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氮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景明慧 贾晓彤 +4 位作者 曹娟 周伟 王杰 庾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85-3193,共9页
氮沉降的增加显著改变了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大量研究表明,氮添加会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然而,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地上生物量,对地下生物量以及根冠比的研究较少。我们在内蒙古典型草原进行了7年的氮添加实验,设置6个氮添加水平,分别是N0... 氮沉降的增加显著改变了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大量研究表明,氮添加会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然而,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地上生物量,对地下生物量以及根冠比的研究较少。我们在内蒙古典型草原进行了7年的氮添加实验,设置6个氮添加水平,分别是N0(0)、N1(5.6 g N·m^-2)、N2(11.2 g N·m^-2)、N3(22.4 g N·m^-2)、N4(39.2 g N·m^-2)、N5(56 g N·m^-2),测定植物地上和不同土层(0~10、10~30、30~50和50~100 cm)地下生物量并计算根冠比,研究不同氮添加水平对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低氮添加水平(N1和N2)未显著增加地上生物量,高氮添加水平(N3~N5)显著增加了地上生物量(96%~117%),且各高氮添加水平间差异不显著;(2)不同氮添加水平下,植物地上生物量的氮响应效率(NRE)均大于0且呈下降趋势,相邻氮添加水平的NRE差值(ΔNRE)仅在N3水平下显著增加,说明地上生物量在N3水平下达到饱和;(3)氮添加未显著改变不同土层以及整个土壤剖面上的地下生物量,且对各土层地下生物量的占比情况无显著影响;(4)与对照相比,N1和N2未显著改变植物的根冠比,N3~N5显著降低了植物根冠比。综上所述,氮沉降增加会提高植物地上生物量,对不同土层根系的影响比较复杂,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明确地下生产力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生物量 富营养化 氮沉降 根冠比 草原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麦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对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的响应 被引量:27
2
作者 叶成 刘婷 +3 位作者 俊伶 沈其荣 李辉信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7-1005,共9页
通过猪粪有机肥的施用和秸秆还田,研究其对农田土壤线虫数量、属的种类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田间试验处理为CK(不施肥对照)、HF(施化肥)、ZH(猪粪堆肥+化肥)、JHB(秸秆+化肥+秸秆伴侣)、ZHJ(猪粪堆肥+化肥+秸秆)、ZDH(猪粪堆肥有机无机复... 通过猪粪有机肥的施用和秸秆还田,研究其对农田土壤线虫数量、属的种类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田间试验处理为CK(不施肥对照)、HF(施化肥)、ZH(猪粪堆肥+化肥)、JHB(秸秆+化肥+秸秆伴侣)、ZHJ(猪粪堆肥+化肥+秸秆)、ZDH(猪粪堆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化肥)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6个施肥处理中共鉴定出4目11科22属线虫,其中食细菌线虫9属,食真菌线虫5属,植食线虫4属,杂食-捕食线虫4属。JHB、ZHJ和ZDH处理的土壤线虫数量显著高于CK和HF处理,而HF与CK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化肥、有机肥和秸秆配施可以增加食细菌线虫的丰度,抑制植食线虫垫刃属和螺旋属的繁殖;除了ZDH外,其他4个处理的植食线虫丰度明显低于CK。JHB、ZHJ和ZDH的线虫通路比值(NCR)显著高于CK,表明有机管理的农田土壤腐屑食物网的分解途径主要依靠细菌分解途径。CK、JHB、ZHJ和ZDH的的成熟指数(MI)显著高于HF,表明单施化肥对土壤环境干扰较大。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λ)、均匀度指数(J)和瓦斯乐斯卡指数(WI)在6个处理中均没有显著差异。在6个施肥处理中,均以c-p 2类群的土壤线虫比例最高,其次是c-p 3-5,c-p 1类群比例最低。通过线虫营养类群、群落结构及生态指数综合分析得出,JHB和ZHJ为最佳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秸秆还田 线虫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氯胺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黄冰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0年第5期306-308,共3页
氯胺酮一经引入临床,即以其独有的集镇痛、催眠、无意识和制动于一身,及对循环无抑制等特点而风行一时。尽管其有显著的致幻作用,且不断有其他新的麻醉药引入临床,它在麻醉中还是保持着独特而重要性的地位。晚近对其作用机制、旋光异构... 氯胺酮一经引入临床,即以其独有的集镇痛、催眠、无意识和制动于一身,及对循环无抑制等特点而风行一时。尽管其有显著的致幻作用,且不断有其他新的麻醉药引入临床,它在麻醉中还是保持着独特而重要性的地位。晚近对其作用机制、旋光异构体S(+)Ket及预镇痛和神经保护功能的研究又有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药理 预镇痛 神经保护 KET NMDA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与依托咪酯用于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的比较 被引量:22
4
