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对椎旁肌肉的影响
1
作者 王前亮 +1 位作者 彭煜健 严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5862-5868,共7页
背景:随着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进行腰椎融合手术越发成为脊柱外科的发展趋势。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在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可能具有更好的保护椎旁肌肉、减少术中出血量等优势,有待进一步... 背景:随着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进行腰椎融合手术越发成为脊柱外科的发展趋势。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在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可能具有更好的保护椎旁肌肉、减少术中出血量等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与传统开放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对于椎旁肌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并接受单节段单侧减压融合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分为2组,A组进行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B组进行传统开放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均行MRI检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末次随访时间、MRI图像、腰部和腿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与结论:①A组术后3个月双侧多裂肌横截面积显著大于B组(P<0.05),且脂肪浸润程度更低(P<0.01);②两组术后3个月双侧竖脊肌横截面积及脂肪浸润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③提示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组较开放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组可更有效地起到多裂肌保护作用,减少多裂肌肌肉萎缩及脂肪浸润;两种术式对竖脊肌均未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旁肌肉损伤 多裂肌 MRI 疼痛 骨科植入物
膝关节后正中直形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国华 +2 位作者 陆黎明 谭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0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后正中直形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1-12诊治的3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作膝关节后正中直形小切口,于腘窝横纹上1 cm处纵行向远端切开,切口长约4 cm,显... 目的观察膝关节后正中直形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1-12诊治的3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作膝关节后正中直形小切口,于腘窝横纹上1 cm处纵行向远端切开,切口长约4 cm,显露腓肠肌内侧头及腘窝处血管神经束,用食指沿腓肠肌内侧头肌纤维与腘窝血管神经束之间钝性分离,确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分离骨折块的位置,切开后关节囊显露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块,直视下将骨折块复位,根据骨折块大小选择1或2枚合适直径的空心钉内固定。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骨折延迟愈合、骨折再移位、螺钉退出的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为2~5个月,平均3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为115°~135°,平均120°;无膝关节僵硬及活动受限发生,后抽屉试验结果为阴性。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结果:优18例,良8例,可4例。结论膝关节后正中直形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术方式,骨折端显露充分且创伤较小,操作安全性高,骨折复位固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膝关节后正中入路 直形小切口 空心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单侧双通道内镜单纯髓核摘除术对椎旁肌肉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康 王前亮 +5 位作者 戴俊 彭煜健 曹峻胤 陈浩然 严军 《骨科》 CAS 2023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研究单侧双通道内镜单纯髓核摘除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discectomy,UBED)对于椎旁肌肉的影响,并评估椎旁肌肉改变与随访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脊柱外科并接受UBED手术治疗的42... 目的研究单侧双通道内镜单纯髓核摘除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discectomy,UBED)对于椎旁肌肉的影响,并评估椎旁肌肉改变与随访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脊柱外科并接受UBED手术治疗的4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在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均行MRI检查。收集病人基本信息、末次随访时间、MRI图像、腰部和腿部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与术前相比,手术侧多裂肌术后信号强度、水肿面积均明显上升[41.02±14.40 vs.19.14±10.11,(26.95±14.70)cm^(2)vs.(10.17±5.41)cm^(2)];与非手术侧相比,术后手术侧多裂肌信号强度、横截面积、水肿面积占比明显升高[41.02±14.40 vs.21.92±11.07,(39.27±12.82)cm^(2)vs.(33.66±11.79)cm^(2),26.95%±14.70%vs.11.53%±7.06%];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对于竖脊肌上述指标的改变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侧多裂肌信号强度、水肿面积占比均与随访时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53、r=-0.47)。结论UBED对于椎旁肌肉的影响集中于手术侧多裂肌,但其损伤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单纯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旁肌肉 腰椎多裂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