骨骨折 6例 (6块 ) ,掌指骨同时骨折 1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 4个月 (2~ 12个月 )。 2 5例都行切... 目的 评价AO微型钢板治疗手部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2 5例手部骨折患者复位后用AO微型钢板行内固定。掌骨骨折 18例 (2 8块钢板 ) ,指骨骨折 6例 (6块 ) ,掌指骨同时骨折 1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 4个月 (2~ 12个月 )。 2 5例都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 根据TAF评分 ,2 2例为优良 ,优良率为 88%。畸形愈合 1例 ,手术感染 1例。所有病例均无骨不连发生。结论 AO微型钢板内固定是手部骨折理想的固定方法。只要适应证合理 ,掌握良好的手术技巧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骨骨折 AO微型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髋关节功能评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8
14
作者 徐峰 袁凯旋 +1 位作者 陈圣宝 张长青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41-144,共4页
在评价髋部功能时,由于医生与患者的角度不同,存在多种记录和评价系统,包括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牛津髋关节量表等。这些评分系统均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由于髋部疾病种类繁多,髋关... 在评价髋部功能时,由于医生与患者的角度不同,存在多种记录和评价系统,包括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牛津髋关节量表等。这些评分系统均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由于髋部疾病种类繁多,髋关节解剖结构和功能活动复杂,评估的项目很难全面概括,至今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评分标准。该文介绍近年来使用较多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功能评分 量表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下载PDF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2
15
作者 邹剑 章暐 +1 位作者 张长青 曾炳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引起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可疑因素。方法以2000年3月~2003年3月间56例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仔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受伤原因、骨折类型、坠落高度、是否吸烟、... 目的探讨引起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可疑因素。方法以2000年3月~2003年3月间56例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仔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受伤原因、骨折类型、坠落高度、是否吸烟、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及止血带使用时间等,并对可疑因素(年龄、坠落高度、是否吸烟、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及止血带使用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6例患者61侧跟骨手术后9侧(14.8%)出现伤口感染、血肿、切口裂开、足跟坏死及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其中,坠落高度大于3.4 m、受伤至手术时间短于7 d、手术时间超过2 h及止血带使用时间超过1.5 h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骨折后7~10 d行手术治疗、缩短手术时间及止血带使用时间,可以降低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并发症 骨折固定术 切开复位
原文传递
PFNA与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00
16
作者 张长青 春啸 +2 位作者 文治 霍丽丽 宋矿朋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PFNA(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PFN(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8例为PFNA组,随机选取同时期病例采用PFN内固定... 目的探讨PFNA(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PFN(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8例为PFNA组,随机选取同时期病例采用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2例为PFN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值、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患髋Harris评分,对二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均随访8~24个月,PFNA组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全部病例未发生螺旋刀片骨内切割、松动移位,骨折全部愈合。PFN组6例发生髋部加压螺钉松动,其中骨折畸形愈合2例,2例行PFNA翻修治疗,2例行人工关节置换补救手术治疗。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值、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前血红蛋白值、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减少医源性血运破坏、骨质丢失,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有效固定骨折,减少并发症,有利于骨折愈合,临床疗效满意,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重建钉 微创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流行病学研究现况 被引量:91
17
作者 张长青 方向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研究现况 流行病学 脑卒中患者 60岁以上老年人 患者生活质量 躯体功能障碍 发生发展规律 高死亡率 PSD