作者 沈社良 胡双飞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3年第8期890-896,共7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和依托咪酯用于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例择期脑功能区(运动区病灶)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麻醉诱导为丙泊酚(D组,TCI,Cp4μg·mL 1)或依托咪酯(E组,...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和依托咪酯用于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例择期脑功能区(运动区病灶)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麻醉诱导为丙泊酚(D组,TCI,Cp4μg·mL 1)或依托咪酯(E组,0.1 mg·kg 1)、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瑞芬太尼(TCI,Cp3 ng·mL 1)。气管插管后2 min,D组丙泊酚Cp调整为2.5μg·mL 1,瑞芬太尼Cp调整为2 ng·mL 1,先在10 min内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啶负荷量1μg·kg 1,然后以0.5μg·kg 1·h 1维持,右美托咪啶负荷量输注结束时,停止丙泊酚TCI;E组瑞芬太尼Cp也调整为2 ng·mL 1,依托咪酯以10μg·kg 1·min 1泵注维持。在要求唤醒前10 min,两组均将瑞芬太尼Cp减小为0.5 ng·mL 1,D组右美托咪啶减小为0.2μg·kg 1·h 1,E组停止输入依托咪酯。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若能按指令活动双手及双足,即视其为清醒。在患者清醒配合下,术者利用CES及ECoG定位病灶。在确定手术范围后重新麻醉。观察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唤醒期间不良事件、围唤醒期生命体征以及术终即刻术者和术后第2天随访时患者对术中唤醒过程的满意度。结果唤醒时间2组无差异(P>0.05);唤醒质量D组优于E组(P<0.05);唤醒期间不良事件平均发生率D组低于E组(P<0.05);术者及患者对术中唤醒实施过程的满意度D组均高于E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和依托咪酯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比较而言,右美托咪啶的唤醒质量更高,唤醒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术者和患者对术中唤醒过程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依托咪酯 开颅术 唤醒麻醉
原文传递
土壤活性有机碳测定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伟 吴红慧 +3 位作者 徐明岗 MUHAMMADAslam 文石林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5,共6页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活性有机碳作为土壤碳库中最活跃的组分,对土壤碳含量的变化和碳排放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目前活性有机碳的测定主要采用333 mmol L^(-1)KMnO_4氧化方法,然而该方法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行改良。采...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活性有机碳作为土壤碳库中最活跃的组分,对土壤碳含量的变化和碳排放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目前活性有机碳的测定主要采用333 mmol L^(-1)KMnO_4氧化方法,然而该方法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行改良。采用改良方法(1:0.2 K_2Cr_2O_7-H_2SO_4)和KMnO_4法测定我国农田生态系统5个长期施肥站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两种方法测定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且在各地点和施肥处理下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改良方法测定的标准误和变异系数都比KMnO_4方法低;并且改良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因此本研究的改良方法与KMnO_4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考虑作为土壤活性有机碳测定的改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施肥 活性有机碳 土壤碳库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24例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本卫 《肝胆外科杂志》 1999年第5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 病例分析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血糖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胡双飞 +4 位作者 姜蔚 吴锡英 代乐 方向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9期2751-2753,共3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者血糖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并评价其镇痛效果。方法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印例,随机分为3组:超前镇痛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和术后镇痛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者血糖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并评价其镇痛效果。方法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印例,随机分为3组:超前镇痛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和术后镇痛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或术毕时对A、C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于麻醉诱导前及术后1、6、24h采血,检测血糖和血清IL-6水平,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3组患者术后各时点血糖和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B组术后1、6和24h逐渐升高,术后24h水平与术后1h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A、C两组则无明显升高趋势。组间比较:A组也即超前镇痛组术后各时点血糖和IL-6水平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或0.05)。术后24h内患者最高VAS评分A、C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取得确切、安全的镇痛效果,并能有效抑制术后血糖和IL-6水平升高,调控机体的应激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镇痛 乳腺癌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冻硬法插胃管解除全麻诱导期所致急性胃扩张 被引量:9
