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佳鑫 许卫兵 +1 位作者 杨东方 《脊柱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25-429,共5页
腰椎退行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对于严重的或逐渐加重的神经损伤、持续性疼痛和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进行外科手术干预。开放性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用方式,但其较大的医源性创伤对肌肉和韧带等解剖组织产生负面影响[1]。脊... 腰椎退行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对于严重的或逐渐加重的神经损伤、持续性疼痛和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进行外科手术干预。开放性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用方式,但其较大的医源性创伤对肌肉和韧带等解剖组织产生负面影响[1]。脊柱内窥镜技术是治疗腰椎疾病新的技术手段。主流脊柱内窥镜手术大多通过一个通道进行,2016年,Hwa等[2]开展了一种将脊柱内窥镜和手术器械分别通过2个相对独立的通道进行操作的技术,即双通道下脊柱内窥镜手术(UBE/BESS)技术。该技术具有内窥镜及器械可操作角度大、可使用常规手术器械、镜下视野清晰及对椎旁肌肉损伤小等优点。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UBE/BESS技术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的选择 被引量:12
2
作者 沙春河 许卫兵 +2 位作者 刘建民 孙运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7期719-722,共4页
目的比较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PEID)与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PETD)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讨不同类型L5S1椎间盘突出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4-2018-06分别采用PETD与PEID手术治疗... 目的比较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PEID)与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PETD)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讨不同类型L5S1椎间盘突出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4-2018-06分别采用PETD与PEID手术治疗的64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PETD组34例,PEID组30例。结果 PETD组随访时间为(11.5±5.8)个月,PEID组随访时间为(11.9±6.4)个月。与PETD组比较,PEID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TD组与PEID组术后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ID与PETD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良好的短期疗效,手术安全、微创。中央型L5S1椎间盘突出采用PETD手术治疗较为合适,腋下型、高度游离、合并钙化的L5S1椎间盘突出采用PEID手术治疗更有优势,而肩上型L5S1椎间盘突出应综合考虑髂嵴高度、椎板间窗大小决定手术方式,混合型L5S1椎间盘突出需要结合突出组织和神经的位置关系及大小决定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5S1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经椎间孔入路 经椎板间入路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炎性因子、TGF-β1及IGF-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亚东 许立臣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6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炎性因子、软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辽宁省某医院收治的5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按照Heini分型...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炎性因子、软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辽宁省某医院收治的5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按照Heini分型标准分为Ⅰ、Ⅱ、Ⅲ及Ⅳ型,另选取同期到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及研究组不同Heini分型患者血清IGF-1、TGF-β1、白细胞介素(IL)-6、IL-12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IGF-1及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6、IL-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eini分型患者血清IGF-1、TCF-β1、IL-6及IL-1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eini分型患者血清IGF-1及TGF-β1水平比较,Ⅰ型>Ⅱ型>Ⅲ型>Ⅳ型,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eini分型患者血清IL-6及IL-12水平比较,Ⅰ型<Ⅱ型<Ⅲ型<Ⅳ型,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Heini分型与血清IGF-1、TGF-β1、IL-6、IL-12水平有着密切关系,随着Heini分型的增高,血清IL-6、IL-12水平显著增高,而IGF-1、TGF-β1水平降低;血清IGF-1、TGF-β1、IL-6及IL-12水平可作为评估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预后及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因子 骨质量 并发症 基因表达
下载PDF
VSD联合开放植骨对创伤感染性胫骨骨缺损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任长乐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5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VSD联合开放植骨对创伤感染性胫骨骨缺损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88例创伤感染性胫骨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44例,2组均进行重复清创,观察组患者完成清创后采... 目的:观察VSD联合开放植骨对创伤感染性胫骨骨缺损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88例创伤感染性胫骨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44例,2组均进行重复清创,观察组患者完成清创后采用VSD进行负压吸引,对照组仅进行敷料包扎、定期换药,未进行VSD干预,所有患者均进行自体髂骨植骨,观察组患者VSD覆盖创面,持续负压吸引,对照组用常规敷料覆盖,并定期换药,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骨缺损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清创至植骨时间、清创次数,并以Paley评分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清创至植骨时间、清创次数分别为(7.79±1.75)周、(6.59±1.14)周、(7.03±1.44)天、(2.01±1.03)次,较对照组(13.03±3.28)周、(11.97±2.47)周、(13.49±3.28)天、(3.46±0.87)次显著较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2组骨缺损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18%,与对照组88.6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开放植骨可缩短创伤感染性胫骨骨缺损患者的康复时间,并减少清创次数,疗效确切,优于开放植骨联合常规敷料包扎、覆盖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开放植骨 创伤感染 骨缺损
原文传递
内外联合固定术和常规内固定术对高处坠落伤致骨盆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任长乐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内外联合固定术和常规内固定术对高处坠落伤致骨盆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因高处坠落致骨盆骨折来我院治疗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内固定术治... 目的:比较内外联合固定术和常规内固定术对高处坠落伤致骨盆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因高处坠落致骨盆骨折来我院治疗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内外联合固定术治疗。所有患者进行12-24个月随访,统计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优良率及Majeed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优良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观察组Majeed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外联合固定术治疗高处坠落致骨盆骨折比常规内固定术更利于骨折愈合,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联合固定术 内固定术 骨盆骨折 恢复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