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7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878
1
作者 董颖红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58-64,共7页
在文献分析和参考国内外相关测量工具的基础上,编制了包含自我效能、韧性、乐观、希望等4个因子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信度和效度验证的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也支持了心理资本... 在文献分析和参考国内外相关测量工具的基础上,编制了包含自我效能、韧性、乐观、希望等4个因子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信度和效度验证的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也支持了心理资本这一高阶因子的合理性。研究还发现,积极心理资本及其子成分与自尊、内控性、情感平衡以及焦虑、抑郁、偏执、人际敏感等心理健康指标有显著的相关,回归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资本 测量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响应面法在试验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700
2
作者 李莉 +1 位作者 何强 胡学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1-45,共5页
为了提供响应面在试验设计与优化中的使用方法,介绍了响应面法的基本定义、模型构建原理及特点,结合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的实例对响应面法的试验方案设计、模型建立、模型检验、模型优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响应面法是一种综合试... 为了提供响应面在试验设计与优化中的使用方法,介绍了响应面法的基本定义、模型构建原理及特点,结合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的实例对响应面法的试验方案设计、模型建立、模型检验、模型优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响应面法是一种综合试验设计和数学建模的优化方法,可有效减少试验次数,并可考察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采用Design-Export软件进行响应面法的试验设计与分析,可给出直观等高线图和三维立体图,建立预测模型,并且能够对模型适应性、模型和系数显著性和失拟项进行检验,从而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模型诊断。通过对响应面建立的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可提出试验优化方案,解决响应面法在试验设计与优化的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试验设计 数据处理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00
3
作者 只达石 +9 位作者 陈荷红 肖绪林 苏晨芳 林欣 刘敬业 楷文 毛瑞 曹海华 杨谨涛 马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共 87例病人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 43例 ,均于伤后 2 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1 5~ 34 9℃ ,脑温为 32 0~ 35 0...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共 87例病人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 43例 ,均于伤后 2 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1 5~ 34 9℃ ,脑温为 32 0~ 35 0℃ ,持续 1~ 7天 ,平均 5 7 7± 2 8 4小时。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 (ICP)、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以及脑组织氧分压 (PbrO2 )和脑组织温度 (BT)。对照组  44例 ,直肠温度控制在 36 5~ 37 5℃ ,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病人均于伤后 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的高ICP、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分别显著下降 (P <0 0 5 ) ;严重的低PbrO2 迅速上升并维持在正常水平 ;生命体征、血气及血电解质无显著差异 ;无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降低 ,恢复良好率提高 ,预后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安全有效 ,可降低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 ,无严重并发症。直接监测PbrO2 和B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亚低温治疗
原文传递
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双盲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66
4
作者 金尔伦全国多中心双盲临床研究课题组 王忠诚 +23 位作者 赵继宗 李立 赵元立 只达石 杨树源 江基尧 罗其中 沈建康 唐文渊 黄绳跃 吴承远 刘运生 毛伯镛 雷霆 詹仁雅 刘伟国 谢昌厚 徐如祥 谭启富 戴钦舜 杨富明 林志俊 贾晋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5-139,共5页
背景 本试验是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和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 18家医院实施 ,完成金尔伦 (盐酸纳洛酮 )对受试患者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观察。目的 证明金尔伦在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设... 背景 本试验是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和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 18家医院实施 ,完成金尔伦 (盐酸纳洛酮 )对受试患者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观察。目的 证明金尔伦在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设计并实施了随机双盲前瞻性临床对照试验计划 ,比较大剂量金尔伦和生理盐水安慰剂的疗效差异。每位受试患者接受为期 10天随机分组治疗和 3个月随访。分析对比治疗前后和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和重要辅助检查指标的变化趋势 ,并同时对比随访结束时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状况。全部试验结束后进行揭盲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际完成 5 30例 ,有效病例 5 11例 ,其中金尔伦组 2 5 6例 ,安慰剂组 2 5 5例。金尔伦组和安慰剂组死亡率分别为治疗组 12 5 % ,安慰剂组 17 3% (P <0 0 5 )。金尔伦组患者GCS评分在用药后第 5天开始明显优于安慰剂组 (P <0 0 5 )。治疗结束后金尔伦组患者GOS评分明显优于安慰剂组 (P <0 0 5 )。金尔伦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状况评分也明显优于安慰剂组 (P <0 0 5 )。另外 ,试验过程中未发现因用药造成的毒副反应。结论 早期应用大剂量金尔伦能明显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远期生活质量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药物疗法 金尔伦 盐酸纳洛酮 治疗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 被引量:145
