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0 mm 35CrMo钢立式连铸圆坯宏观组织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连望 +3 位作者 佳正 李静 李胜利 许长军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4-19,共6页
基于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立式连铸工艺与CAFE形核理论,建立了Φ600 mm 35CrMo钢立式连铸圆坯传热凝固耦合模型,采用薄片移动边界法对圆坯宏观组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钢液浇注过热度和二冷水制度对宏观组织的影响,并在现场进行了Φ600 ... 基于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立式连铸工艺与CAFE形核理论,建立了Φ600 mm 35CrMo钢立式连铸圆坯传热凝固耦合模型,采用薄片移动边界法对圆坯宏观组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钢液浇注过热度和二冷水制度对宏观组织的影响,并在现场进行了Φ600 mm 35CrMo钢圆坯的连铸生产。结果表明:圆坯宏观组织形貌模拟结果与现场低倍组织相一致,过热度为40℃时中心等轴晶率为29.16%。当过热度由30℃升高到50℃时,晶粒数由9 332个减小到7 155个,降低了23.33%;晶粒平均半径由1 302μm增大到1 622μm,增大了24.58%;中心等轴晶率由35.75%减小到21.13%。当冷却强度由弱冷变为强冷时,晶粒数由9 391个减小到7 228个,晶粒平均半径由1 259μm增大到1 576μm,中心等轴晶率由36.05%减小到2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CRMO钢 立式连铸 大断面圆坯 宏观组织
下载PDF
慢速凝固对特厚板坯宏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宝 佳正 +2 位作者 连望 许长军 李静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253-259,共7页
基于CA-FE和KGT模型,采用薄片移动边界法对2 200 mm×300 mm断面的特厚板坯进行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探究慢速凝固对特厚板坯凝固组织中柱状晶的长度与偏转角及等轴晶的大小和等轴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厚板坯宏观组织的模拟结果... 基于CA-FE和KGT模型,采用薄片移动边界法对2 200 mm×300 mm断面的特厚板坯进行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探究慢速凝固对特厚板坯凝固组织中柱状晶的长度与偏转角及等轴晶的大小和等轴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厚板坯宏观组织的模拟结果与现场铸坯低倍组织一致;当过热度为30℃时,随着凝固速率的逐渐降低,柱状晶的平均长度由19.18 mm减小到9.58 mm,偏转角减小并趋于正向生长;中心等轴晶率由30.49%增大到41%,等轴晶的平均面积由6.05 mm2/个增大到9.74 mm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板坯 换热系数 凝固速率 宏观组织
下载PDF
7t锭型本体高度对凝固过程和冶金质量影响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卿鹤 李胜利 +3 位作者 艾新港 韩昆 沙明红 连望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3,共5页
锭型对钢锭凝固过程中的疏松、缩孔等缺陷有一定影响。对本体高度1 885 mm矮粗型(A)和2075mm细长型(B)两种7 t钢锭,通过铸造模拟分析温度场、凝固分数、凝固时间以及中心疏松缩孔情况进行分析对比,7 t(B)细长型钢锭本体中心长970 mm的... 锭型对钢锭凝固过程中的疏松、缩孔等缺陷有一定影响。对本体高度1 885 mm矮粗型(A)和2075mm细长型(B)两种7 t钢锭,通过铸造模拟分析温度场、凝固分数、凝固时间以及中心疏松缩孔情况进行分析对比,7 t(B)细长型钢锭本体中心长970 mm的封闭高温液相区,并且本体中心疏松率超过20%的疏松区域大约为180 cm^3,7 t(A)矮粗型钢锭只有保温帽处有少量轻微疏松,本体基本没有。综合各项考虑,建议7 t钢锭采用7 t(A)矮粗型的钢锭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t钢锭 凝固过程 疏松 钢锭设计
下载PDF
ABS灌注法研究马鹿茸的血管系统特征
4
作者 芮雪 刘超 +3 位作者 连望 周环 王杰 韩春梅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研究马鹿茸血管系统的解剖学特征,试验采集塔里木马鹿二茬茸作为材料,利用ABS(丙烯晴、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丙酮溶液作为灌注剂,制作了鹿茸血管系统的灌注标本。标本显示鹿茸皮下分布着丰富的血管系统,粗大的动脉血管沿着茸... 为研究马鹿茸血管系统的解剖学特征,试验采集塔里木马鹿二茬茸作为材料,利用ABS(丙烯晴、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丙酮溶液作为灌注剂,制作了鹿茸血管系统的灌注标本。标本显示鹿茸皮下分布着丰富的血管系统,粗大的动脉血管沿着茸皮的最内层分布,经由骨膜向鹿茸顶端和内部延伸;在鹿茸的间充质、软骨和骨组织中形成小动脉;进而分枝形成大量的毛细血管网。血液从鹿茸顶端的间充质区和周围的小动脉向下向内汇入到前软骨、软骨的毛细血管网和骨化带的髓窦,然后通过静脉汇集系统经小静脉回到皮下血管层。本试验利用ABS灌注方式首次研究了鹿茸血管系统的解剖学特征,为鹿茸生长机制及人类骨组织的损伤修复以及再生医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 血管系统 ABS灌注标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