8
作者 周煦燕 黄冰 +3 位作者 陆雅萍 孙磊 孙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33-2034,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为解除全麻诱导期急性胃扩张而采用的冻硬法插胃管技术。方法:遇有全麻诱导期急性胃扩张的病人,将普通胃管放入冰箱(-20℃)中冰冻3min以变硬。插入该冻硬的胃管以解除急性胃扩张。观察1次试插成功率、3次试插失败率及插入... 目的:介绍一种为解除全麻诱导期急性胃扩张而采用的冻硬法插胃管技术。方法:遇有全麻诱导期急性胃扩张的病人,将普通胃管放入冰箱(-20℃)中冰冻3min以变硬。插入该冻硬的胃管以解除急性胃扩张。观察1次试插成功率、3次试插失败率及插入所需平均时间。结果:6736例全麻病人,诱导期发生急性胃扩张356例。冻硬法插胃管的1次试插成功率可达72.27%,3次试插失败率仅1.25%,平均操作时间为3min。结论:冰箱冻硬胃管后插入法可迅速便捷地解除全麻诱导期所致的急性胃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硬法 插胃管技术 全麻诱导期 急性胃扩张 疾病预防
下载PDF
短期化肥减施后玉米产量的响应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娇妹 李腾腾 +1 位作者 吴红慧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73,共8页
新时期绿色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化肥零增长,减少过量和不合理施用化肥带来的环境问题。我国有机肥和秸秆资源巨大且未被充分利用,化肥减施后配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成为实现化肥零增长的主要管理措施之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 新时期绿色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化肥零增长,减少过量和不合理施用化肥带来的环境问题。我国有机肥和秸秆资源巨大且未被充分利用,化肥减施后配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成为实现化肥零增长的主要管理措施之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作物产量对短期化肥减施后的响应及其驱动因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冬小麦-夏玉米典型种植区华北平原开展的田间定位试验(2010-2016年)为平台,研究化肥减施后配施有机肥和秸秆对玉米产量、土壤有机质、养分、pH及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地点位于河北曲周县,共设置4个处理,包括不施肥(CK)、100%化肥(NPK)、70%化肥+30%有机肥(NPKM)、70%化肥+30%有机肥+秸秆(NPKMS)。结果表明:经过6年短期施肥后,施肥处理较CK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且NPKMS较NPK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8.3%。与NPK相比,NPKM未显著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NPKMS则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20.6%。与NPK相比,NPKM和NPKMS未显著改变土壤全氮、有效磷和p H。与CK相比,NPK未显著改变土壤酶活性,NPKM和NPKMS则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通过结构等式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对玉米产量变异贡献最大的两个因子是土壤有效磷和土壤蔗糖酶活性。有机肥替代30%化肥后进行秸秆还田可提高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质,是实现减肥并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产量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基于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的央行资产负债表政策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红玉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42,134,共11页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成为各国央行实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工具,但对其溢出效应的研究还停留在传统的传导渠道层面。文章基于非传统传导渠道的视角,先构建以CAPM为基础的模型理论说明资产组合再平衡传导渠道的机制,再...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成为各国央行实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工具,但对其溢出效应的研究还停留在传统的传导渠道层面。文章基于非传统传导渠道的视角,先构建以CAPM为基础的模型理论说明资产组合再平衡传导渠道的机制,再以MSVAR模型实证检验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政策通过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对中国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使中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通货膨胀上升、产出水平下降,并且在不同区制下溢出效应的程度有所不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和信号渠道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新机制。这一结论对中国人民银行改革货币政策框架及加强国际货币协调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资产负债表政策 溢出效应 资产组合再平衡 信号渠道
原文传递