5
作者 刘敬业 +1 位作者 只达石 靳永恒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的术中及术后,如及时发现对侧迟发性血肿并治疗可提高疗效。方法:在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时应在对侧钻颅探查或术后病人恶化时行CT检查。结果:治疗30例对侧迟发血肿病人其中10例死亡,手术死亡率为... 目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的术中及术后,如及时发现对侧迟发性血肿并治疗可提高疗效。方法:在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时应在对侧钻颅探查或术后病人恶化时行CT检查。结果:治疗30例对侧迟发血肿病人其中10例死亡,手术死亡率为33.3%。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应想到对侧可能是迟发性血肿形成,宜尽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早诊早治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脑肿胀 预后
原文传递
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疗机理及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16
6
作者 只达石 +10 位作者 肖绪林 苏晨芳 林欣 牛玉德 尚彦国 武秀生 李增惠 毛瑞 曹海华 杨谨涛 马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6-320,共5页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机理及临床效果。方法  16 4例病人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 82例 ,均于伤后 2 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2 0℃~ 35 0℃ ;脑温为 32 5℃~ 3...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机理及临床效果。方法  16 4例病人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 82例 ,均于伤后 2 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2 0℃~ 35 0℃ ;脑温为 32 5℃~ 35 0℃ ,持续 1~ 7天 ,平均 6 0 2± 2 8 0小时。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 (ICP)、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以及脑组织氧分压 (PbrO2 )和脑组织温度 (BT)、脑微循环血流 (LDF血流值 )和颈静脉血氧饱和度 (SjvO2 )。对照组 82例 ,直肠温度控制在 36 5℃~ 37 0℃ ,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病人均于伤后 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的高ICP、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分别显著下降 (P <0 0 5 ) ;严重的低PbrO2 迅速上升并维持在正常水平 ;脑血供得到改善 ;生命体征、血气及血电解质无显著差异 ;无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降低 ,恢复良好率提高 ,预后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安全有效 ,可降低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 ,无严重并发症。直接监测PbrO2 、BT、LDF血流值和SjvO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预后 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外伤大骨瓣手术方法介绍 被引量:109
7
作者 刘佰运 江基尧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54,共2页
1.手术适应证:(1)严重广泛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占位效应明显;(2)急性硬膜下血肿出现脑疝者;(3)弥漫性脑水肿、脑肿胀;(4)外伤性颅内占位病变所致双瞳散大者。
关键词 外伤性 手术方法 大骨瓣 急性硬膜下血肿 广泛脑挫裂伤 弥漫性脑水肿 颅内占位病变 手术适应证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9
8
作者 申青仙 +2 位作者 涂悦 王振国 刘洋 《中国医药》 2020年第4期633-636,共4页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严重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7%,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的病死率高达10%,致残率也高达20%~25%,因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有效治疗至关重要。目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严重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7%,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的病死率高达10%,致残率也高达20%~25%,因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有效治疗至关重要。目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案,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其他治疗方法也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本文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治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管内血栓切除术
下载PDF
家庭功能评价工具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82