原文传递
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指南(2016版) 被引量:91
18
作者 张长青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65-70,共6页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head,ONFH)又称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或无菌性坏死(aseptic necrosis,ASN),是造成青壮年髋关节残疾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根据其诱发因素,可分为创伤性ONFH和非创伤性ONFH,糖...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head,ONFH)又称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或无菌性坏死(aseptic necrosis,ASN),是造成青壮年髋关节残疾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根据其诱发因素,可分为创伤性ONFH和非创伤性ONFH,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和饮酒是非创伤性ONFH的最常见诱因.ONFH的根本病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研究发现,ONFH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其最终通路是股骨头的缺血及骨形成相关细胞损害,进而造成骨形成动态平衡体系破坏.病理上,病变股骨头软骨下骨中有功能的微血管密度下降、血管通透性异常、血管新生能力变差;骨形成相关细胞凋亡增加,前体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减弱;脂肪细胞肥大、炎症细胞浸润等改变.骨形成体系失衡会进一步表现为骨小梁的稀疏、断裂和微骨折,大体病理可观察到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剥离.ONFH的血管病变和骨形成失衡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治疗指南 股骨头软骨下骨 缺血性坏死 ONFH 非创伤性 病理机制 血管新生能力
原文传递
骨组织及软组织修复作用中富血小板血浆的制作及其原理 被引量:83
19
作者 袁霆 张长青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5期7939-7941,共3页
目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含有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可促进骨愈合及软组织修复。探讨通过离心法制作富血小板血浆的原理,为临床利用PRP修复组织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肘前静脉取血5mL,选用4种不同离心次数、离心... 目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含有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可促进骨愈合及软组织修复。探讨通过离心法制作富血小板血浆的原理,为临床利用PRP修复组织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肘前静脉取血5mL,选用4种不同离心次数、离心力和离心时间的PRP制作方法,制作的PRP均为0.7mL,对比研究各种PRP和全血中的血小板计数和活化率。结果:全血标本的平均血小板计数是214.41×109L-1。在不同方法制作的PRP中,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全血,分别是629.95×109L-1(Anitua法),1093.00×109L-1(Petrungaro法),1323.80×109L-1(Landesbergo法)和1347.05×109L-1(Aghaloo法),是全血血小板计数的2.92,5.10,6.17和6.28倍。PRP中血小板计数与全血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Anitua=0.79,rPetrungaro=0.83,rLandesberg=0.93和rAghaloo=0.89。活性检测,CD62P的表达在全血中是0.85%,Anitua法4.87%,Petrungaro法9.79%,Landesberg法6.05%,Aghaloo法9.12%。PRP的CD62P表达率与全血的CD62P表达率以及各PRP之间均呈显著性差异。结论:二次离心法制作的PRP其血小板浓度和血小板回收率显著高于一次离心法。在这4种方法中,以Landesberg法制作的PRP中血小板浓度高、活化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和骨组织 血小板计数 回收率
下载PDF
天山—阿尔泰东部地区海西晚期后碰撞铜镍硫化物矿床:主要特点及可能与地幔柱的关系 被引量:81
20
作者 毛景文 Franco PIRAJNO +6 位作者 作衡 柴凤梅 杨建民 吴华 陈世平 程松林 张长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25-942,共18页
天山-阿尔泰东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镍成矿区,近年来针对区内的铜镍矿床和相关岩体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找矿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已经探明了十几个矿床和矿点。笔者基于以往研究成果,结合目前地质勘查和找矿评价的新进展,比较详... 天山-阿尔泰东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镍成矿区,近年来针对区内的铜镍矿床和相关岩体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找矿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已经探明了十几个矿床和矿点。笔者基于以往研究成果,结合目前地质勘查和找矿评价的新进展,比较详细地全面总结了后碰撞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基本特点、成矿规律和成矿过程,并建立了描述性成矿模型。这些矿床沿一组平行的走向近东西的深大断裂分布,与成矿有关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一般不大于5km^2,小的可为一个岩墙。矿化分两种类型:通道型和熔离型。成矿时代为298~270Ma,为中亚成矿带大规模成矿期的组成部分,形成于后碰撞伸展阶段。与这组铜镍硫化物矿床有关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可能是早二叠世大面积喷溢岩浆的残留根部或通道部分,可能与地幔柱活动有关。另外,针对区内的地质特征,结合以往找矿的成功经验,对区内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硫化物矿床 后碰撞 地幔柱 天山-阿尔泰 新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