调节阀振动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永洲 杨锐 《阀门》 2009年第5期44-45,共2页
分析了调节阀振动和噪声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 调节阀 振动 噪声 防范措施
下载PDF
重度胰腺损伤的处理 被引量:6
12
作者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0-51,共2页
重度胰腺损伤的处理张运龙我院1960年1月~1995年12月共收治胰腺损伤49例.临床资料本组共49例,男42例,女7例;年龄13~59岁.肠系膜上血管处胰腺横断1例,该血管右侧胰腺损伤16例,左侧25例,累及双侧7... 重度胰腺损伤的处理张运龙我院1960年1月~1995年12月共收治胰腺损伤49例.临床资料本组共49例,男42例,女7例;年龄13~59岁.肠系膜上血管处胰腺横断1例,该血管右侧胰腺损伤16例,左侧25例,累及双侧7例.主胰管损伤13例.伴十二指肠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损伤 外科手术 胰痿 预防
原文传递
丛枝菌根真菌介导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泽峰 谢沐希 +3 位作者 李侠 李海港 俊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6-766,共11页
土壤有机碳(SOC)的稳定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过程之一,对维持土壤肥力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以往认为植物残体中难降解性物质的物理保护和腐殖质影响土壤中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介导的碳循环... 土壤有机碳(SOC)的稳定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过程之一,对维持土壤肥力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以往认为植物残体中难降解性物质的物理保护和腐殖质影响土壤中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介导的碳循环过程在土壤有机碳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作为土壤中一类重要的共生微生物,参与植物光合碳向土壤的转运和分配,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一环,但其在土壤有机碳稳定中的作用潜力还未得到充分挖掘。基于此,本文估算了植物光合碳在AMF根外菌丝的分配量;总结了AMF介导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主要包括AMF活体菌丝对碳的截留,分泌物及残体的分子结构抗性和土壤矿物吸附,提高植物源碳的质量和数量,菌丝分泌物及残体的激发效应和稳定土壤团聚体;探讨了影响AMF介导的稳定性有机碳形成的非生物(气候因子、土壤养分和土壤矿物)和生物因子(植物和AMF种类);提出了AMF与土壤有机碳周转互作机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包括探究菌根植物光合碳转化为稳定性SOC的机制,解析不同生态系统中AMF对稳定性SOC的贡献及影响因素,并厘清不同管理措施下AMF生物量、多样性与稳定性SOC的关系。以期为更好地利用AMF提升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菌丝际微生物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微生物残体 分泌物
下载PDF
射击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勇兵 赵三平 +3 位作者 李瑞雪 孟庆宝 颜丽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4-602,共9页
为了解射击场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采集某射击场土壤和植物样品,对重金属和P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射击场表层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Pb、Cu、Hg、Sb污染并呈不均匀的斑块状分布,Pb、Cu、Sb含... 为了解射击场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采集某射击场土壤和植物样品,对重金属和P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射击场表层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Pb、Cu、Hg、Sb污染并呈不均匀的斑块状分布,Pb、Cu、Sb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射击场土壤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的垂直迁移和侧向迁移.射击场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轻武器射击的弹头,具有Pb、Cu、Sb3种元素组合污染的特征.残留在土壤中的含铅弹头,有约2%~7%的Pb已进入土壤.该射击场土壤中不同形态的Pb含量大小顺序为:碳酸盐结合态(Carb-Pb)>残渣态(Resid-Pb)>有机结合态(Org-Pb)>铁锰氧化物结合态(Fe/Mn-Pb)>可交换态(Exch-Pb),土壤中Pb主要以生物有效性低的形态存在,总铅的生物有效性随土壤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射击场表层植被克氏针茅(StipaKrylovii)受到铅弹污染的影响,其Pb含量为对照样的16倍,而Hg、As、Sb、Cu含量无显著差异.在射击场碱性钙质土壤中,克氏针茅对土壤总铅的相对富集因子很小,而对可交换态铅有明显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击场 重金属 污染 生物有效性
原文传递
磷肥施用量对紫花苜蓿建植当年生物量累积和磷素吸收规律的影响
15
作者 单新河 +2 位作者 王显国 刘泽宇 孙洪仁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1,共9页