9
作者 路孝琴 +4 位作者 杜蕾 杜娟 王嵬 郭爱民 崔树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5-728,共4页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作为一种评价家庭功能的自评量表,在国外发展近30年,广泛运用于科研研究和临床评价。关于它的研究一直受到心理学、精神卫生和社会学等专家的关注。而它作为一种常用的家庭评估工具,在全科医学领域的研究...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作为一种评价家庭功能的自评量表,在国外发展近30年,广泛运用于科研研究和临床评价。关于它的研究一直受到心理学、精神卫生和社会学等专家的关注。而它作为一种常用的家庭评估工具,在全科医学领域的研究尚少。本研究对该量表的开发和发展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对每一版本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 发展 应用
下载PDF
重型脑外伤急性期低氧血症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71
10
作者 杨树源 王明路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3-54,共2页
重型脑外伤急性期低氧血症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张赛杨树源王明路我们对51例重型脑外伤(SHI)患者急性期的动脉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肺内动静脉分流量(Qs/Qt),血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 重型脑外伤急性期低氧血症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张赛杨树源王明路我们对51例重型脑外伤(SHI)患者急性期的动脉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肺内动静脉分流量(Qs/Qt),血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含量进行测定,同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急性期 低氧血症 预后
原文传递
严重脑外伤急性期血糖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8
11
作者 杨树源 +5 位作者 王明璐 杨卫东 杨学军 高之宪 孙伟 崔健忠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4,共3页
作者测定了59例成人严重脑外伤(GCS≤8分)入院时(≤6小时)血糖含量,结合临床病情及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脑外伤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入院时血糖水平与GCS显著相关(P<0.001);G... 作者测定了59例成人严重脑外伤(GCS≤8分)入院时(≤6小时)血糖含量,结合临床病情及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脑外伤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入院时血糖水平与GCS显著相关(P<0.001);GCS3~4分、5~6分、7~8分三组入院时的血糖含量分别平均为12.32±3.15、9.08±2.98、6.24±1.07(mmol/L)。入院时血糖水平与病人的预后亦显著相关(P<0.001);伤后1月内恢复良好、差、死亡三组病人入院时血糖含量分别平均为6.11±1.01、8.39±1.79、12.36±3.34(mmol/L)。入院时血糖含量≥10mmol/L者,死亡率明显增高(P<0.001)。结合文献,讨论了严重脑外伤急性期高血糖反应的发生机理,对预后的影响及处理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血糖 急性病
原文传递
微博类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68
12
作者 徐恪 李海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为了更好地掌握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特征规律和用户行为,以新浪微博为代表对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测量、统计和分析,提出了一种三角和算法用于探测用户粉丝数阈值。该算法根据散点分布的统计规律来估计使微博热度... 为了更好地掌握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特征规律和用户行为,以新浪微博为代表对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测量、统计和分析,提出了一种三角和算法用于探测用户粉丝数阈值。该算法根据散点分布的统计规律来估计使微博热度达到某一值的粉丝数的临界值,发现为使微博热度大于10,用户粉丝数应大于150。其他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新浪微博具有很强的"名人效应",用户频繁地发帖并不能引起较大的关注,热门微博的热度几乎都以激增方式增长。这些结论对网络营销和网络监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社交网络 信息传播 微博热度 新浪微博
下载PDF
中国成人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标准技术专家共识 被引量:66
13
作者 刘佰运 +5 位作者 侯立军 苏宁 徐珑 郭尔安 茆翔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68-75,共8页
大骨瓣开颅手术概念已在我国应用了近20年,经过众多临床医生的不断实践和完善,这一治疗方法已被接受并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成千上万的急重危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得到了救治。尽管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该手... 大骨瓣开颅手术概念已在我国应用了近20年,经过众多临床医生的不断实践和完善,这一治疗方法已被接受并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成千上万的急重危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得到了救治。尽管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该手术的有效性,但不同于其他受医生个体技术水平影响小的临床方法研究[如某种药物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大骨瓣开颅手术是一门由医生操作的手术技术,医生对该手术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操作的技术水平是决定患者抢救结果的主要因素。如何掌握手术指征、如何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和方法、如何在手术中保护重要组织、如何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如何处理骨瓣等相关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TBI发病率较高及其救治的“就近就急”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急性TBI的救治主体是基层医院,因此基层医生的技术能力决定了我国TBI救治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大骨瓣开颅术 标准技术 成人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脑损伤急性期脑氧分压和脑温的影响 被引量:58
