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奶粉中泛酸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明瑶 赵胤丞 +3 位作者 郭颖 钱洲 加稳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9期97-102,共6页
通过优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泛酸的测定》(GB 5009.210—2023)中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奶粉中泛酸含量的关键实验条件和步骤,提高数据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优化后,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6%~2.38%,加标回收率在99.2%~1... 通过优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泛酸的测定》(GB 5009.210—2023)中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奶粉中泛酸含量的关键实验条件和步骤,提高数据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优化后,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6%~2.38%,加标回收率在99.2%~104.2%,解决了国标法因菌种生长差异导致菌悬液浓度不稳定等问题,有效提高了检测数据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酸 微生物法 婴幼儿奶粉 实验条件优化
下载PDF
2020—2022年昆明市鲜奶吧巴氏杀菌乳中微生物污染现状分析
2
作者 刘羽晏 刁玉华 +3 位作者 左诚 王蕊 加稳 《中国乳业》 2024年第12期98-103,共6页
[目的]了解2020—2022年昆明市4家鲜奶吧生产巴氏杀菌乳中微生物污染现状,为市场监管部门靶向监管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巴氏杀菌乳的质量安全。[方法]每月定期对巴氏杀菌乳样品开展微生物指标监测,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 [目的]了解2020—2022年昆明市4家鲜奶吧生产巴氏杀菌乳中微生物污染现状,为市场监管部门靶向监管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巴氏杀菌乳的质量安全。[方法]每月定期对巴氏杀菌乳样品开展微生物指标监测,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4个指标。用SPSS 27.0统计软件中的χ2检验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2020—2022年检测145批次样品,不合格15批次,不合格率10.34%。其中,菌落总数不合格率0.69%,大肠菌群不合格率9.66%,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未检出。从厂家看,A、B、C、D 4家鲜奶吧相比巴氏杀菌乳不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χ2=9.312,P<0.05)。从年度看,2020—2022年3年度巴氏杀菌乳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00,P<0.05)。从季节看,春、夏、秋3个季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7,P>0.05),但夏季样品不合格率比春、秋季高。[结论]昆明市鲜奶吧的巴氏杀菌乳中微生物污染主要是大肠菌群超标所致,表明生产过程卫生条件或灭菌工艺不达标,考虑到产品、食用人群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应加强相关产品监测、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 鲜奶吧 巴氏杀菌乳 细菌污染 风险监测 食品安全
下载PDF
2022—2024年昆明市巴氏杀菌乳中微生物污染现状及其菌株的鉴定
3
作者 加稳 +5 位作者 刘羽晏 左诚 王蕊 刁玉华 陈明瑶 陈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4期308-314,共7页
目的研究昆明市鲜奶吧221批次巴氏杀菌乳中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并鉴定分析污染菌株的群落结构。方法依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对巴氏杀菌乳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开展检测分析,通过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生... 目的研究昆明市鲜奶吧221批次巴氏杀菌乳中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并鉴定分析污染菌株的群落结构。方法依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对巴氏杀菌乳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开展检测分析,通过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生化鉴定系统和RiboPrinter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对分离菌株开展鉴定分析。结果检出不合格产品7批次,其中,菌落总数不合格1批次,大肠菌群不合格6批次,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合格1批次。从所有阳性样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平板上中分离鉴定出71株菌,包括44种菌株,来自18个菌属,优势菌群为葡萄球菌属和芽孢杆菌属,分别占比28.2%(20/71)、21.1%(15/71)。结论巴氏杀菌乳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应加强对昆明市鲜奶吧加工过程的卫生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奶吧 巴氏杀菌乳 微生物污染 鉴定分析 群落组成
下载PDF
学生餐加工车间环境微生物群落的鉴定及分析
4
作者 加稳 +5 位作者 刘羽晏 左诚 王蕊 陈明瑶 李应才 刁玉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0期95-102,共8页
目的研究学生餐集体配送企业加工车间环境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分布规律。方法选取昆明市6家学生餐集体配送企业为研究对象,采集加工车间空气沉降菌、工器具接触面及人员手部的污染菌进行培养,对检出的菌落分离、纯化,先进行革兰氏染色,... 目的研究学生餐集体配送企业加工车间环境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分布规律。方法选取昆明市6家学生餐集体配送企业为研究对象,采集加工车间空气沉降菌、工器具接触面及人员手部的污染菌进行培养,对检出的菌落分离、纯化,先进行革兰氏染色,再应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和RiboPrinter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开展鉴定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分离获得环境菌243株,鉴定出170株菌,分别来自31个菌属,包括59种菌种,占比较高的菌属依次为:鞘氨醇单胞菌属占比17.6%(30/170)、考氏库克菌属占比16.5%(28/170)、葡萄球菌属占比15.9%(27/170)。根据革兰氏染色结果分类,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比48.2%(82/170),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比44.1%(75/170),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占比7.1%(12/170),革兰氏阳性杆菌占比0.6%(1/170)。结论学生餐集体配送企业加工车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微生物污染,优势菌属主要为鞘氨醇单胞菌属、考氏库克菌属、葡萄球菌属,建议企业应制定科学的微生物污染防控技术指南,加强环境监测,政府部门也应对学生餐加工制作过程的环境条件加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餐 集体配送企业 环境菌 鉴定分析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2022年昆明市学生餐中微生物污染现状分析及其菌种鉴定