为探究磷肥施用量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量累积和磷素吸收规律的影响,选取‘骑士T’苜蓿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施磷梯度,磷肥用量分别为0 kg/hm^(2)(P0)、81 kg/hm^(2)(P1)、162 kg/hm^(2)(P2)和243 kg/hm^(2)(P3)... 为探究磷肥施用量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量累积和磷素吸收规律的影响,选取‘骑士T’苜蓿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施磷梯度,磷肥用量分别为0 kg/hm^(2)(P0)、81 kg/hm^(2)(P1)、162 kg/hm^(2)(P2)和243 kg/hm^(2)(P3),测定苜蓿全生育时期株高、地上生物量和磷素浓度,并计算磷素吸收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苜蓿初花期到盛花期,与不施磷相比,P2和P3处理下株高显著增高(P<0.05),增幅为13.03%~18.64%。2)苜蓿现蕾期到盛花期,P2处理较P0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分别增加了34.08%、50.21%和63.25%;苜蓿盛花期,与不施磷相比,P2和P3处理下生物量均显著增加(P<0.05),增幅为63.25%和54.21%,且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施磷处理下生物量的磷肥有效性均在盛花期时最高。3)苜蓿分枝前期到孕蕾期,磷素浓度和磷素吸收量均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不断增大,且各磷肥处理下苜蓿磷素吸收量的磷肥有效性均在孕蕾期时最高;苜蓿盛花期磷素吸收量随施磷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2处理是拐点。4)随施磷量增加,苜蓿各生育时期磷素利用率和磷素偏生产力均降低。综上所述,在科尔沁沙地,与施磷量81 kg/hm^(2)和243 kg/hm^(2)相比,162 kg/hm^(2)是该地区苜蓿建植适宜施磷量,且孕蕾期和盛花期是磷肥施用关键时期。该研究可为苜蓿生产力提升及磷素营养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磷量 苜蓿 生物量累积 养分吸收量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长期撂荒对黑土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伟 +3 位作者 徐明岗 李文瑾 吴红慧 文石林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8,共8页
为明确长期撂荒对黑土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以吉林公主岭黑土长期定位试验为对象,选取不施肥和撂荒2个处理,采用改良的Walkley-Black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研究不同层次(0~0.2、0.2~0.4和0.4~0.6 m)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变... 为明确长期撂荒对黑土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以吉林公主岭黑土长期定位试验为对象,选取不施肥和撂荒2个处理,采用改良的Walkley-Black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研究不同层次(0~0.2、0.2~0.4和0.4~0.6 m)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0~0.6 m土壤剖面中,撂荒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固存量分别提高了17.1%和10倍;其中0~0.2和0.2~0.4 m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提高了27.3%和33.4%,固存量分别提高了8和7倍;而在0.4~0.6 m土层,有机碳储量和固存量则分别降低了26.2%和118%。(2)整体来看,2个处理的组分储量均表现为高活性有机碳(VLC)>惰性有机碳(NLC)>中活性有机碳(LC)>低活性有机碳(LLC);在0~0.2和0.2~0.4 m土层,撂荒能显著提高VLC、LLC、NLC的储量,而对LC没有显著影响;在0.4~0.6 m土层,撂荒显著提高VLC和NLC的储量,而对LC和LLC没有显著影响。(3)在0~0.2和0.2~0.4 m土层,撂荒处理下活性有机碳库(AC)和惰性有机碳库(PC)的碳储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4.3%、26.5%和39.3%、42.7%,而在0.4~0.6 m土层,AC和PC的碳储量则分别显著降低26.5%和24.7%。同时,相较于AC,撂荒提高了PC所占比例,并且在0~0.2和0.2~0.4 m土层,PC提高的比例相对较大。(4)土壤有机碳与VLC、NLC、LC和LLC的储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VLC与土壤有机碳相关性更为紧密(r=0.998)。上述结果表明:长期撂荒利于表层碳积累和稳定,而较深土层的碳固持能力会变弱;VLC对撂荒的响应较为敏感,可作为撂荒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的一个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撂荒 土壤有机碳组分 活性碳库 惰性碳库
下载PDF
智慧林业在基层林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7
作者 靳华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0151-0154,共4页
森林是地球上主要的生物多样性库,直接关系到气候调节和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传统的林业管理方法由于技术和手段的局限,常常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和复杂多变的管理需求。智慧林业的兴起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思路,通过整合物联网、... 森林是地球上主要的生物多样性库,直接关系到气候调节和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传统的林业管理方法由于技术和手段的局限,常常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和复杂多变的管理需求。智慧林业的兴起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思路,通过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智慧林业能够实现林业资源的精准管理和高效利用,有效提升基层林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本文将就智慧林业技术在基层林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及实践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其在提高管理效率、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增强风险预警与应对能力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林业 林业管理 应用策略
下载PDF
荞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和适宜施磷量建模
18