14
作者 只达石 +11 位作者 林欣 陈荷红 肖绪林 苏晨方 尚彦国 牛玉德 刘敬业 楷文 毛瑞 曹海华 杨谨涛 马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研究重型脑损伤急性期脑组织氧分压 (PbtO2 )和脑温 (BT)的变化及亚低温治疗对PbtO2 和BT变化的影响。方法 重型脑损伤病人 18例 ,在伤后 1~ 2 0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1 5℃~ 34 9℃ ,持续 1~ 7天 ,平均 ... 目的 研究重型脑损伤急性期脑组织氧分压 (PbtO2 )和脑温 (BT)的变化及亚低温治疗对PbtO2 和BT变化的影响。方法 重型脑损伤病人 18例 ,在伤后 1~ 2 0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1 5℃~ 34 9℃ ,持续 1~ 7天 ,平均 5 7 7± 2 8 4小时。同时监测病人的PbtO2 和BT等指标。PbtO2 和BT监测使用LICOX Ⅱ型 (德国 )PbtO2 和BT代谢仪 ,分别用PbtO2 和BT探头置于无明显损伤的额叶白质内 (硬膜下 2 7~ 36mm深处 ) ,持续监测 1~ 5天 ,平均 5 4 8± 2 7 0小时。伤后 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预后。结果 本组 18例病人脑损伤后 2 4小时内PbtO2 值 (9 6± 6 8mmHg)均明显低于正常值水平 (16~ 40mmHg)。亚低温治疗 2 4小时后PbtO2 显著提高到 2 8 7± 8 8mmHg ,伤后第 3天时仍稳定在正常值范围内。重型脑损伤急性期BT高于RT ,亚低温治疗使BT与RT差距增大。过度换气 (PaCO2 =2 5mmHg左右 )可降低脑损伤后的高颅压 ,但同时导致PbtO2 明显下降。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应用PbtO2 和BT直接监测技术 ,安全可靠 ,对于判定病情以及指导亚低温和过度换气等治疗措施 ,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急性期 脑氧分压 脑温 亚低温治疗
原文传递
在线社会网络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65
15
作者 徐恪 +1 位作者 陈昊 李海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5-188,共24页
Facebook、Twitter、人人网和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站逐渐成为互联网上用户数量最多、最受欢迎的网站.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工作深入考察在线社会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用户行为,这对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改进现有的网站系统和设计新的在线... Facebook、Twitter、人人网和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站逐渐成为互联网上用户数量最多、最受欢迎的网站.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工作深入考察在线社会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用户行为,这对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改进现有的网站系统和设计新的在线社会网络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测量角度对在线社会网络的拓扑结构、用户行为和网络演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常见的测量方法和典型的网络拓扑参数,着重介绍了用户行为特征、用户行为对网络拓扑的影响以及网络的演化.可以看出,随着研究的深入,在线社会网络的新特征逐渐被大家认识和理解,包括好友少的用户的交流范围集中在小部分好友,而好友多的用户联系的好友更均匀;用户之间的交互减小了在线社会网络的聚类系数,使网络结构更松散;边的生成受优先连接和临近偏倚的共同影响;小社团倾向于和大社团合并,大社团倾向于分裂为两个规模相当的小社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社会网络 测量 网络拓扑 用户行为 演化 社交网络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2
16
作者 刘敬业 +2 位作者 只达石 肖绪林 苏晨方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PaO2及PaCO2变化的影响。方法亚低温治疗组共28例均于伤后2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在34~3...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PaO2及PaCO2变化的影响。方法亚低温治疗组共28例均于伤后2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在34~34.5℃,持续3天。于降温前及亚低温过程中监测体温(T)、心率(HR)、ICP、SOD、MDA、PaO2和PaCO2。对照组共31例,均于出院时评定预后。结果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较高的HR和ICP降至正常范围,PaO2上升,PaCO2下降,与对照组相比,MDA、SOD和平均动脉压(MBP)变化不大。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死亡率下降,预后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无严重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型 治疗 亚低温 预后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孔狭窄的并发症原因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63
17
作者 韩广 汤锋武 +4 位作者 蒋显锋 云晨 陈旭义 苗翠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10-215,共6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孔狭窄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和相应处理措施。方法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286例经X线、CT或MRI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01例)和腰椎间孔狭窄(85例)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手术前后...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孔狭窄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和相应处理措施。