5
作者 加稳 赵四标 +5 位作者 刁玉华 刘羽晏 左诚 王蕊 李应才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4年第5期8-13,共6页
为了解2022年昆明市学生餐中微生物污染现状,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昆明市的学生餐开展监测,利用统计软件SPSS 27.0对监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RiboPrinter■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对检出的污染菌进一步鉴定分析。结果显示... 为了解2022年昆明市学生餐中微生物污染现状,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昆明市的学生餐开展监测,利用统计软件SPSS 27.0对监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RiboPrinter■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对检出的污染菌进一步鉴定分析。结果显示,对36家集体用餐配送企业的385批次盒饭开展检验,不合格26批次,总体不合格率为6.8%,其中,菌落总数不合格率4.2%,大肠埃希氏菌不合格率3.4%,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全部合格。污染菌纯化分离后得到68株菌株,进一步鉴定出51株菌株,包括19种细菌属,主要为芽孢杆菌属23株,占比33.8%;葡萄球菌属6株,占比8.8%;肺炎克雷伯氏菌5株,占比7.3%;大肠埃希氏菌属6株,占比8.8%;少动鞘氨醇单胞菌3株,占比4.4%;克氏库克菌、藤黄微球菌各2株,占比2.9%;不动杆菌、黄色氢噬胞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各1株,占比1.5%。由此可见,2022年昆明市学生餐食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未发现高风险致病菌,但集体用餐配送企业应对条件致病菌引起重视,必须严格控制卫生条件,预防学生群体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餐 细菌污染 RiboPrinter■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 鉴定分析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温度、盐度对副溶血弧菌存活率和运动性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刘羽晏 +3 位作者 王蕊 左诚 加稳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1期188-19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盐度和温度条件对副溶血弧菌存活率和运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分别测定副溶血弧菌在不同温度和盐度下的存活率和菌苔直径,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不同温度和盐度对副溶血... 目的:研究不同盐度和温度条件对副溶血弧菌存活率和运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分别测定副溶血弧菌在不同温度和盐度下的存活率和菌苔直径,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不同温度和盐度对副溶血弧菌存活率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培养温度36℃时,副溶血弧菌存活率和运动性最高,温度低于15℃将停止生长,无运动能力。盐度在3%时存活率达到极值,而在4.5%时运动性最强,盐度3.0%、4.5%时存活率与运动性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结论:温度和盐度能够调控副溶血弧菌存活率和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存活率 运动能力 盐度 温度
下载PDF
HPLC检测辣椒粉中苏丹红方法优化
7
作者 冉艳瑞 +3 位作者 陈艳 黎梅 陈娴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1期72-74,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辣椒粉中苏丹红Ⅰ~Ⅳ的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SDR柱净化后,采用ZORBAX SB-C18柱分离,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4种目标化合物在0.16~2.56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辣椒粉中苏丹红Ⅰ~Ⅳ的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SDR柱净化后,采用ZORBAX SB-C18柱分离,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4种目标化合物在0.16~2.56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检出限为1.4~2.8 μg·kg^(-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5.6%~96.5%,RSD为0.28%~1.07%。结论:该方法回收率高、稳定可靠,可用于辣椒粉中苏丹红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 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优化
下载PDF
两种常见致病菌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下的耐受性研究
8
作者 马文思 +3 位作者 董天秋 黄立 陈艳 徐娜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0期99-102,109,共5页
探究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酸性、胆盐环境及人工胃肠液下的存活情况。采用活菌计数法,分别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下测定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菌数量。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能耐受一定的酸性环... 探究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酸性、胆盐环境及人工胃肠液下的存活情况。采用活菌计数法,分别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下测定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菌数量。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能耐受一定的酸性环境,鼠伤寒沙门氏菌对胆盐环境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胆盐环境的耐受性较差。另外,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工胃液均具有较好的耐受性;鼠伤寒沙门氏菌在人工肠液中能适应性繁殖,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工肠液的耐受性较差。可见,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可能通过胃酸环境抵达肠道,从而发挥致病作用。而且,鼠伤寒沙门氏菌还能在肠道环境中进行适应性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人工胃液 人工肠液 耐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