作者 郭炳麟 孙洪仁 +8 位作者 王显国 王振国 白乙拉图 桂华 文峰 金晓光 包雪莲 刘伟春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4期18-23,共6页
为建立荞麦测土推荐施磷系统,采用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开展了荞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结果表明,荞麦缺磷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回归方程为y=10.352 lnx+58.085,土壤有效磷第1—7级指... 为建立荞麦测土推荐施磷系统,采用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开展了荞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结果表明,荞麦缺磷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回归方程为y=10.352 lnx+58.085,土壤有效磷第1—7级指标依次为>58、>22~58、>8.5~22、>3.5~8.5、>1.2~3.5、>0.5~1.2、≤0.5 mg/kg。当土壤有效磷丰缺级别1—7级、磷肥利用率15%~35%、目标产量0.90~3.75 t/hm^(2)时,第1—7级土壤的适宜施磷量分别为0、4~38、8~75、12~113、15~150、19~188、23~225 kg/hm^(2);磷肥利用率35%、30%、25%、20%、15%的适宜施磷量范围依次为0~96、0~113、0~135、0~169、0~225 kg/hm^(2);目标产量0.90、1.50、2.25、3.00、3.75 t/hm^(2)的适宜施磷量范围分别为0~54、0~90、0~135、0~180、0~2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荞麦 测土施肥 有效磷 丰缺指标 施肥量
下载PDF
我国籽实和饲草燕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推荐施氮量研究
19
作者 孙洪仁 王显国 +2 位作者 杜雪燕 李林霞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37-246,共10页
为了给我国燕麦测土施氮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我国燕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推荐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燕麦土壤碱解氮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389、219~389、123~219... 为了给我国燕麦测土施氮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我国燕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推荐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燕麦土壤碱解氮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389、219~389、123~219、70~123、39~70、22~39、13~22和<13 mg/kg;土壤全氮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5.0、2.8~5.0、1.5~2.8、0.9~1.5、0.5~0.9、0.3~0.5、0.2~0.3和<0.2 g/kg;土壤有机质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64、39~64、23~39、14~23、9~14、5~9、3~5和<3 g/kg.当氮肥利用率30%~50%时,目标产量1.5~6.0 t/hm^(2)籽实燕麦第1~8级土壤推荐施氮量分别为0、9~60、18~120、27~180、36~240、45~300、54~360和63~420 kg/hm^(2);目标产量4.5~15 t/hm^(2)饲草燕麦第1~8级土壤推荐施氮量依次为0、14~80、29~160、43~240、58~320、72~400、86~480和101~560 kg/hm^(2).本研究建立了我国籽实和饲草燕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为我国燕麦测土施氮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测土施肥 土壤养分 丰缺指标 施肥指标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年限对苜蓿产量和品质影响的Meta分析
20
作者 刘泽宇 +3 位作者 王显国 孙洪仁 玉霞 单新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100,共11页
为探究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年限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氮肥施用量和最适宜种植年限,以中国为研究区域,通过检索文献收集整理田间数据,将数据按照氮肥添加量(不施氮;0<施氮量≤50 kg/hm^(2),低氮;50<... 为探究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年限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氮肥施用量和最适宜种植年限,以中国为研究区域,通过检索文献收集整理田间数据,将数据按照氮肥添加量(不施氮;0<施氮量≤50 kg/hm^(2),低氮;50<施氮量≤100 kg/hm^(2),中氮;施氮量>100 kg/hm^(2),高氮)和种植年限(1年、2年、3年和3~5年)进行分组,采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系统研究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年限对苜蓿产量和品质(粗脂肪、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苜蓿产量和品质指数提高效应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中氮水平下产量和品质指数提高效应均最高;施氮显著影响苜蓿品质指标(中性洗涤纤维除外);与低氮和高氮相比,中氮下苜蓿粗蛋白含量提高效应最高、酸性洗涤纤维降低效应最高(P<0.05)。随种植年限延长,苜蓿产量提高效应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种植3年苜蓿产量提高效应最高。综上所述,从区域尺度上来看,为获得高产优质的苜蓿,建议最佳氮肥施用量为50~100 kg/hm^(2),最适宜种植年限为3年。在实际生产中,应基于生产目标,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土壤特性和苜蓿品种等实际情况,确定适宜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苜蓿 氮肥 种植年限 生产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