方法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286例经X线、CT或MRI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01例)和腰椎间孔狭窄(85例)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手术前后疼痛情况、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并分析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随访时VAS评分减少[1.00(0.00,1.50)分对8.50(7.75,9.25)分;Z=2.825,P=0.050];Macnab标准优良率达95.45%(273/286)。286患者中神经损伤8例(2.80%)、术区出血和神经根周围血肿形成6例(2.10%)、硬脊膜囊破裂1例(0.35%)、肌肉痉挛3例(1.05%)、感染1例(0.35%)、术后复发4例(1.40%),均予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孔狭窄总体疗效满意,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通过术前评估,术中精细操作、仔细止血、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对症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柞问鼎切除术 绛皮 内窥镜检查 手术后并发症 外科手术 做创性
下载PDF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4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9
18
作者 刘敬业 +1 位作者 只达石 靳永恒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3,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本院七年来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总数、发病率及病因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988年至1995年共收治急性颅内血肿1441例,硬膜外血肿549例(38.1%),死亡50例(9... 目的:分析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本院七年来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总数、发病率及病因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988年至1995年共收治急性颅内血肿1441例,硬膜外血肿549例(38.1%),死亡50例(9.1%),硬膜下血肿439例(30.5%),死亡120例(27.3%),脑内血肿453例(31.4%),死亡86例(19.0%),总死亡256例(17.8%)。手术和保守治疗死亡率分别为25.5%和3.2%。结论:CT的使用使颅内血肿发病诊断率提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外伤性 临床分析 病因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1
19
作者 哈玲梅 杨丽荣 +2 位作者 涂悦 刘洋 《中国医药》 2020年第3期378-382,共5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住院并接受治疗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住院并接受治疗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1、7、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及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沉降率(ESR)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7、14 d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SV、LSV、血浆黏度、HCT和ES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8%(44/49)比73.5%(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更好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液流变学 疏血通注射液 阿替普酶
下载PDF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9
20
作者 梁晋 祝捷 +2 位作者 李建国 陈旭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急性sTBI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常温治疗组(NT组)和亚低温治疗组(HT组),每组20例。NT组给予常规治疗,HT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急性sTBI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常温治疗组(NT组)和亚低温治疗组(HT组),每组20例。NT组给予常规治疗,HT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动态监测两组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期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浓度。统计两组患者迟发性血肿、纤溶亢进、脑梗死3种常见凝血功能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于伤后3个月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估预后。结果 NT组伤后PT、APTT、TT显著缩短,12 h达谷值〔PT(s):10.6&#177;0.8比11.6&#177;1.2,APTT(s):16.7&#177;1.2比20.8&#177;1.4,TT(s):9.8&#177;0.8比13.6&#177;0.8〕,Fg、D-二聚体水平于伤后显著上升,12 h达峰值〔Fg(g/L):3.2&#177;0.9比2.5&#177;0.8,D-二聚体(μg/L):4126.7&#177;1170.3比873.5&#177;140.2〕,表明NT组伤后12 h内呈现高凝状态,12 h后向纤溶亢进转变。HT组PT、APTT、TT在给予亚低温治疗后缓慢延长,于伤后12 h达峰值〔PT(s):14.4&#177;0.9比10.9&#177;1.0,APTT(s):45.4&#177;1.0比20.2&#177;1.0,TT (s):25.3&#177;1.2比13.0&#177;0.6〕,Fg逐渐下降,12 h达谷值(g/L:1.8&#177;0.7比2.3&#177;0.6),然后趋于正常水平;D-二聚体逐渐上升,12 h达峰值(μg/L:3079.8&#177;947.6比795.6&#177;120.7),72 h趋于正常水平,且HT组上述指标早于NT组恢复正常水平。NT组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高于HT组(10%比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组纤溶亢进(5%比35%,P<0.05)和脑梗死(0比25%,P<0.05)的发生率低于NT组。HT组良好率较NT组明显升高(30%比5%,P<0.05),病死率明显高于HT组(25%比10%,P<0.05)。结论亚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颅脑损伤 重型 凝血功能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